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


探徑於《長部》(上)


一般認為,在現存各種語言的佛典中,巴利語佛典最為古老,對研究原始佛教思想意義深遠。巴利語大藏經以《律藏》為始。巴利語大藏經的順序,反映的是原始佛教文獻進行結集的順序。首先結集者,是《律藏》。不過,相較而言,還是《經部》最能體現佛教的教義,原始佛教的思想體系。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巴利三藏)


《長部》在巴利語三藏的經藏排列首位,由三品34篇長短不一的獨立經文組合而成。大部分經文,可在漢譯的《長阿含》找到相應譯本,一些篇章經過多次譯出,例如第一篇《梵網經》,有後秦弘始年間(公元399-416)譯出的《長阿含·梵動經》,還有於三世紀中期譯出的《梵網六十二見經》。

《長部》集為三品:戒蘊品、大品、波梨品。這些品的劃分,內容上有關聯,尤其是第一品的各篇。但更多的,應是注重形式的分類法。漢譯佛經有相應的記載,如《四分律》:「彼即集一切長經」。《長部》的大部分經文,相對於《中部》來說,篇幅較長。印度古代思維的習慣是形式與內容並重。例如大品,「大」字起始的經文是多數,有全書篇幅最長的《大般涅槃經》。不過,儘管《長部》的集成多半以篇幅的長短為收文準則,但整體讀來仍有貫穿於整部的脈絡。《長部》之於佛教,更多是「破」的過程,是原始初創的佛教思想、倫理、邏輯,以及修行方式,與其他思想流派、宗教門派的對峙。大抵上,佛生活的那些年代印度社會思想領域的形形色色,均在《長部》登場,並遭到佛教創始人的一一駁斥。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法勝版巴利語《長部》封面)


長部 ·戒蘊品

第一篇《梵網經》,內容可大抵分為兩個層次,先細述了佛倡導的戒,進而由戒轉入說定。佛教戒行,不殺生,不偷盜,不淫行,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傷害草木,不異時食,不接受金銀,不暴力。佛的弟子拒絕世間的種種享樂,不迷於賭博、享樂、談論名利,不以算命、看相、掐算吉時為業。諸如賭博、算命、看相等類,被佛稱為傍生術,真正的佛僧,不以傍生術為生。然而,《梵網經》所羅列的紛繁細密的佛教戒行,雖然贏得普通信眾廣泛至高的讚譽,但如此周全的操行,在佛看來,仍然是些瑣碎的、微不足道的戒行。佛真正的殊勝在於獨樹一幟的修行方式,以此有別於古代印度眾多思潮、派別。佛認為其他外道婆羅門的修行方式不可取,非正確的修行,僅可導致諸多邪見,例如無因生論、〔我〕恆常在論、世間無邊無際、現法涅槃,等等。這些持有邪見的沙門、婆羅門,只有無知、無見的感受,只有沉溺於渴愛的焦慮與糾結,猶如被漁人之網所束縛。唯獨佛的修行,通過對苦集滅道的領悟,可達到現實應驗的沙門果。整部經,初讀以為是雜陳,實際上以戒為先導,再做禪定觀想的修行,以實現智見之線索牽綰起整部經。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佛陀說法)


關於六師

第二篇《沙門果經》,是《長部》闡述佛教體系的十分重要的一部經。摩揭陀國王阿闍世韋提希子欲知當沙門的現世果報,遍訪當時著名的六師,而引出六派外道的基本理論。國王的問題是,出家做沙門,可否得到現世應驗的果報,什麼是現世應驗的作為沙門的果報呢?六師的回答概略如下:


六師之一的富樓那·迦葉,認為自己遍知。他告訴國王,即使搶劫偷盜殺人如麻,這世上也沒有罪惡;即使再做更多的施捨,更多的供養,這世上也沒有福報。富樓那·迦葉,是道德否定論者。


