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一般存在的諸葛亮,晚年錯用此人誤國誤民

神一般存在的諸葛亮,晚年錯用此人誤國誤民




淺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之要因


來自:歷史大學堂(

oldmanno


文:王金白






諸葛亮北伐戰爭,是蜀漢以「匡扶漢室,討伐曹魏」為名的主動發起的對外戰爭,當然,要是從曹魏方面來看,那就是一次「侵略戰爭」了,所以史學界對這次戰爭的「性質」,也是一個小分歧。




但是有一個問題爭議就更大了,那就是諸葛亮為什麼要積極北伐?明知蜀漢國力羸弱還要主動向強大的曹魏發動戰爭,難道真是諸葛亮為實現自己理想的「一己私慾」而為之?




眾所周知,諸葛亮北伐以失利告終,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在形式大好的情況下,因為關鍵時候的用人不當,導致滿盤皆輸,這又是為什麼呢?




下文就這些疑問,和讀者朋友們來一同探討探討。








▲蜀漢








一、背景








想了解整個事件,首先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關羽痛失荊州且兵敗身死,孟達因此投奔了曹魏,以及「夷陵之戰」劉備敗於孫吳陸遜,各種外患爆發之後,蜀漢的日子真的是可謂艱難至極。




不過還好,蜀地的天然屏障之優勢以及諸葛亮的深謀遠慮,還是讓蜀漢度過了這次危機,而且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更是「一肩挑」,為扭轉蜀漢之局勢,採取了很多積極的措施。




這裡我們簡介兩點:


1、


派遣鄧芝和費禕多次出使孫吳,與孫吳關係重新修好,使得孫劉聯合抗曹的大戰略方針得以實現,這為北伐奠定了理論基礎;




2、


諸葛亮趁著與孫吳和好之際,出兵收復了南方蠻夷,穩定了蜀漢的大後方,憑藉著「七擒孟獲」徹底征服了南方蠻夷之心,使得少數民族同胞們心甘情願的為蜀漢建設出錢出力,這大大提升了蜀漢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說到平定南方之亂有位人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人便是馬謖,為什麼說馬謖貢獻很大呢?




因為整個南征的戰略思路就是馬謖提出來的——

「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就是南征戰略思路的精髓,也的確,結果簡直超乎諸葛亮想像,這就使得諸葛亮對馬謖更是信任有加。





以上是蜀漢國內的情況,那麼國外大環境怎樣呢?




孫吳的情況我們上文小有介紹,孫權是十分支持孫劉聯盟的,而且主觀上也有了北伐曹魏的意願,孫吳方面對蜀漢有利無弊。




而真正的威脅是來自曹魏,曹魏政權雄踞北方,地大物博人才濟濟,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曹魏方面三大主力兵團,即雍涼兵團鎮守西蜀(蜀漢),淮陽兵團,鎮守東吳(孫吳),荊豫兵團,位居荊州一代,其他兩大兵團之間隨時策應,並且曹魏北方也有足夠兵力抵禦遼東公孫家族以及少數民族等突髮狀況。




所以可以說,蜀漢如不主動出擊,待曹魏持續壯大,結果無異於坐以待斃。




應該說諸葛亮對這一切早有意識,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民心目中對漢朝的認可度也會越來越低,那麼蜀漢一直高舉「匡扶汗室」的正義旗幟,到時也將站不住腳,這種道義上的優勢也蕩然無存,等到那時恐怕是三個諸葛亮也無回天之力。




所以說大環境決定著諸葛亮北伐是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魏國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








二、戰爭








雖說北伐勢在必行且越早越好,但諸葛亮並沒有貿然行動。




事實證明,諸葛亮確實足智多謀,好出奇計,但是穩紮穩打才是諸葛亮的真實性格,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已有印證。




第一次北伐正是本文書寫的重點,因為第一次北伐是諸葛亮戰果最「輝煌」的一次,同時也是諸葛亮最飽受非議的一次,更是史學界爭議最大的一次,那麼這場戰爭究竟發生了什麼?




