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畫精賞」清 · 王鑒晚年代表作《雲壑松蔭圖》軸

「國畫精賞」清 · 王鑒晚年代表作《雲壑松蔭圖》軸

【國畫精賞】

清 · 王鑒晚年代表作《雲壑松蔭圖》軸

「國畫精賞」清 · 王鑒晚年代表作《雲壑松蔭圖》軸

紙本設色 108.3x52.2cm 上海博物館藏

王鑒於古代大家的藝術有著深切的領悟,能把握各家在圖式、丘壑、筆墨、意韻等方面的主要特徵,加以提煉,形成規範化的形式外象和表現語言,達到不求形似、妙得神髓的境地。如他在順治十七年(1660)為穆如作《仿黃公望縮本冊》中,分析元四家的藝術道:「元季大家皆宗董、巨,各有所得,自成一家。梅道人得其勢,王叔明得其厚,倪元鎮得其韻,黃子久得其神。然子久風格尤妙,真跡亦不易見,惟華亭董文敏及吾婁王奉常收藏,一一如天球拱璧,余何幸皆得縱觀。」他有幸觀摩元四家的真跡,對四人傳承董、巨畫風而各得其精髓的藝術特徵理解得十分精闢。又如在康熙十年(1671)作《仿范寬董源山水軸》中題道:「范寬、董源皆北宋大家,故用筆相肖,范畫渾厚,董畫幽淡,各極其致,非南宋後所能夢見。」王鑒一生中大部分作品都標上仿古人某件名跡,或仿某家某法,都能繼承某家的圖式,加以重新組合,構成典範式的圖像;在筆墨方面,則提煉出規範性的技法元素,務求表現出名家富有特徵的筆墨意韻。而在具體形體上並不斤斤於細節形似,猶如他在順治十七年(1660)所作《仿古山水冊》中所說的:「仿古十幀,不求形似,聊免畫家習氣耳。」王鑒在長期臨仿古畫並加以陶冶綜合之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筆墨個性,秦祖永在《桐陰論畫》中評道:「沈雄古逸,皴染兼長。」「工細之作,仍能纖不傷雅,綽有餘妍。雖青綠重色,而一種書卷之氣,盎然筆墨間,洵為後學津梁。」在清初他與王時敏並為畫苑的領袖人物。

《雲壑松陰圖軸》(上海博物館藏),作於康熙乙卯(1675),時年七十八歲。此圖布局轉折多姿,皴法用披麻兼解索,細密靈活,而轉向尖勁。畫法近王蒙之整飭縝密,然不及王之蒼茫沉鬱。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名家聯墨」康有為 行書《雲鶴神鸞五言聯》
終夜有聲——中國畫中的水
上元佳節|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門燈火夜似晝
寓雄奇於淡遠之中:曾國藩的書論和書法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國畫精賞」清 · 趙之謙代表作《菊石雁來紅圖》軸
國畫精賞元 · 黃公望 代表作《丹崖玉樹圖》
「國畫精賞」清 · 華喦《金谷園圖》軸
「國畫精賞」清 · 華嵒《朱菊秋禽圖》
「國畫精賞」元 · 王蒙《黃鶴山樵坦齋圖》
「國畫精賞」清 · 沈銓《九如圖》
「國畫精賞」吳湖帆《媚秋堂尋詩圖》
「國畫精賞」清 · 王原祁《秋山幽境圖》
「國畫精賞」宋 · 朱紹宗《菊叢飛蝶圖》高清詳解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松壑鳴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明 · 劉珏《夏山雨霽圖》
「國畫精賞」明 · 沈周《溪山秋色圖》軸
「國畫精賞」元 · 倪瓚《秋亭嘉樹圖》高清詳解
「國畫精賞」清 · 趙之謙《古柏靈芝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 清 · 吳歷 懷舊之作《葑溪會琴圖》卷(上海博物館藏)
「國畫精賞」明 · 沈周《溪山晚照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明 · 錢穀《溪岸早春圖》
「國畫精賞」清 · 戴熙《修篁書屋圖》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溪山策杖》(山居幽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