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共政策能否削弱對宗教的虔誠?來自1878-1902年法國學校選擇的證據

公共政策能否削弱對宗教的虔誠?來自1878-1902年法國學校選擇的證據

本文為「量化歷史研究」第128篇推送

公共政策能否削弱對宗教的虔誠?來自1878-1902年法國學校選擇的證據


(圖片來源於網路)


近年來研究者們認為,國家通過增加公共支出來代替傳統上由宗教組織提供的社會服務,從而促進了近代社會的世俗化;而舉辦公立教育以取代教會學校是其中的關鍵。然而,Raphael Franck和Noel D. Johnson (2016)的文章「Can public policies lower religiosity? Evidence from school choice in France, 1878-1902」卻用計量方法分析法國的實例指出,儘管在第三共和國早期,法國政府已開始大幅提高對公立教育的投入,但卻沒能帶來教會學校入學率的顯著下滑;直到義務教育法、禁止僧侶執教等法律的頒行,才有效推進了教育的世俗化。


法國的共和派、天主教徒、君主派之間的合作與鬥爭影響著法國的教育政策。大革命後,教會學校受到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國的支持,成為教育的主要提供者。然而,第三共和國建立後,掌權的共和派扭轉了教育政策,轉向提高世俗學校的入學率。第三共和國通過了1881、1882年義務教育法,取消了公立學校學費;又通過了1901年7月1日組織法,限制了教會學校師資的主要來源——天主教修會;並最終在1904年7月7日立法禁止天主教修會成員執教。

公共政策能否削弱對宗教的虔誠?來自1878-1902年法國學校選擇的證據


圖1 各級教育投入


法國中央政府在這一時期大規模提高教育經費,鼓勵世俗學校的建設、建立師範學校、擴大女教師隊伍,使得中央政府成為法國教育投入的主體。其將法國的教育投入從1875年主要由市鎮出資的5千萬法郎,提高到1902年主要由中央政府出資的2.25億法郎。但此時,學生入讀教會學校的比例下降的程度有限,而且入讀比例的變動在男女生之間、在各地區之間也不一致。直到1901年組織法徹底卡住了教會學校的師資,居高不下的女生入讀教會學校的比例才顯著減少。為分析此時期法國的公共政策,即教育支出和相關法規對教育世俗化的影響大小,文章的作者進行了計量研究。

公共政策能否削弱對宗教的虔誠?來自1878-1902年法國學校選擇的證據


圖2 男女生入讀教會學校比例


文章為一個地方的宗教虔誠程度找到的代理變數,即該地教會學校的入學率。而女生進入教會學校比例更具代表性——儘管女生在世俗和教會學校所受教育沒有本質區別,但虔誠的家長更傾向於認為在教會學校就學更能保持女生的貞潔,所以一個地方女生進入教會學校的比例能反映出該地對宗教的虔誠程度。


本文的數據采自《法國統計年鑒(1878-1914)》和《統計和立法比較年報》,收集了1878-1902年法國中央層面以及87個省的省級和市鎮級地方層面的數據。本文的因變數是各省男、女生入讀天主教小學的比例。主要自變數分別是1881年義務教育法啞變數、1901年禁止僧侶執教法令啞變數,以及教育支出變數。其中,教育支出為中央、省、市鎮三級教育投入的總和。文章進而引入如生育率、各省的徵兵識字率、就業結構等控制變數來排除人力資本、經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本文的主回歸是男女生入讀天主教小學的比例對自變數義務教育法、禁止僧侶執教法兩個啞變數、教育支出、以及控制變數做回歸的固定效應模型。回歸結果表明,教育支出的成效令人失望,教育支出增加對降低教會學校入學率、推動世俗化的作用並不顯著。1881年義務教育法的影響顯著但很有限,僅使男生入讀教會學校比例下降3.18%,女生下降5.99%。而1901年禁止僧侶執教法令則效果顯著,使男生入讀教會學校的比例下降6.5%,女生更是下降18.6%。這種結果說明,義務教育法免除公立世俗學校學費、法國政府對公立教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都沒能成功擠出教會學校;最終是靠禁止僧侶執教法令,才掐斷教會學校的師資,從而強迫教會學校的生源轉投公立世俗學校。公立世俗學校的價廉物美並不足以吸引家長,政府依靠強制立法才獲得了在教育戰線上的世俗化的勝利。


