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摘要】一年又一年,時間流逝得非常快。2016年科學界發生了很多的大事,在2016年度的十大科學新聞排行榜中,中國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現在跟著要常來小編一起看下吧!


1.LIGO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後不久,就預言彎曲的時空會產生水波一樣的「漣漪」——也就是引力波。在這之後的100年中,儘管天文學家曾根據一些觀測數據,間接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始終沒有直接探測到這一現象,直到2016年2月11日:這天,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LIGO的兩台探測器捕捉到了30多億光年外的兩個黑洞在合并時產生的引力波。作為近年來最重要的物理學成就之一,LIGO的這一發現不僅再次證實了廣義相對論,還開闢了引力波天文學的新時代——通過探測引力波,天文學家可以更好地認識遙遠的天體和廣袤的宇宙。


2.AlphaGo擊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3月9日到15日,韓國首爾,谷歌(微博)旗下DeepMind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與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展開了一場五局制的較量,最終AlphaGo以4:1的比分取得壓倒性勝利,舉世皆驚。雖然曾有「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的先例,但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圍棋的複雜性遠大於國際象棋,人工智慧想要戰勝圍棋高手至少在目前還很難實現。


但AlphaGo依靠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利用大量棋局數據進行訓練,最終達到了打敗人類頂尖棋手的水平。AlphaGo與李世石的這次對弈,不僅是人工智慧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也標誌著人工智慧的強勢崛起,並在公眾中掀起關注人工智慧的熱潮。


3.中國發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8月16日凌晨,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量子通信研究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發射升空,為建立覆蓋全球、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路奠定了技術基礎,也拉開了量子通信時代的帷幕。半個世紀前,物理學家基於量子理論,研製出了晶體管和激光器,催生了第一次信息革命,讓計算機、智能手機和互聯網重塑了人類世界;今天,量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則在催生第二次信息革命。以「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態傳輸」為代表的量子通信技術,以超高計算能力為特徵的量子計算機,必將在未來再次重塑人類世界。


4.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啟用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中國貴州省平塘縣正式啟用,一舉超過350米口徑的阿雷西沃射電望遠鏡,成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天線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巨大的接收面積使其具有極高的觀測靈敏度。而且,FAST鏡面由許多的三角形反射板組成,每一塊都可以移動,從而可以讓天線調節形狀,觀測不同方向的天體。因為這些獨特的設計,FAST能夠捕捉到來源極為遙遠的電磁信號,觀測範圍可達可觀測宇宙邊緣。藉助這隻巨大的「天眼」,天文學家將能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


5.全球第一個三親嬰兒誕生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4月6日,全球第一個「三親」嬰兒在墨西哥誕生。這位嬰兒的母親雖然自身健康,但攜帶有導致罕見神經系統疾病——萊氏綜合征的基因突變。為幫助這位母親,確保致病突變不會遺傳給孩子,美國紐約新希望生育中心的張進(John Zhang)採用了一種名為紡錘體核移植的技術,將母親卵子中健康的細胞核轉移到捐贈者提供的、已經去除細胞核的卵子中,最終得到的卵細胞含有母親的細胞核DNA和捐贈者的線粒體DNA。卵細胞受精後,產生了全球首個含有三個人的遺傳物質的胚胎。儘管存在倫理爭議,但這一成果依然被認為是生殖醫學領域的重大進展,有可能為遺傳疾病、高齡婦女的不孕不育等提供解決方案。


6.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8月25日,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科學家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契德(Guillem Anglada-Escudé)在《自然》雜誌上宣布,他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望遠鏡,以及其他天文觀測設施,找到了一顆圍繞比鄰星運行的宜居行星。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一顆紅矮星),僅有4.2光年的距離。這顆行星則被命名為比鄰星b,是1995年以來發現的3500顆系外行星中,最接近地球的一顆。而且,科學家認為比鄰星b的表面溫度允許水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溫和的紅矮星也可能給這顆行星營造一個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環境。


7.SpaceX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火箭回收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4月9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在大西洋的海上回收平台成功著陸。在經歷了4次失敗嘗試後,SpaceX首次成功實現海上火箭回收,這是該公司在2015年底成功進行陸上火箭回收之後又一個里程碑。相比於陸上回收,海上回收的難度更高,但也具有前者不可比擬的優勢:在一些飛行任務中,受剩餘燃料所限,火箭不具備飛回陸地著陸場的條件,而海上回收則可以直接自然降落。這兩次火箭回收試驗的成功意味著運載火箭不再是一次性用品,可重複利用的火箭將使火箭發射成本降低30%,大大提升火箭發射效率,這也標誌著,商業航天將進入新的階段。


8.長著食蟻獸爪子的遠古爬行動物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今年10月份,美國石溪大學科學家發現生活在大約兩億年前的一種奇特爬行動物化石,它們屬於鐮龍屬生物,呈現出四足動物的進化,十分有趣的是,它們長著獨特的前肢,前肢的主要作用可能是用於挖掘,長著巨大的彎鉤狀爪子,頗似食蟻獸。


9.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首獲許可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今年2月1日,英國人工授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發表一份聲明——「准許倫敦弗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凱茜博士更新其實驗室有關研究的許可證,包括胚胎的基因編輯」——首次批准了「在人類胚胎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科學家由此可以深入了解健康人類胚胎髮育中的變化,改善體外人工授精培養胚胎的發育質量,為不孕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法。贊成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


10.百餘位諾獎得主集體發聲,支持轉基因



總結:2016十大科學新聞



百餘位諾獎得主集體發聲,支持轉基因2016年6月29日,百餘位諾貝爾獎得主發布聯名公開信,強烈要求綠色和平組織不再反對轉基因技術。這次公開信由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理查德?J?羅伯茨(Richard J. Roberts)和菲利普?A?夏普(Phillip A. Sharp)發起,諾貝爾獎得主們在公開信中表示,全球科學機構和監管機構的長期研究表明,通過生物技術改良的農作物和食物即使不比其他農作物和食物更安全,至少也是同等安全的,至今從未有過一起經過確認的轉基因食品致病案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利比亞的手印畫是外星人的嗎?
UFO迷們又激動了 俄羅斯街頭驚現大爬蟲ufo
外星人究竟想從地球上得到什麼用?
驚呆了!韓國城南驚現ufo事件!
NASA用VR和AR虛擬火星上探險 誰都能去火星上探險了

TAG:探索宇宙 |

您可能感興趣

2016科學十瞥
《環球科學》2016年十大科學新聞
2016年十大科學新發現
2016年十大科學發現
2016十大科學新聞 中國貢獻了好幾件
2016年度十大科學類謠言
2016年11月全球最新科學研究一覽
2016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探索:2016年十大科學發現
《環球科學》發布2015十大科技熱詞
2016年第四季度科學之謎及百科新說10-12期綜合讀者調查表
2016年《環球科學》最美科學閱讀Top10榜單
《科學世界》2016年第10期!
《科學世界》2016年第11期!
《新科學家》雜誌預測2017年十大科技進展
《科學畫報》2016年第8期
科學世界2017年第4期新鮮出爐!
科學之謎:2009-2010年1.8元/本特價包郵
《科學》:2017年四大主題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