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導讀:


航空維修行業將在未來十年持續增長,但這行業的驅動將來自亞太地區,並將以更大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參與為標誌。目前全球MRO市場價值約600~700億美元,在接下來的9到10年內將增長至接近1,000億美元。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航空維修(MRO,Maintenance, Repair & Operations)其它趨勢還包括燃料價格將持續偏低,像波音787和空客A350客機這樣維護較少的飛機將進入世界各個航空公司機隊。此外,客機開始擁有諸如基於衛星的高帶寬連接能力,使得航空發動機的零件及機身的維修可以藉助大數據分析。


航空公司對最新的飛機設計,期望其具備更少的維護要求、更短的非計劃維修時間。然而,真實的數據卻表明事與願違,這是由於現代航空發動機和一些飛機零部件使用更先進的技術,有些時候不得不適當「犧牲」飛機的可維修性能。


此外,在短期內,由於產能過剩、經濟增長乏力和燃料價格持續偏低,也使得很多老式飛機的退役速度減慢,這對MRO行業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根據美國通用電氣GE航空公司服務營銷部總經理比爾-德威爾的說法,退役客機數量少於預期,特別是150座級別的飛機。他說,低燃料成本和高流量增長的雙重利好,使得航空公司增加了維修維護的支出,以保障機隊可以保持正常的運營。


目前全球MRO市場價值約600~700億美元,在接下來的9到10年內將增長至接近1,000億美元。工業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北美航空航天和國防部主管韋恩-普呂克估計,民用航空MRO市場將從2015年的65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780億美元,在接下來的5年里實現3.7%的年複合增長率。


ICF國際公司預測2015-2025年之間將從643億美元增長到9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1%。奧緯諮詢公司預計將從2016年的677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98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3.9%。


ICF國際公司估計航空發動機的維修服務佔MRO總需求比例,將從2015年的40%增長到2025年的41%,附件的維修佔比將保持不變,為22%,但線路維護佔比將從17%降至16%,機身維護將從總需求的14%減少到13%。航空發動機MRO將繼續成利潤最大,且大多以OEM廠商為主的行業。


改造市場也將隨著航空公司的更新換代而強勁增長,主要業務包括客艙和航空電子設備的改造,預計該市場將從2015年的4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5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7.1%。

航空發動機維修行業


ICF國際公司預測航空發動機MRO業務,將從2015年的約257.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93.6億美元,年增長率約為4.4%。德國MTU維修公司,一個附屬OEM廠的航空發動機維修企業,則認為該行業將在2025年達到近460億美元。MTU維修公司進一步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商用航空發動機的全球年增長率約為4%。


GE航空集團


雖然GE航空集團沒有透露其售後市場收入,但根據其商用航空發動機的積壓訂單,預計其MRO服務積壓訂單高達1190億美元。GE航空公司服務營銷部總經理比爾-德威爾表示,2016年的GE公司所有型號發動機的大修次數約為4,300次,其中約35%是由GE公司自己完成的。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而GE航空公司與法國賽峰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CFM國際發動機聯盟更是為約全球700家航空公司提供了約36,000台發動機。但德威爾表示:「有大約60家航空公司成了自己的MRO公司或與第3方獨立MRO服務商合作,在CFM發動機的維修業務上與GE公司展開競爭」。他將GE航空公司的MRO業務描述為「開放和充分競爭」,並補充說,GE航空公司的新型發動機積壓訂單中,只有不到50%的發動機與GE公司簽有維修服務協議。


GE航空公司聲稱,為航空公司客戶提供的可選擇性,是GE售後市場模式的「獨特和差異化」。德威爾認為:「客戶可以選擇MRO和服務合同類型,無論他們想要長期協議,時間和材料協議還是其他服務,這也是GE提供售後服務與其它發動機廠商的區別,GE和CFM公司的發動機在大修和材料上具有高度的競爭性。」


德威爾還指出,與之前的產品相比,CFM56-5B和CFM56-7B等發動機的耐用性顯著的提高。CFM56-5B或-7B通常可以在其第一次大修前運行8至9年,而之前的CFM56-3發動機的第一次大修使用壽命期間為大約三年。

普惠公司


普惠公司(PW)目前正為其全新齒輪傳動式渦扇(GFT)發動機系列加快基礎設施布局,該系列發動機已收到來自80餘家客戶的8,200多份訂單。2016年6月普惠宣布為其位於喬治亞州的哥倫比亞發動機大修中心投資6,500萬美元用於開展GTF維修業務。該中心的全新GTF設施將具備發動機分解、檢測、組裝與測試能力。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2016年由普惠和GE航空合資成立的發動機聯盟(Engine Alliance),指定普惠設在新加坡的亞洲雄鷹服務公司成為GP7200 發動機低壓壓氣機大修服務中心。普惠同時還與其合資夥伴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簽署協議,為其位於上海的發動機中心增加V2500發動機大修能力,相關工作將於2017年啟動。