增加財政教育支出來擠出教會學校的路徑被何種機制妨礙?文章進一步分析了三種機制。第一種機制是國家力量在部分地區素來薄弱,當地的宗教力量就更為頑固。比如地理上該地距巴黎和省會的路程、大革命之前的稅收收入、在財政管理類別上的自主程度、母語不是法語的兒童比例等變數,都能夠衡量當地人漠視中央政府政策,而支持本地教會的影響。第二種機制是歷史上人力資本過低,宗教影響可能更為深入。第三種機制是過去的政治事件的影響,法國大革命和其間的恐怖時期各地受到的衝擊程度可能造成長期的影響。

作者將各種機制與教育支出變數做交叉項引入主回歸方程中。回歸證實,國家力量越強,教育投入的增加對推進當地教育世俗化的效果就越強;大革命在該省進行得越激烈、對教會的衝擊越嚴重,教會學校在此時反而越有生命力。這些都印證了中央政府力量留下了長期的歷史遺產——在法國,歷史上就王權薄弱的地區長期存在著一種離心、自治的傾向;在大革命這樣的震蕩之後,教會又填補了這裡公立教育的真空,因而共和派政府依靠加大財政教育開支來爭奪學生、擠出教會學校、推動教育世俗化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文章來源:Raphael Franck, Noel D. Johnson, 2016, Can public policies lower religiosity? Evidence from school choice in France, 1878-1902,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ume 69(3), Pages 915-944.


原文鏈接: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是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量化歷史研究所組織,由陳志武(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和管漢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以嚴肅而又不失活潑的方式,向廣大學界和業界朋友,定期推送有關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歷史研究經典文獻和前沿文獻。本賬戶同時作為「量化歷史講習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時發送講習班的最新信息和進展。喜歡我們的朋友請搜尋公眾號:QuantitativeHistory,或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

關注訂閱號的同時,我們也誠邀八方學人發送電郵建言獻策。「量化歷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對歷史研究有激情、有熱情的朋友,共同推動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經濟史,金融史、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等各類歷史題材,分享觀點,共享資料。我們的郵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聲音!


輪值主編:黃英偉 責任編輯:彭雪梅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化歷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歷史沉澱:制度的工具變數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請出示證明!20世紀初美國出生登記對童工和教育的影響
教育內容與發展的政治經濟學:來自歷史的經驗
彩禮與女性教育回報
美國奴隸制的政治遺產

TAG:量化歷史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服役近50年攻擊距離6000公里,中國轟六能否再戰20年?
2015年的18.5億,2016年的15.8億,而今年的十一黃金周能否逆襲?
探測距離1200公里 空警2000能否優先發現F22?
老兵不死,B-52能否戰至2050年?
殲-20能否戰勝F-22和F-35?美國專家是這麼想的
1941年,沒有那2個月的延誤,400萬德軍究竟能否拿下蘇聯
媚姐看盤:中通國脈603559能否帶領5G衝擊3380
麒麟970對戰驍龍835,華為Mate 10能否後發制人?
印度1900輛T72能否夠用,又向中國邊境追加了6個T90團
5100mAh大電池+24W快充+全金屬機身,僅1499元能否對飈小米max2?
英特爾8代i5能否追平i7 7700K
解析:中國殲20能否比肩美軍F-22?
國產殲11能否和蘇-27相提並論?
歐冠杯利物浦能否不負眾望?足球競彩周三004、005、006、007預測
小米7定價能否重回1999?期待為發燒而生的1999
15號秀倫納德領銜11屆最強5人, 天賦深度可怕,11屆能否一戰09屆?
2017年榮耀能否打敗小米?
8.28:券商能否複製14年底的翻倍行情
紅米Pro2 驍龍660+全面屏,1699元能否攪局OPPO 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