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凈明道祖師許真君之「垂世八寶」中便有寬容,並認為「君子之致乎道者,八寶是也。」所謂「寬容」,指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道教所崇尚的寬容精神,源於道教尊奉的道祖之思想。道祖說: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容」(即寬容)者,符合於「道」。換言之,即「道」具有「容」的品格。蓋「道」為「虛無」之體,夫「虛」者,能「容」也。道祖十分崇尚寬容。他教人「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以達到「玄同」的境界,這其中便體現了「寬容」的思想。人如果能夠做到寬容,便與大道相符合,從而終身不會遭受危險。由此可見寬容的意義和作用。後世道教繼承道祖「寬容」的思想,以用於修持與處世。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寬容包括寬容待人與寬容待物兩個方面

在寬容待人方面,道教謹記道祖教誨,力爭做到柔弱不爭、慈愛和善。


通覽《道德經》,我們發現「柔弱」二字連用在三個篇章中共出現了五次;「柔」字單獨在六個篇章中出現;「弱」字單獨在三個篇章中出現。因此,有「老聃貴柔」之說;《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還認為道祖的人生觀是「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我們從「弱者道之用」這句經文中,可知「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因此,道祖教人法「道」柔弱。


關於「柔弱」的益處,主要有二:


其一、「柔弱勝剛強」。道祖以水為例進行了論證: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其二、「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祖以人類和草木的生存現象為例進行了論證。在自然界新生之物總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卻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則。他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正因為如此,所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總之,「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所以,道祖教人守柔處弱;並明確地指出「守柔曰強」。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世人往往以為「柔弱」者,必軟弱無能也。其實不然。對此,道祖同樣以「水」為例,論證了水的力量之強大。如前所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道祖又說: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暢通無阻。這裡道祖所言「至柔」之物,便是指「水」。「水」,雖然「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或「馳騁於天下之至堅」,但卻能「善利萬物而不爭。」


道教繼承道祖思想,崇尚「柔弱」。譬如,《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為最上三行;《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為十善之一;《老君崇百葯》中以「體弱性柔」為一葯。

道教持守柔弱的人生觀,對於培養寬容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換言之,持守柔弱者,便已具有寬容之人格。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守柔處弱而寬容待人,不要剛愎自用而盛氣凌人。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不爭」是聖人人格的一個重要要素

道祖《道德經》中有關「不爭」的論述有許多。如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裡道祖用「水」來比喻「上善」者「不爭」之品格。所謂「不爭」,指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是謂「不爭」;水,「處眾人之所惡」(即處下)而不爭名,是謂「不爭」。道祖教人效法水之「不爭」,並非教人無動於衷而無所作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為。譬如,道祖教人做到: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不難而知,此「七善」者,均是從「水」那裡得到的啟示。由此可見,道祖一方面要求人們具有「不爭之德」,一方面又要求人們對於合乎自然法則的事,則要儘力而行。


在《道德經》一書中,蘊含「不爭」思想的經文俯拾皆是,除上述外,諸如「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功成身退」、「知足」、「知止」,等等,這些都是從「不爭」的思想中所引申出來的。道祖還把「不敢為天下先」(即「不爭」)奉為「三寶」之一。這是因為「不爭」符合「無為」的思想,為「無為」的表現之一,而「無為」乃「道」之重要特性,「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也。因此道教中常以「不爭」和「無為」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謂之「無為不爭」。


道教自誕生開始,就把「不爭」作為戒律的內容之一。《老子想爾注》中說: 「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與之共爭乎?」並且 「不爭」與修道相生相依, 「不與俗爭」,方可清靜自守,修長生之道。《老君崇百葯》中以「不爭是非」為一「葯」;還以「不念舊惡」為一「葯」。《老君說百病》中認為,「憎人勝己」、「敗人成功」、「追念舊惡」、「以功自與」、「曲人自是」、「非人自是」都是「病」。若要醫治這些「病」,最好的良「葯」莫過於「不爭」。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道教所崇尚的寬容忍讓的「不爭之德」,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對於調節人我關係、個人與社會關係,以及對於建設和諧社會,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一個寬容待人者,必然是一個慈善待人者。慈善不僅是寬容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還是寬容人格的體現。太上道祖教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這是何等的慈善和寬容啊?道祖還教人要有不鄙視人的胸懷,並「常善救人」。認為「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善人與不善人,都各有其存在價值,應一律加以善待。道祖並將這種慈愛精神視為法寶,他說: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教繼承和發揚道祖的慈愛精神,在《道藏》首經《度人經》中便宣稱: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所崇尚人際關係是「異骨成親」,即對於並無血緣關係的人視如血親。為做到「異骨成親」,要求人民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疑,言無華綺,口無惡聲。並把道祖「三寶」中的「慈」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物我為一、齊同慈愛


