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基因測序爆發前夜企業創始者亟待邁過諸多瓶頸

基因測序爆發前夜企業創始者亟待邁過諸多瓶頸

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前不久,多個利用浪潮基因一體機的兒童罕見病研究項目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啟動。藉助高通量測序技術,2015年上海市兒童醫院確診了百餘例罕見病。


正如上海兒童醫院的這個項目,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多家上市公司也開始通過併購積極在基因測序產業鏈布局。基因測序產業正處在爆發前夜。

基因測序爆發前夜企業創始者亟待邁過諸多瓶頸


那這個行業目前的狀況如何?通過濟南一家做基因測序的創業公司,我們來看看在市場爆發前夜,這個行業的瓶頸是什麼?


基因測序,人才是最大的問題


在濟南從事基因大數據應用開發的於昕已經創業三年多,他的創業公司基因雲館也快一歲了。基因雲館的主要業務是對基因測序公司做出的原始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給科研院所或醫療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結果。比如,某三甲醫院有個血液病分析項目,為了分析細胞病變,提取病人的細胞到基因測序公司進行測序。但基因測序公司的報告往往千人一面,於昕就設計出一套演算法,按照醫院需求將基因測序公司提供的原始數據進行加工。

創業這幾年,於昕遇到的最大困擾是人才,這也是北京上海同行的共同感受。於昕曾在招聘網站上通過獵頭找可以做基因測序的人員,發現山東籍學生物信息的專業人員沒有幾個。放眼全國,設有生物信息專業的高校也只有上海交大等寥寥幾家。即便聘請到相關專業畢業生,由於技術門檻很高,新員工要在崗位待上一年才能摸出點門道,程序員出身的於昕幾乎是自己一點點把基因測序技術啃下來。


不只負責技術,從管理到市場,於昕都得兼顧。創業這幾年睡覺的時候往往已經天亮,這是國內很多從事基因測序的創業者的普遍狀態。


除了人才,資金是大問題,主要成本投入到人力和伺服器、軟體購買上。基因雲館目前有20台伺服器,浪潮等品牌的伺服器8萬元一台。算下來,一年運營成本在200萬左右。基因雲館目前總體投入了三四百萬。於昕表示一個樣本檢測收費500元到1000元左右,年營收在百萬左右,目前已實現了盈虧平衡。


腫瘤精準治療領域,基因測序處於商業化迸發前夜


儘管人員、伺服器能夠滿足目前業務量,但於昕認為基因測序行業的爆發期在一兩年後就會到來。

正如於昕看到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正在進行中國人群腫瘤基因組等重大疾病的基因組學和精準醫學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都在進行精準醫學相關研究。一兩年後,這些科研院所的研究將逐漸成熟。


另外,腫瘤靶向葯治療也慢慢在國內普及。在腫瘤靶向葯治療領域,基因測序是剛需。因為即便是同一種腫瘤,每個患者的腫瘤特徵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葯,國內目前腫瘤治療採用的化療方式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一種葯無效再試另一種葯。


靶向葯治療的模式下,先判斷B病人的臨床特徵跟A病人相似,而A病人曾表現出對某腫瘤藥物的良好反應,於是就通過基因檢測分析B病人的腫瘤性狀是否適合該種藥物。發現如果B病人的基因符合靶向葯的靶向位點,那就可以用這個葯,如果不起效果就不用這個葯,考慮別的葯。這就大大減輕了病人痛苦,避免了試錯對寶貴治療時間的浪費。


靶向葯治療在美國已成為腫瘤治療主流方式,可以預見,隨著腫瘤患病者急劇增加,這種治療方式在國內的市場潛力非常大。銀河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腫瘤診斷和指導個性化治療預計將很快商業化,規模可達千億級別。


基因測序商業化瓶頸還有不少

那麼,一兩年後腫瘤診斷和個性化治療領域的基因測序進入成熟階段後,將是一幅怎樣的商業圖景?


於昕認為,這將是各個環節的強強聯合。未來的情景可能是,科研院所採集樣本樣,本送到華大基因等基因測序服務商,做出原始數據,通過華為的5G網路傳輸到阿里雲這個計算平台,這需要軟體來進行數據分析,基因雲館這種第三方應用公司開發來做數據分析給回用戶。


目前,基因測序儀器還掌握在美國等國外廠商手中,一台測序儀器售價7000萬元-8000萬元。傳輸速度和計算能力也是基因測序行業的瓶頸。一份血液樣本測序完成大概有5G數據量,對這些數據的快速傳輸需要在5G網路上進行,而像基因雲館這種只有少量伺服器的測序服務提供商的運算能力已經不夠,必須有IT巨頭提供基因雲支撐。


目前,阿里和浪潮等IT巨頭都已經開始在基因雲領域布局。在5G傳輸方面,華為實力最強。但是5G網路還沒普及,目前基因測序數據傳輸到阿里雲或者浪潮還是靠硬碟,這就不算真正的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化工儀器網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研製出全新氣體混合物比色檢測儀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港口的監測應用
年終盤點:2016年儀器儀錶行業十大技術突破
北航建校時的「家當」?儀器設備篇
石墨﹢烯橡皮泥可造出高敏感感測器 這是真的嗎

TAG:中國化工儀器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創業板迎龍頭企業,基因檢測未來走勢如何?
從一家區域標杆零售企業退下來後,他如何為行業的企業盈利與發展打開另一扇門!
紡織業陷入困境 企業如何持續發展成為關鍵
步啤酒企業後塵 白酒企業也紛紛玩起了體育營銷
這家企業出AR新聞應用為讀者帶來沉浸式報道體驗,但素材稀缺目前是個大問題
哪有什麼成功企業,只不過活下來的創業者還沒有被投資者拉黑而已
改鍋爐 企業到底在乎啥
上市科技企業一直擋在前面,初創企業還有 翻身之日 嗎?
趨勢:未來半導體先進封測比例持續加大,封測企業產業逐步邁向高端化!
處於產業鏈末端的城配企業,未來的發展門檻是什麼?
阿里雲服務全球創業者,這可能是最受老外開發者歡迎的中國企業
為什麼不能發展壯大?中小企業的發展四個問題
中國果酒產業面臨發展機遇期 需建行業標準培育龍頭企業
環保問題持續發酵 華北鍍鋅企業新一輪限產開始
列舉各項可能導致公司註銷周期延長因素!企業經營者必看!
這幾家印刷企業「不務正業」,企業發展卻越來越好
滬指早盤震蕩拉升,混改試點企業即將推出,這些股票即將爆發
人工智慧爆發 投資者紛紛湧入創業企業
讀《期貨與企業發展案例》:你熟悉的企業背後的不熟悉的期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