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鍾飆:再別黑橋

鍾飆:再別黑橋

藝術家鍾飆在黑橋的11年


黑橋是個神奇的地方,藝術家與村民、外來雜居者共同生活於此。曾幾何時,它是無數人心中理想的「藝術烏托邦」。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8年前就開始的拆遷傳聞終於變成現實,藝術區不在新的規劃之內,藝術家們不得不告別這裡。


11年時光轉眼即逝,作為黑橋最早的進駐者之一,藝術家鍾飆與YT分享了他在黑橋的歲月。今天,讓我們再別黑橋。

鍾飆:再別黑橋



2017年2月13日,鍾飆回到黑橋拍下這張照片


(以下為鍾飆的回憶)

2005年,我辭去了四川美術學院創作科研處的行政工作,精力又重新集中到創作上。有一天,策展人朱彤從南京來到我家,一直聊到天亮,力勸我把重心從重慶轉移到北京。我當然知道,即便是地方上的領頭羊,到北京通常也只能混跡羊群,格局大不一樣啊!2005年10月,我們一行人到北京找工作室,先看了位於六環內「壹千棟」別墅區附近的倉庫,邱志傑也打車趕來,他特地讓我們看了看計價器:99元,這個距離超出了計劃。當時大家迫降北京心切,覺得只要位置合適,房子都是可以改造的。


經紫禁軒畫廊主潘修龍、魏煒介紹,我們前往黑橋村。迎面而來的保旭東,像一位喜劇演員,樂呵呵挺好說話。他2000多平米的倉庫已經空置一年多了,南北都是菜地。但重要的是,離798隻有5公里。房租2006年1月1日算起,每天0.28元/平米,之後逐年遞增。我們當場就分完了這座倉庫,起名「黑橋藝術村1號」。來自重慶的鐘飆、南京的朱彤、成都的楊冕、以及台北的洪東祿成了黑橋最早的藝術客。

鍾飆:再別黑橋



2007年4月6日

倉庫改造的力度很大,門前卸貨的空地也將變成花園。藝術家楊冕第一個開始裝修,他是成都藍頂藝術區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具有豐富的經驗。春節剛過,他就和助手吳洪軍,開始了艱苦的拓荒改造。與此同時,房東受此啟發,繼續租地按工作室要求蓋房,便有了二期、三期……再後來又分出A、B、C、D、F區。只是密度越來越大,再沒有開闊的花園。


我2007年1月1日入住。工作室北面,玉米地的盡頭是環鐵——國家鐵路試驗中心環形試驗場。列車試驗不時呼嘯驚夢,到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中國高鐵誕生。窗外,不經意間見證了歷史。

鍾飆:再別黑橋



2007年8月11日

如同高鐵,黑橋藝術區一起步就趕上了中國藝術市場狂飆突進。繼水墨畫價格沖高之後,更具有國際市場的中國現當代藝術就顯得低廉。2006年張曉剛的作品在紐約蘇富比以近百萬美元成交,成為拐點,現當代藝術市場迎來井噴。2006-2008年,大量資金湧向這塊價格凹地,泥沙俱下,不少人甚至改行來做藝術。對工作室的突發需求加速了黑橋藝術區的發展。


2008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發全球金融風暴,這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它留下的唯一遺產是:價格把藝術介紹給了大眾。耀眼的藝術品價格比過去任何傳播都更有效,各種報刊雜誌紛紛開闢藝術專欄。從那時起,小眾藝術有了大眾土壤。所以儘管市場低迷,黑橋藝術區卻繼續前行。加上2009年以後,東營、北皋、金盞、索家村、將府等其它藝術區陸續被拆,更多人來到黑橋,使這裡逐步提升到上千藝術家的規模。


這個離北京CBD中心只有16公里的城中村,不僅被藝術家盯上了,農民工也大量湧入。村民與藝術家處於同一時空不同維度,在各自的邏輯里發展,藝術家從黑橋走向世界,村民出租房屋邁進小康。加上數萬外來人口,大家互為背景、互為幻覺,卻幾乎從不交叉。每次進出村,經過嘈雜的菜市場,都要逆水行舟驅車緩慢穿越人浪;垃圾站周邊散落的垃圾,讓人想起考試答不上來的填空題,亂七八糟的答案總是無法準確填入。只有回到花園裡的工作室,才遁入世外桃源。

