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弟子規》不是「經典」,只是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 | 短史記

《弟子規》不是「經典」,只是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 | 短史記

短史記微信號:tengxun_lishi




圖註:2014年,浙江某小學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



文 | 楊津濤




近年來,蒙學讀物《弟子規》大熱,被冠上「國學經典」的稱號。如今《弟子規》在市場上的版本數以百計,很多幼兒園、中小學將其列為指定讀物,還被改編成了歌曲、舞蹈、動畫片等。



實際上,這只是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




《弟子規》算不上什麼「國學經典」



1、該書至多只能算二、三手儒學讀物



我們今天所見的《弟子規》,三字一句,共360句、1080字。其書原名《訓蒙文》,

作者是清初秀才李毓秀(1647—1729),經賈存仁(1724—1784)修訂後,改名《弟子規》。

遲至清朝後期,本書才開始廣泛流傳,成為私塾中常用的兒童教材——「蒙學讀物」。




在「總敘」中,作者開宗明義,指出「弟子規,聖人訓」。縱觀《弟子規》一書,內容確實大都改編自《論語》《禮記》,及朱熹編纂的《童蒙須知》。如《禮記》說,「凡為人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弟子規》中對應有「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童蒙須知》說,「凡人弟子,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弟子規》中則化為,「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等等。①

《弟子規》中的原創內容極少。




略言之:從作者看,李毓秀、賈存仁都只是鄉間文人,在學術上並無成就;從時間看,相比於成書於宋朝的蒙學讀物《三字經》,《弟子規》遠遠不算「歷史悠久」;從內容看,《弟子規》改編自儒家經典《論語》《禮記》,及朱熹摘錄的《童蒙須知》,僅供兒童學習使用,

屬於二手,甚至三手儒學讀物,顯然沒有資格被稱為「國學經典」。




2、《弟子規》在民國無人問津




與側重自然知識的《三字經》等蒙學讀物不同,《弟子規》的內容核心是程朱理學(重在倫理與處世、處事之道)。其在歷史上的興衰也與此有關。




因內容符合科舉所需,晚清各地私塾曾一度流行該書。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舊蒙學教育隨之衰落;1911年辛亥革命後,新式教育規範化,注重兒童天性的新式中小學教材得到推廣,《弟子規》遂被時代所拋棄。

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中收錄的《弟子規》版本僅有2種。




3、該書近年來大熱,有特殊時代背景




《弟子規》在近幾十年來收到追捧,有一些特殊的時代背景。上世紀70年代,該書曾被定性為「宣揚孔孟之道的幾本壞書」之一,遭到批判③。

進入90年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出現一種饑渴,很多港台商業化的「傳統文化產品」被引入大陸。

台灣「華山書院」院長王財貴倡導的「兒童讀經教育」即是其中之一。其編寫的教材《孝弟三百千》,正是以《弟子規》為主要內容。此後,《弟子規》持續受到大陸文化產業的關注和推廣,遂聲名大振至於今天的地步。④





圖註:《弟子規》部分原文




作為現代兒童讀物,該書有四大缺陷




1、內容遷就形式,導致文本勉強,於語文教學非常不利




《弟子規》三字一句,合轍押韻。這種形式或許適於古代兒童,但在現代,已然行不通。

作家王鼎鈞曾有評論:「為了遷就形式,尤其是《弟子規》,有些句子很勉強,很晦澀,學習加倍困難,就語文教學而論,也並非良好的示範」

⑤。如《弟子規》中,「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這幾句,即使是現在的成年人,讀起來也會感覺吃力,且體會不出文字之美。




很多一線小學教師也承認,「讓孩子背誦理解《弟子規》是個大難題」。時下一種流行的解決辦法是對《弟子規》進行再改編:「新編《弟子規》的歌詞用兒歌來編譯,朗朗上口,簡單易懂,教著省心,孩子也喜歡」。如前文所舉例句,即被改寫為:「為學莫作書獃子,活學活用建大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努力去做沒有錯,若不學習腹中空。見識短淺多蠻幹,真理永遠弄不清」。⑤

雖然媒體報道對這種改寫津津樂道,但其實仍然不倫不類:一者,自編的幾句,可謂文采全無;二者,套用的古詩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之類,仍遠超出了小學生能夠理解的範疇。這種超越年齡的文本,必然增長孩子的厭學情緒。




2、以成人本位編寫,從成人視角對孩子進行灌輸,且很多表述互相衝突




中國古代蒙學教育的教材,編寫時多採取成人本位、成人視角,而極少注意兒童在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發育的特性。《弟子規》也不例外。

全書所有文本,都是在以成人的語言灌輸成人的道理。且很多表述互相衝突。這也正是進入民國後,幾乎所有新式學校,都拋棄了《弟子規》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書中寫道:「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無限好。」「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對兒童而言,理解何謂「仁者」已經太難;要理解「言不諱」與「切莫說」、「莫閑管」之間的區別,更屬不可能(事實上,《弟子規》的作者也未必清楚二者的區別何在,至少在文本上作者未能解釋這種矛盾)。




以上弊病,也必然對兒童的學習造成傷害。




3、很多內容同現代社會脫節,理念上的落伍尤其可怕




作為古代行為規範,《弟子規》中很多內容都已過時。如「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現代人不騎馬、不坐馬車,在路上遇到長輩也無需下來目送「百步」之遠;又如「親有疾,葯先嘗」「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其中言及子女應為父母嘗葯,在父母死後服喪三年、不吃酒肉的禮儀,今天也都是無需遵行的。