且看戰爭之過程。




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再上奏《出師表》之後,拉開北伐序幕。




不知各位讀者是否有同感,在下每每讀完《出師表》都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總是會被諸葛亮的那片赤誠之心以及為實現凌雲壯志甘願赴湯蹈火之決心所感動。




蜀國人民就是在這樣的精神支柱下,開啟了收復中原的艱辛之路。




應該說,對於這次蜀漢的主動出擊,曹魏方面還是感到些許意外的,因此曹魏的雍涼兵團對於蜀漢的侵略準備的十分不充分,乃至於險些釀成大禍。




我們來看一下蜀漢的戰略戰術,諸葛亮派遣趙雲和鄧芝領兵擺出了由斜古道直接攻打郿城,郿城依傍渭水,而順著渭水就可以直取長安,所以曹魏上下十分緊張,魏明帝曹叡趕緊安排曹真領兵阻擊趙雲、鄧芝,此舉吸引雍涼兵團的主力,而諸葛亮則帶領大軍選擇了一條看似最遠的路,向西出祁山(繞過秦嶺大部)直取西北隴右地區。




果然收到了奇效,由於曹魏大軍被「聲東擊西」之計騙的「跑了偏」,所以隴右五郡可以抵禦蜀漢的能力大大被削弱,於是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望風而降,同時雍州刺史郭淮也退回上邽等待支援,只有隴西和廣魏二郡拚死抵抗,此時對於蜀漢來說是形式一片大好!




在第一次北伐,關於戰略戰術方面,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魏延提出來的「子午谷奇襲」計劃,魏延並非演義所講「腦後有反骨」,在名將凋落的三國後期,魏延在蜀漢軍界,那是神一樣的存在!




所以,針對魏延有板有眼的奇襲計劃,諸葛亮著實考慮了一陣子,因為一旦成功,戰果十分誘人,但是最終沒有被諸葛亮採納,原因是這個計劃太「完美」了,完美到不能出現一點差池,所以說,諸葛亮性格穩重型,步步為營才是他的上策。




也恰恰因此有人詬病諸葛亮並非將才。正所謂「兵者,詭道也」,鄧艾都能偷渡陰平,一舉攻破蜀漢,諸葛亮還不如鄧艾?




其實不然,鄧艾敗了,曹魏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可是諸葛亮肩負蜀漢之命脈,關係厲害之大,不可同語。




我們再回到戰爭中,從地圖上來看,未投降的隴西郡位置偏西,與少數民族地區接壤,南安和天水兩郡將其與曹魏中央隔離,長此歸降蜀漢是必然,而廣魏郡地處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之間,被攻破的可能性極大。




如果曹魏失去隴右地區,將會出現秦嶺天塹無法隔離蜀漢軍隊,同時隴右向來盛產戰馬,當年秦宣太后為了得到隴右(當時還叫義渠),不惜犧牲自己的色相,可見這個地區多重要。




而曹魏軍隊又以騎兵見長,沒有了戰馬盛產之地,無異於被蜀漢來了個釜底抽薪,所以此時曹魏朝廷一片驚慌!




魏明帝曹叡請出老將張郃,寄希望於這位歷經曹魏三朝的老將軍能夠力挽狂瀾於水火。




張郃一生身經百戰,是此時「五子良將」唯一在世的一位。




張郃不愧為智勇雙全,一下子就看出此時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




街亭乃是整個隴右的咽喉之地,誰能佔領街亭,誰將佔有主動權。




他奏鳴曹叡,如果我們能夠先於諸葛亮而佔領街亭,那麼蜀軍將不攻自破,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




但是張郃也指出,以諸葛亮之才能,不可能不知道街亭的重要性,出兵要越快越好,事不宜遲!




