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荷蘭地勢低洼,位於國土中間的艾瑟爾湖猶如一面鏡子反射著太陽光,改變著天空的色調和光線的層次,令周圍的一切清澈、寧靜,沉浸在一種美麗、溫柔的氛圍里,就像捷克作家恰佩克在《海國風情》中所說的:「我不善於為你們刻畫這荷蘭之光。它是那般純凈、清澈,使你明察秋毫,看清萬物的稜角和細節,一直看到世界的邊緣。」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神賜般的「荷蘭之光」為荷蘭孕育出世界上最出色的風景畫家,倫勃朗、維米爾、梵谷、蒙德里安……


荷蘭並不是一個歷史文物非常豐富和自然風光資源優越的旅遊強國,但荷蘭人以其獨特的奮鬥精神和開放心態,在大航海時代脫穎而出,從一個小國迅速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強國,演繹了近代商業王國崛起的神曲。在此過程中,荷蘭很快充實了人文積累,使之成為一個生活品質優異,人居環境優雅的國家。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視頻:阿姆斯特丹)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阿姆斯特丹的魅力無與倫比。

這座北方水城連結著九十多個島嶼,建城於1270年,因阿姆斯特爾河而得名。整個城市以中央火車站為圓心呈扇型向南擴散,河網密布,道路繁多,而一切井然有序,依然保留著最初的城市規劃。迷人的景色、獨特的建築以及多元的文化,令整個城市既有豐厚的歷史傳承,又有極度自由開放的現代氣息。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福倫丹(Volendam)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荷蘭北部的一個小鎮,距離阿姆斯特丹30分鐘左右車程,最初是一個漁港,因為風光美麗,更由於小鎮居民始終保留著當地的生活傳統和民俗,20世紀早期成為藝術家喜歡聚集的民俗文化村落。如今成為荷蘭熱門的旅遊小鎮,經常出現在荷蘭旅遊明信片和海報上。


小鎮上現在依然展示著當地的民居樣式、傳統服飾,福倫丹還有一個歷史博物館,展示當地的服裝文化,遊客們也可以在鎮上的照相館,穿上荷蘭傳統服飾拍照留念。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鹿特丹(Rotterdam)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鹿特丹是荷蘭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荷蘭最大的工業城市,位於萊茵河與兩條支流——馬斯河和斯海特河的北海入海口三角洲處。14世紀時曾經是歐洲最大的港口。由於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很大破壞,所以,如今的城市是二戰以後所重建,城市融合了中世紀風貌以及現代都市的風姿,顯得生機勃勃。它是歐洲現代建築最耀眼的城市,是關注現代建築的人朝拜之地。


鹿特丹人被認為是荷蘭的工作狂,所以整個城市效率很高,也非常繁榮,是一個工作的城市。同時,鹿特丹也是非常舒適享受的地方,市中心的萊班商業街是全球最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從一開始就沒有容納汽車道。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1905年的鹿特丹)


海牙(Den Haag)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位於北海之濱的海牙是荷蘭的政治中心,荷蘭議會大廈和各國駐荷蘭大使館,以及國際法院和國際刑事法院都位於這裡。荷蘭女王的王宮也在海牙,所以它也是荷蘭的「王城」。


13世紀荷蘭海牙是伯爵的封地,16世紀尼德蘭聯邦共和國成立之初,聯邦議會就就設于海牙,從此奠定了海牙的政治中心地位。由於海牙完整了保留了13世紀以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整個城市規劃整齊有序,廣場、宮殿、公園、民居錯落有致,是一個非常適合漫步遊覽的城市。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17世紀的海牙)


代爾夫特(Delft)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視頻:代爾夫特)


「一座甜美的小鎮,小橋流水人家」,17世紀的倫敦日記作家塞繆爾.佩皮斯這樣形容代爾夫特。


代爾夫特位於海牙和鹿特丹之間,如今只是一座安靜美麗的旅遊小鎮,人口不到十萬。然而,17至18世紀間,代爾夫特是一個對於世界貿易產生巨大影響的地方。


同威尼斯一樣,代爾夫特也是一個靠運河聯接起來的城市,威尼斯建在海上,整座城市的基礎是打入海底沙洲的木樁,代爾夫特建在海平面以下,依靠堤防阻擋北海,用水閘實現沼澤地排水。荷蘭語代爾夫特(Delf)的起源就是水閘的意思。


代爾夫特是荷蘭歷史上很早就獲得自治權的城市,與荷蘭皇室淵源深厚,其新教堂也是荷蘭皇室的安息之地。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代爾夫特是六個合伙人之一。代爾夫特的第一桶金是靠天吃飯,1550年至1700年,世界各地普遍降溫,經歷了後來被稱之為「小冰河世紀」的時代。寒冷的冬季造成北極冰層向南移動,挪威海岸發生大面積凍結,鯡魚逐漸向波羅的海南遷,進入荷蘭人的地盤。代爾夫特不失時機地發展捕魚業,享盡17世紀前五十年的繁榮。代爾夫特港口現在依然停泊有鯡魚巴士,就是紀念其這一段黃金歲月。由捕撈鯡魚致富的代爾夫特,將資金投入海上貿易,令黃金年代得以延續。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即在此背景下創立,這個17世紀最強大的世界貿易公司,承納了數萬荷蘭人的就業。據統計,在VOC存在的兩百年間,有近一百萬歐洲人通過它的船隻和航線踏上去亞洲的「尋夢」之旅,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返回歐洲。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萊頓(Leiden)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萊頓是一個著名的大學城,也是畫家倫勃朗的故鄉。1575年,荷蘭從西班牙統治下獨立後第二年,奧蘭治公爵在萊頓創立了荷蘭的第一所大學,由於其秉持開放和自由的學術風氣,世界各地的人才匯聚於此,很快萊頓大學就成為歐洲最有影響的大學之一。萊頓大學帶動了萊頓的文化積累,使之成為荷蘭的一個歷史文化名城。


