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笑談娶孫策周瑜之妻大小喬時怒殺一直諫之士,他死得冤不冤
一
怒殺劉馥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寫到:
明月夜,高船上,曹操豪言要直取江東,娶孫策周瑜之妻大喬小喬。
酒酣飯飽之際,作為建安七子之上的曹操自然要賣弄風騷,吟詩作賦《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歌罷,眾和之,共皆歡笑。
劉馥
突然出來一個不合時宜的傢伙劉馥有話要說。
劉馥說,老大,「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太不吉利,有點烏鴉嘴!
操大怒曰:「汝安敢敗吾興!」手起一槊,刺死劉馥。眾皆驚駭。
二
帝國時代的儒家思想教導說,做大臣的要「文死諫,武死戰」。
教課書里的話,也就是要在政治正確的立場上,說一些沒用的話,哄一下低層民眾。
聰明人聽聽就過去了,偏偏有些書獃子認為是全宇宙的普世真理,必須照此操作。
所以有些文人就喜歡在皇帝興頭上來個死諫之類的事,掃掃老大的興。
甚至到了帝國中後期,比如明朝就有些大臣喜歡給皇帝找渣,沒事找事;如果真被皇帝罷官了,那簡單是無上光榮,逢人都要講幾次。
立法會打架
一如台灣的XX黨員,凡是以前坐過監獄的,都是宣傳自己的光榮鬥爭史;沒有坐過的人就低人一頭,只有要立法會議上打幾次架才能勉強提高下地位。
蓋博取虛名罷了,為陞官晉級搞一些無形資產而已。
三
我們不妨從現代社會意義上來看看劉馥死的冤不冤。
想要引導別人,按你的思路走,必須要有巧妙的策略。
最忌諱直言相勸,迎頭而上。
人性的特點在於,都是願意傾聽勸導的——但非常憎恨任人擺布,極其反對對他人意志的霸道凌侵。故有些人,在良言勸告面前可能反而更加失去理性,反向而行,我行我素,就是他認為你的勸告侵犯了他的自由權利,迫使他以對抗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主張。
也就是說,就算是平等對話,強硬要求對方改變,也是會勢得其反的。
回到主題,曹操正在夢想一戰平定天下,坐上CEO,迎娶白富美大喬小喬,走上人生巔峰時,突然被一下臣一通批評,那是多大的落差,大概殺人的心是必須的。
我是老大,我說了算,就算不吉利也是我的不吉利,關你鳥事。
誰讓我現在不快樂,我讓他一生不快樂,不,讓他一生都沒有機會快樂!
四
那如果要勸告別人應該怎麼辦呢?
——想影響別人,就要最大程度強化自己,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權重。
你在對方心目中一文不知,權重越低,就算你說的再有道理,也沒人會當回事。
反之言之,當你變成了成功人士,如馬雲之流,就算是老生常談,隨便放屁也會在對方心中,引發巨大的波瀾。
——面對老大的錯誤,盡量不要當面頂撞,而要事後或悄悄跟他遞紙條,讓他自己講出來才有面子,否則就會死的很慘。
永遠不要直接對別人指三道四,那怕說的是真理。
最好的方法是用你的價值性思想和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他,讓他自己走出迷谷。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催眠一個清醒的人!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723年2月11日廢太子胤礽的鐵杆胤祉的老師陳夢雷被流放
※公元589年2月10日抗胡英雄陳霸先的孫子陳叔寶被楊廣滅國
※孔子高徒曾參與母親十指連心產生心靈感應,被列為二十四孝第三名
※梁山老資格武功也不差的林沖為什麼一直不被重用
TAG:新知傳習閣 |
※王者榮耀:小喬和周瑜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這絕對是真愛了
※周瑜之死:諸葛亮因「暗戀」小喬活活氣死周瑜
※周瑜怎麼死的?周瑜之死揭秘
※被誤解的真相:周瑜之死其實跟諸葛亮無關!
※還原歷史上真正的周瑜,一個南郡之戰之實,一個三氣周瑜之假,就知道周瑜多牛
※周瑜之死真相駭人,史上八大千古奇冤?
※三國最能活的名將,功勞不在周瑜之下,不是廖化
※埋沒千年的真相:火燒赤壁之計,並非諸葛亮所提,也非周瑜之計
※三國周瑜之死,實乃天意
※史上8大千古奇冤!周瑜之死真相駭人
※周瑜之子竟是三國官二代的始祖
※歷史上的8大千古奇冤:周瑜之死真相駭人
※揭秘塵封幾千年的歷史真相:周瑜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