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青年書法家梁奇作品書法展在揚州文化館舉行
2017年元月1日
揚州市文化館迎來青年書法家梁奇的 書法作品展
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李雙陽先生,揚州市文聯主席仲衍書先生,揚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楊小揚先生,揚州書法院院長陳家慶先生,淮安書畫院副院長李德會先生,淮安書畫院徐為零先生,揚州大學中國書法研究所所長,碩導徐正標先生等書家出席開幕式。
梁奇表示,舉辦該展,旨在將自己這些年書法學習的點滴收穫拿出來,作一彙報,希望得到前輩、名家、高手的指教,使自己在書途上邁出更加穩健的步伐。
此次展出的68幅作品集中展示了梁奇的最新書法創作成果,書體豐富,形式多樣。其隸書疏密有度,行書奔放瀟洒,篆書古質樸茂。作品充分展現了梁奇書法的青春活力和自身底蘊,描繪出一位80後實力書法家心中的藝術追求。
?
?
?
?
?
媒體現場採訪
?
展出作品
?
?
?
?
?
?
——
?
?
?
?
?
?
梁奇,號亦田,別署中陽居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揚州書法院特聘研究員,長期堅持書法研習、創作,作品以碑隸、行書見多,皆習諸體。(此處加一些書法入展及獲獎情況)
梁奇書法以碑為源,廣臨博取,漸入佳境,主攻漢隸和行書,因他從小生活在江蘇泗陽,就讀於徐州師範大學,工作在揚州,浸潤於文化沃土,故而下筆細膩而靈動,法度之外盡顯瀟洒勁健之致,達到較高水準。是揚州市青年書法家的代表人物。近些年又得名師王增軍李雙陽等指授,耳濡目染,受益頗多。
—— 展期至元月8日——
附:座談會實錄
我的書法觀
by 梁奇
書法於我,我更願意說是寫字。
上學開始就必須寫作業,寫作業必須寫字,那時老師「要我寫」。
突然有那麼一天,課後作業在全鄉獲獎,老師不經意的一句鼓勵,使我喜歡上了寫字,寫字讓我快樂,讓我很有成就感!從此變成「我要寫」。
後來從興趣變成愛好變成追求,我享受其中的快樂,哪怕是痛苦。
些許是來自泥鄉的緣故,直到今天,我身上還有一股土氣,土氣就是農民本分之氣。朴茂、雄強是我書法追求的目標。
從此,我在漢隸中探求,《張遷》《石門頌》《西狹》等經典碑帖成了伴我成長的夥伴,同時,又反哺行書,把碑的筆意融入到行書之中。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泥香」,所謂「泥香」,就是清新、自然、樸質之意,這正是我書法追求的境界。
看我的字,樸素、本分,似土裡長出,有朋友鼓勵,從土裡長出來就是從骨子裡長出來,土裡長出來的東西,不管什麼果,終非空中樓閣,不會是過眼的雲煙。
真心希望,我願意把我這從「泥鄉」里長出來的帶著「泥香」的字傳遞給大家。
—— 座談會——
? 李雙陽老師:
梁奇的展覽從作品的準備,展廳現場的布置,嘉賓雲集的開幕式,說明梁奇用了心。
展覽的主題「泥香」定位很好,說明梁奇的作品植根傳統,來自田間,與揚州的城市特質吻合,初步形成雅逸、野逸和雄逸的藝術特徵,滌清了我們的筆墨元素。
梁奇近年來通過對漢碑經典的深入學習,認知、變通,進一步理解了豐富和簡約的對立、統一,體現在作品的線條變化、豐富上。梁奇的作品筆墨「厚而清」躍然紙上。
梁奇的書法道路還很長,一是希望梁奇今後繼續在對書法本體認知上繼續努力,認知的高度決定書寫的高度。
二是處理好提與按的關係,處理好豐富和簡約的關係,提高筆墨的駕馭能力。
三是進一步加大對「墨分五色」的理解,加強筆墨的感染力。
四是五體兼修,進一步悟化,不斷豐富自我。
五是入境書寫。
? 徐正標老師:
梁奇是揚州青年書家的代表,展覽作品五體兼善。通過欣賞梁奇的書法,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書體貫通,來去自由,統一。而且在他身上體現了字如其人的統一,做人厚道,謙恭,作品厚重而靈巧,暗合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二是初步形成「生拙」的藝術風格。
對於梁奇今後的書法創作,我的建議是選好方向,著眼將來。進一步在細節上下功夫,以增加作品的豐富性,進一步拙中見巧,厚的基礎上求清,由技而道,終成「逸格」
? 徐為零老師:
我和梁奇認識時間較長,在給他的文章里我說了我的觀點。
梁奇的作品,生、拙之氣撲面。梁奇以隸書用功尤勤,從展出的作品看,即使是隸書,但也是不同的形質,更可貴的是梁奇的行草和隸書相互打通,隸書的用筆反映在行草里,使得作品更加厚重。
? 李德會老師:
梁奇的篆書挺拔有力,行書與時下的行書也不同,有隸書的用筆,不俗。有思想有想法,看似淡化細節,但又出其不意。希望梁奇今後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使作品更加豐富。
何業棟老師:
梁奇對待書法的態度虔誠。機關里事務性的工作任務很重,他用別人休息的時間研習書法,而且每年都有針對性的出去遊學,從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轉益多師,真草篆隸行各具特色。
