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美女作家把科幻小說發到《自然》上
12月23日,在成都舉行的中國「科幻之都」文化創意節開幕論壇上,「80後」美女科幻作家夏笳引人注目:她不僅拿過「銀河獎」和「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而且她的微型科幻小說《Let』s have a talk(讓我們說說話)》去年6月在英國權威科學刊物《Nature(自然)》上發表,雜誌上第一次出現六個中文字——讓我們說說話。
翻譯《疫病》時,萌生投稿想法
「當時快凌晨一點,我睡覺前隨手拿起手機刷一下郵箱,看完郵件後激動得從床上跳下來,光著腳衝進父母房間大喊:『我要發Nature啦!』」回憶收到《自然》雜誌採用稿件的郵件時的情景,夏笳至今激動不已。
夏笳的父母當時非常震驚。「我父母做了一輩子自然科學研究,都沒有能夠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而我居然在上面發表了科幻小說。」夏笳說,能夠用這種方式得到父母的認可,她還是很開心。
原來,夏笳從小喜歡寫小說,8歲時就在《延河》雜誌上發表過童話。但是,父母一直對她寫科幻小說不是很認同,「他們覺得寫科幻小說挺不正經的。」不過,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寫作。後來,她又在一個論壇上寫,「一般進了論壇,就要把自己的作品貼在上面,大家通過討論小說才會互相認識。」夏笳說,那時,討論的質量非常高,能給出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所以大家進步都很快。
萌發向《自然》雜誌投稿的想法,是在2014年。「那時,《三體》紅遍祖國大江南北,翻譯《三體》的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也火了。」夏笳說,當時,《藝術世界》雜誌社想刊登一篇劉宇昆的小說,但是劉宇昆被太多的雜誌社約稿,所以就委託她幫忙將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科幻小說《plague(疫病)》翻譯成中文。在翻譯《疫病》的過程中,夏笳覺得自己也可以寫這樣一篇小說向《自然》雜誌投稿。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科幻小說需要簡短、有趣、新穎、有意義,而我平時有很多小點子沒辦法寫成長篇小說,而短篇科幻小說在國內又很難發表。」夏笳說。
三重學科背景,派上大用場
這是夏笳第一次用英文寫小說。雖說她英文很好,但從來沒有在國外生活過,所以要在1000字以內寫一個高質量的科幻小說也並非易事。
夏笳用一周的時間整理靈感和思路,閱讀《自然》雜誌上的科幻小說,並且做了內容分析。「這時候我覺得我三重學科背景還挺有用的。」夏笳說,本科的物理專業,讓她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碩士的電影專業,讓她在寫作中除了考慮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外,還會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博士的中文專業,則讓她短時間內弄清楚了《自然》雜誌上科幻小說的特點。
正式動筆那天,夏笳準備一堆零食和飲料,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整整一天,寫出了初稿。「寫完的那一剎那,有一種武俠小說裡面武林高手閉關結束的感覺。」之後,夏笳又請劉宇昆對稿子的語言進行潤色。
投稿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其間,夏笳在一個聊天群里聽說《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個中國人寫的科幻小說,當時非常興奮,「以為是《讓我們說說話》刊登出來了。」結果一查,刊登的是李恬的作品。「當時好失望。」夏笳說,但同時也感到欣喜,「在中國,雖然科幻一直沒有真正流行過,但一直有一批作家在堅持科幻小說創作。」
夏笳認為,中國科幻作者群需要穩定地成長,不斷創作出高質量的科幻作品,吸引投資者改編成電影或者遊戲,從而擴大科幻迷的數量,中國的科幻產業才會得到發展。


※8歲女孩讓媽媽殺了自己 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中式「死記硬背」能拯救英國小孩算術嗎
※中國古代盜墓賊第一奇術:用糞水澆灌墳墓
TAG:深圳新聞網 |
※她就是那個摘下雨果獎的天津80後科幻女作家
※劉慈欣對話美國科幻小說家:2026年我們能去火星嗎?
※阿來:這本書里收集的都是我1997到2005年間發表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的舊文章
※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怪人》,作者是21歲少女
※天外追蹤科幻小說/19
※這個90後男孩把《水滸》108梁山好漢,畫成了文藝科幻大片
※這本1818年創作的小說,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
※央視攜手科幻作家劉慈欣打造:《200年後回望天宮二號》
※科幻巨制:下月起,將會有12部歐美科幻大片在中國上映!
※90年竟然拍出了美帝科幻電影的味道
※《自私的基因》:爭議了40年的「科幻小說」
※天外追蹤科幻小說/13
※2017年,未來向的30本科幻神作小說!
※美科幻作家描繪氣候變暖條件下2140年紐約光景
※自拍桿早在50年前就出現在科幻電影?
※發生在180萬年後!《王者榮耀》竟是科幻故事?
※2016最古怪發現 科幻小說又有新題材
※在黎明前從夢境中醒來——中國科幻2016速記
※鹿晗舒淇聯手對抗外星人,科幻電影《上海堡壘》2019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