南華真人(莊子)在《齊物論》中說: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宇宙、天地、人及萬物皆由「道」所化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因此主張善待萬物,並應該「齊同慈愛」,即像待人一樣去待物。「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反對「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規定「不得妄伐樹木」、「不得以毒藥投淵池江海中」、「不得以穢污之物投井中」、「不得妄鑿地毀山川」,等等。只要我們翻開道教戒律之典籍,其中有關保護動植物及水土資源的戒律,可謂詳盡。這種寬容待物的胸懷和思想,對於我們人類長久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維護自然界的和諧安寧,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道教列位祖師繼承道祖的思想,十分崇尚寬容。如凈明道的代表人物劉玉將「容」(即寬容)列入許真君「垂世八寶」之中,這是對寬容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又如,全真道教人「忍恥含垢」。顯而易見,這也是繼承了道祖「寬容」的思想。能容者,莫過於「道」。因「道」為「虛無」之體,故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人若法之,「必有容宇宙之量。容有宇宙之量,則無己無人無物,皆冥於一」也。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具體該怎麼做呢?換言之,如何將寬容落實於現實社會生活中呢?前面我們談了道教的主張。即: 在寬容待人方面,力爭做到柔弱不爭、慈愛和善;在寬容待物方面,力爭做到物我為一、齊同慈愛。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道教修鍊完善人格


道教之所以崇尚寬容,其原因主要是與道教的修鍊有關。道教修鍊的基本原則是「性命雙修」。這裡的性、命,通俗地講即我們常說的心、身。修命即修身,就是修鍊身體;修性即修心,就是修鍊心性品德。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毫無疑問,寬容是修鍊心性的重要內容。道祖稱讚「上德若谷」。夫「谷」者,虛也;虛者,能容也。比喻人的胸懷象山谷那樣寬廣,以形容人十分寬容。即所謂「心若空谷」也。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如果一個人能夠顧全大局,相忍為黨,他人對自己的損害或損失也不計較或不追究,說明這個人便具有了寬容的人格和品德。如果一個人,在受到污辱時,能夠鎮定不驚;面對「曲」、「枉」時,能夠泰然處之,那麼這個人也就做到了「寬容」。如此,則有利於修性也。


寬容不僅有利於修性,而且也有利於修命,即有利於修鍊肉體生命,換言之即有利於身體健康。人生在世,無論貧富貴賤,都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當人的內心矛盾衝突或情緒危機難以解除時,機體內分泌功能就易失調,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等,還常伴有頭暈、多夢失眠、倦怠無力、心緒煩亂等癥狀。這些心理與生理異常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可誘發疾病的發生。」(谷桂遠語)一位心理學家說得好: 「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由此可見寬容的重要性。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道教寬容精神略論



「寬容」心態對社會影響不可小覷


道教的寬容精神,對社會的影響也非常廣泛。如有人感悟道: 寬容就是洞察,即要求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寬容就是忍耐,相信「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後退一步,天地自然寬。寬容就是忘卻,忘卻過去的是非曲直,忘卻他人的無端指責。寬容就是諒解,對曾傷害過自己的人,不「記仇」;多理解他人,將心比心。寬容就是瀟洒,不患得患失,做到寬厚待人,容納非議。我們經常聽到的「宰相肚裡能撐船」,便是對「寬容」的形象化說法。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句名言「有容乃大」,便是對「寬容」的讚美。


總而言之,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寬容有益於身心健康。毫無疑問,家庭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和睦與幸福;社會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團結與友善;人類社會對自然界萬物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完全可以說: 道教所崇尚的寬容精神,是人類社會永遠所需要的。(文/周高德道長)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道,其實就在你的生活之中
泰安市道教協會召開二屆常務理事擴大會議
道教敬奉神明是崇拜偶像嗎?
大道無為最智慧,爭來爭去為什麼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讀下這十句話,一種高尚的品格
蝴蝶:教養,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格
太極是一種優雅、高尚的運動,也是一種修行!
缺心眼的高尚,容易讓人受傷。
暗恋是卑微的,从来不高尚
茶是俗物,亦是高尚之物
梁文道丨真正的奢華是內心的高尚
歷史的確是一面鏡子,它可以照出我們是高尚還是卑鄙來
讀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日本組織的紋身,不只是好看,更代表高尚的品格
有一種貌似高尚的傷害,叫處女情結
柯文哲再妄言:台有軟實力 比大陸高級高尚文明
真正的奢華是內心的高尚
說道經典,不僅因為演員的精湛演技,更是因為他們高尚的品德
暗戀是卑微的,從來不高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什麼是最高尚的事情?
學問能使一個人變得高尚
非常人物:為什麼是干露露?讓我們高尚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