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是論文產出大國 說說科技論文的那些事

我國是論文產出大國 說說科技論文的那些事

我國是論文產出大國 說說科技論文的那些事



歲末年初,很多科研人員都在加緊寫論文。2015年,中國科學家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達到8286篇,連續六年穩居全球第二。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是論文產出大國,但並不是特別清楚我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影響力究竟如何?哪些學科的國際論文最有話語權?哪些機構是優質論文產出「大戶」?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相關專家。

科技論文的常見「行話」


SCI、EI、CPCI-S、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CNS論文……不少人面對這些論文領域的「行話」,總有些「傻傻分不清楚」。相關專家給出了解釋――


《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經過嚴格遴選的、世界權威的、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具有獨特的引文索引功能,一般認為主要反映基礎研究狀況。一般所說的「國際論文」就是指SCI資料庫收錄的論文。《工程索引》(EI)資料庫,較全面地覆蓋了工程、應用科學相關研究領域的主要期刊,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來源。


《科技會議錄引文索引》(CPCI-S)資料庫彙集了自然科學、醫學、農業科學和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每年全球出版會議文獻的80%至90%,是期刊論文的重要補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學前沿和最新研究動向。Scopus資料庫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資料庫,涵蓋由5000多家出版商出版發行的物質科學、生命科學、衛生保健科學、社會科學等方面的21000多種科技文獻。

《醫學索引》(MEDLINE)收錄文獻反映了全球生物醫學領域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論文覆蓋社會科學領域。「在學科交叉和融合日益突顯的今天,針對SSCI論文的統計分析對於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人員也是很有意義的。」相關專家說。


高被引論文是指最近10年來被引頻次排在世界前1%的論文。近2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稱為熱點論文。「熱點論文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學發現和研究動向,可以說,是科學研究前沿的風向標。」相關專家說。


CNS論文是指發表在Science、Nature和Cell這3個國際公認的享有最高學術聲譽科技期刊上的論文。CNS論文往往都是經過全球知名專家層層審讀、反覆修改而成的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


高被引和熱點論文首進前三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被引國際論文數量、國際熱點論文數量均首次進入世界排名第三位,排在美國、英國之後。

2006年至2016年間,中國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69萬篇,佔世界份額的12.8%。近2年,中國發表的論文得到大量引用,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國際熱點論文為495篇,佔世界總數的18.0%,世界排名首次進入第3位。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戴國強分析,國際論文競爭非常激烈,從12.8%到18%,這種加速度表明了我國研究水平在迅速提升,我國論文產出正從大數量向高影響轉變。


在高被引論文方面,美國排在第1位,高被引論文數為67612篇,佔世界份額為51.0%。英國的高被引論文數為18307篇,居世界第2位。德國和法國分別排在第4和第5位,高被引論文數分別為16160篇和10764篇。相關專家介紹,近10年來,我國高被引論文中被引用次數最高的3篇論文分別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物理學科(累計被引2059次)、清華大學的化學學科(累計被引1727次)、南京大學的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學科(累計被引1523次)。


在熱點論文方面,美國熱點論文數量最多,為1493篇,佔世界熱點論文總量的54.3%。其次為英國,熱點論文561篇。在CNS論文的排名方面,美國仍居首位,其次為英國、德國、法國和中國。


8個學科論文國際影響最大

據統計,我國8個學科領域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分別是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材料科學、數學、藥學與毒物學、物理學。與2015年統計比較,物理學前進1個名次,使我國躋身世界第2位的學科由7個增加到8個。此外,被引用次數世界排位有所上升的是地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物理學等。


我國農業科學論文國際影響力較高,與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密切相關。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舉例說,近年來,我國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持續保持全方位國際領先學術地位,動植物生物反應器領域實現重大進展,大型超高壓食品加工技術打破國外技術裝備壟斷。


中國有18個學科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10位,除了上述8個學科外,還包括:環境與生態學、綜合類、地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臨床醫學、經濟貿易、神經科學與行為學。


