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秦陵兵馬俑的出土,為人們了解2000多年前的秦軍打開了一扇最直觀的窗口。然而一般人總是不會費神去看各種考古報告或研究論文之類,影視劇、小說和網路上良莠難分的「科普文章」才是大眾了解秦軍什麼樣的一線來源。那麼真正的秦軍,會像《英雄》、《大秦帝國》這些影視劇,甚至《復活的軍團》這種科教紀錄片所宣傳出來秦軍一樣冠絕寰宇強大無匹嗎?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華夏地理2012年6月刊·重現大秦帝國的五彩軍陣》根據出土時色彩復原後呈五顏六色的秦兵馬俑完全沒有人們想像的樣子】


坦白的說,即使是在《復活》這部紀錄片中,依然充斥了大量的不可靠信息,其中少部分是考古學者對武器性能和軍事知識的缺乏所造成的外,大部分確是因為製作方添油加醋所致。真實的秦軍什麼樣?在世界同期是什麼水平?讓我們結合過去幾篇專文,再對比與秦同期的波斯、馬其頓以及更早的亞述帝國,來一探究竟吧。


秦俑一、二號坑配置


秦俑至今發現數千件人、馬俑,一、二號坑相對挖掘較多,使得我們可以一觀秦軍兵力配置情況。一號坑中,秦軍是這樣布陣的:首先在最前方的三排共204人以及左右最外層的兩派為輕裝弩兵,這些弩兵沒有穿甲,僅僅手持木弩,有個別手持長兵器;在這個弩兵外圈之中的部分,是戰車與步兵的混合編組,這其中士兵有千餘人規模。很顯然,外圍弩兵是軍陣的外部保護層,而這些車步混合編組是秦軍一號坑中的主力作戰部隊,其中超過7成是披甲的士兵或軍官。

由於一號坑的戰車相對二號坑的戰車來說形制較大,同時是分散配置的,因此可以推斷其作用並不是衝擊作戰,而是中低級軍官的座駕,行軍時讓軍官們得以和普通小兵區分開來,戰鬥時也能通過車載弩輸出火力並進行指揮,當然,可能是在步兵們的後方。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秦兵馬俑一號坑示意圖】


而在中心區尤其是披甲士兵部分,出土了各種各樣的武器,包括弩、鈹(相當於長柄劍)、矛、劍、戟、戈等等。其中銅劍從殘存的零部件來看約有百餘柄,分部在一號坑的各個位置,應當是軍官們所佩戴。戈、矛、戟都只有個位數的出土,看來在軍陣中比例也不會大,而鈹出土有16件,是出土最多的長兵器,大概是秦軍最為主要的格鬥兵器。當然,很多長兵器因為隨著時間損壞已經無法識別究竟是什麼了,只是殘存了80件鈹或戟頭後連接木杆的銅錞以及幾十根單獨的桿了。

當然一號坑中最多的武器,還是弩和矢。光各種各樣的弩遺迹就有130多處,出土的弩矢更達萬枚以上。即使是中部的披甲戰鬥士兵,由於弩和矢在一號坑各個地方几乎都有出土,再結合其姿勢判斷,也有許多是持弩作戰的。


二號坑則是以戰車、弩兵、騎兵的集中部署為主,在右翼是64輛戰車以8*8方式集中列隊的戰車部隊。在戰車隊的左前方,是230多名弩手組成的弩兵陣,其中除了外圍的無甲弩兵外,160名穿甲弩兵分八列縱隊居於其中,這些重裝弩兵顯然是攻擊性兵力而非外圍這類防禦弩兵。在弩兵陣後面以及戰車陣和騎兵陣之間,是車步混合編隊,25乘大型戰車帶著車後的8名步兵,這些戰車和一號坑戰車形制一樣,顯然也是作為步兵小隊的指揮車來使用。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秦兵馬俑二號坑示意圖】

在整個二號坑的左後方,是一百多名騎兵整齊排列再此。在這些騎兵俑所在地,同時出土了大量的弩和矢,沒有其他武器,而從騎兵俑形象來看,也沒有裝備其他武器的樣式,顯然這些都是弩騎兵。騎兵們都身著護甲,但相比披甲步兵,並沒有肩部的披膊,應當是為了便於騎馬或射擊之用,不過重裝弩兵們反而是有披膊的,但畢竟步射不存在馬上顛簸和體力耗費的問題。


