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戰國時代群雄逐鹿,縱橫家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四處遊說,可謂「一口傾國」,這其中最顯要的人物當屬主張「連橫」的張儀。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為「縱」,「東西向」稱為「橫」。

秦國位於西方,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位於其東。六國結盟為南北向的聯合,一起對抗秦國,故稱「合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合,故稱「連橫」。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各國所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一批對當時的國家間的政治形勢非常嫻熟,善於辭令和權術,從中獲取功名利祿的說客應時而生,史書上稱他們為「縱橫家」。

《羋月傳》中舌燦蓮花的張儀,在真實歷史上,其實更厲害。而前期鬱郁不得志,最終輾轉多地後取得成功的他,也絕非偶然。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為何將同門師弟推向對立面?「合縱連橫」共譜戰國版的中國合伙人

兩套方案,一橫一縱,非此即彼,充滿了互斥性,怎麼能說這兩位哥們是合伙人呢?

其實,是不是合夥,不只是看方案,更要看方案背後的操作者。跟《中國合伙人》里的仨主角都是燕京大學畢業生一樣,蘇秦張儀都是戰國名導師鬼谷子的學生。按照《戰國策》和《史記》的說法,蘇秦是師兄,起初用的是「連橫」這套方案,結果沒被採用,於是轉而採用「合縱」。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後者這套方案迎合了當時的市場需求,結果蘇同學成為六家大公司的經理人,六顆經理印章掛在腰上,羨煞師弟們了。師弟張儀就向師兄蘇秦這裡集中,想在師兄的關照下找個好差使,結果蘇師兄不僅不關照,反而一頓數落。

張師弟的自尊心和戰鬥力被大大地激發了,他立即想到只有投奔另外一家公司——秦,才有可能報這一箭之仇,因此有了連橫。

其實當時除秦國之外的六國之間,總是在「合縱」和「連橫」之間搖擺不定。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這種搖擺不定的市場形勢其實給了蘇秦張儀他們巨大的操作空間,張儀站在秦國的立場上搞「連橫」,其實沒有壓縮「合縱」的施展空間,反而倒逼六國搞「合縱」;六國的「合縱」超過一定的度,又倒逼秦國加強「連橫」。

它們以「反制」的方式進行合作,以倒逼的方式取得共贏。


張儀的舌頭有多厲害?不僅讓六國忌憚,連秦國王室宗親都怕他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這裡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張儀之殘樗里疾

樗里疾為秦國王室宗親,秦武王(就是內個舉鼎砸死自己的倒霉鬼)的親叔叔,歷史中此人囂張跋扈。張儀在秦惠文王下很有本事,無奈一直受樗里疾壓制,而到了秦武王時期,從小加強體育鍛煉的他更看不上文人出身的張儀。

若要將對手置於萬劫不復之地,必先將其捧到至高點,俗話說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因此,此番計策第一步便是進言武帝重用樗里疾,派其出使魏國,以示兩國交好,另一方面,則向楚王進言,舉薦樗里疾為相國,使得樗里疾欠楚國一個人情,今後必念舊恩。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張讓的計謀按照計劃順利進行著,楚王也聽信其言,張儀讓趁樗里疾外出魏國,向秦武帝耳邊進獻讒言,正逢楚王送來書信推薦樗里疾為相國,秦武帝原本對樗里疾的聲望有所忌憚,知其有背叛意圖,大怒不已。

在張儀設下的局中,秦武帝與楚王都成為了他的棋子,步步為營使得樗里疾被僵死於方格之間,樗里疾得知後,無奈只得深夜逃出楚國,從此一蹶不振,最後鬱鬱而終。


當然,張儀的成功絕非偶然,重點是在亂世他做到了堅忍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作為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張儀身上有著怎樣非凡的人格特點和獨特智慧,來支撐著他?