末伽梨·瞿舍利,曾經是耆那教創始人大雄的弟子,喜歡向大雄學習預測。後被師傅逐出師門,而獨立出自己的學派。他告訴國王,一切眾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控制的,煩惱無因,凈化無緣,輪迴有限量,苦樂皆有量,因此,所謂通過修行而獲得業的成熟,是不可能的。正如一個線團被扔出去時會滾動直到完全鬆開,如此這般,愚者和智者流轉轉生後即滅盡苦。此師之說,是命定論。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是印度古代唯物主義理論,即著名的順世論的代表。他告訴前來討教的國王,人由四大組成,當死去時,地回歸地體,水回歸水體,火回歸火體,風回歸風體,感官歸於虛空。所謂布施,是傻瓜想出來的。無論愚者和智者,身壞之後皆毀滅,消失,死後不復存在。

婆浮陀·伽旃那認為,地、水、火、風、樂、苦、靈魂,是人的七要素。它們非造,無造作者,非幻化,非得助幻化,如同山頂和石柱般屹立。它們不移動,不變化,不互相阻礙,不能使彼此或樂或苦或苦樂。


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的創始人。在佛陀的時代,耆那教特以苦行著稱。他告訴前來討教何為沙門果報的國王,卻所問非所答地向國王宣說他的戒律。耆那教弟子,受四重律儀的禁錮,不喝冷水,一切戒律森嚴。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現代耆那教修行者)


散若夷·毗羅梨沸,也曾經是佛的兩名著名大弟子,即舍利子和目犍連的老師。他是不可知論者。例如若有人問,是否有善惡業的果報,他說有,但不說如何果報,如此果報,怎樣果報。他也說沒有,但不說如何沒有,等等。


以上這些,所問非所答,未能令國王滿意。唯獨佛陀,層層遞進,令國王茅塞頓開。佛依次講述了為奴、為匠、為家主等各階層的人出家作沙門後獲得的尊重,再說依此修行能達到的境界。佛教的修行者,可以感受沒有過失的安樂,心如湖水般清澈,了知苦、苦的集起、苦滅,以及苦滅之道,最終達到心解脫,超脫苦海的輪迴,「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這便是殊勝美妙的現世應驗的沙門果。


佛生活的年代,是印度的列國時代。十六國中,摩揭陀最為強盛。阿闍世王的父親,頻毗娑羅王,曾是佛教的扶持者,為佛施與了第一座伽藍,即位於王舍城北門外的竹林迦蘭哆園,以供僧團坐雨安居時使用。後來阿闍世王急於登上王位,曾趁夜闖入父王的卧室行刺。行刺未果,但厭倦了權力陰謀的父王卻主動把王位讓給了他。阿闍世王不但不感激,反而把父親活生生地餓死。所以,在本篇的末尾處,佛說:「若國王不殺害自己的父親,即那位合法的法王,他本應在這個座位上生起無垢無塵的法眼。」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阿闍世王見佛)


關於婆羅門教


戒蘊品的其他幾篇,《阿摩晝經》、《種德經》、《三明經》,皆是針對婆羅門教展開不同的宣說。


婆羅門教的特點之一,信奉吠陀,吠陀至上。三吠陀中的咒語,據說是早期婆羅門仙人所創作。《三明經》、《種德經》給出了這些創造了吠陀咒語的大仙的名字。真正的婆羅門,必須精通這些三吠陀,精通這些咒語。信奉吠陀的婆羅門認為,通過唱誦古代集結的咒語詩句,便得與梵天為伴,通往解脫。佛說婆羅門的三明,是三明荒漠,三明叢林,三明災難,因為連那些締造了三明咒語的人,也未曾見過梵天,不知梵天在何方,不識通往梵天之道,後世的誦讀者,如何能知路在何方?