秦軍步兵主力是戰術能力薄弱的花隊


什麼是花隊?花隊是和純隊相對的一種兵種配置。比如說在一個10人的基本戰鬥單元里,我們配置了4個弓弩手、2個長矛兵和2個刀盾兵,還要兩個其他兵種,那麼這就是典型的花隊。這個單元是戰時最小的作戰單位,有一個隊長或班長之類的人指揮,上級在調遣時,則最多只能讓這10個人的小隊共同去完成什麼任務,而不可拆分,否則就會造成基層指揮混亂。因為你沒法在時間緊迫的戰車上重新進行部隊編隊,安排指揮等等活動。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花隊配置的典範,在作戰時鳥銃手遠程打擊,盾兵舉著盾防禦敵人的射擊,到近戰格鬥時,鐵掃帚兵用鐵掃帚叉住敵人,後面的長矛則舉矛刺殺。這樣戚家軍對付倭寇,無論是主動攻擊還是遭遇伏擊,都能從容不迫施展戰術,讓敵人甚至無法發揮刀槍就死在明軍手下。


純隊與之相對,就是一整隊人馬都是同一兵種,比如都是長矛兵或都是弓弩手。著名的馬其頓長矛方陣和羅馬重步兵線列陣就是典型的純隊配置。遠射時,是弓兵們集體射擊,敵人到了近處後則弓兵退下,重步兵頂上去戰鬥。這樣的戰鬥變化不是在一個小戰鬥單元內完成,而是不同的隊伍之間進行變幻。那麼秦軍是怎樣的呢?

在二號坑的64乘輕型戰車、弩兵、弩騎兵分別集中在一起,這些都很明顯是純隊的配置。自然戰車要衝擊沒有集群力量是不行的,騎兵也是類似,而弩兵投射只有在集中使用下才有可能形成密集的箭雨。但是作為主體部分的一號坑秦軍步兵,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除了一號坑秦軍陣型外圈的弩兵們外,弩也同樣出現在一號坑內部區域的各個位置。同時,站在一號坑軍陣中部的步兵俑們也呈現出各種姿勢,其中,右手前出呈握拳狀的,自然是手持長兵器矛、鈹、戟的步兵。而許多右手下垂半握,左手彷彿捏著扁平狀物的就是手持弩和箭袋的弩兵了。這些姿勢不同的步兵俑並不是各自成群的排列,而是在一號坑中混雜的排列一起。這也就是說,秦軍最小的作戰單元是遠程、近戰兵種混合搭配的花隊。這也是符合當時中國軍事理論的做法,比如《司馬法》中就說:「凡五兵五當,長以衛短,短以救長,迭戰則久,皆戰則強。」這就是說可能在伍這樣的小單元中都要長短兵不同搭檔。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姿勢各異的步兵俑混雜排列一起】


在一號坑第一次考古結束後,統計出土的陶俑後,發現一號坑的普通步兵俑中,布衣弩手有305人,持長兵器的布衣步兵88人,而600多穿甲步兵中,持弩者也佔半數。顯然秦軍步兵中弩手比例相當之大,是以遠程兵種為主的花隊配置。花隊能遠射能近戰,看似是一種萬金油式的配置方法,但在實戰中,有著無法迴避的缺陷。我們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當秦軍步兵們越過前排的弩兵進攻,在混戰了一陣對方退卻後,發現敵人的騎兵正向著秦軍衝來,很快就要到達秦軍步兵們的跟前了。要抵禦騎兵衝擊,最好的辦法就是長矛手結成密集長矛陣使得對方無法衝擊。


然而這個戰術對於秦軍卻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即使是秦軍最小的戰鬥單元,也有著半數的弩兵,這樣的小隊們即使聚集在一起,長矛也不可能密集起來,,無法形成對敵人的有效威懾。想要實現,就得把不同小隊內的長兵器士兵們單獨拉出來組成陣型,把其他弩兵們放在後方,而即便不考慮平時沒有這些戰術的訓練問題,此時單元被拆散,事到臨頭該如何分配軍官們去新的小隊指揮,各個人的站位誰前誰後,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出現。


