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縱使滿清有太多不是,也知道寫這篇文會被多少人聲討,但是在那個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即便是國力不如外敵的情況下,依然湧現出無數奮勇抗擊入侵的先烈,那滿清能夠排進前十的名將都有哪些呢?

TOP、10 馮子才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1884年3月23日晨,法軍將領尼格里率兩千餘人,在大霧的掩蓋下分三路鄉鎮南關進攻,憑藉他們的炮火優勢,很快就攻陷了東嶺的三座堡壘,並憑藉此處,居高臨下的展開了對長牆的攻勢。馮子才一面指揮各部迎擊法軍,一面調遣波、幕府各軍前來援助。十六時許,蘇元春率部趕到東嶺,法軍猛烈的進攻遭到了控制,隨後,王得榜部也自油隘襲擊了法軍後路,牽制了法軍預備隊的力量。

24日凌晨,法軍再次乘霧猛撲長牆,在法軍炸彈的狂轟濫炸下,長牆幾處坍塌。就在法軍部隊爬上長牆的危急時刻,馮子才率領兩個兒子和大刀隊共一千人,從坍塌處躍出長牆,沖入敵陣。法軍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全線崩潰,被追殺後,丟下輜重逃跑,馮子才率部乘勝追擊,於26日收復文淵,29日襲取涼山,重創尼格里,將法軍驅逐出境。

鎮南關大捷是清朝戰場上一次大快人心的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頁輝煌的詩篇,馮子才以其赤誠的愛國之心和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成為了歷史天空下一顆閃耀的明星。

TOP、9 多拉爾·海蘭察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清朝乾隆時期著名的將領。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蘭察第一次以索倫族馬甲的身份從征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後累功升任為一等侍衛。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兩次參加清緬戰爭,率輕騎為先鋒,多有戰績。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因功被授為鑲藍旗蒙古副都統。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調任為鑲白旗蒙古副都統。自雲南赴四川參加大小金川之役。歷時五年,攻碉奪卡,屢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後升正紅旗蒙古都統、參贊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兩次以參贊大臣率兵鎮壓甘肅回民起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跟從福康安督兵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再跟從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參加廓爾喀之役。次年,抵後藏,克濟嚨,會師潛渡深入廓爾喀境,越崇山,歷艱險,多次克捷。進一等公。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謚號武壯,原規定陣亡者方能入祀昭忠祠,乾隆御准海蘭察加恩入祀,旌揚戰功。他曾任頭等侍衛,位列紫光閣功臣。

TOP、8 章佳·阿桂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清朝名將。滿洲正藍旗人,後以新疆戰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舉人後授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長期戍守西北邊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參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事平後移師駐伊犁,提出於新疆屯田建策,被採納。

其後數年間,歷任內大臣、漢軍鑲藍旗都統、軍機大臣、滿洲正紅旗都統、伊犁將軍、四川總督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將軍偕經略傅恆領兵與侵擾滇境的緬甸軍交戰,屢獲捷。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次參加大小金川之戰,歷時5年,運籌戰事,多合機宜。後兩次督師鎮壓甘肅回民起義,參與制定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和抗擊廓爾喀之役的進兵方略。

TOP、7 福康安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清朝乾隆年間名將、大臣。大學士傅恆第三子,孝賢純皇后之侄。

福康安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先後平定甘肅回民田五起義、台灣林爽文起義、廓爾喀之役、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銳公。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賜福康安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謚號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

福康安一生征戰南北,戎馬倥傯,參與了四次鎮壓各地民變,是朝廷足資依靠的軍事重臣。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討入侵者,這對邊疆的安定有很大貢獻。福康安不僅善於作戰,常能扭轉危局,轉敗為勝,而且每於戰後都能妥為辦理善後事宜,尤其是在對台灣和西藏的戰事之後,抓住急待解決的問題,制訂章程,恢復生產,穩定局勢,因而他的理事才能也同樣受到了乾隆帝的表彰。

TOP、6 岳鍾琪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岳飛二十一世孫,四川提督岳升龍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名將,累官拜陝甘總督,封三等威信公,屢平邊地叛變,著作《姜園集》、《蛩吟集》等。

岳鍾琪擔任總督期間,在陝甘兩省推行攤丁入地,又對四川烏蒙等土司實行改土歸流。曾靜向他進言反清,而岳上奏於雍正帝,引發了呂留良案,但雍正已對他起疑,後下獄險死。乾隆時復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

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默特那木札勒叛亂,時年64歲的岳鍾琪奉命出兵康定,會同總督策楞,結果成功討平叛亂。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鍾琪抱重病出征鎮壓陳琨時,病卒於四川資州,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謚「襄勤」。

TOP、5 年羹堯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賜自盡。

都不明白年羹堯功績平平,為何能位列如此之高?這裡要給予說明:滿清最神秘的皇帝,只有順治和雍正,但是雍正更為低調,整個歷史上都極少有描述,作為當時的名將年羹堯也有很多不為人所知;其實年羹堯對於當時新收復的西南部穩定起到了接近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青海的數次叛亂。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平定青海戰事的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遂予以年羹堯破格恩賞:在此之前,年羹堯因為平定西藏和平定郭羅克之亂的軍功,已經先後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以籌劃周詳、出奇制勝,晉陞為一等公。此外,再賞給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其父年遐齡則被封為一等公,外加太傅銜。此時的年羹堯威鎮西北,又可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

TOP、4 曾國藩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苦費心機,主張用儒家學說治軍,即用封建倫理綱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禮忠信作為治軍之本去陶冶官兵,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來維繫軍心,培植出一支完全絕對服從於自己的私家軍隊。所以他認為,「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後制敵。」

