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葉曼先生

著名國學大師葉曼先生(1914——2017)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上午十點(北京時間16日凌晨2:00)在洛杉磯家中辭世,享年103歲。先生往生時身無病痛,安詳自在,身前諸事悉皆安排妥當。


祈願先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舍眾生,乘願再來!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早年騰訊網採訪葉曼先生,講述其一生經歷)


八歲那一年我開始吃素,但吃的不是佛家素,那是因為我曾經看過羊被宰殺的情形,那隻羊要被殺前,跪在涮羊肉店門外哭,目睹那種情景之後,那頓飯我就吃不下了,從此下決心不再吃有生命的東西。那時我還是成長時期,需要足夠的營養,而我在外面都是以一碗素湯麵打發,家人因而很著急。不過他們想,這可能是小孩子說著玩的,也許過段時候就會忘了。可是我就這樣吃了十四年的素食,一直到抗戰開始,離家出外為止。


我念的是北京大學,以往的北大,曾經也是思想非常自由的一所學校,在那樣的學習環境里薰習久了以後,自然會受它的影響。我的思想也就因而跟著轉變,對一成不變的觀念不予認同,並且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負著歷史的責任。當時因為看著國人的生活條件極差,心中就起一個念頭,要把國家社會的經濟情形改善,民富則國強,因此我就選了經濟系。

從民富國強,慢慢地又開始注意到超自然的精神上的問題。為了尋找這些答案,於是我踏進了哲學的領域,開始試著用邏輯的方式,藉著歸納法和演繹法,推論人生是甚麼、人應該怎麼活的問題。但是這些理論不但不能給我一個圓滿的答覆,反而擾亂了我的思想。那些理論只告訴我們,人是非常無知的。我承認我的無知,但是這些哲學理論並沒有對我的無知提供任何的意見,反而把我的無知攪和得更亂。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在哲學上感到乏味後,自然地回歸到東方思想。東方的思想在生死的問題上,有較具體的說明。《論語》記載著一段,孔子站在橋上,看著流水不停地流著,便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年輕的時候還感覺不到時間消逝的快速,步入中、老年之後,想起孔子的這句話,就有很深的感受。歲月豈只是 「不舍晝夜」?簡直是不舍分、不舍秒。雖然已有這方面的認識,可是關於生命的來處和去向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孔子是不談生死問題的。這些都不能為我解決問題,我又轉向研究道家。道家好像說出了一點點東西來,有一句話說,「生者寄也,死者歸也。」活著只是借住在這世界上而已,死後就回去了。這已經是有稍微進一步的答覆了。不過為甚麼要寄?又要回到那裡呢?慢慢地又從東方哲學,靠近宗教範圍了。

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心裡的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直到知道答案在佛法里。我聽了《楞嚴經》的課之後心中的滿足和喜悅,真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因此我捧著《楞嚴經》如獲至寶。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八十年代中,她當選為世界佛教友誼會副會長,也是這次大會,她結識了日後摯友——趙朴初。這次相識,更拉進了葉曼與大陸佛教界的距離。她經朴老邀請,來到北京,拜訪雲居寺時,發現當時的寺廟已在日軍侵華時損毀嚴重,當下她便發下宏願——重建雲居寺。1990年,葉曼來往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共籌得三十二萬美金善款。其中三十萬用來重建雲居寺,剩餘兩萬元,捐作雲南、貴州等地興辦希望小學,到目前為止,已建成十三所文賢希望小學。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重建的北京雲居寺)


多年來,葉曼先生筆耕不輟,著有幾十部著作文集。雖年歲已大,但她卻從未停下腳步。2000年後,她頻繁接受邀請,錄製節目、參加論壇、舉辦講座,為的就是能將國學傳播出去,讓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此後,她更是將洛杉磯的房產賣掉,網羅社會上的文化精英,在北京建立文賢書院。


她說:


我想好好蓋個像樣的書院,作為國學發揚地,


這是我唯一能夠替國家做的一點事情了。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2010年,已經96歲高齡的葉曼先生,受邀開講《楞嚴經》,前前後後持續一年有餘。其間先生旁徵博引、講古論今,各界同修也無論寒暑積极參与,為國學傳播起到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修行不光是盤腿打坐,或是在佛像前磕幾個頭、念幾聲佛號。釋尊當初在菩提樹下證悟時,說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因此只要滅除妄想執著,就能證得佛性。可是要滅除妄想執著,卻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完全看自己下的功夫。世尊在世時就連他自己的兒子和弟弟都不能因世尊而得道,更何況是我們呢?個人的生死,只有靠自己去解決,別人完全用不上力。


修行就是修正我們日常的行為,不要以為佛就只是這尊佛像。這尊佛像就和國旗的意義一樣,代表覺。


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他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給我們說的這些法,為的就是讓我們也能到達他所到的境地。並不是我們一天給他磕幾個頭就算盡心了,而是要依佛陀的教示,見到他所見到的。所以說佛以一大因緣出世,那便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我們既然有幸接觸這殊勝的妙法,如果不勤加用功,則不但對不起佛陀的苦心,更對不起自己。

一葉蓮舟曼妙時——緬懷一代國學大師葉曼先生



葉曼先生照


有人評價葉曼先生,是少有的將儒釋道三學融會貫通的國學大家。她一生的經歷和為國學傳播所做的貢獻,也為後人留下了不盡的財富。葉曼先生曾說過:「唯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才不辜負來人間走了一遭。」回顧先生一生,定然當得起「不負此生」四個字了。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來 隨喜轉載 功德無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慧日 的精彩文章:

傳喜法師:不讀《法華經》不知成佛之殊勝
傳喜法師: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文化的復興、道德次序的復興
傳喜法師:關於神通,這才是科學的打開方式…
傳喜法師:愛,是真還是假?
寺院屋檐下為何要掛鈴鐺 你知道嗎?

TAG:佛教慧日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大師馬一浮先生介紹
緬懷國醫大師賀普仁
國學大師葉曼先生離世:不辜負來人間走了一遭
一代國醫大師熊繼柏:傳授你《黃帝內經》養生學
一畹芳華戲丹青——京劇大師梅蘭芳
緬懷葉企孫先生:他是中國科學大師中的大師
奇女子吳蠻與她的父親新派國畫大師吳國亭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蘇榮扎布:心靜意定是一葯
一毫米細針征服世界|國醫大師石學敏
大師歸去 風範長存——緬懷首屆國醫大師李振華先生
清末國學大師孫詒讓書法,郭沫若盛讚:啟後承先一代巨儒!
一代醫星悲隕落 丨沉痛哀悼國醫大師李振華先生
金針留後世,國手著千秋——沉痛悼念國醫大師郭誠傑先生
古韻四十首 附盧葆桐大師國畫
緬懷吳文俊院士,回顧數學大師不斷創新的一生
雕塑大師葉毓山逝世 紀念他的時代
沉痛哀悼—程硯秋大師親傳女弟子江新蓉先生千古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年輕時候的照片,氣質儒雅乾淨
梅花相伴,萬花山長眠:尋訪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