其實說白了,花隊是一種能夠盡量減少戰場部隊調動和變化的配置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將領的指揮難度。無論攻擊、防禦甚至行軍遭遇作戰,花隊都是差不多維持原樣,遠了射也能打,近了格鬥也行。然而花隊要發揮好萬金油作用,必須是在己方人數數倍於對方的情況下。作為花隊巔峰的明代鴛鴦陣也是如此,如果襲來的倭寇不是一兩個,而是和一個鴛鴦陣明軍數量差不多的話,必然會頭尾難顧,最後各自為戰。


純隊把一個兵種的優勢發揮到極限,自然缺陷也會,所以要靠將領靈活調度不同隊伍互相配合來作戰,對於將領和軍官們要求極高,但只要發揮正常,在數量、訓練水平等等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面對花隊可以說有著碾壓般的優勢。比如同樣數量都是弓弩手、長矛手各半的花隊和純隊對抗——遠距離時,純隊的射手們都在射出箭矢,而花隊這邊許多弓弩手被別的隊伍的長矛兵擋在後面無法射擊;到了近處開始肉搏時,純隊的弓弩手們躲到後方去,前面全是長矛手擺出了密集矛陣,前排的矛手戰死身後的人會立刻補位上千,而花隊的許多長矛手們卻因為身在別的隊伍的弓弩手後面而無法即使上去格鬥或替補受傷、戰死的戰友,如果擅自行動反而會導致陣型和指揮混亂。


看似萬金油,其實卻因為隊伍位置的阻礙和訓練偏向的不足,導致不同兵種被互相的弱點所牽制,遠近都不能盡情發揮戰鬥力。這一點不僅外國人明白,中國到唐宋時期,也普遍轉向純槍純刀隊伍,顯然也是一樣的考慮。當然戰場上雙方條件自然很難接近,那麼秦軍是否能夠依靠軍中所佔過半的弩兵手中的神器獲得優勢呢?


秦弩兵雖多投射效率卻低下


然而很遺憾的是,秦弩雖然先進,但這一先進在秦時代只能體現在訓練難易度上。不像電影《英雄》里那樣秦軍擁有多種多樣大小不同射發不同的神弩,兵馬俑中,秦軍只有簡單的手拉弩。由於此時的中國弩無論瞄準刻度、張拉技術等等都遠未成熟,秦弩說白了,僅僅是配上了機械擊發裝置的普通弓箭而已。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秦俑二號坑披甲的主力弩兵採用跪射姿態,顯然所用弩只能手拉張弩,不能採取腳踩等方式】


漢時,弩技術走向成熟,望山上有了刻度幫助遠射瞄準,遠程精準度大增,而踏張或腰張技術能夠幫助增加力道讓威力和射程大大提升,這才讓弩兵在弓兵面前不至於過分疲弱。而沒有這些的秦弩,無論威力射程都比之弓箭更弱,秦俑博物館考古主任劉占成在論文《秦代弓弩的射程》中就總結道:「秦代弓弩的射程不會超越『百步』,也可以認為秦弓弩的射程為『五十步』,就是說,秦代弓弩的射程為70多米。」


然而反過來,弩本身的缺點秦弩可一點沒少,最關鍵的就是每次射擊所需時間卻三倍於弓箭……如果戰場上遇別說數量相當,就是只有秦弩兵數量一半的敵軍弓兵,秦軍的遠程火力也必然遭到壓制。或許秦軍步兵中弩兵佔據6成以上,遠遠超過古代強軍投射比例4成的原因,就是為了要靠數量來彌補弩在火力上的頹勢。畢竟無論如何,弩的訓練還是要簡單的多了。


詳見《秦弩雖先進,威力卻不足》


青銅兵器被片面拔高實則落後世界主流


遠程火力水平低劣,那麼近戰格鬥時,秦軍能靠天下無匹的銅矛銅劍來橫掃群雄么?這也沒什麼可能。許多不切實際的溢美之詞將秦俑青銅兵器捧上了天,說其技術已達青銅顛覆,含錫量乃最優比例云云。更有甚者,稱秦俑青銅長劍內韌外堅,更將其90cm的長度視之為無比絕倫。


