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蔣勛:《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蔣勛:《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導言:一本書,可以讓你不斷看到「自己」,這本書才是一本可以閱讀一生的書。回到現實人生,看到身邊的親人朋友,原來也都在《紅樓夢》中,每個人背負著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運。或許,我們會有一種真正的同情,也不再隨便說:喜歡什麼人,或不喜歡什麼人。

蔣勛:《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許多人會問:「《紅樓夢》十二金釵,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


林語堂說:「最喜歡探春,最不喜歡妙玉。」


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最喜歡」和「最不喜歡」。


反覆看了二三十次《紅樓夢》,我不敢回答看來這麼簡單的問題了。

1、「慈悲」其實是真正的「智慧」。


《紅樓夢》使讀者在不同的年齡領悟「慈悲」的意義。

蔣勛:《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慈悲」並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過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後,真正生長出來的同情與原諒。

《紅樓夢》是一部長篇小說,但是《紅樓夢》的每一章、每一回可以單獨當成一個短篇小說來看待。


許多年,《紅樓夢》在我的床頭,臨睡前我總是隨便翻到一頁,隨意看下去,看到累了,也就丟下不看。


事實上,《紅樓夢》並沒有一定的「開始」,也沒有一定的「結束」。


如同我們自己的生活,即使瑣瑣碎碎、點點滴滴,仔細看去,也都應該耐人尋味。


《紅樓夢》最迷人的部分全在生活細節,並不是情節。

因此,每天能閱讀一點就閱讀一點,反而可能是讀《紅樓夢》最好的方法。


《紅樓夢》讀久了,會發現自己也在夢中,有時候是黛玉,喜歡孤獨;有時候是寶釵,在意現實的成功;有時候是史湘雲,直率天真,不計較細節。


十二金釵,或許並不是十二個角色,她們像是我們自己的十二種不同生命階段的心境。


寶玉關心每一個人,關心每一種生命的不同處境,他對任何生命形式,都沒有「不喜歡」,都沒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頭、僕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應該是被尊重的對象,都有可以被欣賞的美。

他在繁華的人間,看到芸芸眾生,似乎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沒有比較,只有欣賞,只有歡喜與讚歎。


寶玉,其實是《紅樓夢》中的菩薩。


寶玉愛每一個人,他的愛都沒有執著與佔有。《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寶玉的本性。


2、《紅樓夢》的閱讀,是一種學習「寬容」的過程。

蔣勛:《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少年時讀《紅樓夢》,喜歡黛玉,喜歡她的高傲,喜歡她的絕對,喜歡她的孤獨與感傷;也喜歡史湘雲或探春,喜歡她們的聰慧才情,喜歡她們的大方氣度,喜歡她們積極而樂觀的生命態度。


《紅樓夢》一讀再讀,慢慢地,看到的人物,可能不再是寶釵,不再是王熙鳳,不再是風光亮麗的主角,而是作者用極悲憫的筆法寫出的賈瑞,或薛蟠。


他們陷溺在情慾中無法自拔,他們找不到生命上進的動機,他們或墮落,或沉淪,但作者卻只是敘述,沒有輕蔑或批判。


世界文學名著中很少有一本書,像《紅樓夢》,可以包容每一個書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我當然也會在自己身上看到賈瑞,看到薛蟠,看到自己墮落或沉淪的另外一面。


一本書,可以讓你不斷看到「自己」,這本書才是一本可以閱讀一生的書。


3、人生看來很簡單,卻很難說「喜歡」或「不喜歡」。


探春是賈政的女兒、寶玉的妹妹,她的母親是趙姨娘,一個丫頭出身的妾。因為卑微的出身,趙姨娘似乎總是憤憤不平,嫉妒他人,總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把這委屈轉化成報復他人的惡毒言語或行為,連自己親生的女兒——探春,也不例外。


探春聰明、大器,極力想擺脫母親卑賤的出身牽連,她努力為自己的生命開創出不同於母親的格局。她處事公正不徇私,曾經在短時間代理王熙鳳管理家務,有條不紊,興利除弊,展現了她精明幹練的管理才能。


林語堂深受歐洲啟蒙運動影響,重視個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視個人突破環境限制的解放能力。


林語堂一定喜歡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


妙玉是一個沒落官宦人家的女兒,因為家道敗落,不得不出家為尼,她寄養在賈家的寺廟中,看來是修行,當然心中積厭著不可說的渾濁的苦悶。


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對鄉下來的劉姥姥嗤之以鼻,她有嚴重的潔癖,孤芳自賞。這樣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難有朋友,在世俗社會總是招人嫌怨。


但是,《紅樓夢》的作者很委婉地使人感受到妙玉潔癖背後隱藏的熱情,她極愛寶玉,但她的愛是不可能說出口的。她的孤芳自賞是一種怕受傷的保護,像最柔軟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堅硬的外殼來防衛。


妙玉的不近人情,正是一種防衛的硬殼。

蔣勛:《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我們能夠「不喜歡」妙玉嗎?我們能夠嘲笑妙玉嗎?


《紅樓夢》的作者沒有「嘲笑」,只有「悲憫」;沒有「不喜歡」,只有「包容」。


《紅樓夢》的作者引領我們去看各種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貴的、卑賤的、善良的、殘酷的、富有的、貧窮的、美的、丑的。


《紅樓夢》的作者通過一個一個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們知道他們為什麼「上進」,為什麼「潔癖」,為什麼「愛」,為什麼「恨」。


生命是一種「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環輪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紅樓夢》多讀幾次,回到現實人生,看到身邊的親人朋友,原來也都在《紅樓夢》中,每個人背負著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運。


或許,我們會有一種真正的同情,也不再隨便說:喜歡什麼人,或不喜歡什麼人。


這幾年,細讀《紅樓夢》,有一種領悟,覺得《紅樓夢》其實是一本「佛經」。


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王道跟霸道區別在哪裡?
《顏氏家訓》精選20句 句句好家風!
難道「中庸」就是教你說好話 和稀泥 誰也不得罪?
任何成功都要先從做好自己開始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樓夢》處處是慈悲,處處是覺悟
紅樓夢:處處是慈悲 處處是覺悟
蔣勛說紅樓:處處都是慈悲,處處都是覺悟
WTF?你的男朋友還是個處處處處處處處處處處處?
做好自己處處是清凈處
當心!處處是坑
口念彌陀,處處是家
人間處處是美景,看醉了!
若知足,處處是風景
迄今為止宇宙最深處的圖像,到處都是黑洞,處處有陷阱
心若看透,處處是風景~
心好處處好,心壞處處壞。
心若安然,便處處是晴天
心若看透 處處是風景
心好處處好,心壞處處壞!
佛教 故事:處處是禪機
心好處處好,心壞處處壞
紋身處處是風景
直擊高個子的「有趣」生活,處處是焦點,處處是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