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的典故及關係

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的典故及關係

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

縱觀幾千年的浩瀚如煙的的歷史,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響著我們。兩個人都是我國古代上偉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學家。他們的言行和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對於「仁」的看法,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意義。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的有哪些典故及關係?

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的典故及關係

孔子與孟子的肖像紀念郵票

孔子對於「仁」,正是以往關於「仁」的思想的總結和發展。首先他將「愛親」作為是「仁」的源泉。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將「仁」定為「愛人」。孔子對於「仁」的倫理道德不僅僅指的是個人還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儘管孔子對管仲在禮儀上的行為頗為不滿,但是還是站在政治的立場對管仲進行批評。這就說明孔子早就從自身做起將個人意義上的「小仁」上升到國家政治層面的「大仁」。其次還追求「仁、智」統一的思想人格,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與「禮」統一的「仁」德,他認為作為一種完善的理想人格,除了「仁」還要具備「智」和「勇」。

而孟子「仁」的理論是以「仁義」為理論核心,並以仁政「得民心」作為道德作用論。他在繼承孔子「貴仁」的基礎上提出以「仁義」為主體的仁、義、禮、智四德統一的道德規範體系。其次,孟子還主張「施仁政於民」希望能夠給人民切以實際的利益。從這一方面就體現了孟子注重人民的物質需求,相比於孔子,有一定的進步性。

孔子與老子

孔子和孟子兩人在思想上的成就都極大,與此同時,他們兩人還都是極為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兩人都以仁為主張,不同的是,孔子是春秋時期人,孟子是戰國時期人。據傳孔子曾經拜師於老子,在老子門下學習知識。同時,歷史上還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軼事典故也極為有名。

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的典故及關係

孔子問禮於老子

春秋時期,孔子曾經不遠千里前往東周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並且與孔子兩人秉燭夜談一整夜。在此次問禮中,孔子主要詢問了關於喪禮方面的問題,得到了老子詳細的解答。孔子問老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清楚宗廟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著諸侯過世的時候需要請神主,這是禮制規定。孔子又問小孩子死後可以用壽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後不能葬在祖墳內,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還問在打仗期間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麼辦,是繼續戰事還是停戰守孝,老子答按照禮制規定,子女在父母死後是一定要服喪守孝的,期間還不能進行戰事。這次問禮中,孔子收穫匪淺。老子不僅解答了孔子關於禮那方面的問題,還帶著孔子拜訪了善於樂器的萇弘與觀看了祭神的典禮,這些經歷同樣使孔子收穫不淺。

在孔子滿意而歸,想老子辭行時,老子還送了一段忠言給他,勸告孔子戒掉過於熱衷宣揚自己優秀之處的毛病,不要太過貪圖功名這些東西。真正聰慧的人會善於隱藏自己的學識淵博,而不是大肆向別人宣揚自己有多麼聰明,有多麼優秀。

孔子孟子

聖人孔子與亞聖孟子的典故及關係

孟子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者,被世人尊稱為聖人,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論是對我國還是對世界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孔子主張「仁」和「禮」,推崇德治和禮治,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概念;提倡義高於利的利義觀,以及先富後教的經濟思想;開辦私學,廣收學生,提倡學生沒有等級之分,提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施展教育;主張要根據事實來探究歷史;提倡感悟山水的自然游,並主張旅遊要健康適度;孔子還提倡積極樂觀、為人向善的人生觀。

孟子與孔子同出儒家學派,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還被世人尊稱為亞聖,與孔子一起被稱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把先王的道德規範作為道德標準,主張實行仁政,從這點可以看出,孔子對孟子的影響以及孟子對孔子的推崇;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這個概念,點出了國家中百姓的重要性;孟子還提出了人的本性一開始都是善良的哲學思想。

歷史上對於孔子和孟子兩人的評價都極高,也因此才會有聖人、亞聖這些稱呼的存在。兩人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其他方面都有著巨大成就,為我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有點意思 |

您可能感興趣

【佛典故事】鬼子母
「文王吐子」典故探秘,歷史上西伯侯姬昌真的吃了自己兒子肉嗎
任繼昉:孔子先祖的典故(一)
中國人關於夢的詩詞和典故——童自榮大師在三山會館等您!
【佛典故事】曠野鬼王
達摩祖師的典故和傳說
墨子為木鳶是什麼典故 墨子的著名弟子都有誰
【佛典故事】四種佛弟子
【佛典故事】父母恩 重如山
一字師的典故,蒙古詩人向一農民拜謝
「吃醋」典故的由來:應該與房玄齡妻子盧氏無關
名士阮籍青白眼的典故 阮籍的性格如何
關羽的典故與傳說
女人系列:玉體橫陳的典故
荊州典故 李白與青蓮閣
三字經的聖賢典故
關於四大美女的歷史典故之楊貴妃
書法典故|書聖王羲之妙寫春聯
與石氏相關的成語典故——大義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