但事實上,從中國青銅時代的開始階段,中國青銅兵器就難易堪當神器一語。無論青銅技術是傳入還是獨立發明,中國的青銅技術重點和西方(包括西亞)都完全不同。中國的青銅兵器,是通過鑄造法澆鑄出來後再進行磨礪和熱處理,而西方則重點在於鍛造成器。鍛造能夠讓金屬晶粒緊緻,同時排除氣孔、雜質等等,極大的提高金屬性能,讓青銅可以同時具備高硬度和強度,鍛造就需要被鍛材料具有足夠延展性,因此西方青銅武器含錫量大都在10%以內,以便青銅保持10%左右的延展性。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秦俑三號坑出土的青銅殳被認為是一種儀仗兵器而非實戰兵器】


而沒有在鍛造上多花功夫的中國技術,則走向了靠大量增加含錫量來增加硬度的方向。在對古代青銅兵器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先秦到秦漢中原地區的青銅兵器普遍為鑄造,20%上下含錫量對於鑄造青銅來說確實在硬度和強度上達到了某種意義上的極限,然而同時在延展性等等方面也到了另一個極限——幾乎為零。


這種含錫量不僅可從出土實物得到驗證,也有古代書籍予以佐證,《考工記》中記載著各種物品的製作方式,其中關於「斧斤」、「戈戟」、「大刃」三類和兵器有關東西的製作,根據其文字換算出來青銅含錫量分別為17%、20%、25%,和戰國以及秦俑出土的這些青銅兵器非常接近。這也就意味著以青銅劍為代表的秦代青銅兵器完全不能經歷鍛打,因為這種高硬度低延展性的狀態,使之性能已經接近了玻璃,而不是人們想像中可以勝過同期世界上已經普遍裝備的鐵兵器的神器,甚至比之千餘年前西方青銅時代的青銅兵器們也劣勢明顯。


詳見《領先世界的大秦青銅神兵存在嗎》


標準化只是美好幻想


武器尺寸相差極小,還有零部件可以互換,這是《復活》片中渲染出的一個極有影響力的觀點。然而實際上,武器尺寸差距小不過是鑄造技術的必然,只要採用同樣的模具,生產過程中不要出現太多意外,自然最終產品尺寸上也不會有多大區別。但是,不大並不代表沒有,冷卻溫度、速度的不同導致金屬收縮率不同、鑄范的自然損耗等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會帶來實際尺寸和預想尺寸的偏差,以古人掌握的技術,想要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這些影響因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由此帶來的現實就是——所謂零部件互換僅僅是幻想。對出土秦弩機的研究中發現秦青銅弩機的零部件在接合過程中,接合部位往往被額外特意打磨以消減尺寸,這也就是說,鑄造出來的產品經過普通打磨後,還不能很好的組裝在一起,工匠在裝配時,往往需要額外打磨才能順利工作。


後來進一步發現,弩機上除了工匠等等銘文信息外,往往還刻有一些單獨的符號,如某個數字或某個圖案,且這個符號會在同一副弩機的各個部件上都出現。那麼這些成組出現的符號做什麼用的呢?顯然是為了識別配對,好讓工匠在造出來的一堆零部件中尋找從同一時間從同一套模具中生產出來的零部件而做的記號。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兵馬俑考古隊隊長的王學理先生的這本書中已經說過秦標準化並非人們所想像那樣了】


如果秦青銅零部件真的如某紀錄片所說隨意互換,那麼這些打磨痕迹和配對記號就顯然不會被普遍使用,然而親自研究了229件秦俑弩機的李秀珍博士發現,這些現象都是在秦青銅弩機上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說,秦青銅生產標準化、隨意互換僅僅是個幻想而已。而沒有這種能力,所謂的秦代軍工標準化,自然也只是水中月罷了。秦始皇陵兵馬俑考古隊隊長的王學理先生在其論述秦兵馬俑的專著《輕車銳騎帶甲兵》中就說「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絕不可用現代科學意義的標準化來要求古人。否則,就會陷於有失偏頗的難堪之中。」


