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彩雲之南聚居了多種民族,也融匯了多民族文化,曾領略過不同的民族風情,品嘗過不同的美食,卻偏偏忽略了它的歷史底蘊。歷史相對於七彩斑斕的民族文化而言確實不那麼起眼。這次紅河之行,也讓素素重新認識到遠在邊陲之地也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裡的一座蓋在龜背上的城市。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鄭營村


這條有著數百年的古村落如鑲嵌在滇南石屏赤瑞湖邊的一顆翡翠,溫潤而澤,淡淡地散發著不驚世的華光。村內的四百多座四合院,每一座都能作書而閱,或精美或殘缺,或奢華或落泊,其中總有著厚重的故事。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初到鄭營村時值中午,坐在村口的四合院餐廳用午餐,這個樸實的院落讓人感到非常和諧踏實,有回到童年時候的感覺。飯後踏著青石地板,穿梭在以姓氏或地理環境命名的三街九巷中,閱覽著一間間的古民居,痴迷於陳家大宅的古韻書風中,久久不能自拔。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天上飄過的浮雲,蹲在地上曬菜的婆孫,越平凡的景象越容易觸動人心,我們都陷入這一幕日常中,如觀看著電影般只是身處其中。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石屏文廟


石屏文廟位於石屏老城內,文廟始建於元朝,明朝時毀於戰亂,後於洪武年間重建,之後幾經擴建修輯,自清朝全面修繕後,曾經歷了數次地震而依然穩固。為此初看文廟的第一印象感覺有著很飽滿的歷史感,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進門的牌坊上,正門上書寫著欞星門三個大字,兩旁側門分別是「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頌詞,牌坊頂部碧瓦飛檐,大氣恢宏。穿過牌坊步過狀元橋,前面便是大成殿,泮池平靜地把橋樑古建盡收池中,宛如身行國畫內。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大成殿大門緊閉,樑柱彩釉已然斑駁脫落,可彩繪頂梁呈和朱紅雕花大門色彩明艷相得益彰。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後面是先師殿,沿著威武的龍形石雕步上先師殿前留影了一張,瞬間感覺身形高大了不少。先師殿木刻雕花大門色彩沉穩,多為金鏤雕花,整個大殿讓人感受到儒家的傳統與莊嚴。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先師殿內供奉著孔子的七十二賢牌位,殿前的龍形石雕從低而高看襯托著大殿更具有磅礴的氣勢。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袁嘉穀故居


無意中誤打誤撞闖進了屏山居士袁嘉穀故居,袁嘉穀是雲南的文化名人,是雲南在歷史上唯一的狀元,26歲上京考試落選,31歲再考高中,進入翰林院任職編修。後又在雲南大學出任教授。一生為政清廉,學問嚴謹。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袁嘉穀故居是一棟紅色的四合院,現在已經成為雲南省文物保護辦辦公室。工作人員看到我們到來熱情地招呼,並給我們講解袁嘉穀故居及石屏的歷史。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四合院內樹木生長得生機勃勃,一花一木一池都打理得非常雅緻,屋內有袁嘉穀畫像,樓上陳列著袁先生的生平介紹,和書法作品。故居雖小可內涵豐富,是了解石屏文化的一個窗口。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石屏風


相傳在唐朝時期,彝族人的祖先烏么蠻在現在的石屏縣內掘地時發現一個石屏風,從此在此聚居,也以此為地名。這座神奇的石屏風至今猶在,在石屏的西正街喩家院子內。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石屏風的形狀形似假山,據說根部與地殼相連,是萬年前由噴泉噴射而化成石。石屏上有個大大小小數百個石洞,有人專門數過,大小洞的數量剛好與一年的月日周相吻合,有些石洞內面還含石珠。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石屏從不同的角度看,能看出不同的動物形狀,千百年來,有不少人打過壞主意想偷走石屏風,可深挖一看,發現根部深入地殼才不得不放棄,這也是這塊奇石為何能一直流傳至今的原因。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走出喩家院,真切地感受石屏老城的古樸,這裡沒有太多新修的痕迹,街道兩旁建築還保留著古代的模樣。密密麻麻的街巷讓初到者有時空錯亂的感覺,對於這個小城的建立有個太多太多的神奇傳說,畢竟有著千年之久的歷史,難免厚重。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明朝的知州深諳風水,曾說過石屏縣城是建在一隻神龜背上,龜頭在異龍湖,因怕神龜有一天會蘇醒跑掉,因此特意在縣城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打了五口井釘住神龜。後來經過地質探測,發現地下確實是岩石,且水域相通,一般鑿地數米便湧出清泉,還有人試過自家打水的水桶丟到井內,卻在另一家鄰居井內找回。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整個縣城街道無街不彎,無巷不曲,地面建築也如同龜背紋路,整個城呈九宮八卦布局,因此,在這塊神龜托起的風水寶地上千百年來人才輩出,街巷中府宅對門,豪宅相鄰,故有「五步三進士,對門兩翰林」之說。


