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


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


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登山愛好者去嘗試登頂...

它險峻的坡度,極高的海拔,多變的天氣,都讓攀登者承受著極大的風險,隨時有可能喪命...


儘管時代變遷,科技的進步,讓如今攀登珠峰比以前有了更高的安全係數,


在攀登途中遇突髮狀況而喪命依然時有發生...


在8000多米的高海拔上,氣候條件極其惡劣...

怎麼個惡劣法?


峰頂最大風力是颶風級別的——每小時189千米,氣溫可達零下73攝氏度,含氧量是海平面的三分之一...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登山者的生命極其脆弱,保住自己的性命都要萬分小心,更不要提救助他人了..


在登頂珠峰的過程中,如果有同伴受了重傷,而同行的人評估之後覺得救援的概率太小,


很多時候不得不做出艱難抉擇,被迫放棄救援...

因為,強行施救的後果就是最終搭上救援者的性命...


於是,在征服珠峰的歷史上,無數遇難者的遺體被迫留在了皚皚白雪之間...


儘管政府和登山機構也組織過特別的行動,上山清理,轉移,和掩埋遇難者的遺體...


但受限於天氣和清理者的體能,掩埋的遺體只佔很小的一部分,且都位於低海拔的山脊...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在通往珠穆朗瑪峰的道路上,依然躺著許許多多遇難者的遺體...


有的遺體是攀登時不慎失足,墜落到了深淵底部,難以企及...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有的遺體年代久遠,又高度腐敗形同木乃伊,根本無法辨認身份...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有的就這樣躺在山脊上...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還有的經歷了一場罕見雪崩,就這樣留在了大本營里...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另一方面,依然有一些遇難者的遺體被後來的人確認了身份,


揭開了背後一段段關於冒險和人性的傳說....


弗朗西絲·阿森蒂夫(Francys Arsentiev,1958-1998 ,美國)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弗朗西絲·阿森蒂夫是第一個不帶輔助氧氣登上珠峰的美國女性,


她於1998年和丈夫一起攀登珠峰,兩人在登山途中被迫分開,


登頂之後下撤的途中,他倆始終未能找到對方,弗朗西絲下山途中因為缺氧虛脫倒在了珠峰下面244米處,


當時正好有兩名登山者路過,弗朗西絲向其中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達爾求救,懇求他不要拋下自己...


然而伊安在經歷了心中的百般掙扎之後,最終選擇了放棄....


弗朗西絲就此遇難,而她丈夫的遺體也在一年以後被發現...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這個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弗朗西絲的遺體就這樣在雪山年復一年靜靜地躺著,她一度成為了後來登山者的醒目地標...


另一方面,當年被迫放棄她的伊安.沃達爾也背負著「見死不救」的罵名寢食難安...


九年之後,伊安.沃達爾決定重逢珠峰,掩埋弗朗西絲,總算讓她的遺體獲得了多一點的尊嚴...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Hannelore Schmatz (1940-1979,德國)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德國登山家Hannelore是第一個在珠峰遇難的女性。


她於1979年在攀登過程中遇難,從她遺體的姿態,同行推測她應該是想靠在背包上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不幸的是,很多登山者就是在這一刻放鬆神經睡了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綠靴子」Tsewang Paljor(1968-1996,印度)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Tsewang Paljor是印度第一支珠峰登山隊的成員,他於1996年在登頂之後的下山途中不幸遇難...


他死於長時間暴露在暴風雪的嚴寒中,由於他死前穿著一雙「綠靴子」,他被普遍認為是珠峰登頂前最著名的遺體地標「綠靴子」本人...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也有一種說法,「綠靴子」的遺體是死後被其他登山者移到了登頂的主路旁邊...


無論怎樣,「綠靴子」多年來靜靜地躺在那裡,成為了登山圈最著名的人形地標和豐碑。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Marko Lihteneker(1959-2005,斯洛維尼亞)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Marko Lihteneker是斯洛維尼亞著名登山家,他於2005年在登頂後下山的途中遇難,


從他遺體的姿態來看,同行普遍認為,應該是當時他的氧氣面罩發生了嚴重故障,他的遺體不幸留在了海拔8800米的地方...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David Sharp(1972-2006,英國)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2006年,Sharp在攀登途中停在了著名的「綠靴子」附近休息,他很快凍僵了以至於沒有力氣繼續攀登。


比較有爭議的是,在他喪命的當天,有超過30名登頂者都宣稱在登頂途中見過Sharp並發現他曾活著,甚至還有人跟他交談過...


而Sharp卻沒有力氣發出一聲求救...


他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想睡一會兒」...


Sharp就這樣靜靜地死去了...


儘管事後很多人也認為即使Sharp求救,也不可能有足夠的人手和體力將一個不省人事的成年男子從8000多米的海拔抬下去,那會搭上施救者的性命...


著名登山家艾倫.欣克斯評價此事時說到:


「你可以坐下來和他交談,一起等死。但你絕不可能在那種情況下背一個人下山...」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Shriya Shah–Klorfine(1979-2012,加拿大)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Shriya Shah–Klorfine於2012年在登頂的下撤途中遇難,


下山之前,她在珠峰頂上興奮地慶祝了整整25分鐘,很快耗光了氧氣...