詳見《大秦工業標準化?和現代真正標準化差得遠》


鍍鉻並非人工所為


除了標準化,秦青銅兵器另一大神話在於鍍鉻,彷彿早在秦代中國就掌握了此技術,而西方要到二戰前後才被發明,中國簡直領先世界2000年!對於青銅來說,鍍鉻可以防止鏽蝕保護器物。然而在兵器上使用卻有些奇怪。眾所周知青銅兵器並不像鐵器那樣容易鏽蝕,本身並不需要如此保護也能長久保持。而且武器是消耗極快的產品,一場戰鬥之後,劍刃等等殘損,就需要重新磨礪維護,這樣表面所鍍鉻就會因磨礪而被損耗,失去效果。更讓人不解的是,在箭頭這種消耗品上,也發現了鍍鉻的現象,這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冶金史專家何堂坤先生也研究這一問題,發現不止秦,從西周到漢代,除了秦的案例外還有6件出土物品上都有鍍鉻的情況,那豈不是領先西方不是2000年了嗎?然而細細分析發現,這些器物上的鍍鉻層都極薄,只有10~15微米而已,同時鉻含量非常低,平均只有1%,而這是在所謂鍍鉻層的測試結果,這個鉻的含量甚至比鐵、鋁、硫等等都低,而後者這些一般大都認為是隨著周圍土壤滲透進器物表層的,並非人工添加。因此對於青銅器表面的鉻,「不能完全排除土壤腐蝕導致銅兵器表層含微量鉻的可能性」(《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史》)。


詳見《秦俑青銅長劍,其實落後時代數百年》


落後的戰車做突擊主力早已落伍


除了自古萬能的步兵外,冷兵器時代用於衝擊敵陣作戰的兵種並不多,其中最廣泛的就是戰車和騎兵,當然特別地區還會有大象之類。一號坑和二號坑中被步兵跟隨的大型戰車不是衝擊作戰用途,而二號坑中那百餘騎兵武器只有弩,無論矛戈還是刀劍都沒有裝備,因而也不具備衝擊敵陣的作戰能力,秦軍唯一能用的,就只有二號坑那64輛輕型戰車了。


這些駟馬戰車由四匹馬拉動,車上的士兵使用弩和長兵器戰鬥。看似是蠻強大了,比之雙馬戰車無疑四馬速度也會更快,衝擊力更強。但相應的,戰車的缺陷也被一同放大了——馬越多,戰車轉向越笨拙。


而在同期世界,早已是重騎兵的天下,馬其頓的精銳騎兵被稱之為夥伴騎兵,隨著亞歷山大東征西討建立起帝國,而其軍中早已沒有了戰車的位置。與馬其頓對敵的波斯軍,雖然開發出了鐮刀戰車這種衝擊加強型的終極戰車,在戰場上卻沒能體現出任何優勢,被亞歷山大軍簡單的陣型變化讓出道路破解了衝擊,而由於鐮刀戰車不像騎兵可以靈活轉向,被亞歷山大軍後方的步兵們一擁而上消滅了個乾淨。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尼魯姆亞述古城浮雕中使用長矛的亞述騎兵】


而秦俑中的戰車所體現出的技術含量,並不能和鐮刀戰車相比,倒是更加接近於早於秦朝半個千年多的亞述帝國戰車。然而更古老的亞述帝國也已經開始走向了突擊型騎兵的道路,而秦在這個方面,還是空白。


詳見《大秦駟馬戰車威力被誇大,出現時就已經落後於時代》


缺乏衝擊騎兵是秦軍最大缺陷


騎兵在冷兵器戰爭中的戰術,一則是騎射,一則是衝擊。秦俑騎兵所持武器只有弩,那麼作為騎兵就只能進行騎射戰鬥了。然而騎射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有效,秦弩本身威力就不超弓箭,而策馬賓士時,瞄準極為困難,勢必要靠近目標才能準確命中。傳統的弓兵騎射,雖然威力射程精度都很差,但至少還能擁有高射速的優勢,在缺乏遠程反擊的對手面前可以圍著敵人轉圈射擊,以此動搖敵人士氣和陣型。而弩本身裝填張拉就比弓更麻煩,在馬上就更加難以操作,所需要的時間比步射時大大增加,完全無法形成持續性的投射火力。


甚至很有可能,秦騎兵主要作為下馬步兵作戰,在機動到敵人側翼後後背後,士兵們下馬射擊,射擊兩三回後再上馬撤走,或是佔據地利固守以分割、阻擋敵軍。這樣的話,秦騎兵甚至都無法稱之為騎兵,只能是騎馬步兵而已。當然,我們知道那個時代騎射已經被介紹進入中國,趙武靈王率先學習了騎射並培育了中國的騎射兵。然而秦時代相比趙武靈王不過幾十年,在沒有教導的情況下,秦軍不具備這一兵種也不奇怪。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據信是複製自前3世紀古希臘繪畫的龐貝古城馬賽克畫中,波斯騎兵穿甲並手持長矛等武器,顯然是衝擊性騎兵】


