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小程序發布後,2H青年小天再帶你一起預測微信的下一個新發布!

小程序發布後,2H青年小天再帶你一起預測微信的下一個新發布!

關於微信的7:54
來自難得
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小程序發布後,2H青年小天再帶你一起預測微信的下一個新發布!

圖片作者:ejaugsburg

原標題:《微信的下一個新發布》

文、朗誦/小天 小有名氣自媒體「2H青年」作者,兼難得專欄作者

非專業人士做非專業分析,略有些尷尬。這樣吧,先提個問暖下場:你每天要打開幾次微信?

好了不用回想了。這裡有數據:55.2%的人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25%的人超過30次。2017年人人都在討論人工智慧,其實我們早就半智能化了。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離不開的人體器官,微信則是器官中的另一個智能大腦。

擁有超過8億用戶的微信,體量如此巨大,它的每一個小動作都像蝴蝶效應一樣,潛移默化中深刻影響、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微信紅包,把一項線下的民俗活動改良成了線上長久不衰的社交行為,許多人連發紅包都沒學會,就樂此不疲地迷上了搶紅包。比如,微信支付,出門不帶錢包就能暢行無阻,連賣菜大媽都知道掃一掃收錢。再比如讚賞,逐漸培養起用戶為好內容付費的習慣,隨後「知識變現」「內容變現」火了起來,湧現出各種平台上的付費訂閱專欄或精品課程。正因為擁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微信的每一步都非常慎重而剋制,一切以用戶體驗至上,每一個新功能都要反覆測試,盡量做到不騷擾用戶,只觸達到對此需要的人。反觀想極力涉足社交領域的支付寶,給人的感覺是領導一拍腦門一個主意,產品經理提著改錐就上,三下五除二弄出來反遭用戶一片罵聲。這倒是真真應了一句話:愛是克制,喜歡反而放肆。

在小程序之後,微信呼之欲出的下一個新發布應該是:微信公眾平台App,也就是官方客戶端。這將直接影響到2000萬公眾號運營者。很多人已經養成了在微信里閱讀的習慣,公眾號內容發布形式的改變,將繼續會影響到無數用戶。

早在去年5月,微信官方出品的App「公眾平台」已經開始內測,當然是僅向部分用戶發出邀請。2016年5月9日,公眾號《槽邊往事》發布了一篇題為《一次測試》的文章,文章一開頭,作者和菜頭就聲明:「這是一篇完全由手機App發布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所以也是一次正式的測試。我想試著在手機上完整地編輯發布一篇文字,看看會和電腦發布有什麼不同。」

眾所周知,其實,和菜頭是個略小眾的作家,很多人並不知。這麼說吧,和菜頭很能寫,文字精準,見解獨到,文風多變。他是優質稀缺內容的提供者,也是微信的忠實擁躉。他的公號文章,一貫注重內容,對排版並無太多需求。

在後續的文章以及和讀者的留言互動里,可以得到他的一些使用反饋:加題圖有困難,原文有鏈接但是點不開,版面形態發生了一些細小改變,保存圖文素材會發生失敗等等。

這些小問題不是問題,後續版本肯定會迭代。作為擁有公眾號的人,我關心的問題是,微信團隊開發獨立App的目的是什麼?

註冊過公眾號的應該知道,微信里早就有「公眾平台安全助手」服務號,登陸後,可以用手機查看讀者消息、留言和讚賞,新建群發,查看群發歷史和簡單數據。App基本功能差不多,最大的亮點是可以用手機編輯新的圖文消息,也就是寫文章。不像之前,圖文內容要在電腦上編輯好,「安全助手」僅能實現發送。

這倒是很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特徵,一切行為向手機端遷徙。但問題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微信熱文,都極其重視排版。營銷文就不用說了,各種字體標紅標綠變著花樣強調,幾行文字就要加張圖片,各種Gif動圖飄來閃去,還要加上求關注求點贊的腰封,要多花哨有多花哨。受此影響,就連很多注重內容原創的公眾號,也要藉助其他編輯器讓自己的版式更好看一點,最起碼也得左右縮進居中。像和菜頭這樣基本忽略排版的作者很少。

如果這一切操作發生在手機上,能方便快捷地實現嗎?手機屏幕就那麼大,全靠一根手指,怎麼能比得過「滑鼠+鍵盤」的電腦呢?如果多數人依然選擇在電腦端編輯圖文,那這個需求就是小眾需求,為了極少數人開發一個單獨App的成本又有多高?意義何在?

