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周,網路上出現了我國新型重型步兵戰車的一張照片。近幾年,不少傳聞稱,我國可能用59式坦克底盤改裝重型步兵戰車。而這次新型戰車的出現,讓我國新一代陸軍裝備的「拼圖」又完整了一塊,同時也讓許多軍迷魂牽夢縈的「五對負重輪」終於完全淡出我軍未來陸軍主戰裝備行列。一個傳說,終於結束了。


另一方面,最近特朗普又開始說要買F-18「隱身大黃蜂」來取代F-35,同時還有美國工業界報告建議他改用B-21隱身轟炸機來當空軍一號。連「空軍一號」都要隱身?道理何在?本文第二部分我們借這個由頭談談未來的「全隱身」空軍。

五對負重輪的末路


本周,一張照片引發不少猜測,這是一輛我國某裝甲車輛研製單位食堂門口停放的一輛新型原型裝甲車的照片。網上針對這種車一時間眾說紛紜,然而仔細看照片中該車發動機排氣口等細節,還是可以辨認出該車的底盤其實是和我國新一代輕量化主戰坦克同系列的。


那麼這輛車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與輕量化主戰坦克配合作戰的重型步兵戰車。


當然,關於這輛目前應該還是原型車狀態的重型步兵戰車,還有很多未知數。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後方黃色的可能是傳聞已舊的二代傘兵戰車,前方的則是採用35噸輕量化主戰坦克同型底盤的重型步兵戰車


但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出,該車採用了無人炮塔,因此在炮塔很大一部分位於車體後部載員艙上方的情況下,下方的空間還可以供步兵乘坐。其火炮則可能是與2016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40毫米埋頭彈機關炮有關。當時那門炮也是安裝在一個無人炮塔上,不過那輛展示車所用的底盤還是8*8的輪式底盤。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40毫米埋頭彈火力支援車,重型步兵戰車的火力系統可能與它相似,不過消息稱重型步兵戰車的埋頭彈火炮口徑或許更大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40毫米埋頭彈突擊炮系統內內部,可見由於使用無人炮塔,幾乎不佔用車內空間,車長炮長和載員都在一個戰鬥室內乘坐,空間比較寬裕。當然從這張圖也可看出這輛車實際上是一個技術驗證車,真正的定型裝備內部應該不會是這個樣子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40毫米埋頭彈火炮發射的穿甲彈能夠擊穿約150毫米的裝甲,足以對二代坦克正面裝甲構成威脅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步兵戰車的重型化和使用中口徑火炮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法國新一代EBRC輪式步兵戰車也重達25噸,防護力遠超過了BMP系列這樣的履帶式車輛


此前就有消息說過,輕量化主戰坦克的底盤是從我國新一代通用中型履帶底盤基礎上發展來的,所以在該底盤基礎上發展一系列戰鬥全重30-40噸的裝甲車輛並不稀奇。


戰鬥全重30噸以上的步兵戰車,毫無疑問屬於「重型步兵戰車」了。世界範圍內此類戰車先例還是不少的,例如以色列用中東戰爭中繳獲的T-55坦克底盤改裝的「阿奇扎里特」,用「梅卡瓦」坦克底盤改裝的「雌虎」,俄羅斯也有類似「阿奇扎里特」的BTR-T重型步兵戰車,而其最新型「庫爾幹人」25,戰鬥全重也已經超過了俄羅斯傳統上步兵戰車的標準。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以色列阿奇扎里特並非只能裝機槍,必要時也可以加裝機關炮成為正牌「步兵戰車」


可以說,步兵戰車重型化是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發展趨勢,原因也很簡單,冷戰時代那種大量輕型步兵戰車伴隨坦克衝擊敵人陣地的戰鬥形式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在烏克蘭戰爭中,BMP-2步兵戰車成為了參戰雙方損失都最多的車輛,這種戰鬥全重僅為14.6噸的輕型戰車, 在現代戰場上可以被任何反坦克武器輕易摧毀,不論是激烈的巷戰,還是陣地攻防,它都算不上可靠的作戰力量。


隨著進入21世紀後,主要大國都在考慮陸軍轉型的問題,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重型化的步兵戰車。這表明傳統的蘇聯步兵戰車設計,確實是落伍了。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英國陸軍未來機械化中型旅連坦克都不想要,只裝備「阿賈克斯」戰車,該車防護力較強,使用埋頭彈火炮系統為主要武器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俄羅斯2014年在紅場展示「庫爾干25」步兵戰車,也走上了「西方步兵戰車」的路數無人炮塔,重裝甲防護的車體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而該車計劃中還要開發安裝57毫米炮的版本,這就和西方或中國的埋頭彈火炮類似了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安裝在BMP-3底盤上進行試驗的57毫米火炮的無人炮塔