她最終死於缺氧和體力不支...


她的遺體覆蓋著一面加拿大國旗...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1886-1924,英國)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這是長眠在珠峰的遺體中最著名的一位,值得所有登山者脫帽致敬...


喬治·馬洛里是第一位嘗試攀登珠峰的登山家。馬洛里畢業於劍橋大學,與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是同窗好友。


1922年馬洛里首次從北坡挑戰珠穆朗瑪峰沒有成功,


2年後的1924年,馬洛里與隊友安德魯·歐文(Andrew Irving)再度嘗試登頂,最終一去不復返...


而有關兩人死前究竟是否曾經登頂一直是個懸案,


如果證明他們曾頂上過珠峰,將把人類登頂珠峰的最早時間大大提前,


這一懸案也被稱為「馬歐之謎」。


1960年,中國登山家許競曾宣稱找到過歐文的遺體,但未得到國際社會重視。


1999年由BBC贊助的一支美國探險隊在珠峰北坡8170米處發現了喬治·馬洛里的遺體,然而卻沒有發現他隨身攜帶的柯達相機,因此推測柯達相機應該在同伴歐文身上。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但是,


無論究竟歷史真相如何,喬治·馬洛里作為人類第一位挑戰珠峰的登山者,留給了後人一個偉岸的身影,


他體現出來的敢於冒險,挑戰未知領域的勇氣激勵了無數人...


而他那句關於登山的名言也被無數人稱頌和仿效...

攀登珠峰這一路,每一個地標故事的背後,長眠著的,是人性……



當年一位記者問喬治·馬洛里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喬治·馬洛里回答:「因為它就在那兒!」


「Because it s there!」


Ref:


http://imgur.com/gallery/4UJj0#dnbQAfr


-------------------


不是純爺們97:死後屍體被當成地標也是挺驚悚的


京秋八聲:真的很煩在這樣的微博下發「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人,你可以選擇你的人生,一個安逸的享受的或者為了更好的未來奮鬥的人生,但請不要對別人的人生和愛好指手畫腳。Because it s there,這是登山者對大自然的致敬,不理解就閉上嘴,給別人也給自己些尊重


這該死的手啊要我切了你嗎:這個環境下,不要說救人了,把自己安全的走下來就已經很好了


00討討00:我大學裡的一位教授就永遠留在了珠峰上,人最後並沒有找到,但是測量的儀器保存了下來。


沐雨瀾風:所以他們自己變成了豐碑,每次看到這種微博,下面總會有人說活著不好么或者為什麼去冒險。我個人認為,挑戰自我,永不停下冒險探索的腳步,是我們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的原因。所有冒險者,先行者,值得全人類肅然起敬。


心猶寒21:挑戰珠穆朗瑪峰的意義到底在哪裡?證明自己經濟好?炫一下自己健康的體魄?或者拿生命做賭注,證明自己沒有白白在人間走一遭?


IF的小號就叫葉細細:因為從人類延續的大格局上看 我們依然需要那些不安分守己的基因,需要那些不明意義的探險,需要那些挑戰極限的勇氣,需要那些對未知世界強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最終,恰恰正是這些內在品質,決定了人類未來生存的終極歸宿。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一個英國老兵與愛人600封信的背後,原來他一直視若珍寶的另一半,卻不同尋常
一天之內向閻王報道27次……最終還是被拽了回來,這一切,真不只是運氣啊
當這倆暖柴遇上個愛cosplay的鏟屎……也是很累呢
畫了50年的兔子……你也許不認識他,但一定見過他的兔子……
看了這幾個網友分享的旅途奇遇,我覺得,有時候旅遊的意外才是最大亮點啊……

TAG:英國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在VR里攀登珠峰:除了不冷,其他都跟真的一樣
攀登珠峰的路上,並不只有壯麗的風景,還伴隨著死亡!
珠峰有一座陸路孤島,創下了一項「之最」,看夏爾巴人的異鄉風情
這對夫婦一定要拍「世界頂級」婚紗照,於是爬上了珠峰
這登頂珠峰印度警察夫婦本來是人民的驕傲,然而事情的反轉很快就尷尬了
這些登過珠峰頂的女人,才是真女神
世界那麼大,怎能不去看看?他是歷史記載中第一位登上珠峰的人,還曾經成功抵達南極
漸凍症後又患癌,他照樣環遊世界登珠峰,把生命延長了幾百年
99%的人都不會去攀登珠峰,然而登上去後你將看到另一個世界
珠峰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堆」,這是為什麼?
珠峰冰川絕妙的影像,都在這裡
尼泊爾丨大多數人的珠峰夢,都踩在他們的血肉之軀上。
太陽系第一高山,比珠峰高了三倍,還會噴火,卻在這個小星球上
別說登珠峰,光是這「恐怖冰川」就先把我震懾了!
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不是發現新元素,也不是攀登珠峰
登頂珠峰確實風光,可沿途的屍體更是比你想像中的還多!
長城多長?珠峰多高?這個問題的答案得看這兒!
地球上的最高點是哪裡啊?事珠峰么?
先患漸凍症後患癌又怎樣,他照舊環遊世界登上珠峰,把67年光陰延長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