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好影響了幾代人,且不說其同時代的湘、淮將領以曾國藩為楷模,就是其後的黃興、蔡鍔等資產階級軍事家對曾國藩治軍方略也推崇備至,張之洞、袁世凱等在甲午戰後採用西法編練新軍時,還採納了曾國藩治軍的許多做法。民國軍事家蔣方震在他的《國防論》中讚賞曾國藩是近代史上「一個軍事天才家」,還說凡領軍者都應該效法曾國藩。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後來的蔣公和毛公,也都說過類似的話;或許很多人認為曾國潘平太平天國、剿捻軍等並不如何,但是曾的軍事思想能獲得後世如此高規格評價,可見一斑,列入頂級名將毫不為過。

TOP、3 袁世凱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袁世凱的榮辱功過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總之,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袁世凱的發跡,是在朝鮮;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隊嘩變,成功奪權;朝鮮王妃閔妃一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殺死了幾十名兵變參與者。

戰鬥中,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沖在最前面,他的堅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變很快得以平定。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他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報以首功。隨後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開啟了袁世凱練兵的先河。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袁世凱留鎮朝鮮期間,得到了朝鮮上下的一致好評,朝鮮人士稱讚他:「明達夙成,留京師(漢城)期年,大得都民之心」。他也和金允植、金炳始等多名朝鮮士大夫結為忘年之至交。他在朝鮮被稱為「袁司馬」。

1884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事大黨」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派人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袁世凱平定了朝鮮甲申政變有重大意義,打退了日本的滲透勢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戰爭之際謀取朝鮮的企圖,推遲了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

袁世凱因這一事件受到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重視,同時也使日本人對袁世凱「憾之刺骨,百計排陷之」,他的同僚吳兆有等亦頗為嫉妒,攻擊袁世凱「妄開邊釁」、「擅挪軍款」。袁世凱遂於1885年初歸國,賦閑在家,以避攻擊。但是李鴻章決定重用袁世凱,命袁世凱於1885年10月護送大院君回朝鮮,同年11月又封年僅26歲的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的太上皇。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袁世凱在朝鮮期間的任務是在「各國通商」、「友邦環伺」的情況下,使朝鮮「明尊親之義,定搖惑之志,內修政治,外聯邦交」,換言之即強化清朝和朝鮮的宗藩關係,防止朝鮮獨立自主的傾向和日俄等國的窺伺。由此袁世凱不可避免地在干涉朝鮮內政,甚至不止一次策劃廢黜朝鮮國王李熙。袁世凱干涉朝鮮內政的做法引起了朝鮮國王和一些大臣的不滿,清廷中也不斷有人彈劾他。比如1888年1月朝鮮國王李熙致函請求清廷撤袁世凱,隨後朝鮮駐華官員金明圭奉李熙之命,請求李鴻章換人。

清廷內的張謇、張佩綸等也曾攻擊袁世凱「侈然自大,虛驕尚氣,久留朝鮮,於大局無益」。李鴻章力排眾議,不僅讓袁世凱繼續留朝任職,並於1890年2月給袁世凱寫了「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的評語。袁世凱在朝鮮的十二年雖然由於其年輕氣盛而採取一些過激、粗暴的手段,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對朝鮮的滲透。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戰爭前還曾經多次派人暗殺袁世凱,只不過沒有成功。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袁世凱在朝鮮當「太上皇」之時,曾一度向李鴻章上書奏摺,要求將朝鮮併入清朝疆土,但是李鴻章以「此事茲體甚大,恐引國際爭端」為由拒絕了,實在是可惜。

TOP、2 左宗棠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但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說服慈禧力排眾議出兵收復西藏,平定陝甘回亂,如此赫赫功績,拍到第二,眾多左公粉應該開心了吧。

TOP、1 多爾袞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清朝十大名將,左公不負眾望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只能說,沒有多爾袞,滿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入關,至少對於清朝來說,多爾袞功績可能僅在努爾哈赤之下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前後歷經三代皇帝,終於將該國吞併,國土面積達到清朝頂峰!
漢末這三人戰功赫赫,如果不是皇帝昏庸,黃巾起義早就平定了!
為什麼韓國學者老說孔子、成吉思汗等是韓國人?韓寒都看不下去了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十大名將,左宗棠戰功位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讓中國多一省
清朝十大名將,左宗棠僅列第二,第三那人差點吞併朝鮮半島
三國十大以少勝多的名將,第三差點滅掉劉備,第一差點活捉孫權
此國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世界第一大國 也是第一個差點滅華夏的蠻夷
清朝5大名將:第3位差點讓中國多了一個省,改變近代歷史
清朝十大名將,第三人差點吞併朝鮮半島,第一名是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
不為人知的五位猛將,第四名差點殺了馬超,第五名趙雲見了繞道走
金庸武俠中少林寺最尷尬的五次,第三次差點被女人滅教寺,第一次差點被一個人嚇死
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兩位君王:秦始皇第二,第一位差點統一全球
這個國家曾被中國取了一個名字,還差點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除十大元帥十大將,中國差點有十三元帥十四大將
細說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八大名將都有誰?第三位差點滅了秦國
一小國使了三次絆子,中國不僅墜落「世界老大」名單,還差點亡國
中國有三個省打仗不要命,虐暴八旗兵,最後一個差點打死清朝
皇太極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狠揍這個小國家,差點就將其滅國了
中國有三省打仗不要命:一個打死清朝十萬兵 一個竟差點打死清朝!
150年前,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我們差點把它丟光
唐朝一進士嘲笑同學八個字,多年後被同學差點整死,反省二十一字
清朝六大親王,有一位曾差點改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