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風俗:這個地方的人要集體做壽,每年過兩次除夕夜
仙游,神仙游過的地方。這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的一句旅遊宣傳口號,通過這句口號,諸位應該能夠產生一個初步印象——仙游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實際上,仙游縣不僅風景秀麗,某些風俗也十分獨特有趣。
集體做壽是仙游縣獨特有趣的風俗之一。在我國的大多數地方,做壽一般是在壽星生日那一天,但在仙游,做壽卻集中在大年初三這一天。
大年初三這一天,仙游各個村落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等整十歲數的人,都要做壽。壽星家很早就要煮好一大鍋加了各種佐料的香噴噴的冬粉,開門迎接鄰里以及親朋好友的登門拜壽。
當然,鄰里或親朋好友登門拜壽,也不能空手而來。他們除了要帶上鞭炮和壽禮(毛毯或壽聯等物)外,往往隨身還要帶上一個紅色小籃子,裡面裝著長壽麵、雞蛋、蠟燭等物,以示對壽星的祝福,希望壽星能夠長命百歲。女婿或至親的人上門拜壽,則要更加隆重一些。他們要挑一擔有六個竹編的紅盤子,盤子里分別裝有衣物、花粉蠟燭、紅團、壽桃、豬腳、長壽麵等。
中午時分,壽星家還要大擺宴席,宴請有登門拜壽的鄰里和親朋好友。由於一個村落里五十歲、六十歲等整十歲的壽星往往有好幾位,所以有些人口比較少的家庭,因為缺少人手去吃壽星家的宴席而不得不向壽星賠禮道歉。
總之,在大年初三這一天,仙游特別熱鬧。各個村落、大小路上,人們穿著喜慶的著裝,提著禮輕卻情意重的壽禮,說著吉祥的話語,走親訪友,穿梭往還,絡繹不絕。
仙游縣還有一個非常獨特而有趣的風俗是,他們每年都要過兩次除夕夜——一次是常規的大年三十,另一次則是大年初四或初五。仙遊人在大年初四或初五所過的除夕夜,與大年三十所過的除夕夜一般無二,一樣隆重:同樣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同樣要燃放煙花炮竹,同樣要燃燒篝火……
仙遊人之所以有每年要過兩次除夕夜的風俗,與倭寇侵犯我國沿海地區有關。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經常侵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進犯福建並聯合福寧、連江等地的倭寇先後攻陷壽寧、政和、寧德等地從廣東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進犯龍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仙游等地。
胡宗憲於是傳令讓戚繼光帶兵剿賊。戚繼光領命後,引兵先進攻橫嶼。橫嶼四面水路險隘,不易通行。戚繼光命將士們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進,大破橫嶼倭寇,斬首兩千二百餘級。而後,戚繼光乘勝追擊殺至福清,搗毀牛田,端了倭寇巢穴。
倭寇餘黨慌忙逃往興化(今莆田市),戚繼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搗毀倭寇據點六十餘營,斬首無數。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倭寇餘黨糾合一萬多人再次圍攻仙游縣。
據說,倭寇進犯仙游縣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除夕夜。面對窮凶極惡、四處燒殺搶掠的倭寇,原本準備著過大年的仙遊人只好暫時放棄過大年除夕夜,讓婦孺老弱躲到深山老林,而青壯年則拿起武器協助本地官兵進行頑強的抵抗。
仙遊人與當地官兵抵抗了三天三夜,終於等來了戚繼光的援軍。戚繼光的援軍一到,倭寇聞風喪膽,紛紛逃走,仙游解圍。
於是,仙遊人從深山老林里接回老弱婦孺,有的地方在大年初四晚補過除夕,有的地方則在大年初五補過除夕。
為了不忘國恥,紀念抗擊倭寇勝利,仙遊人從此把大年初四或初五補過除夕作為一個風俗,保留下來,延續至今。所以,現在的仙遊人每年都要出兩次除夕,一次是常規的大年三十夜,另一次則是為了紀念抗倭的初四或初五夜。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數萬溫州人為躲避戰亂,遷徙至安徽舒城定居
※了不起,這個家庭數十年間出了十幾位省部級高官
※以貌取人與以名取人,大明王朝為何缺人才?
※漢武帝為躲避陳阿嬌,韜光養晦,微服私訪,差點被當作強盜殺了
※臨終安排:明太祖朱元璋比漢高祖劉邦略遜一籌
TAG:至簡歷史 |
※每年都一定要看看的那個地方!
※這才是過年!這8個地方的春節風俗最有意思
※這個地方的狗,活不過兩年
※這個地方的居民,每年都要靠這種紫色的花來致富
※這個地方的女孩,只要年滿十二歲就會被那個,荒唐!
※這個地方,一個女人可以娶兩個丈夫
※最適合女人旅遊的十個地方,每年帶她去一個
※鄧小平晚年想去這兩個地方,一個很遠,一個很近
※日本有一個地方的人最遭黑,這個地方就是大阪
※為紀念戚繼光,這個地方一年過兩次除夕
※古訓:一個女人是否有涵養,就看這三個地方
※浙江這幾個美到驚艷的地方,這個夏天一定要去一次!
※看男人這4個地方,他就是一個內心蕩漾,最風流的男人
※閨蜜每天打身上這幾個地方,3年一次病都沒有,後悔知道的太晚!
※這個地方,太陽一年只升落一次,半年是黑夜,有半年又全是白天
※趁年輕一定要去的九個地方,你去過幾個?
※中國這7個地方,每個必須走一遍!你去過幾個?
※最適合女人旅遊的8個地方,每年帶我去一個,可好?
※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有三個哨所,能一眼看到三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