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寶貝真的可以為美日驅逐艦、巡洋艦送葬嗎?
2015年金秋九月,為了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在中國北京舉行盛大浩蕩的閱兵式。本次閱兵充分展示我軍建設的新發展、新成就、新面貌。鷹擊-12這一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正式亮相,它是人民解放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超音速反艦導彈,它表明人民解放軍反艦導彈的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台階。
公開亮相的國產YJ-12超音速反艦導彈
綵排中的YJ-12
從相關圖片來看,YJ-12的大小、重量感覺比我軍裝備的3M80/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要小很多,這表明它的適載性能要好於後者,特別是適合中輕型艦艇,因此在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能力,有望打破俄羅斯對國際市場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壟斷。
實際上我國研製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歷史很早,甚至要早於現在大量裝備的鷹擊-8系列,上世紀60年代,我國海軍考慮到現役的上游-1系列亞音速反艦導彈戰術技術指標已經落後,特別是國外海軍已經開始配備艦空導彈武器系統,對於空中目標的反應能力、攔截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需要研製上游-1的後繼反艦導彈來增強我國海軍對於國外新型艦艇的打擊能力。
我國第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海鷹-3號
根據海軍的要求,我國決定研製海鷹-3號超音速反艦導彈,它在我國反艦導彈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了衝壓發動機,衝壓發動機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推力大、推重比大、成本低,是超音速導彈比較理想的動力系統,不過它的缺點就是需要啟動速度,因此需要助推火箭將加速到啟動速度。
海鷹-3號的2部衝壓發動機以H構型安裝在彈身兩側,上下各布置了4個助推火箭,4個固體助推火箭把C301加速到1.8M,然後再由衝壓發動機加速到2M,四片彈翼呈X形安裝在彈體尾部,彈頭還有兩個鴨翼以導彈的穩定性,導彈採用自動駕駛加末制主動雷達制導方式。海鷹-3反艦導彈的導彈長度達到9米,發射重量超過3000公斤,能夠以2馬赫的速度在100至300米高度巡航,彈道末段為超低空掠海飛行,有效地縮小了敵艦防禦時間和攔截空域,所以使敵艦防不勝防。它射程可達130公里,具世界先進水平,從而能突襲遠距離的大中型艦艇。它所具備的末段彈道掠海飛行的特點,使敵艦隻有極短的反應時間,大大降低了敵艦的電子對抗和組織攔截效能。
海鷹-3號(最前邊)因為技術問題下馬,鷹擊-8(中間)成為我國海軍主力導彈
在海鷹-3號的基礎上,我國還研製了鷹擊-1號機載超音速反艦導彈,它是前者的縮小型,長度縮小到7.5米,發射重量降低到1500公斤,但是射程也縮小到45公里,原計劃配備在殲轟-7導彈轟炸機和水轟-5水上反潛轟炸機上面,它也是我國第一種機載超音速反艦導彈。
不過當時以我國的經濟技術實力,海鷹-3號明顯超出了國內的基礎工業的水平,一些技術難度短時間無法突破,特別是導彈的尺寸和重量偏大,並不特別適合以當時仍舊中小艦艇為主的人民海軍,加上導彈幾次試射均不成功,所以最終在80年代初,有關部門決定決定海鷹-3號/鷹擊-1號超音速反艦導彈下馬,全力發展鷹擊-8號反艦導彈,後者現在已經發展成了我國海軍裝備最為廣泛的反艦導彈型號。
海鷹-3號雖然下馬了,但是我國有關廠所並沒有放棄對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究,繼續在關鍵的衝壓發動機領域開展研究和攻關,相繼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研製成功新型衝壓發動機,同時在制導系統、控制系統等方面也取得長足進步,同時我國也引進了俄羅斯兩型超音速反艦導彈3M80E、KH-31A,為我國研製國產超音速反艦導彈提供了參考,這些都為我國研製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引進的3M80/SS-N-22超音速反艦導彈
