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十四世紀,富裕的商人、手工業工場主、銀行家成為義大利北部城邦里新興的統治階級。這個新興階級作為古羅馬的「後裔」,嚮往羅馬古代的光榮,需要豐富精神生活,於是,文學藝術得到了發展,文藝復興自此興起。


十五世紀後期,義大利成為法國和西班牙的侵略對象。到了十六世紀,義大利戰爭頻繁,大部分地區受西班牙控制,許多城邦已經變為封建式的公國,同專制暴君統治著。加上東方貿易因土耳其勢力膨脹而陷於停頓,商運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也使義大利經濟凋零。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衰退,政治的日趨反動,宗教裁判所勢力的猖獗,進步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如布魯諾、康帕內拉、伽利略等遭受迫害,人民起義受到殘酷鎮壓,文藝復興也就在義大利結束了。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15-16世紀的義大利,名家輩出,偉人如雲


那是一個人本主義肆虐的年代


是文學藝術盡情瘋狂的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有喬托·迪·邦多納、馬薩喬、保羅·烏切洛、多米尼哥·基蘭達奧、桑德羅·波提切利、列奧納多·達芬奇、拉斐爾·桑齊奧、提香·維切利和米開朗基羅。


終於到了今天


一起靠近這個傳奇


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


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多領域的博學家。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他就是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


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多產,保存至今的手稿約6000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達·芬奇(公曆1452年4月23日~1519年5月2日,享年67歲)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


最愛人體

達·芬奇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私生子的「恐怖」才華


達·芬奇的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法律公證員,十分富有,他的母親卡泰麗娜是農婦,達·芬奇是他們的私生子,達芬奇五歲前和母親一起居住在芬奇的村鎮,之後和他的父親、祖父母、叔叔Francesco居住在芬奇小鎮。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為名震一時的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於1482年應聘到米蘭,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1516年僑居法國。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兼畫家喬爾喬·瓦薩里,記述了一個當地的農民做了一個盾牌,請達·芬奇的父親皮耶羅在盾牌上作畫。兒子達·芬奇在上面畫了一個吐著火舌的怪獸。這張畫栩栩如生,令人覺得十分恐怖,皮耶羅便把它賣給了佛羅倫薩的藝術中介,藝術中介又把這幅畫賣給了米蘭的公爵。然後皮耶羅才用轉讓這幅畫賺的錢給那個農夫買了一個新盾牌,上面繪有一個被箭穿過的紅心。


美男不愛美女


年輕時代可是義大利佛羅倫薩聞名遐邇的美男子,據說,他的老師韋羅基奧雕塑的被譽為全世界最俊美非凡的青銅大衛像就是以達·芬奇為模特。不過有傳言說他對女人不感興趣,所以當時關於他是同性戀的傳聞滿天飛。


左撇子操控的鏡像字


左撇子的他終其一生均以鏡像寫字。對左手寫作者來說,將羽毛筆由右向左拉過來寫比由左向右推過去寫容易,而且不會將剛寫好的字弄糊。因此,他的日記都是鏡像字。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科學與技術在這裡融合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Renaissance humanism)在科學與藝術之間並無相互排斥的極端現象。達·芬奇鑽研科學、工程領域就像他的藝術作品般令人難忘與突出。手稿中約13000頁的筆記與繪畫全是混合藝術與科學所組成的紀錄。這些紀錄是達·芬奇在歐陸行程中透過觀察周遭並不斷的創作而來。


在科學上,達·芬奇是一個巨細靡遺的觀察家,能以極精細的描述手法表示一個現象。卻不是透過理論與實驗來驗證。曾有人說達·芬奇打算髮表一系列包含各種主題的論文,但終未實現。


與醫生共同作業


解剖30具人體


達·芬奇在師從韋羅基奧時開始認識人體解剖學。當時韋羅基奧堅持要所有門徒學習解剖學。當達·芬奇成為成功的藝術家時,得到於佛羅倫斯聖瑪麗亞紐瓦醫院解剖人體的許可。之後他在米蘭馬焦雷醫院以及羅馬聖靈醫院(義大利第一個本土醫院)作業。30年內,達·芬奇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別年齡的人體。當與托爾醫生共同工作時,達·芬奇準備出版解剖學理作品並制繪了超過200篇畫作。人體之外,達·芬奇還解剖了牛、禽、猴、熊、蛙以作為解剖結構比較。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畫作精湛


