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無緣不相聚

無緣不相聚


無緣不相聚

無緣不相聚


一般人說「無緣不相聚」,佛法中說父母與子女都是有緣和共業,彼此有父母子女的業,才能成為一家人。有緣才能受生作子女、有緣才能作父母,如果沒有這種業和緣不會來。若父母造作不增長感子女之業,或待受生者造作不感父母之業,或者福報不相稱,若沒有造那個因緣,也不能入胎。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三處現前,得入母胎」。若是沒有「三種過患」,「三處現前」了,就能成為一家人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又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二、父母和合,俱起染愛;三、健達縛正現在前。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二〇一.嗏帝經》:「複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第六:「偈曰:干闥婆。釋曰:三處現前故,於母胎中眾生得受生。何者為三?一、母四大調適有時,二、父母互起愛心和合,三、干闥婆正至欲托生。」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九:如〈契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在前。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健達縛正現在前。」除中有身,何健達縛?前蘊已壞,何現在前?故健達縛即是中有。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問:何故中有,名健達縛?答:以彼食香,而存濟故。此名唯屬欲界中有。」

入胎的因緣,說這件事。「又由三處現前」,處是指依處,胎生有情必需要依止這三處,才能夠受生。入胎的那一剎那稱為現前。胎生這件事,和地獄、餓鬼、畜生不同,是要「三處現前」,才能夠「入母胎」,不「現前」是不成就。「入母胎」誰入「母胎」?是阿賴耶識「入母胎」。就在這一剎那時,如果三處條件都具足,阿賴耶識才能夠去托生;那時稱為入母胎。如果這三處條件其中一種不具足,中有就不能入母胎。


「三處現前」這句話怎麼講呢?「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地獄是不需要有父母的,無而忽有,是化生。胎生是要有父母,他的母親四大要調和,沒有病,要「調適」。「而復值時」,又要遇見正要受孕的那個時候,不是時時都受孕的,排卵期可以受胎的時候才可以。這是一個「現前」。


「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這又是要這樣,父母不和合,沒起愛染,那也不行,也是不可以。


「三、健達縛正現在前」,說是母親沒有病,「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了,中有也是要現前。


這樣子「三處現前,得入母胎」。

無緣不相聚



復無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種子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


沒有這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種子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才能入母胎的。

云何產處過患?


謂若產處為風、熱、蔭之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


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


「謂若產處為風、熱、蔭之所逼迫」,「謂若」生「產」之處,若是母親的產處,「為風熱蔭」的病「所逼迫」,癊就是痕迹的意思,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心病,這裡是說痕迹比較好,假如有這樣的病痛。「或於其中有麻、麥、果」或於其中長一些像麻、麥果那樣大的東西。「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或是產門的形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有不正常的形狀,有曲折,有污穢,有混濁。產處有這些毛病,中有就不能夠入胎的。「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如上所說這一類的毛病,就是母親這方面引起的產處過患應當了知。


云何種子過患?


謂父出不凈非母,或母非父,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爛,或母,或俱。


如是等類,種子過患應知。


「謂父出不凈非母」,是父親出不凈,母親沒有出不凈,這樣也不行。「或母非父」,或者母親出不凈,而不是父親。「或俱不出」,或者父母兩個都沒有出不凈,這也不行。「或父精朽爛」父親的精子朽壞爛掉,「或母」母親的卵子有問題,「或俱」,或者是父精母卵二者都有問題。


「如是等類」像這一類父精母卵的問題,「種子過患應知」,稱為種子過患應當了知。


韓清凈《披尋記》:種子過患者:此中種子望義假說。如谷麥等望能生芽,假名種子,非親生彼而得種名。此亦如是。以異熟果從自種生,非離戲論及業熏習,別有種子可得故。


父母的所遺出來的不凈,叫做「種子」。此處所說的「種子」,這是假說假名為「種子」而已。此處所說的種子相對於增上受生的道理而假說。像谷麥等對望能夠生芽,就假名為種子,並不是說它能親生芽而稱為種子。


異熟果是從自類種子所生,真實的「種子」,是眾生本身的名言熏習,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才是「種子」。離開了名言熏習、業熏習之外,另外沒有「種子」。

無緣不相聚



云何宿業過患?


