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遜:讀《孟子》 學做人

錢遜:讀《孟子》 學做人

《孟子》乃四書之一,講述內聖外王之道,是儒家的重要經典。


《孟子》除了對政治和社會侃侃而談外,對修身養性也有大篇幅論述。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看看錢遜教授如何解讀《孟子》吧!

錢遜:讀《孟子》 學做人



儒學中心思想是學做人、講做人的道理。孟子有許多這方面的論述,其中有不少內容早已成為後人修身的重要準則,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民族精神的養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孟子的有關思想,要點有四。


人生理想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謂尚志?」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以下引文出自《孟子》只列篇名)

錢遜:讀《孟子》 學做人



立志,確立人生理想目標,是修身第一要事。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有了方向,立身行事就不會走入歧途。《論語》說,「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說「尚志」,也是說首先要立志。而這個志,就是要「居仁由義」。做到這一點,「大人之事備矣」,就是君子了。他反覆說:「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離婁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告子上》)居仁由義就是以仁存心,依義而行。人立身行事,無非兩方面,內心的情感、思想、精神和外在的言行舉止。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說要從這兩個方面內外兼修;兩方面配合完美,方成君子。居仁由義,以仁心為精神家園,以義為康庄大道,亦即「義以為質,禮以行之」「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之意。


浩然之氣

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公孫丑上》)

錢遜:讀《孟子》 學做人



孟子所說浩然之氣,是一種可以戰勝一切的精神力量,也是表現孟子自我修養所達到的一種境界。它不是一時衝動或偶然的機遇就能產生,它是「集義所生」,其基礎在於堅持不懈修身的積累,稍有懈怠或背離就會丟失。文天祥說「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所說即孟子此意。


孟子又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即不可奪志的具體要求。而做到志不可奪,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基礎就在養浩然之氣。

孟子浩然之氣的思想,影響巨大。文天祥抗元失敗被俘,囚於土牢,曾作《正氣歌》,引先賢事迹,頌浩然之氣,激勵自己,說「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文天祥《正氣歌》上承先賢,又啟示後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成為士人的追求和傳統。錢穆先生曾說:「一部四千年中國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中國史,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故使中國屢仆屢起,屹然常在。」

錢遜:讀《孟子》 學做人



人生價值觀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


孟子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要「捨生而取義」,是對人生價值觀的明確宣告。孔子說士要能「見危授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而他在解釋這一點的時候,明確指出,為什麼可以而且應該捨生取義呢?因為「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個人的物質生命並非最高的價值,精神生命的價值高於物質生命。這樣一種對人生所持有的根本價值觀,正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氣的精神基礎。


人格尊嚴


孟子與弟子多次談士的進退,突出強調士君子的人格尊嚴。他說:「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世間所公認的尊貴有三種,一是爵位,二是年壽,三是德行;朝廷以爵為尊,鄉里社區以壽為尊,而治國為政則以德行為重,不可「得其一而慢其二」,有了爵位之尊就輕慢其他二者。由此他提出「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


另外,對士君子來說,則是「非其招不往」。君主的召喚如果不合於禮,就不接受。齊景公曾用違禮的方式召喚管理獵場的小吏,小吏不至,孔子讚揚了小吏。


孟子反對「枉尺而直尋」。有人主張,不妨在原則問題上做一些讓步,取得官位後可以做出更大的功績。孟子嚴厲地批評了這種主張。「如枉道而從彼,何也?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為與?」


(作者為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清華大學教授)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請聯繫:3210187736@qq.com


微信號:ruxue_qq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教育專家:孩子從小學書法 優越性明顯增強!
小寒喝碗八粥 過了臘八就是年
用一句詩形容你期待的2017,你希望是哪句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錢遜:讀《孟子》,學做人
錢遜:國學精髓在做人之道
錢遜: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修身和做人
錢遜:中華文化的一個中心議題是講做人的道理
錢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錢遜:行己有恥,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