於是,曹叡立刻加官張郃,命其總督各路軍馬,出征街亭。並且曹叡佯裝自信的說: 「蜀漢之地易守難攻,這次諸葛亮帶兵出動出來,正好有勞老將軍代朕擒賊。」




曹叡的這次佯裝自信,並不是驕傲自大,而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一位英明的君主所需要的城府與鎮靜!




張郃即刻點兵啟程,一路上都在盤算著,要是蜀軍早於自己駐守在街亭,自己應該如何應對?並且老將軍也在琢磨諸葛亮會派誰前往街亭呢?




以街亭的重要性,蜀漢唯有魏延是第一人選,要是真是魏延早於自己出現在街亭,事情就不好辦了。








▲影視形象,

張郃







久經沙場不是吹出來的,張郃老將軍的各種預測都是準確的,唯獨一點出乎張郃意料,那就是早於自己出現在街亭的不是魏延,而是馬謖。




老將軍心想諸葛亮果然先點將佔住街亭,正在絕望之際,突然發現,蜀軍的大漏洞,蜀軍居然駐紮在山頂,而放棄駐紮在山腳下大河旁,倘若我切斷其水源,蜀軍豈不是不攻自破?




想到這裡,事不宜遲,命令三軍將河道上游截斷,斷可蜀軍水源,把其困死於山中,這著實讓老將軍喜出望外!




馬謖前文有寫到他,這個人很有才華,一直頗受諸葛亮喜愛,甚至諸葛亮有意培養馬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很多重要的決策,諸葛亮都徵求馬謖的意見,套用當下流行語「馬謖,你怎麼看」?也確實馬謖提出過很多有見解的建議。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馬謖也是來自荊州,與諸葛亮同屬於「荊州集團」。




蜀漢內部並不想演義所描寫的,大傢伙都是高度一致的團結在諸葛亮周圍的,蜀漢內部至少有三大集團,即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首,也是劉備的嫡系,佔據主導地位,「蜀漢四相」均來自這個集團。




第二個是東州集團,就是劉璋的老部下後投靠了劉備,在法證去世之後,李嚴就成了核心,對了還有個孟達,李嚴本和諸葛亮同為託孤大臣,但是後來卻被諸葛亮抓住機會貶為庶人。




最後一個集團就是益州集團,這個集團主要成員是益州本土坐地大戶,以譙周為代表。譙周學識淵博,陳壽(三國志作者)就是譙周的學生深得本州民心。




三股勢力錯綜複雜,本文不過多講述。




也就是說,荊州集團如果想持續把持蜀漢主導地位,就必須後繼有人,毫無疑問馬謖就是很不錯的苗子,是苗子就得培養,就得建立功績與威望,所以諸葛亮同意了馬謖的帶兵申請,委重任於馬謖。




在馬謖上路前,諸葛亮反覆跟馬謖強調街亭之重要,切記不可掉以輕心。並且,將戰略思路也告知馬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這簡直就是耳提面命、「手把手」式教學。




最後,特地安排老將王平為馬謖的副將,目的就是讓馬謖有個能商議事情的人,下達決策不至於太過武斷。




馬謖滿口答應,請丞相放心,屬下必不負重託等言辭說了一堆,於是,馬謖帶著諸葛亮的無限期望上路了。




上了路的馬謖是洋洋自得,早將諸葛亮的「喋喋不休」拋之腦後,行事完全秉承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則,在軍事安排上,處處反諸葛亮之道而行之,執意安營紮寨與山坡高處。




老將王平發現不妥,指出了有被魏軍切斷水源的風險,但是馬謖根本不予理會,並強詞奪理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




而且他還強調說自己熟讀兵書,連丞相都得向自己請教等抬高自己的話,甚至傲慢的輕蔑王平沒有文化,不懂兵法,最後以主將身份來打壓執意勸阻的王平,王平無奈,於是帶領本部兵馬駐紮在山下,與馬謖成倚角之勢,也恰恰是因為王平的正確選擇,蜀軍才倖免於全軍覆沒。