激發了英國醫師開發修補受損心臟的新方法


達·芬奇畫了許多人體骨髂的圖形,同時他也第一個具體描繪脊骨雙S型態的人。他也研究骨盆和骶骨的傾斜度以及強調骶骨不僅非單一形態,而且是5個椎骨組成。達·芬奇也能卓越的表現頭骨的形態以及腦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圖(橫斷面、縱切面、正切面)。他畫了許多圖包括肺臟、腸系膜、泌尿道、性器官甚至性交。他是第一個畫出子宮中胎兒,同時也是第一個畫出腹腔中闌尾的人。此外達·芬奇經常描繪頸部和肩膀的肌肉和肌腱。達·芬奇的畫作甚至激發一位英國心臟外科醫師領先發展一個修補受損心臟的新方法。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一手作畫一手寫字


達·芬奇不只關心身體結構,也關心生理功能,這使得他變成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他積極尋找外觀有明顯生理缺陷的人作為模特兒以便畫成滑稽的畫作突顯生理功能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達芬奇可以同時一手作畫一手寫字。


史上第一個機器人


設計源自他


基於人體解剖研究也使得達芬奇設計出史上第一個機器人。這個被稱作達·芬奇機器人的設計可能是在1495年完成但直到1950年代才被發現。不知這個設計是否要作成實體。


自製飛行機


由於著迷飛行現象,達·芬奇作了鳥類飛行的詳細研究,同時策划了數部飛行機器,包括了直升機設計圖以及輕型滑翔翼。他曾測試了一部自製飛行機器但失敗。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設計單一跨距達240米的橋樑


1502年,達·芬奇曾為伊斯坦布爾鄂圖曼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土木工程專案製作單一跨距達240米的橋樑草圖。這個設計打算讓橋樑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口的金角灣。但因巴耶塞特二世認為無法建設而未實作。2001年,奠基於達·芬奇的設計,威卜瓊·山得達·芬奇專案讓此橋以小橋的形式在挪威付諸實行。而在2006年5月17日,土耳其政府決定在實地建設達芬奇橋跨越金角灣讓該橋終究成形。


主持修建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


至今仍發揮作用


達·芬奇對水利學的研究比義大利的學者克斯鐵列早一個世紀。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亞諾河的施工計劃。他設計並親自主持修建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由他經手建造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便利了農田灌溉,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探尋自然


否定「地心說」


達·芬奇根據高山上有海中動物化石的事實推斷出地殼有過變動,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陸變遷的證明,這個思想與300年後赫頓在地質學方面的發現頗為近似。並且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他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為7000餘英里。


達·芬奇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芬奇還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的「日心說」,甚至在當時,達·芬奇就可能在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提出物理原理


達·芬奇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


15世紀,他最早開始了物體之間的摩擦學理論的研究。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衝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衝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


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強大的破壞力。」


達·芬奇強調力學和數學同樣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並研究過許多力學問題。他根據實驗和觀測得出:重物沿它和地心相連的直線下落,下落的速度同時同成正比。在靜力學方面,他嚴格確定了力矩概念:桿上街體的平衡「由它們的重量和距支點的距離決定」,由此總結出計算幾何體重心的一般法則。他已知道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在用這一法則研究重物沿斜面運動中,他正確地得到摩擦力的定義。他在觀察筆記中寫道:物體「都不能自己運動……每個物體在其運動方向上都有一個重量」。物體運動時「對空氣的壓力等於空氣作用於其上的力」。在流體力學方面,他總結出河水的流速同河道寬度成反比,井用這一結論說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


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


1490年,達·芬奇將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概念繪製成草圖。今日,達·芬奇的變速概念以現代化形式實際使用在汽車上。此外,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也已經在拖拉機、雪上摩托車、速克達機車等使用許多年。


密碼筒


看過《達·芬奇密碼》的人大概都知道達·芬奇密碼筒。而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文件的保密工作。達·芬奇設計的這種密碼筒造型古典,內涵著文藝復興特質,設計優雅,符合達·芬奇的睿智風格。按照故事情節,密碼筒里藏匿著關於郇山隱修會乃至整個基督教最大秘密的莎草紙。達·芬奇設計的密碼筒內有一個裝著醋液的容器,如果強行砸爛密碼筒,醋液就會流出溶解莎草紙。


數種軍事機械的設計


由於達·芬奇曾任軍事工程師,筆記中也包含了數種軍事機械的設計:機關槍、人力或以馬拉動的武裝坦克車、子母彈、軍用降落傘、含呼吸軟管以豬皮製成的潛水裝等等。不過,後來他卻認為戰爭是人類最糟的活動。其他的發明包括了潛水艇、被詮譯為第一個機械計算機的齒輪裝置,以及被誤解為發條車的第一部可程序化行動機器人。此外,達·芬奇在梵諦岡那些年裡,曾計劃應用太陽能而使用凹面鏡來煮水。儘管達·芬奇大多數的發明在他的生平並未實現,但在IBM贊助下,實作了許多模型在昂布瓦斯的克洛斯宅達·芬奇博物館展示。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一切知識來源於知覺


