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他做了大半輩子的棺材,棺材鋪就開在自己家裡,鋪里放著十幾口大小不一、完工程度不等的棺材,他不為活人謀劃安家,只為村裡人要走的人送行,送他們一個又一個,入土為安。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棺材匠難尋徒弟。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衛七斤一年要做四五十個棺材,給本村的,給周圍村子的都有。棺材手藝最早是從陝西傳來的。當時,陝西的工匠來到這裡靠手藝賺錢,慢慢地,手藝就留了下來。三十年前棺材匠比種地掙多。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做棺材要講信用,最大的信用便是守時。早些年,村裡老人早早為自己備下棺材,走的時候,棺材匠甚至比家裡人還忙。一是要按時把棺材送到家裡,二是要打理入土的過程和講究。遲到一分一秒,都會「壞」了人家的事。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站在一排棺材中,聽著刨木機的聲音。棺材鋪也是他的家,一體,不分。他帶著我轉了轉,看不同方位供著的香火和敬奉的神。棺材匠屬於木匠行,供魯班,初一、十五上香。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在衛七斤棺材鋪的庫房最裡面,兩口做好的棺材,雕工精細,用的是柏木。我剛想多問幾句,衛七斤少了言語,默默走開。待他不在身前,楊師傅才輕聲解釋說:「這是老頭兒留給自己和老伴兒的,不賣」。想像許多年前,他找到一塊好木料開始削銼,每削下一塊多餘的木料,這場送行就多一寸厚重。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一般人一聽棺材,心裡會有點涼,衛七斤說道:「人都不想死,但人總是要死的」。他是笑著說這話的,老輩人跟小輩人解釋一件家常瑣事時候的笑。乍一聽,像是兩句廢話,還是凄涼的廢話。但從衛七斤嘴裡說出來,有些餘溫。

守護村莊的棺材匠,送走一個又一個村裡人,最後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這是他所理解的體面,也只有木料能安納得了他的生命經驗:他一生都沒走出坊堆村,只在這裡打棺材,他不為活人謀劃安家,村裡人要走時,他來送,一個又一個,入土為安。再早幾十年,中國的大多數村子都還有明晰的架構和肌理。如今,隨著人的支離,很多東西都隱落了。見到衛七斤,我便明白,他就是其中的一個支點,支撐著村子的生死觀念和禮俗。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丁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實拍年羹堯墓地,盜洞很多,荒草中十分凄涼
實拍李鴻章墓,享堂內袁世凱題詞,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
實拍晚清重臣曾國藩墓地,伏龍山陽古寺旁,與夫人合葬

TAG:馬丁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直擊村莊的棺材匠,給村裡人送行,一口棺材留給自己,無徒弟接班
一位84歲的老木匠,親手給自己做一副棺材是他最後的心愿
直擊村莊的棺材匠,送走無數村裡人,兩口棺材留給自己和老伴,無徒弟接班
老人做了一輩子木匠,卻不能給自己做一副棺材!看完心都碎了!
村民們撿了一塊萬曆的棺材木頭做柜子,沒想到卻搭上了十條人命!
婆婆把撿來的飲料給孩子喝,3歲的孩子當場死亡,一家兩口棺材
村民池塘發現一口棺材,沒過幾天就被人帶走了
民間故事:棺材匠給自己做棺材,一斧頭便知道了自己的壽命
為了省錢,84歲木匠親手給自己做一副棺材,遺憾不能做兩個
做了個對稱吊頂,鄰居到家裡轉一圈卻說像棺材蓋!
屋裡放一個棺材養小鬼,針對的竟然是自己的老婆
老木匠打了一輩子棺材,卻只能靠山洪把自己給埋葬
開了一輩子的棺材鋪 死後卻沒有棺材睡
老太改嫁,兒女橫加阻撓,竟陪送了一條老狗和一口老棺材
故事:孤老太改嫁,兒女反目,竟陪送了一條老狗和一口老棺材
修新房卻挖到一具黑棺材,老頭把它帶回家,還讓我一直跪著
村中百歲老人願望,一定要在屋裡擺放一個大紅棺材!
老木匠做的棺材又小又窄,可把菜放進去居然兩年都沒有壞!
傳說中有一種棺材,叫做人皮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