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一個手無寸鐵的老人,沒有強力的盟友、沒有一兵一卒、沒有一槍一彈,最後卻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巴列維國王,這位老人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開創者霍梅尼。霍梅尼怎麼從一位平民一步步成為伊朗的最高領袖,他的一生上演哪些傳奇?

苦痛的幼年

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出生在一個宗教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阿亞圖拉(伊斯蘭什葉派高級神職稱謂),他們長年過著流浪的生活。據當今的一些傳聞,他的父親是從克什米爾地區流浪至伊朗。經過漫長艱辛的流浪生活,霍梅尼一家人選擇了一個叫霍梅因的小城。這個小城鎮位於荒蕪貧瘠的山坡上,人們靠厚厚的毛毯和簡陋的火爐才能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天。但霍梅尼的父親賽義德·印地卻選擇面對清真寺的簡陋住處,恪守宗教信仰。當時許多阿訇只能博取地主和富人的歡心才能活下去,而賽義德·印地對封建權貴無所畏懼,控訴他們的剝削與無道,最終他被阿拉克的地主毆打致死。

賽義德·印地留下三個兒子,當時魯霍拉(「主的靈魂」)才九個月大,由於缺乏詳細的記載,推測他大概出生在1902年。年幼的魯霍拉和母親相依為命,他的外祖父米爾薩·艾哈邁德同樣是一位著名的神學家,使魯霍拉從小就受到宗教教育的熏陶。母親離世後,魯霍拉由信仰虔誠的嬸嬸撫養成人。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當時伊朗的鄉鎮中,實際上不存在什麼西方式學校。只有毛拉們,多半在冬天的農閑季節里,把農民、地主和阿訇的孩子召集在一起,教他們念《古蘭經》,並以這部經典作為唯一的教科書教授作文。魯霍拉就這樣在阿訇身邊苦學四年,在他十五歲時嬸嬸也去世了,他的哥哥穆爾特撒承擔繼續教育他的責任。

1915年,第一次大戰中伊朗宣布中立,但戰火外溢仍然波及伊朗,這裡成為俄國人、英國人和土耳其人、德國人的戰場。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而撤出伊朗, 英國進而控制了整個伊朗。《英波條約》的簽訂使伊朗失去了獨立的地位,伊朗成為英國的保護國。戰爭和1917-1919伊朗大饑荒致使伊朗境內民不聊生,國家遍體鱗傷。外國人的殖民統治激起國內反抗浪潮,魯霍拉內心也種下了仇恨和好鬥的種子,把反對外國統治的鬥爭埋在心中。

師從名師

魯霍拉19歲那年,拜哈埃里·亞茲迪為師,接受他的指導,此人是當時最有名望的什葉派神學家。後來,他和老師一起來到位於德黑蘭和霍梅因之間的聖地庫姆,哈埃里·亞茲迪在庫姆伊斯蘭神學院執教,魯霍拉就在此學習伊斯蘭教法和法理學。庫姆這座聖城改變了魯霍拉,勤奮和努力使他獲得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宗教理論。他希望通過神學的研究,繼而繼承父親的衣缽。

1925年,禮薩汗開創了巴列維王朝,當地官吏賜姓給每個家庭。魯霍拉三兄弟都想繼承了父親的姓「印地」,但一個伊斯蘭家庭卻有著外國姓氏,這是絕對不能容忍。面對官府的最後通牒,魯霍拉將自己的姓氏改為了霍梅尼。他潛心研究神學,嚴格恪守《古蘭經》經典的啟示。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伊朗國王禮薩汗

1929年,霍梅尼就開始在庫姆和納傑夫神學院講授伊斯蘭哲學和神學,很早就成為伊朗國內頂尖的宗教學者。此外,霍梅尼一直研究神學、哲學、倫理學和伊斯蘭法律等內容,他出版了大量這方面的著作。另一方面,在他幾十年的授課中,培養了大量的中高級神職人員和一些伊斯蘭學者。神學院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大學,這裡並沒有嚴格的教學計劃和授業時間,有的學生可以在此學習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多年的教學活動使霍梅尼的學生遍布全國,他的影響和聲望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以他為核心的宗教勢力。

名噪一時

霍梅尼除了引人注目的學術成就,究竟是什麼因素使他名噪一時?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獨特的個人魅力,他有著十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批判當時伊朗的政治社會問題,將鬥爭矛盾不僅指向王室,還指向了帝國主義。霍梅尼認為國家不能凌駕於宗教之上,一切違反伊斯蘭教的法律都屬非法。同時,學術水平、道德品質和思想深度都給他帶來了廣大的崇拜者。50年代末,霍梅尼就獲得阿亞圖拉的稱號,60年代就成為六大阿亞圖拉之一,名噪一時。

由於二戰時伊朗親德立場,引起蘇聯和英國不滿。1941年,兩國分別從伊朗北部和南部入侵,伊朗被強制分割成三個地區,只有首都周圍和伊朗中心地區處於國王的控制之下。禮薩汗不得不將王位讓位於自己的兒子巴列維,從此開啟了巴列維的傀儡統治。

此時,伊朗國內的形勢十分嚴峻,部落勢力抬頭,舊愷加王朝勢力和伊朗共產黨的地下活動開始重新活躍起來。二戰結束後英國一蹶不振,美國在伊朗勢力迅速膨脹,蘇聯就伊朗問題也開始讓步,最終從伊朗撤軍。國內混亂的局勢和美伊親密關係引起宗教人士的強烈不滿,他們反對國王犧牲國家利益討好帝國主義。

國王的敵人

巴列維「白色革命」的綱領引起國內國內宗教階層的強烈反對,世俗化和土地改革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霍梅尼決心同國王進行鬥爭,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儘管當時反抗群眾面臨伊朗特務機關「薩瓦克」的恐怖威脅,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走向街頭抗議。巴列維曾將宗教界污衊為「寄生蟲」,這給霍梅尼提供了最為理想的反抗機會。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伊朗國王巴列維