達·芬奇說,「繪畫是自然(這裡的自然是指萬物)的唯一模仿者,繪畫包羅自然的一切形態在內,它能夠將自然界中轉瞬即逝的美生動地保存下來」,繪畫能比語言文字更真實更準確地將自然萬象表現給我們的知覺。


在達·芬奇看來,人類對藝術與科學的認識過程同樣「要以感性經驗為基礎,而且是以最高貴的感覺——視覺為基礎」,「我們的一切知識來源於知覺」,「繪畫的確是一門科學,並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兒」。由此可見,達·芬奇對美的認識不僅建立在樸素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之上,且帶有先於笛卡爾「經驗主義」認識論的某些性狀,而這種美學思維,也使他在理性與經驗中間作了準確的定位。


達·芬奇認為,「科學是將領,實踐是士兵」,「畫家的心應當像什麼——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將自己轉化為對象的顏色,並如實地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同時,達·芬奇又主張「畫家與自然競賽,並勝過自然」。這表明他已經認識到藝術理想化與典型化的問題。此外,達·芬奇也反對拋棄理性而專註經驗的藝術實踐,「熱衷於脫離科學而專搞實踐的人,正如一個水手,登上了一條沒有羅盤、沒有舵的船,永遠拿不準船的方向。實踐必須永遠建築在堅實的理論之上。」這句話正是達·芬奇對理性與經驗關係的最好註腳。達·芬奇為文藝復興以降的美學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科學方法和藝術實踐觀,這是他對於美學的貢獻之一。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繪畫天才下筆


其師從此再不作畫


當他在作坊學藝時,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製《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據傳,韋羅基奧為此不再作畫。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是達·芬奇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一件作品。除了有一點自由構思外,這幅畫的場景都是達·芬奇遵循一般的透視畫法來構思的。


後來位於歐利維特峰的聖巴托羅梅歐修道院還訂購了這幅作品,稍後創作的《吉內薇拉·班琪》,一反15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年創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誌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


該畫雖由於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由聖母嬰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構圖,按精確的透視法畫的建築遺迹和奔騰飛躍的馬群等背景,說明他已不再從敘事的角度簡單地羅列有關人物,而是對傳統的題材進行徹底的改造。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陰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1482年達·芬奇來到米蘭,應聖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請繪製祭壇畫《岩間聖母》。這幅《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畫現藏於盧浮宮。《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製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它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築結構緊密聯結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


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於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於畫面中央,其他門徒通過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勢,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剖白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出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


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國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達·芬奇開始為蘭則塔大教堂的主祭壇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


1503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繪製壁畫《安吉里之戰》,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後稱為《聖母子與聖安娜》),這兩幅畫和《施洗者聖約翰》一起成為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蒙娜麗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當時威尼斯公爵請達·芬奇為其夫人畫一幅肖像,而當這幅畫作完成之後,達·芬奇因為太喜歡這幅畫,不捨得交工,就連夜打包,和僕人一起逃跑了。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造物主無力再造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


達·芬奇晚年被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國,弗朗索瓦一世給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將其安置於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魯克斯莊園,並時不時地去請教。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達·芬奇因病逝世了,據說他是在趕來的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他最鍾愛的學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茲(達·芬奇臨終前將所有繪畫作品和大量手稿都託付給了他)說:「達·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列昂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芬奇的讚美之詞。


附: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來源:塵屋 編輯|青貓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品投資 的精彩文章:

當代藝術大師—石齊人物作品
中國畫大師的帽子不是誰都能戴的!
秋熟圖—劉萬鳴
齊白石—情商高,但不虛情假意

TAG:中國藝術品投資 |

您可能感興趣

達芬奇,絕無僅有的傳奇人生
曾經的傳奇將隕落,朴槿惠的傳奇人生奇在哪裡
她擁有傳奇的人生,奧巴馬都為她低頭
十位傳奇女人,有人為帝,有人挂帥,有人詞傳千古
一位並不出名的皇后,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人生百年,就是傳奇
歐洲這十位女皇皆有傳奇的人生,至今仍在全球產生深遠的影響
張愛玲:一生坎坷卻活成了傳奇,人與人的差距就看這5項能力
歷史上至今無法超越的奇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傳奇人物
致敬這個逝去的經典,他一生傳奇,無人敢黑!
傳奇十種人,肯定有你!
歷史上的這些名人,雖然名字很奇葩,但他們的一生卻很傳奇!
神奇的第什里 你還有多少人所未知的傳奇?
從來沒有人類的傳奇
他是川軍核心人物,一生充滿傳奇,妻妾都有12位
中國七小福的傳奇人生,還有一些是你絕對不知道的
情變、精神崩潰,絕代佳人的傳奇一生
蟬的一生,比你想像的傳奇
世界上最傳奇的死裡逃生的人物,他是一個戰鬥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