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隨著宮廷歷史劇的熱播,一些劇中的人物稱謂被廣大觀眾模仿和運用,如「臣妾」、「哀家」、「朕」等,尤其在網路交際語言中極為活潑。「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包風行一時,小學生在作文中自稱「哀家」,可見影視作品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之深。但是,劇中的稱謂詞使用正確嗎?人們的使用又規範嗎?繼續往下看,答案馬上揭曉!


1


只存在於戲曲中的「哀家」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有些稱謂只是後代戲曲小說中運用,並不存在於古代人際交往中,例如「哀家」。


「哀家」的含義是自稱可憐之人,無夫之哀,是舊時戲曲中死去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稱,並不是歷史人物所用的稱謂。

《說文》:「哀,閔也。」哀有悲痛、悼念之義。「家」做詞尾,表示一類人。哀家指自己屬於哀痛之人,語用色彩莊重,不具有普適性。但現時有很多人使用「哀家」自稱,甚至年齡甚小的小學生也自稱為哀家,殊不知其中錯誤非常明顯,讓人哭笑不得。


2


「臣妾」非「妾」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不少歷史題材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嬪妃和比自己級別高的人說話時,往往自稱「臣妾」。這一稱呼的典型性和相關劇情所具有的魅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很多觀眾認為「臣妾」是古代后妃的專用稱呼,其實不然。


「臣」與「妾」是兩個不同的詞,含義不同。《說文解字》:「臣,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古者「臣」指被抓獲的戰俘,奴僕,男性奴隸,後引申為男子自謙之詞。「妾」,本指女奴,因其身份卑賤,可用作婦女的謙稱。古代女性自稱為「賤妾、妾人、小妾、下妾」等。「臣」和「妾」可以作為語素結構成合成詞「臣妾」,先秦文獻中多有記載。


「臣妾」最初為服賤役的男女奴隸的總稱。男曰臣,女曰妾,後泛指統治者所役使的民眾和藩屬。如《秦律》中稱因犯罪被罰為奴隸的人為「隸臣妾」。《易·遯》有:「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臣妾」一詞在使用過程中範圍逐漸擴大,可以指稱臣服於統治者的民眾。《漢書·食貨志上》:「王莽因漢承平之業,匈奴稱藩,百蠻賓服,舟車所通,盡為臣妾。」唐代詩人劉長卿有「萬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聞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南宋詩人陸遊詩有「上天佑仁聖,萬邦盡臣妾」(《登城》);宋王禹偁「明明聖天子,德教如四維。蠻貊盡臣妾,縣道皆覊縻」(《送笻杖與劉湛然道士》)。


「臣妾」一詞在古代還可作為動詞使用,意為統轄管治之意。《商君書·錯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貧富之謂也。」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騎常侍制》:「朕以將壯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溫良之士以鑒之乎。」嚴復《辟韓》中提到「而中國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億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訓猶奴虜也」。

總之,先秦時「臣妾」一詞由男女奴隸統稱,漸漸發展為「民眾」和「藩屬」之意,到中古時期仍泛指民眾。這一時期,后妃自稱為「臣妾」並無確切的文獻記載。


而宋代以後,有觀點認為文獻中開始出現女性自稱為「臣妾」的記載,后妃稱臣妾因此於古有據。《宋史》稱:「甲寅,皇太子擇配,帝詔其母族全昭孫之女擇日入見。寶佑中,昭孫沒於王事,全氏見上,上曰:『爾父死可念。』對曰:『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宋史》卷四十五本紀第四十五)


關於宋代以後是否有嬪妃稱「臣妾」仍有爭論,但影視作品中對「臣妾」一詞顯然有不少誤用。


3

羋月可以自稱為「朕」嗎?