相關專家介紹,我國2015年發表SCI論文較多的10個學科依次為化學、臨床醫學、生物學、物理學、材料科學、基礎醫學、電子通訊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地學、數學。其中,我國在化學領域的SCI論文有44728篇。Scopus資料庫2015年收錄的中國期刊論文數量最多的學科是工程學科,超過10萬篇;收錄醫學、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化學、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等學科領域的中國期刊論文數量均超過5萬篇。

超四分之一論文出自國際合著


「國際合著論文佔比首次超過四分之一,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產出論文增加。」相關專家介紹,2015年,在中國發表的國際論文中,國際合作產生的論文為7.5萬篇,比2014年增長了15.1%,占我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5.4%。合作夥伴排前6位的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和德國。其中,與美國合作產生論文佔全部合作論文的45%。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數較多的6個學科分別是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物理學、計算技術、材料科學。


近年來,中國通過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綜合大洋鑽探計劃等一系列大科學計劃,與多個世界主要科技大國展開平等合作,湧現了一批「大科學」論文。「大科學研究一般具有投資強度大、多學科交叉、實驗設備複雜、研究目標宏大等特點。大科學工程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綜合體現,是顯示各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相關專家說。2015年我國作者參與發表的論文中,作者人數大於1000、合作機構數大於150個的論文有188篇,涉及學科有:高能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儀器儀錶、氣象和大氣科學、生物學等。


自然出版集團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5年,涉及多國合作的論文數量持續增加,約佔2015年所追蹤論文總數的43%。2012年至2015年間,涉及中美雙方機構的科研合作數量增加了80%以上。2015年,中國和美國在所有雙邊合作國中的合作分值最高。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在美國獲得理科或工科博士學位的留學生,約有25%來自中國。


京滬蘇為國際論文產出重地


當前,我國產出SCI論文數最多的10個地區依次為北京、江蘇、上海、廣東、浙江、湖北、山東、陝西、四川和遼寧。其中,北京的SCI論文數達46173篇。我國國際論文近10年累計被引用篇數最多的10個地區依次為: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浙江、湖北、山東、陝西、遼寧、四川。其中,北京地區的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超過27萬篇,被引用次數超過272萬次。


2015年,我國SCI論文中逾82%出自於高等院校,約11%出自研究機構。2015年,我國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較多的高等院校有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


中國科學院的相關研究所也是我國優質國際科技論文的產出「大戶」。2015年,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較多的包括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軍事醫學科學院也是高影響力SCI論文的產出高地。


此外,醫療機構也為我國國際論文的世界影響力貢獻了力量。2015年,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較多的醫療機構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解放軍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等。(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遼寧艦或再穿台灣海峽 台當局稱掌握解放軍活動
《薩利機長》:撥開技術崇拜 重現人文之光
上海消保委:市售空氣凈化器凈化能力差距大
單原子催化劑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國實現深海潛標數據實時傳輸 或用於海上維權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一國代表團跟中國談判,竟大言不慚的說:只有我國才能稱為中國
這就是我國小作文
我國出土過哪些奇葩搞笑的文物?
一張圖闡明美國的軍事霸權,日本的文明滲透,我國的工業擴大
台灣歷史教科書竟然這樣描寫 我國「抗戰史」
英國再次拍賣我國清代文物,乾隆玉璽竟然也在?
美國的一篇文章中刊登出了最害怕我國的這兩大武器
祖國的天文事業是我畢生的追求——訪我國著名天文專家段元星
我國將系統出版藏文重要典籍
趣解充滿哲理的中國文字,領略我國文化的精妙
原來我國的大唐盛世韓國人眼裡 是這樣?
我國古代歷史八大鮮為人知的故事 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
我國文字的演變
我國最著名的女軍事評論家李莉,可謂是科普了一代人的軍事理論
這個地方,為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成為科技強國的基礎
我國十大鎮國之寶,你還知道哪些國寶?
這是我國領先世界的幾項科技軍事技術,你了解其中的多少?
軍事: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國軍貿出口的傳統對象國,總讓人感覺巴鐵背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