第一是堅忍。

草根出身的張儀,雖貧寒但也有實現自己理想的執著與堅定。司馬遷描述張儀的態度用了「不服」二字,張儀性格中的不屈和堅韌流露出他為實現理想抱負的隱忍和頑強。

其次,超人的膽量和自信。

作為職業縱橫家,張儀的任務向來牽扯著巨大的國家利益和無數人的生死安危,每一次的遊說活動都是面對天下最有權勢的人物,都像是在刀鋒上跳舞,少有不慎便會有滅頂之災。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第三,敏銳的機會判斷力。

作為一個外交家,張儀時刻面對著瞬息萬變的局勢,這需要超強的信息分析能力和當機立斷的敏銳政治直覺,當機會來臨時一定要迅速捕獲。

另外,張儀在遊說時根據不同對手的情況進行策略上的應變,極其靈活。

在面對楚王時,張儀看透了楚王的貪婪和昏庸,所以對其開出極高的誘惑籌碼,說盡甜言蜜語,誘使其答應秦國的條件;在面對最強硬的反秦國家趙國時,張儀一改較為委婉的說服語態,強硬的分析秦國有實力聯合魏國、韓國、齊國一起滅亡趙國,這番充滿殺意的說詞震懾住趙王,立刻答應了張儀的提議,與秦國結好。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如此亂世,張儀對秦國如此忠誠的原因是什麼?

張儀對秦國的忠誠在春秋戰國這種禮壞樂崩的時代讓人無法理解,但筆者認為,張儀一半是忠誠,另一半是不得不忠誠。

第一,張儀辛苦得來的相位,他不想干,有的是人干。張儀之前有公孫衍,同時期又有出國謀士陳珍。把這兩位都下台,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第二,楚國被忽悠,一半為秦國,一半是私人恩怨。張儀在楚國時,和楚國相國喝了一頓酒,然而這位相國的一塊玉璧丟了,見張儀窮便各種打罵,換做是你,你會不報復?

第三,一介布衣的張儀,榮登百官之首,心存感激。

張儀的連橫之術,奠定了秦帝國之後半個世紀的外交策略,也成為秦帝國霸業的重要基石之一,正如李斯所說:「惠文王用張儀之計……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一口傾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雖然後人如揚雄,斥責張儀、蘇秦、公孫衍等人的縱橫遊說為「詐術」,然而他們在亂世中獨步政治舞台、縱橫捭闔的事迹,卻是戰國歷史上最閃耀的一幕。與張儀同時代的孟子弟子景春曾形容張儀之遊說效力宏大,到了「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地步。

與他同時代,叱吒風雲的縱橫游士與客卿,吳起、商鞅、龐涓、蘇秦,大多在榮譽的巔峰後遭遇飛來橫禍,客死他鄉,他能夠榮歸故里,壽終正寢,實則是一種難得的福氣。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歷史札 的精彩文章:

十大帝王陵墓所埋藏的秘密,至今我們仍在探尋(下)
十大帝王陵墓所埋藏的秘密,至今我們仍在探尋(上)
大清第一王,沒了江山沒了孩子,最後連屍骨都沒了
毒蛇守靈800年,撲朔迷離的成吉思汗陵墓
為何同意招安?或許是梁山這群光棍熬不住了

TAG:刀墓手札歷史札 |

您可能感興趣

瘦絕不是美的標準,有的胖也會讓你覺得傾國傾城
她擁有傾國傾城的美貌,而身高卻是她的一個硬傷
不施粉黛就可以傾城傾國,虢國夫人的風騷也是沒誰了
一朵傾國傾城的花,沒想到它也是一味治病良藥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可愛的女孩,她婚禮傾國傾城
她是三國里的傾國美婦,卻遭趙雲拒絕,最後孤獨終老
她出身貧賤但有傾國傾城之貌,後成為皇后
西施,貂蟬,竟然都是別人的小三!這可是傾國傾城的美女
就算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也要有摧毀一座城的驕傲
做一個女子,不傾國不傾城,快樂就好
傾國絕色,一代明君竟要納他為男寵,他心中只有仇恨
他被後世罵作好色誤國 其實他也不甘束手就擒 想過傾國一戰
沒生孩子之前,我也是傾國傾城的好不好
她不是花瓶,但卻芳華絕代,傾國傾城!
曾經傾國傾城,如今臉毀容,成為煙鬼!
宋美齡儘管傾國傾城,但蔣介石還是唯一不能容忍她的這個嗜好!
她是毛主席的後人,其美貌傾國傾城,但人生卻很不幸
歷史上不是每個紅顏都有資格成禍水,真有紅顏一笑傾城再傾國
生得丑沒關係,長成傾城傾國的樣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