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了起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一般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陣陣香氣……」


——《賣火柴的小姑娘》


聖誕烤鵝Weihnachtsgans。圖片:hamburg.de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美國的感恩節,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源自歐洲傳統的年末豐收慶典。和美國家家戶戶烤火雞不同,歐洲一些國家,尤其是德語區及周邊國家的人們,在聖馬丁節和平安夜這樣的節日里一直沿襲著吃烤全鵝的傳統


灰雁,歐洲家鵝的祖先


歐洲餐桌上常見的鵝也就是歐洲家鵝(Anser anser domesticus),普遍被認為是從一種叫灰雁(Anser anser)的野雁馴化而來的。而我們更熟悉的中國家鵝的祖先則是和灰雁同屬的鴻雁(Anser cygnoides)。兩種家鵝最常見的是白色型,當然也有保留了和野雁相似的原色型家鵝。


灰雁(Anser anser)。圖片來源見水印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灰雁和鴻雁,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雁」。大雁一詞是對雁形目鴨科雁屬鳥類的通稱,常見的還包括班頭雁、豆雁、小白額雁、大白額雁以及雪雁等等,是雁形目中體型較大的一類。它們雙翅強壯有力,雙腿行走自如,脖子較長,但相比於鴨科天鵝屬還是短了不少。


雌雄灰雁的體色都為灰褐色,下背部和腰部較深,脖子和腹部稍淡,腹部有深色橫紋,喙為橙色或橘紅色。它們沒有豆雁喙部的醒目黃斑、白額雁的亮白額頭、斑頭雁額上黑白相間的條紋以及鴻雁頸部那對比鮮明的顏色。遠遠看去,灰雁最大的特徵就是——沒什麼特徵。


野外的灰雁。圖片作者:Charlie Philips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西風甚緊,北雁南飛


灰雁是一種大型水禽,喜歡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湖泊、河灘等地帶,也會在開闊的湖面徜徉和交配。灰雁是植食性鳥類,主要以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和穀物為食,偶爾也會獵食小蝦、螺類和一些鞘翅目昆蟲。灰雁的喙和舌頭邊緣呈齒狀,這可以幫助他們在水中過濾食物。


喙和舌邊緣的齒。圖片:wikiwand.com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灰雁合群而居,多為一夫一妻制,甚至是終身一侶,雌雄雁共同參與雛鳥的養育。親鳥們通常在水邊草叢間用羽毛、苔蘚和雜草築巢,每窩產卵4~6枚,卵呈乳白色。


灰雁的巢。圖片:icephotos.com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剛剛孵化的雛鳥。圖片來源見水印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灰雁和鴻雁一樣在北方繁殖,冬天遷徙至南方越冬。灰雁的分布範圍很廣,繁殖地包括西伯利亞南部、歐洲東北部以及中國北部等地,冬季會成群飛往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印度西北部以及中國南方等地越冬。


母雁和雛雁。圖片來源見水印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灰雁的飛行能力很強,遷徙時常常幾十數百隻彙集在一起,互相緊接著列隊飛行,古人稱之為「雁陣」。整個隊伍由有經驗的「頭雁」帶領,加速飛行時,隊伍一般排成「人」字形,減速時隊伍則由「人」字形換成「一」字長蛇形。雁群低空掠過時的翅膀煽動發出的巨大聲響,如果能有幸經歷,一定會終生難忘。


雁屬領地意識很強,宿棲時會有成員負責警戒,發現異常則會大聲驚叫,並且它們的戰鬥力驚人。公元390年,高盧人進攻羅馬,羅馬人抵擋不住只能棄城而逃,另一部兵力退守內城卡皮托力。卡皮托力建造在陡峭的懸崖上,一面城門三面峭壁。深夜,高盧人悄悄順崖壁向上攀爬,萬籟俱寂的夜空中,突然響起了「嗄——嗄」的叫聲,是羅馬人獻給神廟的家鵝。叫聲瞬間驚醒了羅馬人,藉助地勢優勢,羅馬人成功擊敗了高盧大軍。從此,家鵝也被羅馬人封為「聖物」。


陪伴人類幾千年的美味


大雁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由大雁馴化而來的家鵝,飼養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考證的至少有兩三千年。在歐洲,烤全鵝是節日慶典常見的一道重頭菜。


家鵝的祖先一天需要飛行數百英里。為了滿足長時間運動高耗氧的需求,鵝肌肉纖維中的氧合肌紅蛋白含量頗高,這也是鵝肉那一特別風味的源泉,尤其是胸肉,肉色深紅而味道濃郁。


家鵝和很多水禽相仿,皮下和內臟周圍的脂肪占身體的比重較大,既能提供熱量,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因此它們通常肉質肥美。但鵝屬於大型禽類,肌肉纖維相對較粗,這就比較考驗烹飪技巧了。明火燒鵝,可能是中式烹飪技法里最能詮釋出鵝肉美味的一種做法。


深井燒鵝。圖片:flickr.com

大鵝令人聞風喪膽,但它已經陪伴人類幾千年了!



