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大年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把一篇舊文翻出來,重新修訂整理一下,供大家找樂子,祝大家新年財運旺旺,喜事不斷!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電影《怒海爭峰》劇照,「驚奇號」發現了比它大一號的法艦「地獄號」,不是轉身跑路,而是想盡辦法,苦追到天涯海角,把對手做掉。


「為了英格蘭,為了賞金!沖啊!」

好萊塢大片《怒海爭鋒》是反映風帆時代海戰題材的一部電影,劇中的高潮是只有28門炮的「驚奇號」,偽裝成捕鯨船,挑戰比它大一號的法艦「地獄號」,「地獄號」有44門炮的五級艦卻打得滿地找牙。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風帆戰艦靠風作動力,集中炮火打掉了「地獄號」的主桅,就使其失去動力,成為海上任人宰割的肥豬。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風帆戰艦的主桅通常由數根輕質的杉木組合而成,直徑可以達到1米左右,一旦被擊毀,難以短時間內修復,「地獄號」折斷,就象拋錨的汽車,動彈不了或者說慢多了,當時的戰艦火炮主要固定安裝在兩舷,無法旋轉瞄準,這樣「驚奇號」從容滴繞到它的首尾方向,一炮一炮把它做掉。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風帆戰艦的艦尾是弱點,通常由輕質的楊木製成,還有寬敞脆弱的大窗戶,西洋帆船沒有水密橫隔壁,這麼一排炮打進去,會像穿羊肉串一樣,一下子打掉對手一大串,爆菊是當時各國海軍主要戰術。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打完炮之後,就是精彩的接舷戰,羅素.克勞飾演的船長一聲吶喊:「為了英格蘭,為了賞金!沖啊!」(For England,for prize,電影字幕是意譯),全艦官兵如同打了雞血,操起彎刀、斧頭、手槍等種種少兒不宜成年人也同樣不宜的兇器,惡狼一樣跳過船舷,俘虜了法艦「地獄號」。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那麼,關鍵時刻的一聲吶喊,為何就能讓官兵們拚命打仗哩?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歷史上的50英鎊金幣


為了錢呀!因為一次戰鬥,參戰官兵有可能得到對年工資收入多幾十上百倍年薪的獎金,為啥不玩命呢?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向錢看的無敵勁旅


風帆時代的英國皇家海軍,所向無敵。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期間,雙方艦隊規模相近,10次大海戰,皇家海軍每戰必勝,人員死傷195人,對手法國海軍死傷1365人;拿破崙戰爭(1789-1815)期間,英國與法西等國海軍六次大戰,皇家海軍每戰必勝,共死傷5749人,他們的對手死傷16313人,還有22657人被俘。


至於軍艦損失,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人共損失軍艦166艘,而他們的對手,僅法國海軍就損失軍艦達1201艘。儘管離歐洲大陸並不遠,只隔條英吉利海狹,張健都能游過去,但所向披靡的皇家海軍,為英倫三島鑄起一道堅不可破的「木頭長城」,讓歐陸無敵的拿破崙只能望洋興嘆,還讓英國統制了海洋,把持了海上貿易,成了世界老大。


那是因為英國人當年堅船利炮呀,有人會這樣說,我告訴你,


錯!錯!錯!


皇家海軍的成功,絕不是僅僅是艦船數量多和質量好的緣故。十八世紀中晚期,法國等大陸國家,認識到海洋霸權的重要性,也曾卧薪嘗膽,拚命發展海軍,建學校,修船塢,研製新型戰艦,比如法國人的74炮風帆戰列艦,性能均衡全面,是當時最優秀的船型,連英國海軍也要跟風模仿。到1793年英法開戰,法國和西班牙等國的艦隊加在一起,不但在數量上和規模上壓倒英國海軍,而且他們的新戰艦比英國人航速更快、火力更強,比如西班牙最大的聖三一戰列艦,安裝了130門大炮,是當時海洋上的超重量級選手,英國最大的軍艦勝利號也只有104門炮,是無法與之匹敵的。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英國海軍的勝利號,現存朴斯茅斯供人參觀。