但無論是騎馬步兵射手,還是弩騎射手,顯然其都無法勝任拿著刀劍長矛的騎兵一樣的快速衝擊任務,只能是騷擾性作戰。而當時世界最強軍隊馬其頓軍除了經典的長矛方陣外,作為突擊力量的夥伴騎兵使用長矛衝擊敵人,多次起到了決定勝負的作用。即使是馬其頓的敵人波斯人,雖然也還保留有戰車,但最主要的突擊力量已經是敘利亞和亞美尼亞重甲騎兵,甚至還有被波斯征服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重騎兵加入。


在馬其頓和波斯之前,古希臘就已經廣泛應用騎兵了。和孫子、孫臏同時代的希臘人色諾芬著有《馬術》、《騎兵隊長》等書,描述了從騎兵的基本技能訓練到將領如何賞罰、選拔士兵和作戰的隊列等等問題,而這個時候古希臘已經淘汰了戰車,只有步兵和騎兵,當然還有希臘引以為傲的海軍了。


同時代和更早西方軍隊的樣式


那麼,和秦同期的馬其頓、波斯軍是怎樣的呢?馬其頓的長矛方陣和夥伴騎兵都很是著名,我們也不多說。就看看馬其頓的投射力量吧。馬其頓的單兵投射力量大抵是這樣——遠距離時,由投石兵和弓箭手們進行攻擊,到敵人接近後,標槍兵則會衝上來,投擲殺傷力更大的標槍。當然,馬其頓還有希臘弩炮,投擲大石頭或大箭矢,雖然往往這些被算入攻城器械,但野戰中馬其頓人也著實用了不少次。相比秦軍只有弩兵,顯然馬其頓的投射兵種更加豐富,遠近都能有效應對。雖然弩技術上是先進,但射程和威力卻不突出,射速更是劣勢,中近距離時還能靠精度挽回一點頹勢,遠距離時,就只能被密集的石頭和箭矢所壓制了。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前6世紀波斯宮殿畫像磚上的身著禮袍的不死軍形象】


波斯人方面,出於萬王之王的習慣,波斯人擁有一支多民族集成的大軍。在西亞這一區域的士兵往往具有複合功能,無論步兵騎兵都喜歡兼顧弓箭手和長矛兵雙重職責。這些長矛較短,不像馬其頓人5米多長的重型長矛,波斯步兵的長矛除了格鬥外,也用來當標槍投擲。除了複合士兵外,亞述、巴克特里亞的長矛兵以及其他地方矛兵、劍盾兵構成肉搏步兵陣列,而來自裏海、阿拉伯、薩朗伽伊的弓箭手們拿著反曲弓各自列隊成為投射部隊。進一步的,在和亞歷山大對戰時,波斯人還僱傭了希臘重步兵作為前鋒線。


雖然有大量複合功能步兵,但波斯的步兵還是以純隊為基礎,作戰時追求首先通過海量弓手射擊摧毀敵人陣型,而後騎兵和肉搏步兵衝擊徹底打敗敵人。如果真要表現《英雄》中那種箭雨的話,也許8成步兵都能射箭的波斯軍比起秦軍更有資格。而射箭之後,其中許多步兵搖身一變又成了肉搏步兵,拿著長矛或戰斧與敵人進行肉搏混戰。在行軍時,波斯軍隊的純隊屬性更加清晰,色諾芬記載居魯士大帝安排行軍,讓鎧甲騎兵走在前面,因為他們負重大速度慢,這樣才好控制整個隊伍的節奏,其後由阿爾巴扎帶著投石手和弓箭手跟隨,再之後是安達彌亞帶領的步兵等等(色諾芬的《居魯士的教育》)。


很顯然波斯軍雖然各民族混雜讓人眼花繚亂,但最終還是按功能為基本進行純隊改編和戰術指揮,步兵戰術已經比秦軍高出一籌了。而在騎兵方面,波斯有大量穿著金屬盔甲的重裝騎兵和騎射兵。在與亞歷山大對戰時,小居魯士就布置了上萬鐵甲騎兵在側翼,準備側翼包抄和襲擊亞歷山大軍。