婆羅門教的特點之二,人有種姓之分,婆羅門最為尊貴。尊貴者,要上溯七代,血統純正,而且要生得貌美,白皙。《阿摩晝經》,梵童阿摩晝自恃出身高貴,在世尊面前顯出不恭敬,站著與坐著的世尊說話,認為「禿頭沙門何等卑微黝黑,生於梵天的足部,如何堪與精通三明的婆羅門交談。」佛以自己高貴的出身,比過阿摩晝,又以三十二貴人相,令婆羅門折服。


《種德經》展開了大婆羅門種德與佛的對話。婆羅門認為,具備五種特質,即:血統純正,精通吠陀,相貌俊美,莊嚴持戒,執掌祭勺,如此方可稱得上是婆羅門。佛以反問的方式,逐一破解這五種品質。婆羅門種德自己也說,如果一個婆羅門,殺生、偷竊、邪淫、妄語、飲酒,縱然顏貌端正,縱然精通咒語、出身高貴,又有何為?


在佛看來,婆羅門的特質,不能使人尊貴。唯有擁有戒定慧者,才是世界最殊勝的人:「猶如以手洗手,或以足滌足。慧由戒而清凈,戒由慧而清凈。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戒。凡德高者有慧,有慧者則有戒。擁有戒和智慧的人於此世間當為最殊勝。」


婆羅門教的特點之三,祭祀萬能。婆羅門應是會舉行祭祀的人。然而,《究羅檀陀經》卻是準備施行大祭祀的婆羅門究羅檀陀向佛請教真正的祭祀。他聽說沙門喬達摩通曉包括十六輔助條件在內的三分祭祀圓滿之功。佛揭曉,祭祀以無殺牲的為最好。所謂三分,即祭祀所需三個最基本的條件:即一個完美的國王,他必須血統純正,身形端正,廣有錢財,力量強大,慷慨大方,博學,全知,能知曉過去未來今世之意義;一個完美的主祭司,他必須血統純正,精通三吠陀,戒德全面,智者,精通祭祀儀軌;還要有藩王、大臣、廣有財富的婆羅門、家主的參與。如此,經過精心的準備,才能舉行祭祀。如此圓滿的祭祀之後,作為主祭司者,確實可以轉生善趣,轉生天堂。佛說,他曾經就是那個主祭司,主持完成了那場完美的祭祀,所以他知道這一切。有學者認為,《究羅檀陀經》體現了佛教理想的道德倫理規範。


然而,佛說,另有功德,比這紛繁的祭祀,節儉,少麻煩,卻得大果報。這便是皈依佛、法、僧,斷殺生,離偷盜,不縱慾邪淫,不欺騙,不飲酒,遠離令人懈怠的麻醉品,實行禪修,獲得正覺。


通過《長部》的經文,其實可以看到,佛對待婆羅門教,雖持否定的立場,然而並非站在完全對立的立場進行批駁。多數時候,佛以更勝一籌的姿態,先使對方折服,繼而宣說自己的能導向解脫的理論。佛的超越,在於親驗、親歷,並且勝出。


關於苦修


在佛生活時代,印度社會活躍著沙門思潮。所謂沙門思潮,以出家、四處遊走、乞討為生為特徵。一些沙門,甚至修極端苦行,思索著如何升上天堂,獲得善趣,與奉行祭祀萬能的婆羅門教相左。佛教,耆那教,實際上產生在活躍的沙門思潮之下。除了佛教,一些出家遊走的沙門,尤其是耆那教的教徒,採取極端苦行作為修身的方式。眾所周知,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拜師修習苦行。嚴酷的苦行,沒有幫助他達到正覺。成佛之後,他對外道的苦行,多有批判。在《長部》之中,多篇經文反映了佛對外道修行方式的批判。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上)



(佛陀曾苦行六年,未獲正果)


《大獅子吼經》裸形外道迦葉枚舉了種種苦修的方式,吃穿住,皆有嚴酷的修法,例如修一日一食,兩日一食,七日一食,乃至半月一食。傳說富樓那·迦葉正是修此種苦行,長達十多年,將自己活活餓死。衣著也是極其破爛,穿墓地中間撿的破爛衣、糞掃衣、馬鬃衣、梟羽衣,等等,睡卧在荊棘、木板、泥垢中,皆是不可思議的苦行方式。外道認為,這些皆是至難完成的苦行,如此修行者,才是沙門婆羅門。