▲影視形象,

馬謖






三、結果








文章寫到此處,相信朋友們能夠明白為什麼諸葛亮會關鍵時刻用錯人,戰鬥的結局就更是一目了然,張郃切斷蜀軍水源,在晚到街亭的不利情況下,幾乎無消耗地將陣地奪了回來。




街亭失守,導致諸葛亮之前取得的所有戰果都化為泡影。




當得知街亭失守的噩耗時,諸葛亮幾乎暈厥。




諸葛亮深深懊悔自己沒有謹記劉備遺言,劉備臨終前特地跟諸葛亮說:「馬幼常(馬謖字幼常)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劉備一生在用人、看人方面確實高超。

諸葛亮深深地嘆了口氣,一切都追悔莫及了!




最後,諸葛亮無奈之下只好撤兵,在曹魏大軍未到之前,安全地將軍隊撤回西川。同時,諸葛亮揮淚將馬謖斬了。




諸葛亮斬馬謖也是那麼的無奈,他雖然與馬謖情同父子,但是馬謖的過失太大了,不以正軍法,難以平人心,蜀漢內部的平衡,很可能迅速土崩瓦解,所以從各方面考慮,馬謖必須死。




諸葛亮回到成都後,上疏請求降三級處分,劉禪同意了諸葛亮的請求,但是相父的位置是無可取代的,諸葛亮仍然行丞相事,說白了就是依舊權力不變。




之後,諸葛亮又進行了四次北伐,都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最後在五丈原鬱鬱而終。




諸葛亮北伐的失敗,可以說主要就敗在用人上,更直接的說就是敗在馬謖上,我們可以假象一下,如果街亭不失結果會是怎樣?




我覺得,雖然不敢說諸葛亮一定能夠收復中原,但是將隴右地區劃入蜀漢版圖並非沒有可能,再進一步想,隴右地區果真被蜀漢控制,長安豈不指日可待?




當然這一切都是設想而已。




隆中對並非絕無可能,只是時也、運也、命也。




看鑒開通

地理板塊



地理紀錄片導演團隊

火力全開


關注後回複數字1-10有驚喜!


掃碼下面二維碼即可關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30歲以前還是屌絲的曾國藩是如何「脫胎換骨」的?
古代也有個羅玉鳳? | 歷史充電寶
讓你見識朝鮮特種兵到底有多狠!

TAG:看鑒 |

您可能感興趣

「神一般」存在的諸葛亮,晚年錯用此人誤國誤民
此人是曹操的剋星,他若一直在蜀漢,諸葛亮不會錯用馬謖
劉邦閱人無數,晚年卻錯用一人,差點葬送後代江上
諸葛亮聰明一世卻錯用一人,導致自己活活累死!
唐玄宗錯用一丞相,錯信一節度使,錯愛一女人,引發驚天大變局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不是你想像那樣的,以前錯用過嗎?
「別來無恙」被錯用千年之久
美國逼日本投降,首相錯用一個詞語,害得數十萬日軍陪葬
讓孩子仰頭止鼻血,這樣的方法你錯用了多少年?
預防感冒,不少人都錯用了這個方法
被錯用多年的「衣冠禽獸」,原來是令人羨慕的職業!
這兩行字很多人購買花露水時都沒看,一旦錯用後果很嚴重
毛主席曾勸蔣介石投降失敗,只因錯用一人,他是誰?為何失敗?
劉備錯用此人,導致蜀國一步步走向滅亡
讓孩子仰頭止鼻血?這樣的方法你錯用了多少年!
唐玄宗錯用了哪兩個人毀了盛唐?
劉備臨死前錯用一大臣,把諸葛亮整得差點發飆,劉禪哭笑不得
唐玄宗錯用哪兩個人毀了盛唐?
棉簽的用途很多,你卻錯用它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