而最後一個保留特色,就是波斯人的鐮刀戰車,被居中布置在波斯人的軍陣前,在弓箭手射擊後,這些鐮刀戰車是第一波衝擊的發起者,波斯人希望他們能夠撕開弓箭手們沒能打亂的敵人陣型,以便之後的騎兵夾擊。當然,這並沒多大用處。


倒是在早於亞歷山大、小居魯士和秦朝數百年的亞述帝國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秦軍的樣子。亞述帝國採用三馬或四馬拉的戰車,車上載有四人,弓箭、格鬥兵器、盾牌無所不有,和幾百年後的秦戰車幾乎完全一個樣式。騎兵方面,亞述本身具有大量騎射騎兵,也有證據表明衝擊騎兵已經出現,但很可能並不普及。


在亞述帝國的步兵方面,亞述軍隊的確切配置方式現在並不清楚,不過通過已有畫像和雕塑來看,亞述人的軍陣是前方厚厚的多排披甲重步兵,後方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兵緊隨,從這來看,或許亞述帝國步兵更加接近純隊的作戰方式,而非秦軍那樣的花隊,至少7排重裝步兵的方陣就是秦所不具備的。


也就是說,拋開亞述已經普及鐵兵器和步兵戰術可能的優勢不談,兵馬俑中被視為那個時代中國最強軍隊的秦軍,其水平只能和數百年前的亞述人相當,而比之秦軍同時的真正強軍馬其頓或波斯,秦都差之甚遠。這個差距,最終要等百餘年後,漢軍將弩發展成熟,受匈奴影響訓練出衝擊式的漢朝騎兵之後,才能彌補回來。


野蠻的秦軍只是正常的勇敢


古代文學家們把秦軍描繪成了會種地的野蠻人,許多現代人不辨究竟也就跟著信了。什麼不戴頭盔赤膊上陣殺敵,彷彿各個都是莽許褚似的。然而不戴頭盔說法本因兵馬俑挖掘中所有陶俑沒有頭盔而其,自然也該隨著新的考古證據而終結。就在秦俑坑附近的秦始皇陵,出土了大量的石制頭盔。這36頂頭盔是伴隨87副石甲一起出土的,說明秦軍絕對不是什麼光膀子上陣割人頭的蠻子,而是會怕死怕疼的普通人。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秦始皇陵出土石制頭盔】


說白了,在秦軍功制度下,積累戰功可以提升爵位多得田地錢帛,以前總是被拉去義務打仗的小老百姓當然動力強的多,戰場上的表現和士氣都高於對手很正常。這只是正常的勇敢,絕非人們想像的嗜血、野蠻之類。與其說是秦軍野蠻,不如說是六國的士兵們在缺乏戰鬥動力的情況下理所應當的冷漠了而已。


秦軍兵力並不會勝於世界同期大國


拋開古代數字中的水分,同時代的波斯帝國在軍力上也完全不少於統一後的秦帝國,希羅多德《歷史》中就記載了令人難以置信,當然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五百萬大軍,而史籍中秦軍從未有過如此規模龐大的軍隊。在秦國同期,亞歷山大和波斯的高加米拉戰役中被記載波斯一方約60萬大軍,倒是和戰國中諸次最大型的戰役規模相仿。


當然,古代歷史書上的數字里水分難以避免,用來討論也嫌不夠精確。但是從人口角度來看,波斯帝國盛期人口數字根據現代學者估計,低則2000萬,多可達5000萬。其中,根據老普林尼《自然史》記錄的龐貝碑文,波斯帝國僅近東部分的人口就有一千萬以上。


而戰國及秦帝國時期的人口推算數字恰好也是這個級別,王育民推算的戰國人口最多時為2000萬,到秦朝大致維持這一數字,而估算數字最大者如葛劍雄,則認為戰國到秦朝這一時期人口頂峰在4000萬。其他則有路遇估計的戰國峰值2600萬,秦朝1800萬,還有謝文林估計的3200萬等等數字。對比對波斯帝國的人口估算,二者完全在同一個區間。


至於秦的所謂嚴刑峻法動員力強,則是對史書的誤讀或對世界史的不了解所致。范文瀾曾說秦朝每年徵發200萬人,但實際上卻是把不同時期的大型工程混在一起相加所得,這一點多有學者指出,而秦式軍國主義,在世界範圍也並不是什麼罕見的制度。