然而在佛看來,這些苦行,普通百姓,甚至女奴都能做到,並非難以施行。一個舍離殺生、拒絕殺生、放下棍棒、放下刀槍、有慚愧〔心〕、懷有憐憫、始終利益、同情一切眾生的比丘,是真正意義上的修行者,真正意義上的沙門。唯有修習得無恚心、無害心、慈悲心,才是真正的修行,以達到滅盡諸漏,於現世體驗心解脫、慧解脫,唯達到境界的人,才是沙門,獲得沙門果。


關於「我」


人的本質,是古代印度哲學探討的核心。婆羅門教認為,「我」,即「靈魂」,是存在的。正是因為「靈魂」的存在,人才在輪迴中死而復生,無窮無盡。佛教也相信輪迴的存在。但是,佛教認為沒有靈魂,沒有婆羅門教探討的「我」。面對婆羅門教的強勢,佛不可能避開對「我」以及「靈魂」的追問。《長部》的一些經文,反映了佛對印度宗教核心問題的見解,例如《布吒波陀經》。


《布吒波陀經》顯示,佛的時代,印度思想界百家齊鳴,各家各派修習各自的沙門行。佛可自由訪問外道沙門。一段時期,佛住在位於舍衛城城外的著名的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城,是印度列國時代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喬薩羅的首都。那時後,統治喬薩羅國的,是國王波斯匿,他的王后是摩利迦夫人。國王與王后,皆樂善好施,崇尚哲學。摩利迦王后曾捐贈園林供遊方的婆羅門教沙門居住。


一天佛進入舍衛城乞食,感覺時間尚早,於是來到摩利迦王后捐給外道的異學園,與那裡的外道沙門展開了關於「想滅」、「我」、「靈魂」的討論。


關於「想滅」,婆羅門沙門認為,「想」的產生無因無緣,「想」即是人的自我,由天神決定它的來去。這些婆羅門沙門知道佛擅長「想滅」,向佛求教。佛說,想因學而生,一些想因學而滅。若要修得想滅的圓滿,首先需持戒德,進而修禪,經過層層修禪,便可實現逐次滅除妄想。


針對什麼是「自我」,婆羅門沙門紛紛提出自己見解,或認為「自我」由四大元素組成,以固體為食,或認為「自我」是意所成,由想所成。佛則坦然援引婆羅門沙門的自說,一一破解他們的觀點。最後,有人問,想是人的自我嗎?或者,想與自我不同嗎?佛對此沒有給出「是」或者「否」的答覆。繼而針對世界是否永恆、靈魂是否與身不同,如來死後是否有等,佛皆沒有給予正面的回答,而運用了否定,否定了所以問題。之所以運用否定,是因為在佛看來,這裡使用的,皆是世間概念,世間詞源,世間言語,非真諦。討論這樣的問題,沒有意義,不能使人離貪,不能幫助人證知,不能幫助實現覺悟,不能導致脫離輪迴。佛只說苦,苦的起源,苦的滅止,以及達到苦滅的通途。


戒蘊品的其餘各篇,也各有側重。《堅固經》闡說了佛對神變的態度。《摩訶梨經》宣說佛教的修行之道,消滅貪、嗔、痴而成為一來者。《露遮經》宣說唯有佛擁有正確的為師之道。如果身為師者持有邪見並以傳道,將落得墮入地獄的業報。儘管各篇經文所處理的中心議題不同,然其揆一也,有一樣的思想貫穿始終。阿難所說《須婆經》指示出貫穿正品經文的一致思想,這便是佛所教誨的,走戒、定、慧的正確修行之路。


以上是對《戒蘊品》十三篇經文進行的初步梳理。縱觀《長部·戒蘊品》,內容豐富,各篇經文各有所側重,從原始佛教的視角出發,將印度古代社會的種種思潮保留下來。《長部》既是佛教的重要文獻,也是重現印度古代歷史、思想史的原始文獻。


本文轉自:梵佛研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古老的圖書館
咒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天台五時(一)華嚴時
絕美的北齊佛造像
【解讀】佛像的坐姿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下)
帶你走進巴利語佛典的世界:探徑於《長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