中國其實早已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當初考察蘇聯BMP-3以後就發現它的載員艙設計簡直「坑爹」(步兵要從發動機上面爬過去才能進入載員艙),總體布局和防護力也不靠譜。因此很明智的只引進了BMP-3當時在我軍看來最精華的部分,就是「戰鬥部」,也就是100低壓炮、30並列機關炮這兩樣。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支援步兵作戰的火力組合,100毫米低壓火炮不僅可以發射反坦克導彈打坦克,也一樣可以用來發射高爆彈打擊各種戰場目標,尤其是該炮還有一定的曲射能力,某種程度上,對擁有多輛該型車的步兵連而言,100毫米低壓火炮甚至是可以用來當做炮兵火力使用的,大大增強了步兵戰車支援步兵作戰的能力。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由於裝甲過於薄弱,即使安裝了防RPG格柵,這輛烏克蘭的BMP-2還是被轟得炮塔脫離了座圈。裝甲薄弱的蘇式步兵戰車在現代環境下過於脆弱,無法成為作戰的中堅力量


後來就有了大家都耳熟能詳的04式、04A步兵戰車, 其中04A步兵戰車底盤看起來外形更接近西方製造的裝甲車,防護力比04式有所提高。但04系列改來改去,依然擺脫不了防護力不夠強的問題。而同時蘇聯的30炮、100炮結合的武器系統設計在現代條件下也開始表現出一些不足之處了。


例如,100毫米炮屬於低壓炮,彈道彎曲,初速低,如果要攻擊裝甲目標,就只能使用造價相對昂貴的導彈。而30毫米炮的射程和威力在面對現代裝甲目標的時候也已經有所不足。


正是因為這個組合在現代條件下出現了不合適的一面,包括俄羅斯自己在內,全世界都不約而同開始在新一代步兵戰車上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


俄羅斯的57毫米炮,西方國家則紛紛使用美國25毫米或者30毫米機關炮。而瑞典的CV-9040等則選用了40毫米口徑火炮。英國還積極研製了45毫米埋頭彈炮,該炮的威力更大,甚至可以擊穿100毫米以上的鋼裝甲,對二代坦克也有一定威脅。


我國在珠海展示的40毫米埋頭彈擊穿模擬靶板的效果來看,該炮有能力擊穿T-55T-62這些均質鋼時代坦克的正面裝甲。


那麼,在新一代重型步戰上,選用該炮也就很正常了。完美克服了10030武器系統的缺點。


至於敵人坦克嘛,我們可以看到圖片中原型車上是預留了安裝反坦克導彈系統的支架的,反正現在反坦克導彈系統越來越輕,安裝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


我國發展重型步兵戰車的傳聞已經在網上流傳多年,之前傳說是模仿俄羅斯,用59式坦克的底盤來改裝。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最初大家以為我軍的重型步兵戰車可能參考俄羅斯BTR-T,用來替換現在配屬給步兵部隊的59式坦克,然而事實證明,59真的老了,就別再折騰它了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即使是「遠看炮塔嚇死人」的VT-3坦克,也並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條件下的作戰需要,就更別說拿它改裝步兵戰車了


如果這個傳言成真,我們就會發現未來解放軍戰場上尷尬的一幕,跑得飛快的99A和輕量化主戰坦克後面,慢吞吞跟著幾輛59底盤的步兵戰車緩緩前進。


機動性、防護力和火力還只是傳統項目,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新輕量化主戰坦克的重要任務是充當我軍新型信息化作戰部隊的信息化骨架,而新的步兵戰車, 顯然也是這一系統的一部分。可以說是給我軍未來裝備又補上了一塊拼圖。


輕量化主戰坦克和重型步兵戰車,這是一對乍一看有點奇怪的組合。但細想想,不論是後勤,還是作戰中保持讓坦克和步兵戰車節奏一致,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那麼,可以說,我國的新一代重型步兵戰車,已經呼之欲出了。


最後,說一句,59式坦克實在太老了,再進行改裝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就別天天「59,我們走」了,老兵真的該落幕了。


從隱身「空軍一號」聯想開去


本周美國工業界一些分析家發了一個報告,說特朗普要是想省錢,不如放棄波音747,改用一種雙發飛機,結果這個報告里居然「腦洞大開」,建議可以考慮用B-21新一代轟炸機當特朗普的專機。