從相關圖片來看,YJ-12的尺寸和大小似乎比以前人們預期的要小,按照海外的媒體的說法,YJ-12應該是仿製俄羅斯的3M80E/SS-N-22超音速反艦導彈,但是從YJ-12和轟-6的比例來看,YJ-12的長度大約在6-7米,直徑在0.5米左右,相比較之下,3M80E/SS-N-22的彈長超過9米,直徑達到1.3米,而俄羅斯與印度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的尺寸要小一些,其彈長為8米左右,直徑0.6米,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YJ-12的發射重量應該比後面兩種反艦導彈要小的多,應該可以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相比較之下,3M80E/SS-N-22的發射重量接近4000公斤,而布拉莫斯也在3000公斤左右。
總布布局方面YJ-12採用了軸對稱四進氣道布局,進氣道呈X形布置在彈體周圍,這種布局的優點是在正常飛行狀態下的進氣道性能較好,同時結構也比較簡單,進氣道以後有利於導彈的總體布局,對於飛控系統要求較低,所以我們看到俄羅斯幾種超音速反艦導彈如KH-31、3M80E都採用這種布局,不過它的缺點就是進氣道的性能隨著攻角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機動性能較低,另外總會有一個或者二個進氣道位於總壓恢復較低的彈背上面,所以這會拖累整個進氣道的性能,從而降低發動機的推力,另外彈體開口較多,不利於控制結構強度。布拉莫斯導彈為了控制導彈的尺寸,採用了進頭進氣的方式,進氣道安裝有激波錐,這種進氣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導彈尺寸小,但是缺點就是進氣道佔據導彈內部較多的空間,不利於末制導系統、戰鬥部等設備的安裝,特別是激波錐內部空間有限,限制了末制導雷達的孔徑,影響它的探測能力。同時和軸對稱四進氣道一樣,它的性能隨著攻角的增加而迅速的下降。
我國引進的KH-31A超音速反艦導彈
如何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YJ-12與KH-31等導彈還是有一定的區別,YJ-12採用的是斜切進氣道,相當於進氣道向前伸出一個斜面,空氣碰到這個斜面開始減速增壓,從而提高進氣效率,因此結構比較簡單,但是缺點就是縮短了進氣道的長度,效率較低,而KH-31使用的圓形進氣道加激波錐,利用激波錐來提高進氣道的效率,由於可以保證進氣道的長度,所以它的效率較高,但是結構比較複雜。
YJ-12的速度是令人感興趣的指標,目前超音速反艦導彈使用的發動機是亞燃衝壓發動機,氣流需要減速才能進入燃燒室燃燒,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氣動生熱,所以氣流的溫度會迅速的上升,這樣就會影響發動機的性能,一般認為亞燃衝壓發動機的工作範圍大約在2馬赫-4馬赫之間,不過考慮到材料、冷卻、成本及技術難度等方面的原因,這個速度還要下移,所以我們看到不論是3M80E/SS-N-22還是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速度都在3馬赫以內,因此筆者認為YJ-12的速度可能也在這個範圍之內。
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射程是YJ-12另外一個讓人感興趣的目標,需要指出的射程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缺點之一,筆者舉一個例子,在低空彈道模式下,魚叉反艦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50公里左右,而3M80E/SS-N-22反艦導彈只有120公里,而前者的重量不到700公斤,而後者則接近4000公斤,幾乎是前者的5倍還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巡航升阻比較低,另外速度較大,發動機油耗相對較高,因此導彈的射程較近,而魚叉這樣的亞音速反艦導彈巡航升阻比較大,飛行速度在高亞音速,這個狀態下渦輪發動機的效率可以達到最高狀態,所以射程較遠。
從YJ-12的圖片來看,它的彈翼較小,因此巡航升阻比估計不會很高,加上國產衝壓發動機的技術性能比國外同類發動機在油耗方面不太可能有較大的提高,所以對YJ-12的射程似乎並不能做太高評估,個人感覺它的低空彈道射程應該在100-150公里之間,至於有人提到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射程達到300公里這個數據,實際上是指該導彈在高空彈道時的數據,高空空氣稀薄,空氣阻力小,射程自然就遠,所以YJ-12如果採用高空彈道,那麼它的射程也會進一步的加大,可以接近或者達到布拉莫斯的水平。
YJ-12的彈翼較小,升阻比較低
