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潘伯鷹(1904--1966),安徽懷寧人。原名式,字伯鷹,後以字行,號鳧公有發翁、卻曲翁,別署孤雲。 現代書法家、詩人、小說家。著小說《人海微瀾》,《隱刑》、《強魂》、《雅瑩》、《殘羽》和《蹇安五記》。論著有《書法雜論》、《中國的書法》、《中國書法簡論》,作品出版有《潘伯鷹行草墨跡》等。潘伯鷹是舉世公認的書法名家。坊間論及潘書,多言他是「二王書風的積極追慕者」。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潘伯鷹是舉世公認的書法名家。坊間論及潘書,多言他是「二王書風的積極追慕者」,我看未必盡然。潘伯鷹的行草書瀏麗健勁、瀟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孫過庭《書譜》之法,可以說頗有二王風致;但其正書大楷則顯露出了他關於碑帖並行的書學主張,擘窠大字偶有露鋒者,仍顯古拙質樸,雄渾有北碑風貌。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潘伯鷹作為文壇的多面手,一直強調學書既要勤練而非勤言,更強調書法要求「字外精神」,這些說法大多見於他的《中國的書法》和《中國書法簡論》兩種著作中,早已被好書、識書者奉為圭臬。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謂之名士,自然要提到潘伯鷹的孤傲狂狷,《近代藝林品藻錄》就曾將潘伯鷹的「孤高不群」與沈尹默的「藹藹謙謙」相比對。對於一般文人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具,潘伯鷹卻考究至極,除常用毫管以外,還屢用竹筆作字,以求異趣;墨則從不用墨汁,晚年特別鍾愛胡開文;箋紙多用自印的「玄隱廬」、「飲河社」紋紙及朵雲軒精印的名家水印墨跡花箋;至於印章,非出自名家之手者不用,最喜用也最常用的便是喬大壯、蔣維崧兩人鐫刻之印,潘伯鷹認為只有喬、蔣所治之印方能與自己的書法匹儔。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鳧公」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二王風!

1966年5月,潘伯鷹在彌留達兩個月之久後病逝,臨逝時身漏黃水,滿沾床笫,慘不堪睹。唯所幸的是,此後不久即爆發的「文化大革命」未得對這位文采斐然、學識精深的風流名士有所殃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八大山人最貴作品都在這裡,值得一看
不放大,你都不知道《寒食帖》有多美!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