大秦雄師天下無雙?其實只是同期世界二流



【幅員遼闊的波斯帝國無論領土、人口都和中國處在同一數量級上 本圖出自《錢伯斯世界歷史地圖》】


秦統一天下只因對手更差


隨著東周時代井田制瓦解,周朝建立起的土地國有制、宗族公有制也名存實亡,一家一戶獨自佔有田地成為更普遍的存在。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才因而有了各國的變法。這些變法大都順著土地私有化的方向前進,而其中最激進最成功的就是秦。六國變法大都出現了人亡政息的現象,因為私有化進程必然和當時還控制著大量土地、財富的貴族們相衝突。惟有秦將其變法堅持到了最後,為此不惜驅趕四大貴族離開秦國,因而最終富國強兵,在戰爭後勁上遠勝六國。秦不是靠軍隊的優勢獲勝,而是靠源源不斷的後勤和人口壓倒了六國。


但說到底,土地私有化和商業自由等等東西,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司空見慣之物,甚至秦的腳步還落後了許多。比如同樣被視為軍國典範的亞述帝國,在出土的亞述帝國楔形文字泥板檔案中,就找到了不少土地買賣的記錄,僅僅可以確定買賣面積的檔案就有53個之多,可見亞述土地交易相當頻繁。甚至有學者認為,這代表亞述已經到了土地嚴重集中化的後期階段,土地買賣的弊端開始出現了。


而其之後的希臘、波斯等等,商業上比之亞述更加繁榮,自然也無需多說。戰國土地買賣雖然有史記部分內容可以證明存在,但是否僅僅是貴族官僚之間的遊戲,以及國家對此究竟是允許還是僅僅默認都尚在爭論。甚至到了漢朝,許多人還在使勁想辦法阻止土地買賣,比如董仲舒就攻擊秦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要知道,如果僅僅默認存在,那麼國家在這種交易過程中就不能徵收稅賦,因為土地交易並非合法買賣。這樣土地市場無論繁榮還是蕭索,都對國家毫無裨益。


而商業方面,從戰國開始到清朝,中國幾乎沒有中斷過抑商政策,然則《漢書·食貨志》中依然說「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而亞述呢?亞述人本身是商人民族,商業上發達本就不奇怪。土地買賣也是被允許甚至可能是鼓勵的。亞述規定土地交易需要有第三方作為見證人,以保障交易的公平。在亞述檔案文物中,王后、書吏、總督、大宦官、侍衛長等等人都作為見證人出現過,很顯然,亞述的土地買賣是國家允許的,這個所謂的軍國代表,到了還有活人殉葬、土地流轉尚不充分通暢的戰國,恐怕還要自由出一大截來。當然,秦國分土地最為徹底,且廢止了活人殉葬,比之六國是進了一大步,因此得了田地的小老百姓們辛苦勞作生產糧食讓秦國後勤無憂,最終壓倒六國,但比之世界,還是差著好些距離呢。


詳見《軍國主義讓秦王掃六合?改革開放才是致勝關鍵!》


總結


無論從戰術角度還是兵器角度,秦軍距離同期世界各大勢力都還有不小的距離,以往被熱捧的標準化、鍍鉻、超過AK47射程的秦弩等等大都是曲解或渲染誇大所致。相比環繞地中海的南歐、西亞、北非長久相愛相殺,中華文明作為各大文明中較為晚生的一個,又和其他文明缺乏交流,初期這樣的落後本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戰國的秦只是通過變法更加接近了世界主流一些,就顯示出了相當於六國的巨大優勢。即使是這些變化,許多還要等漢朝才最終穩定下來。


隨著和印度、西域以及匈奴交流的增多,以及包括冶金在內的許多技術走向成熟,漢朝時代中國才真正走向了世界一流水平,才能在軍事上征服周邊民族,這也是今天我國的主體民族被稱為「漢族」的原因。而秦國和秦軍,只不過是第一次成為主角的漢朝之前一個被誇張宣傳吹噓失度的過場角色而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吧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秦代蒙恬打的並不是匈奴 漢朝北伐才是正經
肉搏騎兵一定得靠馬鐙嗎?漢朝人回答:不!
繼往開來——清代對明代火炮技術的繼承和發展
漸學漸遠——明中期以後的中西方火炮對比
現實中上百斤的刀槍真能上戰場嗎?

TAG:冷兵器吧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