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享91歲

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享91歲

我國古代文獻有「七十曰老」的說法,宋代官員致仕(即退休)即以70歲為限,比起如今的60歲,年限可謂很寬鬆。但70歲退休並非絕對。北宋時期,一些「邦國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寵的官員雖到了70歲,卻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縱觀宋朝歷代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在其中是比較長壽的皇帝,其年齡排在宋朝皇帝第二位。


公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抵禦契丹,趙光義和其親信趙普一手策劃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趙匡胤即位之後,對趙光義也一直是加官進爵,最後趙光義為晉王,列於宰相至上,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開寶九年的一天晚上,趙匡胤召趙光義進宮,不曾想第二天趙匡胤就駕崩了,第三日晉王趙光義便在眾人的擁立下即位。但當時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度,這趙光義弟繼兄業是完全不合常理,再加上趙匡胤也有子嗣。所以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帝位具有合法性,趙光義是雙拳出擊,其一是編造神話,說自己是真龍天子。據史書記載,其母親懷孕是神仙捧著太陽授予她,從而懷孕。其二是金匱之盟,宋朝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命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弟趙光義。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其三是對兄弟趙廷美及親侄(趙匡胤兒子)進行迫害。


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享91歲



趙光義稱帝後,其本性露出。趙光義原本就對南唐後主李煜的老婆小周后是垂涎三尺。登基之後,趙光義是多次強幸小周后;小周后回去之後就大罵李煜。更為無恥的是趙光義竟然命人把自己寵幸小周后的過程繪製成圖畫,即《熙陵幸小周后圖》,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由於趙光義生性好色,無政事之後,就經常泡在後宮,時間一長,趙光義就慢慢感覺有點力不從心。於是四處尋找長壽秘訣,當聽說民間有一長壽長者活到90多歲,於是立刻命人把這老人家請到宮中請教長壽秘訣。老人家只對趙光義說了二點:吃素,禁慾。趙光義一聽,這就使得自己很是為難,其一自己就生活在後宮,是無法抵擋誘惑。其二真按照老者所說,這日子過的也太苦悶了。不過還是重賞了這位長者,並賜予了爵位。後來趙光義終於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下圍棋。退朝之後就經常召賈玄、楊希子等這些圍棋高手進宮下棋,不想下棋便回後宮,如此一來,自己在閑時也有事可做。

原來,宋代致仕制度還規定:官員退休時,須先向朝廷遞呈申請,獲准後方可解職。個別元老大臣不受70歲年齡的限制。凡因病退休而後痊癒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時都可再度入仕,稱為「落致仕」(類似今天的退休返聘)。這樣,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請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特定時期致仕的「重臣」會被再次授予要職。



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享91歲



宋朝資料圖


這些老年官員中不乏老當益壯者。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1006—1097),享91歲。他是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重臣,任將相五十年,名聞四夷。神宗末年(1083年)文彥博已經獲准退休,在洛陽準備要安度晚年。哲宗即位初(1086年),當政的司馬光看重「宿德元老」文彥博的才能與威望,極力推薦。就這樣,已過80歲高齡的文彥博「落致仕」,被授予「平章軍國重事」一職,再擔大任。他思維敏捷、處理政務井井有條,時人評價他「其綜理庶務,雖精練少年有不如;其貫穿古今,雖專門名家有不逮」。真宗朝的老將范延召(927—1001)更是勇猛不減當年。咸平二年(999年),北部邊防吃緊,契丹人南下來犯,73歲的范延召毅然隨駕北征,「與(契丹敵兵)戰瀛洲西,斬首二萬級,逐北至莫州東三十里,又斬首萬餘,奪其所掠老幼數萬口,契丹遁去」。仁宗朝老將王德用(977—1056)熟知軍中情偽,善於恩撫屬下,「多得士心」。他名震邊塞,為契丹(遼國)所忌。至和元年(1054年),78歲高齡的王德用「落致仕」,被授予樞密使重職,督察全國軍務。至和二年(1055年),契丹使者來訪,稱讚宋廷「以公(王德用)典樞密而用富公(富弼)為相,將相皆得人矣」。

這些年過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員,其經驗智慧被視為國家的財富。鑒於不能忽視的年齡與健康因素,君主們常常對這些老臣加以特殊禮遇。如:前文已提及的文彥博,元祐元年(1086年)拜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時,已是81歲高齡,被特許「六日一朝,一月兩赴經筵」,後來又改為「十日一赴都堂,一月一赴經筵」,能保證機要政務參與決策即可。兩朝重臣呂公著元祐三年(1088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時,也已是71歲高齡,被特許「一月三赴經筵,二日一朝;出入都勿拘時;常行文書免簽書;別建府第,許執政往議事」等。樞密使張昇70歲時「請老」(申請退休),英宗極力挽留,聲稱「太尉勤勞王家,詎可遽去?」特許他「五日一至樞密院」,還免除其覲見皇帝時複雜的禮節「進見毋舞蹈,受賜勿跪」等。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70歲的老人已經完全成熟了,進入了人生的又一個高級階段,多年積累的經驗堪為後輩推崇,一些關鍵問題的諮詢是必要的;同時,「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又是一個超脫物慾、名利追逐的階段,回歸自我,頤養天年。而二者的協調是不容易把握的,北宋老年官員們的榮耀與尷尬正說明了上述兩點,給後人以思考與啟發。



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享91歲



宋太宗趙光義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歷史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史上真實的十大女將
盤點解放軍中的女將軍這些女將背後的故事
東吳為什麼比蜀漢晚滅亡17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相

TAG:探索歷史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備三顧茅廬,唐太宗四請馬周,毛澤東曾盛讚這位宰相
宋哲宗趙煦是北宋第七位皇帝,九歲登基,由高太后執政,任用頑固派大官司馬光為宰相
唐朝宰相,劉洎
宋朝宰相王安石:月薪高達九萬元
唐代最暖心宰相:救過杜甫李白,為王昌齡報仇
古代「年終獎」亮瞎你的眼,東漢大將軍黃金20斤宋朝宰相5隻羊
北宋四朝宰相文彥博: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
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
北宋四朝宰相文彥博:工於謀國,巧於謀身
晉朝的中興之臣東晉宰相王導
宋朝有名的宰相,宋太宗稱他與唐朝魏徵齊名,歷史上他被數次貶官
宋神宗熙寧九年發生了什麼 宋神宗的宰相
東晉琅琊王氏: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
宋朝趙普做了三次宰相嗎?宋太祖為什麼疏遠趙普
清朝宰相劉墉的9副對聯名句,小聰明不如大智慧
清朝宰相陳廷敬:馳騁官場54年 升遷28次
宋太祖任宰相遭阻,宋仁宗提官員被唾,宋代皇帝為何受制於官員
唐朝宰相劉仁軌的諷諫藝術
宋朝趙普做了三次宰相嗎?宋太祖為什麼疏遠趙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