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精賞」清 吳歷《興福庵感舊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
清 吳歷《興福庵感舊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吳歷 興福庵感舊圖卷 絹本設色 36.7x85.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鑒賞
本幅自題:「吾友筆墨中,惟默公交最深。予常作客,不為話別,恐傷折柳。庚戌清和,游於燕薊,往往南傳方外書信,意甚殷殷。辛亥秋冬,將欲賦歸,意謂同此歲寒冰雪,而未及渡淮,聞默公已掛履峰頭,痛可言哉。自慚浪跡,有負同心,招魂作誄,未足抒寫生平,形於絹素,訾筆隕涕而已。卻到曇摩地,淚盈難解空。雪庭松影在,草詔墨痕融。幾樹春殘碧,一燈門掩紅。平生詩畫癖,多被誤吟風。魚雁幾曾隔,賦歸遲悔深。自憐南北客,未盡死生心。痴蝶還疑夢,飢鳥獨守林。雲看無限意,何事即浮沉。甲寅年登高前二日雨霽並書。桃溪居士吳子歷。」鈐「吳歷」印一方。卷尾有許之漸、紀萌、張景蔚三家題記。甲寅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歷時年43歲。
此圖是作者為懷念故友默容而作,一段長題簡述了二人的交往,情深意切。畫中描繪興福庵的景物,寺外雜樹叢竹,牆內孤松白鶴,本是一處清幽之所,然人去室空,滿目凄清,透露出作者以筆墨寄託哀思的心境。樹木勾點結合,層次分明,穿插自然,蜿蜒曲折的圍牆加強了畫面的縱深感,山石有皴有染,大面積的青綠敷色表現了真實自然的景緻,是畫家兼取宋、元畫法而別具一格的代表作。
畫家簡介
吳歷(1632-1718),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人 。少時學詩於錢謙益,學畫於王鑒、王時敏,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惲壽平有「清初六家」之譽。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繼至澳門進耶穌會,前後在嘉定、上海等處傳教三十年。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墨井畫跋》。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名家聯墨」清 李鴻章《行書八言聯》
※「連載」《蘇東坡傳》第十三章:黃樓
※啟功:從佛法中走來,滾滾紅塵樹起大境界
TAG:中國書法網 |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松壑鳴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柳村秋思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 趙之謙《古柏靈芝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 董邦達《三希堂記意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宋 · 梁楷《潑墨仙人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吳歷《雲白山青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高清詳解
※「國畫精賞」宋 · 趙佶《紅蓼白鵝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明 · 沈周《溪山晚照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陳洪綬《雜畫圖冊》!
※國畫精賞明 · 沈周《山水》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宋旭《匡廬瀑布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清蔣廷錫《鵓鴿譜》
※「法書欣賞」清 · 金農行書《游禪智寺詩》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拓澄清堂帖 卷二》《邢侗舊藏本》北京故宮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錢選《西湖吟趣圖》卷
※《宮廷之雅:清代山子玉器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藏—吳鎮《墨竹譜》
※法書精賞元 龔璛《教授帖》頁(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清汪承霈《春祺集錦》台北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