老城氣氛優雅,咖啡館很多,聖彼德教堂、萊頓大學本部和國立古代博物館以及眾多的歷史建築,構築了一幅生動的歷史文化畫卷,令人沉浸。


15世紀萊頓依靠紡織業而繁榮,並逐漸成為製造業基地,20世紀開始建立了罐頭和金屬加工業優勢,二戰期間城市也遭受到盟軍的轟炸。如今則是荷蘭的購物和貿易中心。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米德爾堡(Middelburg)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米德爾堡位於荷蘭西南部,是一個保留著大航海時代歷史風貌的城市。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8世紀,13世紀初成為一個自治市。17世紀以後成為繼阿姆斯特丹之後又一個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城市,在奴隸貿易中充任重要角色。從米德爾堡走出了不少殖民地開拓時代的「英雄」。


建於15世紀的漂亮哥特式市政廳是城市中心的標誌建築,大修道院和澤蘭博物館是主要遊覽景點。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1905年的米德爾堡明信片)


布雷達(Breda)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布雷達位於荷蘭南方,靠近比利時,因此有著與荷蘭北部城市不同的氣質。布雷達的工業一直比較發達,主要是食品工業,尤其是啤酒和飲料,如今,經濟服務和貿易物流已經成為這個城市重要的經濟支柱。


布雷達的老城中心不大,其格局是17世紀以後形成的。聖母教堂和西班牙門,以及布雷達城堡是老城的主要標誌性建築。老城幽靜美麗,漫步小城,十分舒適和享受。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烏得勒支(Utrecht)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1890年的烏得勒支)


烏得勒支從8世紀以來一直是荷蘭的宗教中心,在荷蘭獨立戰爭時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城市地處荷蘭的交通要道,商業非常繁榮,與中央火車站聯在一起的現代購物中心是荷蘭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


烏得勒支也是荷蘭的大學城,大學創立於1636年。同其他大學不同,烏得勒支大學的學生以質樸剛健著稱,給人一種清新之氣。


烏得勒支的標誌景觀是多姆塔,它是聖三一教堂的一部分,也是荷蘭最高的鐘樓。烏得勒支的八音盒博物館是遊客最喜歡的地方之一,位於一個古老教堂里,它展示了從18世紀到現代的自動樂器,包括珍貴的八音盒、手搖風琴、自動點唱機等。


位於荷蘭烏得勒支的里特維德-施羅德住宅,由土拉斯·斯洛德-斯雷德太太(Ms Truus Schroder-Schrader)於1924年委託荷蘭知名建築師吉瑞特·托馬斯·里特維德(Gerrit ThomasRietveld, 1888-1965)設計和建造。里特維德是建築和傢具設計師,受荷蘭當時「風格派」影響,施羅德住宅充分體現了風格派藝術家倡導的藝術作品應是幾何形體和純粹色塊組合構圖的思想,建成後成為風格派藝術主張在建築領域的典型代表。如今,里特維德-施羅德住宅作為烏得勒支中央博物館的一部分受到精心保護,並對外開放。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施羅德住宅)


德哈爾城堡(Kasteel de Haar)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德哈爾城堡位於烏得勒支郊外哈澤伊倫斯,這是一座14世紀建造的哥特式城堡,如童話世界般美麗。該城堡一直屬於范路易倫家族所有,17世紀受到路易十四軍隊的破壞,逐漸破敗。20世紀以後在羅斯柴爾德資金的支持下,開始了巨大的修復工程。負責修復的是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和中央車站的設計者卡帕斯,整個修復工作歷時二十年,有數百名專家參與工作。


城堡連同花園如今開放成為一個重要的遊覽景點,城堡的內部裝飾採用了許多精美的木雕,這是荷蘭魯爾蒙德的工藝,同時,城堡內還陳列著羅斯柴爾德收藏的中世紀弗蘭德斯掛毯,還有珍貴的中國和日本瓷器。



荷蘭之光的10種狀態



文/谷野,視頻拍攝/陸宇清,視頻剪輯/顧佳妮、張旭菁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客海外深度游 的精彩文章:

西西里最完美的城鎮和中心廣場:切法盧
西方世界最古老的城市:西班牙的加的斯
赫爾姆斯利:英格蘭北約克郡的著名歷史集鎮
遇見愛琴海,宛如天堂的沉靜之地:希臘10家小而精酒店
撒丁島的藝術壁畫小鎮奧爾戈索洛

TAG:路客海外深度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