相比於過時的行為方式,理念上的落伍有著更大危害。

《弟子規》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子女對父母要無條件服從,一切行為都要預先請示父母;又說「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子女勸說父母時,即使被責打,也要「無怨」。如果真的孩子照此去做,在變得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同時,也會失去獨立自主意識。

現代社會中,子女和父母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應該有著自己的理念及興趣;雙方需要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一方去迎合另一方。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書中教導兒童「話說多,不如少」「不關己,莫閑管」等,顯然同現代社會鼓勵發聲及參與公共事務的要求不符。




4、全書以「勿」為核心,背離了真正的儒家精神




據統計,

《弟子規》全文1080字中,用了43個「勿」字,教導兒童「不要如何」

,顯示了所謂「聖與賢,可馴致」的觀點。⑦這種訓導的口吻,同真正的儒家精神是背離的。其編寫精神與《論語》等儒家典籍相去甚遠——如學者黃曉丹所言:「《論語》不是一個行為規範,而是一個建議……《論語》之中具備著多個聲部,使得你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個恰當的建議」。⑧

略言之,優秀的兒童倫理教材應該提供讓學生去體察和理解的具體情境,而非冷冰冰的結論;《弟子規》則反其道而行之,不過是一本簡單粗暴的《弟子禁令》。




缺陷如此之大、如此之多,倡導學習《弟子規》的效果如何,自可想而知。





圖註:台灣出版的《弟子規》漫畫




現代兒童不應將時間耗費在《弟子規》上




有關兒童要不要學習傳統文化、要如何學習傳統文化的問題,早在民國時期,即有過諸多爭論。蔡元培說,「若要小學生也讀一點經,我覺得不妥,認為無益而有損」「經書裡面,有許多不合於現代事實的話,在古人們處他們的時代,不能怪他;若聞以教現代的兒童,就不相宜了」。胡適說,「我們絕對的反對小學校讀經」「我們當時只須讀幾本官板經書,不妨糟蹋一點時間去猜古謎;現在的兒童應該學的東西太多了,他們的精力不可再浪費了!」⑩




雖然他們所說的「經」是真正的「國學經典」,如所謂「四書五經」之類,但借用來說《弟子規》也未嘗不可。

《弟子規》中有太多不適於現代社會的內容,與其大費周章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如直接選用一本更符合兒童心理的新式教材,來闡釋《弟子規》中那些至今有益的道理。想必學生、老師都能從中獲得便利。

至於拜伏在《弟子規》腳下的狂熱的「國學經典」迷戀者,實不妨先去讀一讀朱自清《經典常談》一類的入門書籍。





圖註:武漢某高校志願者為小學生手繪《弟子規》壁畫






注釋


①周明傑:《<弟子規>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4年;②於翠玲:《童蒙讀物:傳播系統中的<弟子規>閱讀史》,《印刷文化的傳播軌跡》,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59—186頁;③《<弟子規>批註》,《反動的「啟蒙讀物」必須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3、204頁;④⑧黃曉丹:《<弟子規>的傳播是場騙局?》,新京報書評周刊公眾微信;⑤央廣網2017年1月13日報道《新編《弟子規》唱誦大會暨全國巡演北京首演式舉行》。⑥王立華:《我反對兒童讀<弟子規>的六大理由》。《內蒙古教育》2015年第13期;⑦《「不將孩子作笨牛看」——我看郭初陽老師教<弟子規·入則孝>》,《語文教育一家言》, 灕江出版社2012年,第12—19頁;⑨何麗傑:《傳統啟蒙讀物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3年;⑩胡適:《讀經評議》,《胡適文集 第4卷》,花城出版社2013年,第121—122頁。






長按二維碼

,關注騰訊歷史頻道「短史記」微信公眾號(微信id:tengxun_lishi);

無法長按二維碼,請在微信中直接搜索「

短史記

,可以獲取更多靠譜的歷史資訊。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侵華日軍中有多少朝鮮士兵?他們比日本兵還兇殘嗎? | 短史記
豫湘桂會戰期間,史迪威蓄意扯中國軍隊後腿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弟子規》不是「經典」,只是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
可以,這樣的親子讀物很經典!
一句話經典語錄:像孩子一樣的真誠
《弟子規》是經典?還是垃圾?你了解的可能都是錯的
一隻老猴子說的話,太經典!
經典時尚的丹寧,一件牛仔褲穿一輩子真的不是不可能!
那些球星們可以吹一輩子的瞬間,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一隻老猴子說的話,太經典了!
這本經典著作你不可不看
盤點古裝劇中那些經典的人物畫像,不是你說像就是真的像!
鬼故事無需太長,三言兩語就是一部經典
那些韻味無窮的經典古詩詞,值得一讀再讀!
把寵物當自己來愛的俏皮半擬人照,一看就知道是模擬赫本經典姿勢
這些經典的句子,將改變你的一生!
經典心情短語:再好的鏈子也拴不住一條要走的狗
《金剛經》是怎樣一部經典
每一句都是經典!
白描人物,這才是經典
?《心經》圖解,讀懂一部經典,度脫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