去年播出的電視劇《羋月傳》燃起了觀眾對戰國歷史的熱情。這是一部講述戰國時期女政治家羋月的影視劇,女主人公羋月成為太后之後自稱為「朕」,引起了熱烈討論。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有人控訴「羋月」為什麼不自稱哀家,上文已經解釋過。大部分人質疑的是「朕」這一屬於皇帝自稱的方式,怎麼可以讓一個女人稱呼呢?


朕本為「我」,秦始皇之前,不論身份高低、等級貴賤都可以使用。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朕」成為皇帝的專屬稱謂,其他人不可再用。漢承秦制,「朕」亦是皇帝的專屬稱謂,一直延續到清朝。蔡邕《注》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稱之,至秦然後天子獨以為稱。」屈原在《離騷》中自稱為「朕」:「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宋玉的《招魂》中也自稱為「朕」:「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除此以外,《論語》、《孟子》、《莊子》等文獻中「朕」出現多次。


漢代文獻中,存在高位女性自稱為「朕」的記載。東漢尤為多見。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的專權、鬥爭演變日益激烈,皇帝多年幼登基,太后臨朝現象多見。《後漢書·皇后紀》開篇道:「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據史書記載,可以發現臨朝皇太后、太皇太后以「朕」自稱的例子。


漢平帝劉衎繼位時,年僅九歲,太皇太后王政君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操持國政,十幾歲的漢平帝成為傀儡皇帝。《漢書·平帝紀》中記載:「詔日:『……朕以皇帝幼年,且統國政,惟宗室子弟皆太祖高皇帝子孫及兄弟……』」此處的「朕」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自稱。和帝幼子百餘日登基,皇太后鄧綏臨朝,《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有「五月辛卯,皇太后詔日:『……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這裡的「朕」即皇太后。這些記載中太后或太皇太后皆因皇帝年幼而「佐助聽政」、「佐助統政」,自稱為「朕」。


綜上,「朕」在先秦時候可以作為第一人稱,意義功能皆與「我」相似,不分貴賤皆可使用。秦始皇之後成為天子的專稱。漢代,尤其東漢後期,皇帝登基多年幼,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也曾出現過自稱「朕」的記載。


4


「咱家」不是宦官的專有稱呼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觀眾常常可以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宮廷宦官以「咱家」自稱。尤以清宮戲最為典型,「咱家」一詞被誤認為是宦官的標配。


其實不然。


「咱家」(音za,去聲),人稱代詞,我,早期白話,早期文獻中也可以寫作「喒」。宋元明清時期的俗文學作品中運用十分普遍。例如「自嘆咱家,兩鬢霜華,有錦難纏,淚濕琵琶」(孫周卿[雙調]蟾宮曲自樂);明徐渭《漁陽三弄》:」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別號火珠道人」;清孔尚任《桃花扇?撫兵》:「咱家左良玉,表字崑山。」


宦官自稱「咱家」,在舊時戲曲小說中多見。「李蓮英伸手在榮祿肩上拍著,笑說道:『魚兒快上鉤了,四爺須好好地做去,不要弄毛了,再抱怨咱家。』」(《清代宮廷艷史》)


2008年新拍的《三國演義》中,董卓在群臣面前道:「竟敢行刺咱家,咱家是什麼人?」「咱」字並不見於宋以前的字書。《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咱家」已經在當時的俗文學作品中運用。但從歷史角度看,董卓自稱「咱家」並不合適。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我是貓》中文譯本(於雷譯版)通篇貓公的自稱便是「咱家」。「咱家是貓。名字嘛……還沒有。……這大約便是咱家生平第一次和所謂的 人"打照面了。……」當年於雷先生在翻譯「吾輩」這一貓公自稱之時曾經在「在下」和「咱家」來中進行選擇。他認為,「吾輩」不卑不亢,卻謙中有做,類似我國舊時戲曲宦官口裡的「咱家」。於雷先生結合貓公心態和文章風格而定作此譯,既凸顯了貓公玩世不恭、插科打諢的心態,「咱是貓,不是人」,又將其嬉笑怒罵下的犀利深刻地表現出來。


5


為何古代王公自稱「孤」「寡」?