在眾多的動物肝臟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鵝肝(foie gras)。它是一種通過強行灌食家鵝、育肥後所得的「肥肝」,可以說,這是把人類對豐腴美味的慾望發揮到極致的產物,生產鵝肝的農場通常以「管飼法」將飼料填進家鵝的胃裡。


傳統手法選用雄性家鵝,飼養十四周後便開始長達兩周的超量灌食,這會使其肝臟合成脂肪的能力大大超過被轉運和分解的能力,於是肝細胞變得異常肥大、充滿脂肪粒,鵝肥肝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鵝肝一般重量大約為700~800克,含脂率高達60%以上。因含脂肪微粒,鵝肝的色澤顯得蒼白,質地綿密,在室溫下呈半固態。


據說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人就已經發現了過量飼餵可以產出肥鵝肝,而人工催肥鵝肝的興起則是在古羅馬。他們將無花果、牛奶和蜂蜜混合來飼餵家鵝,而後這一方法又傳到了法國並擴散開來。鵝肝的烹飪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比如半熟鵝肝,是將整塊鵝肝除去纖維揉碎,加入黃油和調料,用烤紙裹成香腸狀放入烤盤稍稍烤制,再放入冰箱冷卻。還可以做成鵝肝醬。


煎鵝肝需要掌握好火候,否則很可能得到一灘肥油。鵝肝切成厚片放入鍋內干煎,直到切面焦黃而內部只是稍微熱透。送入口中時,溫暖而紮實的肉味,軟巧克力一般絲滑細膩的口感,難怪人們會如此做出「灌鵝」這般怪異的事情。


在部分西方國家的文化中,鵝被視為有靈性的動物,強行灌飼家鵝的做法,自然受到了很多動物保護組織的詬病,他們認為這是對鵝的殘忍虐待。即便如此,也沒能阻止人類對肥肝的渴望,以同樣方法製得的鴨肝,也成為了大眾版「鵝肝」。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糖豆一秒就能變彩虹?玉米澱粉竟然會跳舞?教你一招變酷炫!
動物也有權利,那麼AI呢?
神秘信號轉瞬即逝,竟然源自30億光年以外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我才一眼沒瞅見,糖雪球就成了糖葫蘆!發生了什麼!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陪伴貓咪多年的柴犬即將離開這個世界,貓咪的做法讓人看了想哭!
一個曾經瘋狂喜歡的男人,一個現在痴情陪伴我的男人,怎麼選?
陪伴多年的狗狗離世前最後一天 主人給了它多年來一直想要的禮物
陪伴主人13年的狗狗,它的最後一天讓人泣不成聲!
外國老人娶了兩個妻子,即使老了,三個人也陪伴在一起相處愉快
女人三個時間最想要男人陪伴,不懂就虧大了!
十八年陪伴,狗狗病了走不動,全家人陪伴身邊,讓人動容
陪伴15年的狗狗還是走了,它的遺物讓女主人再次崩潰大哭
一個人久了,就連打擾都成了陪伴
還能陪伴在身邊的人,一千一萬個感激
那些年,陪伴主人長大的狗宰相們,驚人的 15年的前後變化
盤點那些人氣奇高無比,但是爛尾的五部動漫。最後一個陪伴了多少人
「花園家庭」五年前他們「一見鍾情」多年的陪伴最後成了親人
陪伴主人15年的看護犬,通靈師翻譯出它的遺言,讓所有人都流淚了。
女孩長大成人,陪伴她18年的貓咪看哭眾人!
狗狗一生都在陪伴主人,但當它年老去世時,主人沒哭反而笑了
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些燈?它們曾陪伴了我們的童年!
陪伴老人十幾年的30多條流浪狗,一一被老人含淚送走
這個美國男人有五個老婆,妻子們說從來不會爭風吃醋,輪流陪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