異龍湖與石屏豆腐


石屏豆腐聞名於世數百年,全因古城地底有五口神泉,石屏豆腐的製作方法與其它地方不同,全部用地下泉水點豆腐,因此石屏豆腐清香細嫩,味道鮮美。為什麼石屏豆腐要跟異龍湖一起寫呢,因為兩者有說不清的淵源。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相傳,古代龍王派遣三太子下凡拯救大旱的世間,三太子帶著能變神泉的干黃鱔,化身成漁民到處兜售,可人們都不相信這干黃鱔能變成泉水。三太子走過不知道多少山山水水,歷盡了多少嘲笑也沒賣出去一條。最後筋疲力盡來到了石屏,遇到一位老人家,老人家看三太子可憐,便告訴他,人不愛吃干黃鱔只吃活的,然後給了三太子一些銀兩讓他早日回家。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龍三太子十分感動送了幾條幹黃鱔給老者作為答謝,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這裡的人辛勤地勞動,還十分友好地向他打招呼。一時觸動便把手裡的干黃鱔倒在異龍湖的四腳底,不久後四腳底出現了異龍湖,而城內出現了五口神泉。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花腰舞龍


在石屏還居住著一群特別的少數民族,花腰彝族,花腰彝族在世界只有三萬多人,因其服飾艷麗,做工精美,因此人們稱為「花腰彝族」。他們信仰龍,因此每年都有拜祭龍的儀式。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而每次祭龍過後,都會有盛大的舞龍活動,象徵著把龍的靈性迎回家以便驅邪保平安。一般舞龍都是男子進行,可花腰彝族的女子卻一點也不輸男兒身,舉起龍頭與男兒共舞。



雲南這個小縣城盛產文人墨客 傳說只因為地下有一神物



因為花腰舞龍太過美艷也過於獨特,因此一度被邀請上了中央電視台表演。


石屏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的地方,希望下次有機會能更完整深度地故地重遊,一個有個千年歷史的地方,區區路過實在很難感知其底蘊。這次只能作為一個旅遊清單,輕淺地撰寫眼見耳聞的一些風景逸事,就權當為雲南的古建築之旅揭開新的一頁,如同初到時一邊品嘗著口邊的饕餮美味,眼睛一邊飽嘗著豐厚的歷史遺風,就當為了這份驚喜作一個篇章。


素走世界:


環球旅行者,自由撰稿人,新浪簽約自媒體,視頻博主,旅行玩家,新浪秒拍達人,多平台自媒體,OTA旅行家。樂途專欄作家。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兩年行走經過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


微信:2795465449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走世界 的精彩文章:

到非洲部落拍照還得按次算錢 拿穩相機千萬別失焦
梅州奇婦 貌丑遺尿 卻一腹生了三翰林 七孫同榜登科舉
這新蓋的寺院有一個異象竟讓央視及多家電視台爭相過來採風
實拍馬來西亞著名鬼屋 不怕死勇闖進地下室
從現代到原始只需十多小時 難道說的平行宇宙就是這個意思?

TAG:素走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武漢,一座盛產都市傳說的魔性城市
世界唯一有三個首都的國家,盛產黃金鑽石,你知道是哪個城市么?
中國十大美女盛產地,北上廣榜上有名,第一名卻是東北的一個城市
這個烏克蘭小村莊因為盛產雙胞胎而聞名
新疆一個有魔鬼城、盛產哈密瓜的市
非洲小國竟受到世界男人的嚮往?只因這裡盛產黑珍珠美女!
雲南八寶小鎮,這裡盛產的大米曾經作為御膳食物進貢給皇上
這個地方居然盛產瑪瑙!農村河灘上遍地都是,曾是清代的貢品!
西伯利亞地區盛產美女,卻大多走上了這條路
因這個村莊盛產雙胞胎,外地人都搶著找村裡姑娘結婚
東晉盛產「短命」皇帝,只有兩人除外,但一是昏君二是白痴!
中東盛產美女的地方,每一個女孩的眼睛都那樣明亮攝人心魄
海賊王:都說東海是最弱的海域,但這裡卻是盛產王的地方
陝西一個縣因盛產小米 米質高而得縣名 也是李自成故里
歐洲小鎮盛產動物海綿,價值不菲當地人已捕撈三百多年
丹巴藏寨——川西的一個美如童話般的寨子,一個盛產美女的地方
這個神秘偏僻的地方,盛產寶石,還擁有著世界上最美的笑臉!
這個非洲小國盛產鑽石,卻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
美國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盛產各種大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