斯維司特羅表示,包括支線航空在內的商用航空引擎,普惠擁有近18,000台發動機。2016年,普惠預計大約有1,500台來自商用航空公司與1,350台來自支線航空公司的發動機需進廠維修,同時業務量將在未來幾年內增長。截止2015年12月31日,該公司已獲得包括商用與軍用發動機、備件與長期服務項目在內的525億美元訂單。普惠擁有450家航空公司與100多家租賃公司客戶。


普惠同時還為其成熟發動機開發了多項服務。斯維司特羅表示,對於成熟機隊而言,為與全新飛機的經濟性競爭,必須將其保有成本降至最低水平,因此靈活的定製維修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普惠的成熟發動機產品組合包括發動機維修與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可通過發動機製造商的標準部件與維修服務在保持發動機剩餘價值的同時降低成本。斯維司特羅表示:我們通過根據特定時間窗口定製工作範圍以滿足退租條件、在材料包中組合使用新件與可用件、高可用舊件填充比率、通過可用時壽件與回購項目提供創新的時壽件解決方案等多種手段來降低成熟發動機的維修成本。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簡稱羅羅公司)重組了其售後服務網路並增加了新的服務點。該公司創建了一個客戶服務中心網路,以加速本地化維護決策。民用航空航天營銷服務主管Lesley So表示,第一個服務中心已經於2015年在新加坡推出,已經將客戶問題解決響應能力提高了50%以上。他補充說,服務於美洲,大中華區,中東和歐洲的節點也先後在2016年1月上線。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羅-羅公司也與第三方MRO服務商進行合作,達美技術運營公司(Delta TechOps)就在其批准的維護中心列表中,這是一家完全沒有羅-羅公司任何股權的公司。同樣的還有穆巴達拉(Mubadala)公司,該公司於2016年宣布將建設一個工廠,為羅-羅公司的Trent XWB發動機提供維修服務。


羅-羅公司也更加關注其舊的發動機。雖然Trent發動機的平均使用壽命剛剛超過8年。但羅-羅公司已經啟動了管理髮動機到最終退役TotalCare Flex計劃,和基於發動機健康管理的固定價格發動機大修SelectCare的計劃。在1999年,羅-羅公司就推出了革命性的TotalCare計劃,而美利堅航空公司是它的首個啟動用戶。


羅-羅公司在寬體客機引擎市場上,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個位數, 增長到今天的45%。同時,該公司的發動機裝機數量也從1995年的2,160架,增長到了今天的4,600架,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7,450架,其中在東南亞、中國和中東市場增長最快。


MTU航空維修公司


MTU維修公司既是一個獨立的MRO公司,也是一個與OEM廠緊密聯繫的公司,因此它具有兩者的最佳效果。其母公司MTU航空發動機公司參與了國際航空發動機公司,發動機聯盟公司,普惠公司和GE公司的多款當代和下一代發動機的研發和收益風險共享。

世界知名航空維修MRO企業:將如何前行



MTU航空發動機公司MRO項目高級副總裁里奧-科伯斯表示,MTU航空發動機公司的商業維護業務在2015年達到了15.81億歐元,比2014年增長了22%,主要增長來自於V2500和CF6-80發動機,MTU維修公司在全球進行的發動機年維修次數達到了約1000次。


MTU維修公司認為自己處於一個非常良好的行業位置,可以很好適應諸如發動機租賃數量不斷增加的趨勢。科伯斯解釋說,MTU的方法不同OEM廠商租賃產品,MTU更加註重將發動機MRO與租賃客戶的資產管理相結合起來,即租賃方可以更多的參與發動機的維修決策。它有50家租賃公司客戶和150多家航空公司客戶。


MTU維修公司也在亞洲MRO的新興浪潮中獲利,該公司在中國珠海的工廠,重點維修V2500和CFM56發動機系列,於2016年完成了第1,000台CFM56發動機的維修。


機身維修


ICF國際公司預測飛機機身維修MRO的年增長率為2.8%,將從2015年的略高於9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近125億美元。這種緩慢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因為新一代客機的到來,將只需要更少的維修時間和更長的維修間隔,健康監測技術的進步也將減少飛機在維修設施上花費的時間。


機身維護行業也經歷了一些整合和收購,一些業務被轉移到亞洲。例如,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收購了TIMCO,中國海航集團收購了SR Technics。相反,一些美國寬體和窄體客機客戶正在尋求回美國國內維修。


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


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ST Aero)是新加坡掛牌公司新科工程公司的子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MRO企業之一,也將飛機改造(包括設備改裝和客艙內部改造)作為商業機會。該公司總裁Lim Serh Ghee認為,預計改造市場每年增長約6%。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不僅提供客艙設計和升級的「交鑰匙」解決方案,還通過與天龍(Tenryu)公司合作,成立新合資企業研發飛機座椅,並且最近已經獲得了新加坡技術標準訂單的合格證書。