影視劇中的古人稱謂都用對了嗎?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稱為「孤」、「寡人」。「寡人」更為常見。實際上,先秦時期這兩個詞通常作為「王侯」的自稱,而不是天子。


先說「孤」。「孤」本指幼年喪父(母)的人,成為有喪事之大國諸侯的自謙,或庶方小侯的自稱。《左傳.庄公十一年》:「且列國有凶,稱孤,禮也。」《禮記.曲禮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於外曰『子』,自稱曰『孤』。」《史記》、《漢書》文內未見有稱孤,後漢時地方割據者僭用為自稱。東漢曹操《讓縣城自明本志令》:「若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所以,『孤』本為諸侯之稱,到了漢末及三國群雄之割據僭竊者開始自稱為「孤」。


「寡」,少也。「寡人」,寡德之人也,也有「寡德」、「寡君」,皆是先秦時期諸侯的謙稱。《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於許君,而假手於我寡人。』」這是諸侯對別國的謙稱。《禮記.曲禮下》:「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這裡是諸侯對本國臣民的謙稱。秦始皇繼位後曾使用一段時間寡人自稱,後棄用,而自稱為「朕」。「寡人」漢以後出現較少,「孤」的使用時間較長,魏晉之時流行為王公自稱之辭。


傳統觀點認為,孤寡是王公自謙之稱。古人稱呼講究禮貌,稱人用尊稱,自稱則用謙稱,稱人以德,自稱就以不德。


「孤」無父也,幼而無父曰孤,孤則人輕賤之。「寡」,少也,單獨皆曰寡。如此,孤、寡兩詞皆有非常刻薄之色彩。《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老子》四十二章又云:「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此外,不榖、不德也是先秦時期王公使用的謙稱。不榖即不善,不德即無德。先秦文獻中,不榖出現的次數極少。


古代稱謂文化發達,稱謂的複雜反映出嚴格的尊卑秩序,以及古人對禮制的重視。而現代社會,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被打破,古人的稱謂也漸漸湮沒在歷史文獻中。優秀的歷史劇受到大眾的喜歡和追捧,但畢竟屬於藝術創作。劇中人物稱謂不能反映歷史真實,觀眾不能以劇中情節為史實,語言也不例外。


責 編:許


校 對:


總 編:一


來源:綜合澎湃私家歷史等網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科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在家裡照鏡子很漂亮,窗戶倒影里卻丑哭了?
挑戰味覺極限之重口味!盤點全球九大食物之最
H7N9來了!做好這些讓病毒遠離孩子
瞧人家爸爸這書皮包的!我可能有個假爸爸……
接吻有風險?情人節下嘴需謹慎!

TAG:我們愛科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古人對顏色的稱謂
中國古人對色彩的稱謂
古裝電視劇中最常用錯的五大稱謂,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太美了!
古時對美麗女子的稱謂,你最喜歡哪一種?
中國人的稱謂,講究真是多!
對美麗女子的稱謂,你最喜歡哪一種?
古代帶「漢」字的稱謂,都不是什麼夸人的詞
中國古代對色彩的稱謂,真心美翻了
古時對女子的稱謂,我最喜歡驚鴻,你喜歡哪個?
皇和帝的稱謂哪個更大?
古人關於年齡的稱謂,你記住了么?
如何區別古代人的稱謂?
中國人對丈夫稱謂的變化,其實就是一部性墮落歷史?
吳用對宋江的三字稱謂,卻暴露了吳用的真實想法:死得越早越好
最容易獲得女神稱謂的星座女,其中就有你嗎?
中國古代會給一類人起特殊的稱謂,這些人也因此無法抬頭做人
歷史漲知識:古裝劇中的錯誤稱謂,導演們也該掃掃盲啦!
「外公外婆」稱謂的歷史由來,竟然跟曹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