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鶴銘》拓本的鑒別
水前本
已知世存真水前本僅數本而已。據《善本碑帖錄》載:「曾見明潘寧舊藏本(故宮本)、何子貞舊藏本(國家圖書館本)、蘇州顧氏藏本(藏處不明)及倪壽川舊藏五十多字本(漢和堂本),有雍正丙午(1726)徐用錫跋曰:『陳滄州贈本較此差甚遠』長跋。」以及汪士鋐五十三字本、楊賓七十八字本之印本,後者原拓本曾歸羅振玉跋藏後下落不明。此五個水前版本相較結果可知,水前本除了拓工技術及墨色濃淡不同以外,文字損泐並無多大變化。其中徐用錫舊藏曹日瑚之手拓本,系淡墨精拓本,文字生動,除了作為書法臨摹的極佳範本之外,尚存有許多考古方面的信息。現簡單介紹如下:
三號石:「遂」字「辶」部右半邊緣可見末筆全;「吾」字中橫中損,口可見;「翔」字羊部右點可見;「相」字右半日字;「禽」字人部未剜成似入字,左側石花細平右側粗大;「重」字末筆損連石花;「爾」字中豎未斷。
四號石:「華」字損左上三分之一;「表」字損下半「イ」部,字帶行書意;「留」字未損;「形」字淡墨精拓本可見形字;「厥」字損左角二點下可見弧形反筆;「掩」字「大」字左側稍損。
五號石:「山」字上半有獄字形可見;「丹」字中橫右端損連石花;「江」字右半工字損上橫;「陰」字右半捺筆可見。
瘞鶴銘並跋(徐用錫跋水前本 部分) 漢和堂藏
水後初拓本
孔固亭舊藏本上沒有發現文字被剜出的痕迹。而三號石「遂」字「辶」部存末筆之半;「吾」字上半僅存右折筆;「翔」字羊部右點損泐;「相禽重」三字與水前同;「爾」豎筆損大半,下半似描出。
四號石:「華」字存末二橫一豎筆;「表」字豎筆中損,左下角「イ」部損;「留」字左半上下首筆損泐;「厥」字上橫左撇及左點均損泐;「掩」字「扌」部及大字左半損泐。
五號石:「山」字上半有獄字形可見,與水前本相同;「丹」字首筆下端橫斷,中橫右側連石花;「江陰」二字右上角未剜出。
以上「遂吾翔」、「華表留」的損泐位置恰巧都在石塊的左側邊緣,「厥掩」字在上下的邊緣,這些邊緣部位的文字突然同時損泐,應該與拽石上岸時的損壞有關。出水前四號五號石上的文字朝砂土,所以剜鑿「華表留厥江陰」這六個文字的時點,應該在挽石上岸後進行的。孔固亭本的文字有損但尚未剜出,文字精神,字周石花與水前本幾無差異的特點,具備出水後初拓本的特徵。
舊拓本
其特徵是水後初拓本損泐的文字被逐漸剜出,「端方舊藏本」只挖出了「江陰掩」三字,之後則字形變粗而剜出的文字也相應逐漸增多。「吳侃叔舊藏本」的「表」字剜出,該本文字雖然漫漶,但「山」字上半有獄字形狀可見,「禽」字人部尚未剜成入字,「相」字右半的日字未剜成目字,舊拓本與稍舊本的分界點可能在「岳禽相」三字的區別。
瘞鶴銘二號石原石舊拓 故宮博物院藏
瘞鶴銘二號石翻刻本 現嵌於焦山碑廊
稍舊拓本
「俞復舊藏本」除了「相」字右半已剜成「目」字;「禽」字捺筆僵硬,人部剜成似入字;「重」字末筆補全;「華表留」字剜出;「厥」字左上角剜全的文字特徵以外,拓本上還出現成片經緯分明的布紋,文字筆劃僵硬,形神疲軟。上述校勘文字中「相」字右半水前呈「日」,水後被挖成「目」。「遂」字「辶」部末筆水前未斷,水後斷半,凡填墨者中間有一墨痕。
上海圖書館藏李國松本
該本的紙質似凈皮紙,椎拓特點是用拓包作構拓法拓成。從拓本的墨跡觀察,該拓本是用約6—10mm直徑的小拓包環繞文字外圍用淡墨勾出字形後,再在字外點上濃墨的方法拓出,所以沒有刻石文字應有的字口邊緣線,更無金石氣可言,文字形神均與其它水前本不類,特別是「未」字之第二橫筆之倚勢有變,二橫之間的距離與其他原石相比位置要寬得多。說明此拓不像從原石上直接拓出的拓本。而且有許多文字勾出字形後尚未填滿墨,全體文字的墨色、拓法不相一致,直可謂尚未完工的拓本。
構拓法製作拓本的前提是,要明確文字的輪廓,窗明几淨,凈心鉤摹。在「未」字的下半中豎與二側的撇捺之控制墨汁滲開的能力非尋常拓工所能。如果是銘石在出水前製作拓本,則必須要在寒冬水枯時,冒著嚴寒在長江灘涂上構拓。三號石文字仰面朝天,還具有操作的可能性。而四號石文字朝下,要掘去砂土,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形式昏暗的光線下能構拓辨別不清的文字的邊緣輪廓嗎?至少從操作技術層面上講,在銘石出水前是不可能完成四號石構拓工作的。
該本的「相」字右半的日字已剜成目字,是出水後拓本的典型特徵。其文字字形已接近於鶴州本了。
瘞鶴銘並跋(李國松本 局部 楊守敬題跋) 上海圖書館藏
瘞鶴銘並跋(楊賓跋水前本 局部) 1918年上海有正書局石印本
轉自《中國書法》雜誌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一日一甲」第246期:人人識讀甲骨文之「逆」字
※「國畫精賞」清 · 弘仁《雨余柳色圖》
TAG:中國書法網 |
※奇峭飛逸:南北朝 水前拓本 楷書《瘞鶴銘》書法欣賞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草書《懷成都詩》《踏雪觀瘞鶴銘題記》墨跡拓本
※大字無過《瘞鶴銘》
※陸宗潤:《瘞鶴銘》新解(節選)
※大師臨帖|趙之謙書臨《瘞鶴銘》
※黃庭堅從《瘞鶴銘》中學到了什麼?
※黃庭堅從《瘞鶴銘》學到了什麼?
※古帖資料收藏——瘞鶴銘-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