換一個角度,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對手很多,既使英國軍艦數量多,放在全球的大洋里,也是杯水車薪,是不可能在總對敵人的取得優勢的。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只有一支能打善戰的海軍,能追著敵人打,才是強者在海上生存下來的硬道理。旺盛的鬥志,優秀的艦長,認真的訓練,嚴格的制度,是英國海軍屢戰屢勝的真正法寶,而戰勝敵人能分巨額的賞金,是參戰官兵們最直接的驅動力。


強敵的饋贈


歐洲封建時代的戰爭中,戰利品的分配是鼓舞士氣的手段,最初攻克一座城堡之後,指揮官不願掏自己腰包給獎勵,就讓隨便搶幾天,做為獎勵。後來,他們發現,兵士們的隨意殺人又放火,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如果能保存好戰利品上交,再按比例給一定的回扣,更划算,是可持續打架的正道。


皇家海軍也這麼看,當時的軍艦都是木質的,並不容易沉沒,如果妥善搶修,多數還能拖回來用,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殺戳和對被俘戰艦的任意損壞,英國海軍早早就制定了一整套戰利品的分配和獎勵制度,賞金制度,規定捕獲的艦船和貨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折為現金,直接分發給參戰官兵,俘虜也按人頭數取得獎勵。這其實是一種零成本的激勵機制,打得贏,有錢賺,賺敵人的錢,海軍部不需要投入,而且有一定的折扣能拿。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1708年,英國議會正式通過《海上巡邏及護航》法案,並在各地建立了專用的「賞金法庭」,用於賞金的評定的發放,並安排預算給予支持。


英國皇家海軍規定,戰鬥中擊沉或繳獲敵艦及貨物,英國海軍部會按繳獲戰艦的市場價格購賣,並給全艦官兵分發賞獎金,抓一名俘虜或打死敵人,賞金法庭也會按每個人5英鎊的價格付帳。當年一艘大型軍艦加上貴重的大炮能值十幾萬英鎊,再加上艦上財物和人頭費,是一大筆錢。1762年5月31日,英國護衛艦「活躍號」和單桅帆船「喜愛號」協同作戰,捕獲了西班牙護衛艦「赫敏號」,兩艦的艦長分別得到了約6萬5千英鎊的巨額獎金,而參戰官兵,人均分得獎金約485英鎊左右。要知道,當時在英國,2000英鎊就能買一套別墅哩。也是那個年代,1762年,英王喬治三世,買下白金漢宮(當時建築沒有現在這麼好),花了兩萬英鎊,國王也分期付款,每次只能付五千英鎊,還了好幾年。1780年前後,服役於西印度群島的納爾遜艦長,在兩年的時間裡,就分得了約400英鎊的獎金哩,相當於今天80至200萬人民幣。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海上的接舷戰,相當慘烈


英鎊很值錢


英鎊最早與一磅重的白銀等值滴,牛頓爵士當皇家造幣廠廠長時,發明了金本位,英鎊開始執行與黃金掛鉤的金本位制,幣值相當穩定。1820年左右,直接規定每英鎊能換7.32克黃金,按最近金價折算,7.32克黃金值1742元人民幣,如果按當時實際購買力算,大約摺合5000人民幣。


那個時候一英鎊摺合12先令,每先令20便士,每英鎊合240便士。1800年前後,一磅牛肉2到3便士,幫人割草很辛苦的力工,每天可以得到一先令,伊頓公學,每周學費也不過一先令。簡.愛上門去當家庭教師,年薪不過30鎊。1813年,簡.奧斯汀寫了小清新的作品《傲慢與偏見》,每本售價19先令,這位傻大姐當時賣斷了版權,掙110英鎊,結果頭一年就賣了8000本。唐頓莊園里托馬斯那樣的高級的男僕,年收入大概在20英鎊左右,黛西那樣給廚師長帕爾胎莫特太太打下手的,一年只能掙3到5鎊。小說《傲慢與偏見》里,高富帥賓利先生,除了人品好,讓伊利莎白小姐芳心大動的主要是5000鎊的年金。狄更斯的小說《霧都孤兒》中,收養一個小孩,每周六便士的花費就夠了,折算下來,一年也不過就是1英鎊多一點。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啊!賓利先森好有小錢錢啊!


