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大千平生拒畫人像,晚年為何主動為此人畫像?

張大千平生拒畫人像,晚年為何主動為此人畫像?

張大千被藝壇視為「五百年來一大千」。有書畫鑒賞家稱說,大千先生於畫無所不能,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他仿造古畫的本領,真是神乎其技,一言難盡。


有一次,他臨摹了一幅石濤的山水,並仿效石濤的書體題「自雲荊關一隻眼」七個字,又蓋了一個「阿長」兩字的假圖章於其上,居然蒙過了黃賓虹先生,他得意極了。


又說,不僅如此,大千對於摹仿各家的書法,尤其簽署,更是神乎其技,不可思議。

他在東京的時候,有一天晚飯後,他興高采烈地在許多朋友面前當場表現了他的「絕技」。


他先寫了馬驎、唐寅、陳洪綬、八大山人、清湘石濤、金農幾個簽字,維妙維肖。這且不算,他還以左手寫了「子貞何紹基」五字,那簡直與真的一模一樣,絲毫無異。


當時東京博物館的考古課長杉山勇造也在場,看了之後,不禁目瞪口呆,有若木雞。


此話我求證於當年也在東京的張大千好友黃天才老先生,他證實了該說法是真實不虛的。


張大千平生拒畫人像,晚年為何主動為此人畫像?



(圖)張大千,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張大千以妙手作畫,既為古今僅見之才。


他以妙手寫真,卻為古今少數之筆。

因為從來名畫家不屑畫人像,他們認為為人畫像那是畫匠的事,大千亦作如是觀。


他為時人畫像,審慎綦嚴,惜墨如金,不輕易落筆。


若必強求,或因勢不可推卻,則必索潤之巨,令聞者咋舌,其意在令其知難而退也。


反之,如其人為其所心儀的前輩,或為其生平知己,則大千會欣然走筆。


如他曾為其四川前輩詩人、書畫家趙熙(堯生)及他哥哥張善子的老師傅增湘畫過像,也曾為電影紅星林黛畫過像。

但據大千自言,生平為人寫照,先後不出十幅而已。晚年則僅為名醫費子彬畫過一幅像,這其中還有段故事。


費子彬祖籍江蘇武進的孟河,其遠祖費宏在明世宗朝官居首輔,因鑒於宦海多故,勉子孫勿再從政,開始以醫為業。


自明中葉以迄有清一代,孟河費氏之醫學,代有傳人,亘數百年之久而盛譽不衰。


清代著名文人如俞樾、翁同龢、李慈銘等人的著作,都有關於孟河費氏醫藥之記載。

尤以從不輕許人的李慈銘,在其《越縵堂日記》中推崇孟河費伯雄為「當代第一名醫」。


費伯雄有獨子費畹滋,通六藝,精書畫,著有《舌鑒》、《群方警要》二書,皆為醫學名著。畹滋有三子,其中老三費惠甫,就是費子彬的父親。


費子彬儘管家學淵源,但他並不急於繼承醫道。


他在裘馬少年時代即遠走京華,笑傲公卿,極得段祺瑞之器重。


燕都本為人文薈萃之區,他所結交的又都屬當代碩彥,側帽歌場,寄情詩酒,又誰知他從政之外,還懷有濟世活人之絕學?


到了一九二六年秋,他南旋上海,在靜安寺路鳴玉坊,創設孟河費氏醫院。當時求者紛沓,有醫門如市之盛。



張大千平生拒畫人像,晚年為何主動為此人畫像?