YJ-12的尺寸和重量比3M80E/SS-N-22和布拉莫斯要小,引起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它的戰鬥部重量和威力問題,3M80E/SS-N-22的彈重高達4000公斤,但是它的戰鬥部重量也達到320公斤,在攻擊目標的時候,1~2發即可使6000噸級的驅逐艦喪失戰鬥能力,3~4發可使1萬噸級的巡洋艦完全癱瘓,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戰鬥部則有所降低,視射程不同大約在200-300之間,YJ-12的發射重量比這兩種超音速反艦導彈要低,因此戰鬥部的重量可能要比這兩種超音速反艦導彈也要低,筆者推測它的戰鬥部重要可能在180-200公斤之間,考慮到導彈的速度較高,所以其威力顯然還是比亞音速反艦導彈要高許多。
從總體來看,YJ-12並不象此前一些預測的那樣是一種可以一錘定音的武器,它的性能與國外同類導彈相比,可謂中規中矩,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海軍研製YJ-12的主要目的可能還是完善反艦飽和攻擊,實際上面對擁有強大的航母編隊,其防禦體系由配備有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戰鬥機組成,防禦艦艇已經實現了宙斯盾化,其防禦能力是非常強大,所以使用不同的導彈從不同的方向採用小群多路的辦法,進行飽和攻擊仍舊是是主要的戰術,依靠一兩種導彈估計很難對其進行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海軍自然不會把法寶全部壓在YJ-12這樣一種導彈上面。
轟-6的長掛架就是用來掛載YJ-12導彈
此外,我國可能也考慮到YJ-12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國際武器市場上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型號被俄羅斯壟斷,對於中小國家來說,由於潛在作戰對象防空能力較為薄弱,因此超音速反艦導彈還是有著不容忽視的威力。但是俄羅斯超音速反艦導彈普遍偏大,對於載機和載艦的要求較高,而YJ-12由於體積小、重量輕,比較適合中輕型艦艇和飛機的搭載,因此更加適合這些國家的使用,至於威力下降的缺點,對於這些中小國家來說,潛在作戰對象大中型水面艦艇也不多,所以這個缺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YJ-12公開亮相的同時,美國也正在試驗LRASM反艦導彈,實際上這兩種導彈並沒有多大的相似性,LRASM-A是一種遠程反艦導彈,它的射程達到800公里,飛行速度為高亞音速,具備高度隱身能力,因此可以視為戰斧反艦型的後繼彈,以它的射程來看,依靠大氣層內的機載目標指示與引導系統已經無法支持它的使用,可能需要天基情報偵察系統的保障。
美國LRASM-A是遠程反艦導彈
從目前來看,我國已經研製了反艦彈道導彈,其射程達到1500-2500公里左右,這個射程同樣需要天基情報偵察系統的支持,並且我國也在發展隱身防區外攻擊系統,因此對於我國來說,可以在此基礎上,利用反艦彈道導彈的天基情報偵察系統,發展一種類似於LRASM-A的反艦導彈,填補反艦彈道導彈和現有反艦導彈之間的火力空白。

※烏克蘭贈給中國一份的大禮,可以提升中國二十年軍力
※造大艦技術已經超過俄?052D導彈驅逐艦成我航母帶刀侍衛
TAG:小浩哥哥 |
※都是巡洋艦差距咋這麼大呢?巡洋艦把巡洋艦打得滿世界跑
※航母、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攻擊艦、戰列艦有什麼區別
※驅逐艦和巡洋艦原來有這麼大差別
※導彈驅逐艦被撞,巡洋艦水兵失蹤,美國海軍怎麼了?
※掰一掰戰艦、巡洋戰艦、巡洋艦的恩怨情仇
※巡洋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有何區別?哪個厲害?
※美軍二戰時代的老舊思想: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化分或將走向終結
※鹿死誰手?美依阿華戰列艦VS俄基洛夫巡洋艦,世界上最大炮艦和導彈艦的對決!
※「開上陸地的美國巡洋艦」,「麥田裡的宙斯盾巡洋艦」
※二戰美軍罕見彩照:有驅逐、巡洋、戰列、航母!
※騙了全世界?秘密建造驅逐艦比美巡洋艦都大
※遼寧艦險遭美軍巡洋艦撞擊?該艦將其撞跑
※快來看 日德蘭海戰中的英軍裝甲巡洋艦
※美媒評論055:力壓美日印巨型巡洋艦,如何區分驅逐艦和巡洋艦?
※神盾巡洋艦,以遠洋巡邏、近海防空和護航為主要目的
※真正的航母殺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將換裝超音速反艦導彈
※重巡洋艦最早的前身同輕巡洋艦一樣,都是裝甲巡洋艦
※晚清老照片:日旗艦松島號,「飛鴻號」巡洋艦
※它被稱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巡洋艦之王」的美譽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