我們且不論這個報告是不是在消遣特朗普,但讓「空軍一號」隱身好像是個不錯的注意。畢竟「空軍1號」專機的重要任務就是核戰爭爆發的時候作為總統的空中指揮所,在隱身戰鬥機很快就不止是美國一家的專利,而且超遠程空空導彈也不止一個國家已經開發出來的前提下……不如讓空軍一號也能隱身,至少不就不必擔心「從天而降的掌法」了嗎?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作為總統專機,安全性顯然是第一位的,還能有比用隱形機更安全的選擇嗎


由此聯想開去,其實,美國空軍現在很需要隱身的大型特種平台。


這可能是避免這些作為美軍向亞太前沿部署其作戰能力的重要支援力量的大飛機被超遠程空空導彈隨便打下來的最好辦法。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面對未來多款超遠程空空導彈和隱身戰鬥機的突防威脅,戰鬥機不說,加油機,預警機等自我防衛能力堪憂的飛機似乎只有全部隱身化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本周特朗普又提出了用F/A-18XT戰鬥機替換F-35的想法。據報道稱,波音再給F-18戰鬥機使用隱身塗料,並將武器裝入機腹下的繭包內後,可以將F-18的雷達反射面積縮小一半。換句話來說,可能縮小到1平方米以下,儘管這和F-35據稱0.01平方米的RCS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縮小雷達反射面積對於電子對抗大有好處。按照波音自己的說法,「隱身」版大黃蜂自帶的小型電子干擾機就足以和EA-18G「咆哮者」的大型干擾機具有一樣的大幅度縮小敵方防空系統作戰效能的能耐。



別惦記「五對負重輪」了,傳說結束了



這也許是特朗普拒絕F-35的底氣?雖然我們都知道說法和實際總有些距離。


如果把這個思路用到大型飛機上的話,是否有可能製造出「准隱身「的大型常規布局飛機呢?


甚至,如果從研製階段就大量使用超材料、透波外形和隱身內構相結合這類的設計思路,是不是有可能製造出真正具有隱身能力,同時又具備常規氣動外形的大型作戰飛機呢?


比如中國正在研製的新型遠程打擊轟炸機?


這可能並非完全是幻想。本周軍報上刊登的文章就提到,解放軍空軍對新轟炸機的主要要求就是載彈量、隱身和航程三點,只要能滿足要求,並非一定強求什麼「大蝙蝠」之類的『拉風「外形。


事實上美國B-2轟炸機那樣的飛翼構型從控制角度來講是個噩夢,不僅飛控程序編寫極為困難,而且就算有先進的飛控程序,B-2的飛行也是極為笨拙的。以至於該機可能並不具備使用無制導炸彈進行臨空轟炸的能力。據美國的「卧草黨」說,就連著陸時對準跑道,對於B-2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就更別說臨空扔「鐵炸彈「了。


對於轟炸機來說,扔不了鐵炸彈,大不了用制導炸彈,B-2不久前在利比亞投入實戰,就是投擲了大量JDAM衛星制導炸彈,分散來攻擊各種目標。


但如果要製造隱身的加油機、電子情報搜集機、電子戰飛機,乃至預警機的話,飛翼結構飛行笨拙的缺陷就可能會帶來困擾了。


所以,具備強大隱身性能的常規布局飛機,這對於全世界來說都將是既有意義的一個創造。在2016年我們已經被運-20、殲-20、直-20養刁了胃口之後,或許,新一代轟炸機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嫌太貴,美國空軍一號縮水成0.5號?
特朗普:可能給波音個大驚喜 買大量F-18
三叉戟不可靠?美海軍趕緊連射四發
新疆軍區合成營試點展現火力優勢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醒了,碎了,結束了,忘記吧
醒了,碎了,結束了,忘記吧!
香格里拉對話會結束了,為何這次「畫風」有點不一樣?
醒了,碎了,結束了
面對喬念的死不認賬,陸佑擎霸道的砸了一句話:「招惹了我,什麼時候結束,我說了算。
女友總對我說沒有?這次結束了之後終於相信了她
醒了,碎了,結束了,忘了吧!
《楚喬傳》雖然結束了,可他們的最後一句對我們說的話是什麼?
你以為雙十一結束了?
一曲《愛你錯錯錯》,醒了,碎了,結束了,忘了吧
對不起,十一快結束了才介紹這倆好物
這個賽季已經結束了,你有什麼想說的?【話題】
這個賽季已經結束了,你有什麼想說的?話題
假期結束了,一句話來總結一下吧…
談了半年的感情,隨著他把手機摔爛,一切都結束了
總決賽結束已經一周了,騎勇仍在暗自較勁,這三件事得記一輩子
假期結束了,我想說一句話
經歷兩次死亡後親述,死了就是死了,結束了
例假剛一結束,憋了幾天的老公就撲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