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在曾經的八九十年代,每逢過年,在外的遊子就滿街尋找電話亭,要排隊的;或者街坊王奶奶家的一部電話就連接了整條街巷的問候,聽筒里,是來自那個過年卻回不去的家的聲音。遙遠的那個年代,只要有電話和電話線的地方,就能傳遞家的溫暖。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各個年代的公用電話牌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1887年紐約的電話線,這密度幾乎可以捕鳥了!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於2006年投資成立,是中國唯一的一家電話機專業博物館,地處北京郊區順義,剛好位於美麗的自然保護區漢石橋濕地之中。這座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幾十個國家的三千多款電話藏品,還保留了三千多件相關的圖文史實資料,十分珍貴。所有收藏品都系統反映了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電話機發明以來,世界電話百年的發展歷程。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館內在現民國時期接線員的場景


如果有人問,中國最普及的是什麼?電話一定算一樣,各種用途或形態的電話曾經目不暇接。的確,電話在中國的普及速度是任何一種商品難以比擬的,從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單位只有一部電話,到21世紀初期家家戶戶都安有電話僅僅用了20來年的時間。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民國時期接線員


轉眼,又一個20年眼看過去了,很多人家中卻似乎看不見電話的蹤跡了。我們經歷了從「不裝電話」到「家家裝電話」,再到現在另一種方式的「不裝電話」的過程。電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發展是一種「否定之否定」的路線,從「不普及」到「普及」再到「不需要去普及」,然而電話實實在在地代表著整個輝煌的通訊時代的開端,無論從社會意義層面,還是人文層面,它們的存在都要被歷史記住。


電話被發明出來啦!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電話發明(原型)仿製


電話的發明家是英國人亞歷山大·貝爾。貝爾出生在英國一個聲學世家,後移居美國。由於職業上的原因,他研究過聽和說的生理功能。1873年,他辭去波士頓大學聲音生理學教授職務,開始專心研製電話。要研製成電話,先要把聲音信號變成電信號,再把電信號變成聲信號,在貝爾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電話發明(原型)仿製


1875年貝爾在工作中看到電報機中應用了能夠把電信號和機械運動互相轉換的電磁鐵,這使他受到了啟發。貝爾開始設計電磁式電話。他最初把音叉放在帶鐵芯的線圈前,音叉振動引起鐵芯相應運動,產生感應電流,電流信號傳到導線另一頭經過轉換,變成聲信號,隨後,貝爾又把音叉換成能夠隨著聲音振動的金屬片,把鐵芯改作磁棒,經過反覆實驗,製成了實用的電話裝置。1876年,貝爾又獲得了美國的電話專利,他不僅發明了電話,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電話公司。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我國清末年間的電話接線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郵票和電話卡


除電話機外館內還有世界近100多個國家電話題材的郵票和幾十個國家電話機題材的電話卡,幾百本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國內不同省、市、單位反映電話機發展歷程的電話號碼本,以及其它上千件見證電話發展的相關藏品和珍貴的史實資料。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資料


1900年前後,義和團起義,白蓮教盛行,清朝百姓覺得在聽筒一邊就能聽到另一邊的千里傳音太不可思議。因此認為電話是「妖魔」的東西,於是開始毀壞電話線、電線杆,這條告示就是清政府禁止百姓這種行為。這條告示是全國現存獨一無二的。


電話機是讓全人類都受益的一項偉大的發明。在今天我們享受通訊帶來的超越時空的便捷時,不僅要感嘆前人的智慧,更不能忘記前人在研製和發展電話機通信技術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了解電話機的發展歷史是我們對前人的最好紀念和尊重。下面就跟框哥來看一下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形態的電話吧!