1963年6月4日,霍梅尼開始正面回擊。他問信徒們,究竟誰是寄生蟲:「是那些一無所有而且也不想有的人,還是那些把百萬家私轉移到國外去的人?」他還抨擊國防費用的浪費,營私舞弊和文化墮落。霍梅尼稱巴列維是暴君,認為他褻瀆了伊朗憲法和《古蘭經》。霍梅尼對民眾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說教,使得他們紛紛走向街頭遊行示威,遂引發全國性的反國王示威活動,霍梅尼因此被囚禁起來。

霍梅尼被捕後,示威群眾要求國王下台,推翻王朝統治。他們不斷湧向首都德黑蘭,規模越來越大,局勢漸漸失控,示威活動逐漸變為一場騷動。憤怒的群眾燒毀汽車、洗劫商店、搗毀政府機關,掀起一場宗教狂熱運動,很快便蔓延全國。為了安撫群眾,巴列維不得不將霍梅尼釋放。霍梅尼並沒有屈服,而是變得更加倔強和不懼,他抨擊議會選舉而遭到軟禁,後因反對國王給予美國軍事專家治外法權而遭到特殊對待。

1964年11月4日,國王派遣一個小分隊埋伏在霍梅尼早上去清真寺的路上,士兵們將這位步履蹣跚的老人直接帶到德黑蘭-曼赫拉巴德機場,就這樣霍梅尼被流放到了土耳其。

國王將土耳其作為流放地也是煞費苦心,因為土耳其國內主要以遜尼派為主,霍梅尼失去了信眾的支持。此外,土耳其和伊朗都是西方國家的好夥伴,巴列維國王以為這樣做可以永遠解決這個令他頭疼的人物。霍梅尼住在土耳其的一個兩層樓的房子,每個月還要付房租150里拉,陪伴他的還有一位安卡拉政府提供的傭人,實際上是為了監視他。1965年,土耳其忙於大選鬥爭和塞普勒斯危機,霍梅尼趁機流亡至伊拉克。

當霍梅尼到達伊拉克時,總統阿里夫給予這個老人最高規格的接待,當時霍梅尼並不知道他成為伊拉克對付伊朗的一個棋子。1970年,伊朗什葉派最高領袖哈基姆去世,霍梅尼成為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

1978年,伊朗爆發大規模反國王浪潮,伊拉克納傑夫成為該浪潮的指揮中心,薩達姆以霍梅尼煽動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反對復興黨為由,將其驅逐出境,而實際上這是薩達姆和巴列維國王之間的政治交易。至此,薩達姆和霍梅尼倆人結下樑子。10月份,霍梅尼流亡至巴,他在那裡建立伊朗伊斯蘭革命指揮中心,為國內反國王運動提供指導。在霍梅尼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伊朗民眾拒絕納稅,他們反而將錢交給伊斯蘭社會基金會。

勝者為王

全國罷工和示威的浪潮不斷,巴列維王朝已經日薄西山。霍梅尼雖遠在巴黎,但他每天的講話的錄音被製作成磁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伊朗民眾間擴散開來。巴列維不得不離開統治長達36年的國家,曾經的好友約旦國王海珊拒絕收留巴列維,沙特也小心翼翼,只有埃及總統薩達特表示歡迎,就這樣巴列維終老他鄉。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1978年12月,有上百萬民眾參加在德黑蘭的阿舒拉節遊行,他們要求霍梅尼回國,處死國王。1979年2月1日,霍梅尼從巴黎回到了他闊別14年的家鄉。4月,霍梅尼宣布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他獨攬軍政大權,成為伊朗最高領袖。此後,霍梅尼實行全面伊斯蘭化,建立了法基赫體制。1989年6月23日,霍梅尼病故。

參考文獻

海因茨·努斯鮑默著:《霍梅尼-以真主名義造反的革命者》,倪衛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80年版。

今日主筆 / 李明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尼羅河水源爭奪戰
以色列停止支付部分聯合國會費,抗議定居點決議 | 周觀中東
富貴君王難親民——穆罕默德六世
中國與蘇丹石油合作的緣起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中東地區水資源?

TAG:中東研究通訊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加德:魯尼是我們的領袖和學習的榜樣
大破曼城的湯姆-戴維斯,他會是太妃糖走出的又一個三獅領袖嗎?
偽裝的鰥夫:偉大領袖胡伯伯到底有幾個好妹妹
凱撒:平庸的領袖,偉大的英雄
洛佩茲:感謝沃頓信任我作為球隊的領袖之一
喬治、格蘭傑、小奧尼爾:三個步行者的失敗領袖,尷尬的同框拍照
看張瑞敏、馮侖、俞敏洪這些領袖型企業家都在幹什麼?
魯尼後他當大哥!凱恩:我是英格蘭領袖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墓在哪?
古巴領袖卡斯特羅的陵墓,對手和盟友早已作古,古巴人民仍然很窮
菲爾內維爾:伊布就是曼聯領袖,就像基恩
這個農民起義的領袖,竟然是毛主席的祖先
分析歐文的離隊風波,鄧肯與詹姆斯誰是更優秀的領袖?
博格巴:伊布是一個偉大的領袖,因為他還在曼聯
杜蘭特:庫里是勇士隊領袖,我們要跟隨他!
古巴的精神領袖何塞·馬蒂的陵墓,卡斯特羅將埋葬在他身旁
哈登回懟麥克海爾:他就是個小丑 從未教我當領袖
別只盯著恩比德 西蒙斯才是76人的真正領袖!
恰爾汗奧盧:博努奇是個偉大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