梁奇的隸書和行草的路子很正,說明他對自己書法方向性的選擇上是清醒的。
梁奇用筆方圓並收,隸書和行草的有機融合,韻味自現。
梁奇今後的書法道路還很長,希望繼續努力。
? 解明信老師:
展覽作品形式多,書法上的元素交叉,作品厚重又不失靈動。
一個建議:技法上的交叉慎用,避免過早形成格式化,以後還可以再用。
行筆起收進一步細緻講究。
? 霍寶華老師:
梁奇有想法,是揚州青年書家的代表,今後揚州的書法要看他。泥香的主題,大氣,厚重。
? 姜忠明老師:
梁奇書法勤奮,不僅僅停留在技法的層面,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思考,這決定了今後能走的更遠。
梁奇的作品風格統一,一如其做人,祝願梁奇書法藝術今後走的更遠。
? 陳家慶老師:
梁奇對書法的追求我們可以從這次展覽的很多細節可以看出,用心、用功。這樣的青年書家今後要多給機會,可以為揚州書法做得更多。
? 王崇斌老師:
梁奇的書法貴在氣格。
? 張佑平老師:
很驚訝這些作品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刮目相看。我有點好奇,梁奇年紀輕輕寫的這麼好,今後的路還很長,他怎麼寫呢?但平時梁奇對書法、對老師的態度又給了我答案,祝福梁奇。
? 張漢怡老師:
梁奇的書法開了眼界,揚州書法展還是不少的,但像這樣的層次、這樣的規模、這樣的人氣,可以說我是頭一次看到。氣象大,感受很深。不簡單。
? 馮錯老師:
我和梁奇老師同屬80後,我一直有個問題問自己,不要因為90後長大,我們80後就要翻篇。我們如何繼續走在前列?我想要從三個方面與梁奇老師共勉:
要想成為一名書家,在40歲之前必須解決3個問題:一是方向,梁奇老師以隸書為主,方向很准;二是名師,這裡的名師不是有名頭的老師,而是能一生走下去的老師。找到名師知方寸,找到對手定高下。梁奇老師所師法的老師都是高手,這一點我們也不用擔心;三是自己的審美。定位尤為重要,不能跟著時風走,梁奇老師這次展覽「泥香」的定位就很准。
綜上,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不必介意目前的狀態,不要介意是否獲獎是否入了什麼展,關鍵具備這3點,我們有理由相信梁奇老師今後的書法會走的更好。
? 劉建民老師:
梁奇書法充分體現了「萬物皆書法,書法即生活」
? 王海峰老師:
梁奇書法朴、厚。與其做人高度一致。
希望梁奇今後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因為書法是傳統文化的具象。
? 鄭海華老師:
厚重感,自明。認真。泥香。都是梁奇作品告訴我的關鍵詞。梁奇書體打通,以不變應萬變。
1月8日
一元試聽篆刻公開課
漢代白文印章的臨摹
首節課1月11日晚開講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聽課 記得掃碼進群呦~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羅聘|五分人材,五分鬼材
※顧工是誰——2017年1月21日顧工老師映客直播開講
※周末秒殺——臨帖十樂,今天你臨了嗎?
※祁門紅茶:不要說你不愛我,那是你不了解我
※放大20倍之後,《靈飛經》筆路毫髮具顯
TAG:書法屋 |
※2017首屆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在捷克舉行
※紀念邦交正常化45周年 中日名家書畫展在日本和歌山開幕
※紐約聚焦--慶祝2016中美旅遊年攝影展在亞洲文化中心舉行
※《和風六月》2016年鮑古風中國畫組畫展在京隆重開幕
※慶祝建軍90周年美術書法大展在蘇州開幕
※紀念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藏品展在武漢舉行
※2017廣州養生展在廣州舉辦
※2017中國美院優秀畢業作品展在北京開展 400多件優秀作品展出
※2017全國集郵巡迴展在穗啟動
※2017中國—東盟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開館
※2017墨香·李桂榮國畫小品展在亮寶樓開幕
※2017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在京開幕 5G、物聯網等成展會熱點
※紀念龐薰琹先生誕辰110周年藝術展在京呈現藝術傳承
※第27屆湖北省攝影藝術展在武漢開幕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上海開展:第101號展品是個二維碼
※唐大康個展在武漢舉辦 160餘件作品回顧藝術家創作之路
※人民幣硬幣發行60周年紀念展在滬首展開幕
※2017「藝術與和平——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國際巡展在羅馬開幕
※2017首屆華人「華龍杯」書畫展在東營啟動 助力中華黃河龍景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