來自各國各年代的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瑞典愛立信公司1886年生產的電話機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1892TN埃菲爾鐵塔,愛立信公司1892年的產品。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1910年前後的美國自動電話牆機


走進博物館,彷彿置身於一個電話機的世界。牆上掛著各個時期的電話機的介紹和歷史,從最早的發電機帶動的磁石電話牆機,到30年代我們在電影《雷雨》中看到的周公館的手搖式電話,再到紅軍長征中能發電的軍用話機,再到80年代牛仔褲興起時的牛仔褲形象的電話,還有20世紀70年代中國國家領導人專用的「紅線一號」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二十年代的美國磁石電話


磁石式電話機是1920年代法國電信局推廣的非常普遍的一款機型,由於當時電話機沒有免提和多方聽話的功能,所以專門設計第二個懷錶式受話器可以二人以上同時接聽電話,大大方便了接聽者,在民間人們又稱它為「丈母娘電話」。它的造型獨特,體積小(相對於那個年代),再加上它趣味性的寓意,深得許多顧客喜愛。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二十年代美國,這部電話是最早的酒店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三十年代,德國的內線電話和德國西門子商務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三十年代英國金字塔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四十年代的匈牙利自動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五十年代美國工程用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六十年代,愛迪生公司生產的內線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七十年代的美國私人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印尼野外電話「聖路易精神號」飛行紀念


八九十年代的電話萌萌噠!


進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話的形態開始產生多元化的大變化,比如貓王形象的能唱歌的電話機;嘴唇的、高跟鞋的、足球的、汽車的、動物的等各種造型的電話機在這裡應有盡有。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貓王電話不僅能打電話,而且能唱能跳。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小貓的尾巴居然是電話線,這種設計一點都不違和。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小狗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哈雷摩托車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川崎摩托車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電話的設計者真的是想「上天」了。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計程車電話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從計程車到這部蝙蝠車,瞬間鳥槍換炮。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這兩位老對手,你可口可樂能做成電話,我百事可樂憑啥不行?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喝完可樂,薯條也來刷存在感了,如果再加個漢堡,絕對是就現在各種「話費套餐」的鼻祖。



在博物館裡看電話機的發展變遷,感受百年電話文化



順義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


這座博物館坐落在北京順義的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空氣質量比北京城區至少好一到兩級,當城內空氣重度污染的時候,這裡的天空依然蔚藍,呼吸依然順暢。而框哥來老電話博物館的時令是寒冬臘月,湖面結冰,樹木和小草也都不再油綠。而據老電話博物館的車館長說,每到夏季,這裡水草豐美,一派生氣,許多家庭或者朋友都來此處露營野餐,而一旁就是老電話博物館。


愜意的享受陽光,再進館讀讀百年的電話文化,好不暢快,好不充實!


Tips:


1、漢石橋濕地裡面的湖號稱「野釣湖」,200塊錢一個人,釣台很不錯,魚據說沒以前多了,但也有技術高的人釣了30多條大魚;


2、冬季北京郊區寒冷,請多穿衣物;


3、濕地面積1900公頃,是北京僅存的大面積蘆葦沼澤濕地,有京郊「小白洋淀」之稱。公園保護區風景優美,而且免門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yesOnRoad 的精彩文章:

全球房價最貴的城市,賭場和豪華遊艇隨處可見
丹麥男子搭乘集裝箱船週遊世界,已走過121個國家
享受寧靜之美,盤點國內九大世外桃源般的旅遊地
跪拜儀式自成一體,泰國總理拜見王室近乎趴地跪拜
土豪們真會玩,豪華旅行團的攪拌棒是黃金帶鑽的!

TAG:EyesOnRoad |

您可能感興趣

從流行文化里看愛情觀的變遷
用震撼影像感受印度三十年變遷,豐富的色彩展現最人文景觀
文物會說話:詳解中國古代弓箭的變遷史
變形也變不出新花樣了?看看變形金剛電影系列中變形方式的變遷
暑假不知道看什麼?來看看日本的科幻電影變遷
太原老電影院的變遷,老年人到哪兒看電影
從麻核桃變遷看文玩人心態,你真的懂文玩人嗎?
時代的變遷!日本大學公開少女漫畫風變化資料引熱議
電視劇「主旋律」的世紀變遷
倫敦塗鴉藝術的變遷和故事
從教育發展看鶴城變遷
潮流女裝服飾的變遷是一部歷史,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
再現時代的變遷!《火影》博物館5月開張
繁華變遷 電腦城的昨天和今天
時代的變遷,也無法湮滅大清銅幣散發出的風采
戰鬥機座艙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而變遷:由複雜到簡單科幻
何以變故易常?──以環境變化解釋文化變遷
動物的文化:日本紅面獼猴的飲食文化變遷
對越自衛反擊戰如何影響了我軍輕武器的發展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