5000英鎊,是能養得起一個大唐頓莊園和一大票僕人的。到1880年前後,1英鎊約合5至8兩白銀,中國清政府向英國訂購新式巡洋艦致遠號,單艦價格84萬5千兩白銀,也不過大約17萬英鎊。


分錢指南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當時典型戰艦的人員組成,從下到上,艦長,相當於CEO;第二排,副艦長和海軍陸戰隊長(紅衣服,他們是艦上的憲兵);第三排,水手長,醫生、主計(相當於公司的總會計師);第四排,木匠、廚師、縫補匠、鐵匠等,相當於技術骨幹;其他就是高低不等的吃瓜水手們。風帆戰艦以人為本,升帆、值班、拉纜繩、運輸貨物等全靠人力 。


當時的風帆戰艦,相當於一個高效管理的小社會。大體分為艦長、高級船員、高級水手,普通水兵4類。


艦長是船上的老大,相當職業經理人,責任大,收入也相對豐厚,1800年前後,年收入大約300鎊,到1880年左右,隨著英國經濟的發展,可以達到年薪800英鎊的水平,與此同期的英國高級白領的收入大約在200至300英鎊左右。艦長是大英帝國的海軍力量的核心,往往由英王直接任命,既使不出海,國家也會提供半薪養著,而普通水手往往出征前在碼頭召集或直接抓上來。


高級船員,一般包括副艦長、航海官、書記官等,他們相當於企業的管理層,年收入水平在20-60英鎊之間。


高級水手,一般包括木匠、廚師、縫紉匠等,他們是有多年經驗的水手,負責帶領水兵落實任務,相當於企業里的業務骨幹,年收入在30英鎊左右。


低級水手,他們往往是新上艦的菜鳥,多數只能幹些粗重的活兒,年收入常常不到10英鎊。


打了勝仗之後,論功行賞,當時皇家海軍規定,所有參戰艦船分享賞金,只要視線內出身,就有權分錢,通常「賞金法庭」按捕獲敵艦和貨物,再加上每個敵人5英鎊的人頭費進行核算。


賞金分為八份: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分配方案


八分之一歸上級,通常上級如艦隊司令或海軍部,由於指揮得力,領導有方,會分得總金額的八分之一;


四分之一歸艦長,艦長大人相當於公司總經理,由於責任重大、指揮若定,會分得四分之一,這也有利於艦長先生生活富裕,繼續陞官;


八分之一歸管理層,艦上的副艦長、航海長、陸戰隊長、木匠等相當於公司的管理層,分享總金額的八分之一;


八分之一歸業務骨幹,艦上的醫生、牧師、司務長等分得八分之一;


八分之一歸秘書們,初級軍官、陸戰隊士官、醫生助手等分得八分之一;


最後的四分之一由普通水手們再分配。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西洋帆船並不大,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不到70米長,裡面塞了800多人。


英鎊,千萬里我追尋著你


一次作戰,就能掙到相當於幾十年收入的賞金,極大的激發了皇家海軍的戰鬥熱情,無論是狂風還是暴雨,無論地中海還是加勒比海,無論是大西洋還是太平洋,一旦遇到敵艦,在巨大獎金的吸引下,英國海軍就變成了餓狼一樣猛撲過去,常常看到敵人帆船的影子,就窮追不捨,遇敵必戰的招牌就這樣立起來了。風帆船航行速度慢,根據風力洋流等,每天大致航程不過100多海里(相當於185公里),常常是一場追擊戰,漸漸變成了橫跨大洋的馬拉松,決不放棄,追錢到天涯海角。


1805年初,納爾遜中將指揮地中海艦隊,在法國南部的土倫港監視法國人。一個大霧天,法國艦隊溜走了,那可是一大堆白花花的英鎊啊,這還了得,國家安危呀?