鍾飆:再別黑橋


2009年11月1日


我的許多重要創作和生活經歷都在這裡上演,人來人往,花開花落,如同一個情景劇的舞台,不斷翻閱春夏秋冬。2009年10月20日,黑橋藝術區迎來了迄今最大的一場藝術活動:海市蜃樓之夜。這是我為剛剛完成的巨幅作品《海市蜃樓》舉辦的Party。邀請函上這樣寫道:「10月20日是在這樣的經過中升溫的:從您的腳步聲出發,走過百老匯音樂劇經典選段,穿越遠古琴音,在海市蜃樓的繪畫與影像中融化,用舞蹈讓電音顯形……當歡樂派對在朝陽中惜別時,請捧好您激烈的心跳。」500多名各界人士激情匯聚,法國《觀點周刊》也做了介紹,這個名噪一時的「海市蜃樓之夜」成了北京記憶,也是黑橋絕唱。

鍾飆:再別黑橋



2009年10月20日


環鐵和頤和園分別位於天安門的東北和西北,與天安門的直線距離都是13.5公里。 隨著機車速度的提高,環形試驗場已經不能滿足實驗要求,鐵路大環將被逐漸廢棄。中交集團介入開發,規劃大大升級,環鐵之內將是濕地公園加文創。事實上,在11年的演變過程中,原本藝術區也可以成為黑橋乃至崔各庄鄉的發展選項,但藝術家從未與村政府建立過任何溝通,也沒有主動參與村裡建設,中途甚至還起過一些衝突,都是由於各自為政缺乏互動機制的結果。所以到後來,漸漸起勢的藝術區,仍然沒能成為更宏觀的大勢可以利用的資源,緣分就這樣盡了。即便是未來文創產業從這裡重新崛起,前面的文脈已不算數。就像今天的希臘與古希臘文明根本不是一回事兒那樣。


現在,望京部分房價已高達每平米10萬元,怎麼還能奢望繼續廉價享用離城市中心更近的黑橋呢?工作室就像巴士,它的作用就是帶我們去人生的下一站,到站了就該換乘另一輛巴士,但不管走到哪裡,藝術家都不會停止創造。

鍾飆:再別黑橋



2010年7月23日


我的新工作室在離T3航站樓不遠的李橋鎮。沒有嘈雜沒有垃圾堆,穿過2公里的林地就是高速公路入口,不堵車的話到798隻要25分鐘,到東二環入口也僅僅28分鐘。彭禹覓得的地方,找到80後的周凱來開發做房東。15000平米的傢具廠很快就被幾十位藝術家瓜分。周邊的廠房也成為搶手貨。由於交通的便利,李橋,正在迅速成為北京新的藝術區。


熟悉的故事還將上演:藝術不斷的超越既定規範和現有邏輯,拓展文化和地理的新疆界,孕育潮流,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藝術家又將遷徙到更遠的城市邊緣,就像當年來到黑橋一樣。我們應該為此而驕傲。


時間,不是太快,恰恰是太慢——11年濃縮的高密度劇情,彷彿過去半個世紀的容量,而我們依然年青。


再別黑橋,不帶走一片雲彩。


2017年2月2日寫於李橋

鍾飆:再別黑橋



2011年10月7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2年4月12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3年3月20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4年11月11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5年5月12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5年12月11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6年3月24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6年7月29日

鍾飆:再別黑橋



2016年11月21日


編輯吳小霜


圖由鍾飆授權發布


/ Y T 原 創 未 經 允 許 不 得 轉 載 /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如何用藝術實現La La Land中的「愛情濾鏡」?
Pixy:結婚後,除了領證,我們還是互稱男女朋友
95後少年之愛:我們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時代,卻不知它何時會到來
與電影錄音師、詩人談戀愛的人

TAG:YT藝術雲圖 |

您可能感興趣

再別康橋
小提琴曲《再別康橋》,聽一遍醉3天!
再別諾坎普:恩里克的兩簇時光,兩次告別
口哨《再別康橋》,連聽了3遍,耳朵醉了!
勸你再別熬夜了
安影誦讀:再別康橋
當小提琴遇見《再別康橋》,美爆!
詩詞:再別康橋 你忘記了多少
徐志摩《再別康橋》
再別說自己剁手黨了!古埃及發掘了一個滿是如來神掌的坑
再別地域黑,雲南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看了梁思成的手繪,我覺得「再別康橋」一點兒都不浪漫了
看了梁思成的手繪圖,我覺得《再別康橋》一點兒都不浪漫了
劍橋嘉賓專訪——再別康橋?不,這篇申請乾貨教你如何遇見康橋!
吃完的雞蛋殼千萬再別扔掉,否側讓你超後悔!
再別傻傻花錢去美甲了,這樣的甲貼比美甲店的還流行,顏值爆表了
河南醉漢被乞丐玩弄,宜賓醉漢被貨車碾壓,再別喝了
千萬別再別弄這5種髮型了,土的不行不行!
再別康橋翻譯成各種語言,原來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