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3000多年裡為何未能統一,還需要英國人幫忙
說起南亞地區的國家,很多人的反應就是南亞大國印度。這個國家也是我們的鄰國之一,在南亞地區確實算地區強國。但是這個國家的歷史很短,而且這個國家在古代歷史中從來沒有實現過完全統一。在繼承了英國的遺產以後,才出現了現在的印度。那麼,印度在3000多年時間裡為何沒有出現哪怕一次統一?
一、印度國內民族和宗教問題尖銳
印度在古代僅僅是一個地理名稱,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稱呼。在古代歷史中,印度起初和中國差不多,也是很多政權並立的局面。可是中國逐步走向了統一,而印度還是政權並立的局面。這就很有問題了。其實最主要還是宗教和民族矛盾,印度大陸上一直是多個宗教相互影響的局面,印度教、錫克教、佛教、伊斯蘭教相互制約。宗教又影響了正值。不同宗教信仰的地區很難統一和融合。還有就是民族問題,印度全國有100多個民族,民族對立問題至今都沒有解決。由於各個民族沒有共同的歸屬感,向實現統一是十分困難的。這和教化也有關係,在其他國家,不同的民族完全認同一個國家。這就不會出現印度的問題,印度在古代史中一直是多政權並立的情況。
除了宗教和民族問題,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地理。印度中部是印度大平原,但是中南部卻有山脈阻擋,只要南方政權守住這些山口,北方政權想南下十分困難。在印度歷史上,即便是曾經不可一世的莫卧兒帝國,也僅僅統一了印度北部。南方地區始終處於對抗狀態,這樣多原因造成的結果。即使是在統一的北方地區也不太平,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在各地還有部落首領。這些部落首領才是實權人物,至今仍有這樣的情況。從這個情況來看,有點藩鎮割據和部落聯盟的影子。印度多個王朝幾經努力也沒有統一印度大陸,最後這個任務交給了遠道而來的英國人。
二、印度繼承了英國留下來的大批遺產
17世紀初期,英國人開始染指印度。印度的疆域太大,英國人能力有限,因此採取了蠶食政策。到了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直接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二的領土,英國國王兼任印度皇帝。其餘的三分之一領土分散在各個土邦的手裡,這些土邦首領根本無力對抗英國。當時的英屬印度比現在的印度大得多,英屬印度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等地。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二戰爆發,當時日軍已經佔領了緬甸地區,開始直接威脅印度。英國為了動用印度的人力物力對抗德意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表示:「在戰爭結束的適當時刻,還給印度自由。」那時印度正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領導者是甘地、尼赫魯等人,他們正在努力擺脫英國的統治。
1945年,德國和日本先後投降,印度要求英國兌現自己的承諾。起初英國首相丘吉爾有點想反悔的味道,印度對於英國實在太重要。但英國已經無力維持自己的殖民體系,新上任的首相艾德禮也主張戰略收縮。就這樣,英國最終同意了印度獨立的要求。不過英屬印度自己開始分家了,首相是緬甸。緬甸不打算繼續跟著印度,它和印度本來就沒有多少關係。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先後獨立,這是宗教、民族和政治原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印度雖然被分成了多個國家,可是印度大陸完成了統一,這是英國人留給印度的遺產。至今印度和英國的關係仍然很好,在很多方面還必須依靠英國。


※作為亞洲空氣最好的國家,日本如何在20年內治理霧霾?
※世界曾經擁有潛艇最多6大強國,當時中國處於什麼位置?
※蘇聯元帥們下葬以後,盜墓賊們為何要竊走他們的軍服?
TAG:興替 |
※印度在3000多年裡為何未能統一,最後還需要英國人幫忙
※2017年,你不需要有人對你好
※德國欠下巨額債務,若要還清需要66年,結果他們還了近100年
※賺100萬需要多久,這4個故事讓人醍醐灌頂
※一群人穿越到1000年前能造航母嗎?需要多久?
※想追這個國家的妹子,你需要一年跑完15000公里,還未必追得上
※蘇聯120毫米迫擊炮有多重,至少需要3個人來搬
※2017年到了,你需要定一個小目標
※以前通讀24史需要11年,現在只要60分鐘
※2個月吸粉20000,這個看片神器還不需要會員,憑什麼?
※關於紅了一整年的衛衣,2017年你需要知道這些
※2017年,幾個需要注意的生肖
※2016年10月新番,哪些最值得看?你需要這份簡報
※美媒 中國未來或有6艘航母 但還需要至少20年
※從130到90 只需要這3件事
※當年一個捕撈證只需要2澳元,現在價值600萬還可以世傳
※女人32-47歲,黃金15年,你需要做的10件事
※跑者也需要日走10000步,多燃燒20%熱量
※女人32-47歲,黃金15年,你需要做的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