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關注日知錄(微信號:dirizi001), 讀典,品典,用典;新解世間事, 知人,敬人,做人。 重逢神奇,再見驚艷,快樂天天。喜歡,就關注一下呦。好東西當然要分享呦。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神州日知 樂兒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在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有一座古城遺址,這裡就是公元前414年的中山國都城遺址。


中山國(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


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


後晉國魏文侯大將樂羊、吳起


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

滅亡前的中山國當時雖然有五百里的疆域,但有戰車九千乘,實力僅次於戰國七雄。


如果按照圍棋的術語,來說國家的安全形勢,那就是金邊銀角石肚子。


中山國這個小國,位於燕趙之間,可以說四面受敵,按照地緣來說,是他姥姥最不吉利的地理生存環境!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在歷史上,中山國素有「地薄人眾」的稱譽,該國還有一個超越戰國七雄的地方,那就是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工匠們技藝高超,他們製造的銅、陶、玉、金、銀、石骨、等藝術品,絕對是當時人們爭相搶購的好東西。


把話說回來,中山國亡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歷代的帝王,都不惜國力地修墓。


結果是,中山國國庫空了,國家亡了,大量的精美藝術品,卻在陵墓中得以保留。


舋(讀釁xìn,意思為玉的裂縫)是中山國的第四代帝王,70年代的時候,文物專家對中山舋王的陵墓,進行了保護性的發掘。

發掘後,不僅出土了極為精美的中山三器(中山王鼎、中山王圓壺和中山王方壺)而且還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隨葬品。


因為中山國的先祖是春秋時期的鮮虞,屬於戎狄部落的一支,故此,這些隨葬品就有少數民族的思維,造得就有一些奇葩。


換句話說,很多的隨葬品,專家們根本就不知道是幹啥的!


究竟怎麼回事你呢?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1974年冬天,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農民從一個大土台取土時,發現了大量古代的磚瓦。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迅速派人來到現場。考古人員認為,現場出土的大瓦是宮殿才能用的大瓦。


更讓考古人員迷惑不解的是,這些大瓦都帶有明顯的戰國時期的特徵,而這裡的古墓通常被認為是漢代的墓葬。


新的發現引起了考古人員的疑問: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器物會出現在這裡?古墓里到底埋藏著什麼秘密?古墓主人又是何人?


考古人員向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求教。


李學勤很快把河光石上的銘文翻譯了出來,大意是:小臣公乘德,替國王看守園囿,為國王捕魚,國王死後,還為他守護陵墓。今年齡已長,特意刻上這塊石頭,以便告訴後人。


守墓人留給後人的這段文字,證明了這裡曾經是一個王家園陵的所在地。


他究竟屬於哪一個王國?2000多年前這片土地上究竟發生過什麼?


原來在戰國時期,在七國爭雄的夾縫中,還存在一個中山國。


中山國都城靈壽,無論是城垣規模,還是繁華程度,都顯赫一時,成為河北先秦時期與邯鄲趙王城、易縣燕下都齊名的三大古都之一。


然而,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國老八」,世人卻知之甚少,以致長期以來被學術界稱為「神秘王國」。


墓中首先露出的是國寶級文物——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案。


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的先秦案架實物,其文物價值、史學價值、考古價值都無法估量。


這件銅案雖然只有30多厘米高,但完成整個案座需要24次鑄接,48次焊接,138塊泥模,13塊泥芯,工藝之複雜,製作之精美,實屬罕見。用鬼斧神工來形容它可謂恰如其分。


在一個重28公斤的巨大銅方壺上面,刻滿450個字的銘文,告訴後人這裡埋葬著中山國的一位君王,他的名字叫「錯」。


另一件「刻銘鐵足銅鼎」上面刻有77行469字的銘文,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戰國時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


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說明在「錯」之前, 還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


1977年秋季,考古隊在中山國的挖掘進入最後收尾階段,一位工作人員在墓坑西邊的角落裡,發現一塊扭曲的大銅板。


這塊長方形的銅板,長96厘米,寬48厘米,表面是一幅由金銀線鑲成的圖案,旁邊還有文字注釋。


這是國王錯下的詔書,告訴後人要按照這個圖來修建他的王陵。上邊都標有具體尺寸。


這真稱得上是一個意外收穫。


原來這塊銅板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早的建築平面圖,也是目前惟一發現的中國古代王陵的建築規劃圖。


據科學家實測換算,此圖按1:500的比例尺縮制而成,而且相當精確。


過去中國使用比例尺繪製地圖的歷史,以公元267年西晉裴秀為最早,中山國「兆域圖」的發現,則把中國縮尺製圖的歷史提前了600多年。


2001年3月,中山國遺址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但是,這座墓更奇葩的是,墓中還有一些東西究竟為何物?連專家也傻眼了。


日知君羅列於下,用福爾摩斯的推理術,大偵探波羅的演繹術,推斷搞清它們的用途和來歷!