一個字,追!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納爾遜子爵,指揮勝利號,帶著大艦隊追到了西印度群島。


傑出的海戰天才,領著二十多艘軍艦,先向東追,穿越了地中海,沒想到追過了頭,木有!聽說往西走了,那就向西追,這一追,就穿越了大西洋。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一直在地中海艦隊服役,這是頭一遭穿越大西洋,一直到東印度群島,還是木有!風帆時代軍艦開得慢,這場大追捕,前後歷時八個月!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納爾遜中將被一槍打死在甲板上


終於在特拉法爾加逮到了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聯合艦隊,27艘對33艘,大勝法西聯合艦隊,要不是納爾遜中將被一槍擊斃,這一票的收入,至少25萬英鎊,人為財死,軍神也不例外。


最後的落幕


英國人給皇家海軍官兵發巨額獎賞的習慣一直保持著。不過隨著軍艦技術的進步,逐漸開始發現了問題,由於追求高額的獎金,戰鬥中往往用火炮把敵人打趴下後,喜歡進行兇悍的接舷肉博,這樣,戰鬥效率變得較低,有敵艦藉機逃走。再有就是艦艇逐步升級為鐵甲艦、無敵艦,捕獲敵艦的可能性也不斷降低,但賞金制度並未取消。


一戰期間,英國海軍曾動用Q船打擊德國潛艇,首次擊沉德國潛艇的Q船,全艇20多人,就分享了一筆1000英鎊的獎金。



因為想發財所以遇敵必戰,英國皇家海軍賞金制度漫談



戴維.貝蒂海軍元帥,歪戴軍帽,手插口袋,自已由四排扣改成三排扣的禮服,又酷又有錢。讓當時的美國海軍的小青年羨慕並模仿了好多年。


1919年,戴維.貝蒂海軍元帥,由於成功領導英國大艦隊戰勝了德意志帝國海軍,被封為第一代貝蒂伯爵,除此之外,經國會討論,發給貝蒂一筆10萬英鎊的獎金。10萬英鎊,什麼概念?當時一英鎊兌換純金7.32克,10萬英鎊直接能換732公斤黃金哪,僅按金價折算,相當於今天的兩億人民幣。一戰結束後,賞金就逐漸減少,到二戰結束,就幾乎取消了。


如果哪一天,您穿越迴風帆時代,身為艦長,元芳,你怎麼看?我想你會操起刀槍,「遇敵必戰」。


全文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庫拉 的精彩文章:

C-17運輸機夜空放焰火
美國採購90架F-35戰機降價6億美元
印尼尚未確定購買A-400運輸機
會噴火的F-111,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傳統節目
英國26型護衛艦錢不夠了

TAG:阿庫拉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海軍陸戰隊要女權,遊戲玩家正在把「英國脫歐」當做致命病毒
英國軍情六處將新增四成間諜 冷戰以來最大擴員
英倫風範:二戰英國皇家海軍軍服演變
此國和英國一樣,靠海外殖民擴張發家的,為何能逃脫二戰?
這個國家成立至今未被國際社會承認,曾勇敢反擊英國海軍的入侵
英國皇家海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
最奢侈英國皇家賽馬會 女王現場觀戰
面對英國炮艇的挑釁,年輕的中國海軍駕駛哪艘戰艦予以還擊?
英國皇家賽馬會——最奢侈的賽馬會
印度軍團:一戰期間,英國的最強幫手
英國最英俊的的首相:認為中國崛起不是威脅而是機遇,挺華政治家
鴉片戰爭也許可以避免:英國的中國粉,為何成為了對清主戰派?
英國皇家空軍「美洲虎」戰鬥轟炸機退役
日不落帝國的利刃:英國近代軍刀漫談
英國拆解一戰德國潛艇:企圖複製,卻因技術難度放棄
英國媒體:俄航母戰鬥群重回國際舞台英軍已無力抗衡
中國人都能在美國修鐵路,為何它卻以英國移民為主
如果英國退歐 哪些歐盟國家也會效仿?
罕見:英國皇家海軍照片
法國歐洲杯開戰在即 「英國公投」會攪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