什麼叫做「宿業」的「過患」呢?就是過去造的業,這裡邊有問題,有障礙,不能夠入母胎。


謂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或復俱無。


「或」者是「父」親,「或」者是「母」親,或者是「不作」;或者作了,而沒增長,結緣結的不夠。「感子之業」,能感得一個子女的業力。沒造這個業,或者父親不造作、不增長,或者母親沒有造作、不增長,「或復俱無」,或者父親、母親都不造作、不增長感得子女的業力。


或彼有情不作、不增長感父母業。


「或彼有情」,或是這位有情沒有造作或增長感得父母的業力。他沒有造作,或者造了而沒有增長。造而「不增長」,雖然有了這個業,但是這個業力量不夠,那也不能夠感父母業。


這裡的意思就是針對某一個人來說。某甲和這個人結了緣,例如他本來要當這人的子女,但是緣結的不夠,那就不能以他為父親、為母親。


或彼父母,作及增長感餘子業。


或是他的父母造作以及增長感得另外的有情來作他的孩子,這個中有就沒有機會入母胎了。


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余父母業。


這是又一種差別的情形。這個中有本來要到這裡投胎,但他是作了及增長了感得另外有情為父母的業,那也不能在這父母這裡投胎。


所以眾生結緣,人與人之間結了緣的時候,不想給他做兒、做女還不行。結了緣的時候,他就是要給你做父母,你要給他做兒女的。沒有結緣勉強也是不行的。


或感大宗葉業,或感非大宗葉業。


「宗」者,族也。「大宗」在一個族姓裡邊,最有權威的人。「葉」是世代的意思,一代一代的傳下來。「葉」當做事業講,一事一事的傳下來。生大宗葉,就是出生在望族世家、富貴的人家。


或者是這個中有造作了這種業,這種業能感得「大宗葉」的「業」,這不是一般的人家,這是望族世家,而中有的父母這裡卻不是望族世家,條件不合,中有不能去投胎;或者是中有造的業是能「感」得「非大宗葉」的「業」,那就不能到「大宗葉」那去投胎。


這是種種的差別,福報不相稱,若沒有造那個因緣,也不能入胎。

無緣不相聚



如是等類,宿業過患應知。


這些差別的情形叫做「宿業過患應知」。中有的父母及此中有,他們彼此過去所作的業不能互相感得當父母子女。彼此的因緣不夠,對望於不隨順入胎,叫做「過患」。


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三處現前,得入母胎。


中有要「入母胎」時,母親要健康,父母親有愛染心,中有正現在前,父母的種子沒有過患、業力剛好、福報相稱可以感得互為父母子女,父母子女關係的緣,建立得剛剛好才會來投胎。


「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也「三處現前」了,中有就「入母胎」了。


學習佛法,就會明白,互為父母子女,都是自己造作的業來的。為什麼父母會生下他?為什麼他有這種父母?為什麼他有這種子女?這都是彼此過去所作業感得的果報,知道如此,就不會怨天尤人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天台慧文、慧思二師的禪法(下)
百法略說 論後結語(下)
天台慧文、慧思二師的禪法(上)
百法略說論後結語(上)
四聖諦略說之三:果因建立四諦、聖諦義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的傳說!
有緣莫相拒,無緣莫相求
有緣,不推;無緣,不求
孫允珠—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無緣總是相聚也無法合意
有緣,不推,無緣,不求
快不快樂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佛說:有緣不推,無緣不求
有緣無分不如無緣,遇見不如不見,我們總在不經意之間失去了所擁有的
若有緣,不請自入 若無緣,求也無用
甘露不潤無根草,大道不渡無緣人
若是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若是無緣,就算相聚也無法意會
男生不會無緣無故對你好
有緣,不推;無緣,不求(經典好文)
早安心語:有緣,不推;無緣,不求
若有緣,不請自入;若無緣,求也無用
有緣無緣 一切隨緣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卻有無緣無故的不愛了!
有緣無緣,一切隨緣
相愛卻不能相守,那些最無緣的星座cp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