1:鐵斧范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有的專家就亂分析,說這種對稱成對的鐵器,是否是樂器,或者是一種兵器,可是後來,發現兩個鐵器中間,竟夾著一個鐵斧,他們才知道,這對鐵器是鐵斧范(製作鐵斧的模子)。


2、陶拍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一個小蘑菇形的器物。讓人不禁會問,這難道是小蘑菇形狀的工藝品?它還真的不是工藝品,而是陶匠幹活用的陶拍。


工匠們手持蘑菇柄,然後用蘑菇頭拍打陶泥,使陶泥緊湊、均勻,用以提高陶器的生產質量。


3、銅撅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這東西就是一根銅棍上,帶著兩個可以裝木棍的銅環。一開始的時候,考古學家還以為是一件兵器,可是論文發表後,但他們的觀點很快就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反對,因為銅撅這東西現在還在用,挖個硬土啥的,還相當的給力!


4、六博棋盤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當時這個石制的扁平傢伙出土時,專家並沒有拿這它當回事,可是負責清理的實習生們,用小刷子撣擦凈上面的土污和灰漬,專家們也被上面的花紋和道道兒看呆了。


六博棋是古代高富帥們玩的一種益智遊戲,在當時你要不會玩這種遊戲,你都不好意思稱呼自己是「潮」人。


這種六博棋是世界上一切有兵種盤局棋戲的鼻祖,雖然如何下棋,棋規早就失傳,但發現了棋盤,這也是考古界的一大盛事!


5、金銅鋸齒形器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日知君一眼看到這個錯金銀銅鋸齒形器奇怪的形狀時,心裡就覺有一陣迷糊,它是做什麼用的呢?


日知君迷糊,磚家一定興奮,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正是專家們可以「胡說八道」的舞台和陣地,果然,這個帝王馬車上的器物,被磚家們分析是車上盛箭器的裝飾。


盛箭,怎麼盛箭,你給日知君盛一個試試?


6、朱雀銜環杯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這是一件怪器,一隻銜環朱雀,展翅欲飛,可是它的翅膀底下,卻焊有兩隻金杯。


我們都知道,金杯是帝王級別的人物喝酒的飲器,可是兩隻分別焊牢在朱雀身上的金杯,卻不能用來喝酒。


有專家分析,這個東西應該是王后或者王妃盛放化妝品的東西,不可能吧專家,您這麼認為,那可真的就是磚家了,因為這道理很簡單,任何實用器物,都必須以使用便捷為原則,你往酒杯中放化妝品,不僅取用不方便,而且那也不叫個事兒(古代飲酒是非常神聖的事情,用酒杯裝化妝品,虧磚家大人想得出來!)


7、鷹柱銅盆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盆的作用很簡單,就是盛水或者盛放其他東西的工具。


可是令人萬分不解的是,這個盤的正中爬有一鱉,鱉背上馱一圓柱,柱頂站立著一隻怪鳥,怪鳥的雙足還抓著兩條蛇。專家給的結論是:食蛇之鳥名為鴆鳥,雄鳥叫運日,雌鳥叫陰諧,常居高山之巔。


運日陰諧大吉大利!


這就很令人不解了,如果這個盤是裝水的,盆的正中心為何要來一個畫蛇添足,弄出什麼鱉背馱著的怪鳥?那玩意洗臉是會磕破額頭的!


莫非這個神秘的銅盤代表著宗教的神秘內容,還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對於這些神秘的東西,日知君是無能為力了,聰明的粉絲該怎麼看,您覺得它們都是做什麼用的呢?

什麼奇葩?打開這位帝王陵墓,文物專家也目瞪口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知錄 的精彩文章:

煉金師神秘學者預言家!這些史上真實存在過的「魔法師」!
同為「四大名著」!請施大爺在曹大爺面前跪吧!

TAG:日知錄 |

您可能感興趣

打開這位帝王陵墓,一批神秘文物現身,文物專家看罷當時就愣了!
這些陵墓中的「怪」文物,專家都目瞪口呆,全都認識的人幾乎沒有
漢武帝五哥陵墓被挖,出土一件特殊文物,讓專家們臉紅
清理乾隆陵墓地宮時發現一枚神秘的玉片,考古專家推測是乾隆口中之物,憑什麼這麼肯定?
此皇陵是唯一被打開的帝王陵墓,但為啥挖墓人的結局都很詭異?
盜墓賊打開了這座帝王陵墓,可墓室中的一口怪棺讓他們都愣住了!
這七座陵墓怪得出奇,裡面竟有閻王爺的墳墓!
李蓮英怎麼死的?挖開其陵墓,考古專家倒吸一口涼氣!
這七座陵墓怪得出奇,裡面竟有詭異的「閻王爺」的墳墓!
關於帝王陵墓的那些傳說!你有膽量點開嗎?
中國五千年古代陵墓無數,那麼這些古墓打開是什麼味道呢?
這三個皇帝陵墓無人敢盜,傳說關乎龍脈!
那麼多的陵墓被盜,那為什麼武則天陵墓就倖免遇難?
光緒帝陵墓被盜空:盜墓賊卻留下這兩樣東西,就連專家都非常驚訝
這位傻皇帝死後,陵墓被盜原因太奇葩,墓中珍寶一件也沒留下來!
這位皇帝究竟想了什麼辦法,他的陵墓竟讓盜墓賊沒有絲毫興趣
一明朝皇帝陵墓被打開,詭異屍身嚇壞了在場考古專家,千古未有!
這位皇帝用了一計,他的陵墓竟讓盜墓賊沒有絲毫興趣
這位皇帝陵被一奇葩盜墓賊被盜,陵墓被挖開後,發現個可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