(圖)張大千作品


其所以如此,不但是由於三百多年的名醫世家,還在於費子彬對於治症有獨擅的心得,所謂「輕葯治重症」,這是中醫最難達到的造詣,譬之太極拳術之「四兩撥千金」,寥寥幾味草藥,卻讓人藥到病除,不費吹灰之力。


一九四九年春,費子彬由上海南下,懸壺濟世於香江。


一九六三年,張大千由南美來香港,擬轉往巴黎,已訂好飛機票。


行前數日,忽覺喉頭浮脹,咳嗽頗劇,他原以為是感冒引起,也不太在意。一天偕友去澡堂沐浴,解衣之際,始覺右胸隆然墳起,如碗口大。浴罷,大千請其友退去機票,獨訪費子彬,並示以病象。費子彬斷其為風邪鬱積,只須化痰清熱去邪,便可平復。語畢,授以自制藥粉(此即「費老五房」歷代相傳秘方之一種)一服,囑于歸後以溫水服用。次日,子彬又為處一方,囑服兩劑。如是三天,果見脹平咳止,胸腫若失。大千訝其奏效之速,轉以退去機票為失計。


張大千與費子彬交誼向篤,在上海時費夫人侯碧漪曾師事張大千習畫。


侯碧漪是江蘇無錫人,為清代侯葉唐侍郎之曾孫女,名門閨秀,家學淵源,早年從同邑吳觀岱、孫寒厓兩先生游,詩文書畫,已自蜚然。


後執教於無錫競志師範學校有年,樂育英才,桃李盈門,為名震當時之藝術教育家。


自歸費子彬後,五十年來,琴瑟和諧,鴻案相莊,人稱今之梁孟。


其晚近書畫作品,造詣愈臻高古精純,且多喜放筆為水墨渲染之作,所謂由絢爛歸於平淡也。


張大千康復後,曾戲詢費子彬將索何物為謝?子彬答曰: 「我輩功夫,都在幾個指頭上。我以是來,汝以是返,不如為我作一寫真為佳,謝於何有?」


費子彬的所謂「在幾個指頭上」,是指畫家及醫生都靠著手指握筆或診脈。


子彬亦工詩文,他自詠詩中有句云: 「白髮蕭疏日日添,盡憑三指換油鹽。」


前一句是寫實,後一句是自謙,他到了齒德俱尊的桑榆之歲,認為當醫生若無割股之心,豈不真為混飯的走方郎中?


因此他確是一心一意地要以仁心仁術來壽世壽人。


張大千為費子彬畫像時,費子彬並不在座,大千全憑想像,淡淡幾筆,雖落墨無多,但卻傳神而獨到。


背景又畫松樹一株,借著虯蟠之勁質,來為仁者壽。



張大千平生拒畫人像,晚年為何主動為此人畫像?



(圖)張大千


畫好後,張大千反覆端詳,並張之於壁間,不著一字,及見先後來客,指畫問之曰: 「這不是費子彬老醫生么?」


如是經過約十數人,張大千始欣然色喜,對畫像自言: 「此真我老友費子彬矣。」於是乃題款「子彬老友七十二歲造像,癸卯二月大千弟爰」等十八字,然後送給費子彬。


費子彬得到張大千的畫作後,珍如拱璧。


找來詩人、書法家曾克端題了五絕一首云:「杏林春自滿,龍鬛熙彌青。欲逐長房去,千山劚茯苓。」


費子彬又自題「雲山何處,海日逝歟,四顧茫茫,天地無語」等句,而囑夫人碧漪書之。


又費子彬於龔定庵詩集研讀甚精,掩卷背誦,無所掣肘,故其於診務之餘,遣興寄情,每就龔句剪裁,綴集渾融,天衣無縫,曾寫有《古玉虹樓集定庵詩》。


他一九八一年病逝後,夫人侯碧漪為其編輯《費子彬全集》於一九八四年出版,其中封面用的是張大千為其所畫之像。


摘自《重數民國往事》 蔡登山(著),中華書局授權首發稿件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地圖從「海棠葉」變成「大公雞」,因缺了這地方
幾百年前來自異域的奇珍異獸,原來是這些動物
善於相人的曾國藩卻擇婿失算,屢屢把女兒推入火坑
袁紹明明最有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為何不願去做?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探究 | 張大千平生拒畫人像,晚年為何主動為此人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