ST Aero的卓越之處在於它能夠「進入飛機的每個角落和裂縫,並且做得很好」。ST Aero的一個關鍵區別是其在按時交貨方面的可靠性。該公司總裁Lim表示:「多年來,我們的供貨一直準時,一遍又一遍事實證明如此。」


ST Aero公司是一家綜合服務提供商,是世界上少數擁有內部飛機設計工程能力的MRO提供商之一,可提供各種定製的工程和設計解決方案。


該公司強調其與OEM的關係,一些主要合作夥伴包括波音和空中客車;GE用於GEnx-1B和-2B發動機的機翼支撐;CFM公司的CFM56發動機支撐;普惠的高科技零件修理;UTC航空航天系統公司的787客機機艙系統。


Lim說:「我們看到了全球最大的MRO市場是在美國,同時,中國是增長最快的MRO市場。到2016年年底,ST Aero預計在中國廣州完成第二個機庫,可容納兩架寬體客機和一架窄體客機,將於2018年投入運行。ST Aero還為全球近900架飛機提供部件維修支持。」


歐洲是ST Aero的主要目標,將其在Elbe Flugzeugwerke GmbH(EFW)公司的股份已經增加到了55%,其餘股份由空客公司持有。EFW作為一個飛機維修MRO和歐洲工程服務中心,將是ST Aero公司從客機維修到貨機維修轉換的一個機會。同時,EFW正在德國設立另一家公司,生產用於單通道空客飛機的輕型部件,主要是地板和貨物襯板。


AAR


AAR將其自身描述為美洲最大的MRO企業和世界上第三大機身MRO企業(根據人工時和收入)。該公司的工時在2016財年增長了約4%,超過了500萬人工時。


AAR還增加了寬體客機維修能力,在伊利諾伊州羅克福德的新MRO廠獲得FAA認證。此外,該公司MRO業務副總裁Dany Kleiman表示:「AAR看到了拉丁美洲航空公司的維修業務增長潛力,將從亞洲撤回部分業務。」


MRO趨勢1:PEMCO策略


儘管機身MRO市場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產能過剩,碎片化以及合格機械師的縮水,PEMCO公司在2016年較2015年的績效有大幅提升。該公司的成功戰略包括四大基石:合作夥伴,客戶服務,精益生產,和指標。


精益一直是一個關鍵的MRO績效驅動因素,該公司首席執行官Pastor Lopez表示:「我們的準時性能從2015年的84%提高到2016年的94%以上,服務的飛機數量也從2015年的151架,急劇增加到2016年的600架。」


他補充說:「通過強調客戶服務和精益流程優化,我們又激勵了員工隊伍,使得我們擁有一個敬業的維修團隊。」


國內航空維修企業山東太古公司就是美國PEMCO公司授權的改裝貨機售後服務中心、工程處理中心和器材寄售中心。


MRO趨勢2: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技術對於MRO行業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這種大數據技術有助於消除維修維護失誤,但同時也減少航空公司對MRO的需求。最大的問題是誰擁有數據:運營商?OEM廠?MRO還是第三方數據分析公司。這個沒有最好的答案,但它最終必須得到回答。


航空發動機MRO企業現在正在這麼干,但最終整個飛機行業都將感覺到,因為數據分析將對零件提供商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它打開了視情維修的大門,可以為航空公司節省很多錢。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微讀 的精彩文章:

7】飛機機翼尾部那些一根根的小尾巴是什麼
7】最後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3】2017年,世界航天都有哪些風景線
1】什麼是飛機的航向

TAG:航空微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汪金福:知名品牌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中國第一AI晶元企業豪言主導世界,國內AI蔚然成風
十大使用AR-VR技術的航天航空企業
飛船與鷹:AMD全新企業級CPU與APU路線圖曝光
企辦軟體服務:CRM是CIO撬動企業管理變革的支點
惠普企業CEO離開董事會,或為出任Uber CEO鋪路
世界著名在華企業慈善健康跑舉行
騰訊+中行,阿里+建行,京東+工行,平台企業新時代
AI博士五星指南:入行自評,選大公司還是初創企業
知名專利律師解讀日本初創企業的KPI指標
德國3D列印企業FIT AG在羅馬尼亞開設子公司
企業APP:做企業APP有什麼好處?企業APP發展趨勢
16大國際知名企業品牌LOGO顏色互換,驚呆了設計師
美國商務考察必備企業之IBM——翔正國際
企業該如何用CRM做好新時代營銷?
企業應如何集成SaaS CRM和ERP應用
SMAP四成員或獨立 前經紀人加盟中國企業
澳大利亞創客登陸計劃首批創客企業介紹EUCLIDEON 優立
CEO訪談之兵魂中國肖堯:傳統企業的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