在前幾天,2月13日,公眾號《小道消息》在推文中又談到了這個依然在內測中的App,作者馮大輝(前丁香園CTO)說他測試了很久,感覺每天節省了大量時間,希望能儘快正式發布。和和菜頭一樣,馮大輝也只關注內容創作,排版總體偏性冷淡風,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在文字之外,只有題圖,連音樂鏈接都很少有。所以,他覺得好用,依然不能代表當下流行的圖文並茂濃墨重彩風格。

所以,我的問題依然是個問題。

一個猜想是,微信體量越來越大,對用戶和微信自己而言,負擔也越來越重,開發單獨App是為了給二者減負,做減法。和之前分離出去的App微信電話本、微信讀書、企業微信一樣,導流出部分用戶,讓微信更輕,布局更合理。有明確需求的用戶直接去App,微信滿足普通用戶的社交需求就好,這或許能讓微信離用戶「用完即走」的目標更近一步。

至於眾多的公眾號是以專註深度思考獨特洞見為長,還是以眼花繚亂的排版贏得關注,微信根本不關心。在注意力如此稀缺的時代,經過各種嘗試和廝殺,活下來的才是勝利者,微信對2000萬個公眾號之間的殘酷競爭樂見其成,不管怎樣,活下來證明了強大生命力,證明了數億用戶用注意力投票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微信用戶得到了最好的使用體驗——這才是微信在意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公眾號閱讀沒有引入機器演算法推薦流量,小程序發布後沒有分類排名的小程序商店。

花園裡幾棵花草的枯萎會讓園丁憂心忡忡,擁有多樣生態的大自然對此毫不在意。微信就是大自然。

這個App的發布應該很快了,興許還會多出一個付費閱讀功能,當然這對讀者眾多的大號是件好事,對我這樣默默無聞的小號而言,更顯得尷尬。然而,大自然永遠都是這麼殘酷。

以上分析僅用於鍛煉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可能過於淺薄,讓你見笑了。要不轉發一下,讓更多的人也笑笑開心一下?

謝謝你的閱讀,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難得 的精彩文章:

男時尚攝影師2017秋冬紐約時裝周專拍高跟鞋,美女顏值都忽略
細數13個超萌會飛的小蜜袋鼯的甜蜜瞬間,你們誰養了?幾隻?
難得老照片:細數12張你不知道的歷史真相,那個頭罩能防霾么?
細數13個洛可可風格奢華時尚珠寶首飾,氣質優雅知性女最喜歡!
難得時尚:湯麗柏琦VS蔻馳,紐約時裝周時裝秀,你更愛哪個?

TAG:難得 |

您可能感興趣

小程序發布半年後的一些思考
開發 | 用 4 天時間,他擼了一個「星巴克」同款小程序
開發 | 用 7 天時間,他做了個仿麥當勞的小程序
從阿里雲棲大會現場,一起看小程序走出的另一條路
用4 天時間,他擼了一個「星巴克」同款小程序
他用 4 小時,極速開發了一款小程序
o2o下半場已經開始,小程序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程序員歪傳:每天到底睡幾個小時?
2000多個小程序開發者感動哭了!微信發布官方「終極小程序」
上線三個月之後,微信還是給小程序加了入口
微信小程序公布六個新能力,向個人開發者開放註冊
程序員的進步從每一天少寫一點代碼開始
據說,99%找小程序開發的人都被這樣坑了!
這款簡潔又漂亮的小程序,讓你完美避開下雨天
明天下雨還是天晴?這 3 款天氣小程序告訴你
小程序上線 3 個月,現在談打了誰的臉還太早
明天起,不這樣開發票就無法報銷!這個小程序,幫你正確開發票
微信小程序上線五個多月,如何串起微信生態
小程序之戰即將開啟!支付寶小程序下周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