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民族打仗從不帶糧草,邊打還要邊抓女人,其用途讓人毛骨悚然

這個民族打仗從不帶糧草,邊打還要邊抓女人,其用途讓人毛骨悚然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兵家對於戰爭勝利必備因素中,都會加入後勤能力的考慮。戰爭,拼的就是後勤,可是,凡是沒有絕對。中國歷史中,有一個少數民族作戰,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的補給線路,因為,他們的物資,都是邊打邊搶來的。甚至,殘忍的他們,還會選擇俘虜作為自己的軍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這個羯族的故事。

這個民族打仗從不帶糧草,邊打還要邊抓女人,其用途讓人毛骨悚然

羯族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在中國歷史中,只有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政權,算是擁有羯族人組成的奴隸軍隊。羯族的起源,應該要追溯到兩晉時期。《晉書》卷一百四《石勒載記上》載:「石勒字世龍。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魏書》卷九五《羯胡石勒傳》云:「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唐長孺先生指出,當時稱為別部,意為與匈奴本非一族。被稱之為羯,也並不完全是因為居於羯室,晉朝之雜胡皆可稱為羯。

既然出身於匈奴旁支,在曾經強盛的匈奴面前,羯族幾乎沒有出頭之日,可是,隨著大漢的崛起,匈奴勢力得到了一定的打壓,四百年之後的東漢末年,曹魏的存在,對匈奴又有了一定的打擊,最終,讓羯族看到了他們的活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中原地區的動蕩不安,戰亂迭起,羯族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對北方有著各式各樣的掠奪。羯族所到之處,屠城掠地流血千里。

這個民族打仗從不帶糧草,邊打還要邊抓女人,其用途讓人毛骨悚然

漢末三國的亂戰,導致漢人人口急劇下降,因此,西晉末年時,五胡亂華這一中國歷史上最為殘忍的事件發生了。這個時候,中原士族十不存一,能夠抵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勢力少之又少。羯族人憑藉以戰養戰的方式,在中原打出了一片天下,採用屠城政策的羯族,在打下一座城池之後,俘虜了城中的居民,當城中沒有餘糧的時候,他們怎麼辦呢?吃人,人肉作為他們的乾糧,每一次戰爭,他們都帶著大批的俘虜,每日三餐,吃的都是,自己的人類同胞們。

這樣殘忍的民族,最終也會為他們的行徑付出代價,在羯族政權的統治後期,漢人的反擊開始了。以冉閔為首的漢人勢力,為了推翻羯族政權,號召天下漢人群起而攻之,殺胡人以復仇。一時之間,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的漢人紛紛起兵響應,每每漢人奪回城池,城中的胡人,也遭到了曾經他們對待漢人的方式一樣,被屠殺,據記載,僅僅在河北的鄴城一處,被殺的胡人就高達二十多萬。在羯族政權倒台後,數以百萬計的胡人被中原漢人驅逐出去,其中羯族血統者,幾乎滅亡。

這個民族打仗從不帶糧草,邊打還要邊抓女人,其用途讓人毛骨悚然

如今,這樣的大屠殺事件,經常也會成為敵對勢力為了分裂少數民族和漢族團結的法寶,其實,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在愛好和平的基礎上,我們是能夠相親相愛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陳老師 的精彩文章:

日本老農挖出一塊唐朝印璽,為何卻讓日本人慌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打仗時,士兵們為何寧願被俘虜也不敢躺下裝死,原因其實很簡單
日本投降後,為何國家窮的要命,一度萎靡不振,背後原因讓人敬佩
為何康熙那麼害怕這位75歲老朽,連夜也要處死,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何大清入關後沒有要求我們使用滿語,學習滿文,原因其實很簡單

TAG:歷史陳老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支軍隊打仗從不帶糧草,每次抓數萬女人,用途令人毛骨悚然
一個匈奴特殊旁支,打仗不帶糧草,抓婦女充饑,最終被漢人滅族!
匈奴特殊旁支,打仗不帶糧草,抓婦女充饑,最終被漢人滅族!
古代這支軍隊打仗從「不帶糧草」,每次抓「數萬女人」,用途令人膽顫!
此軍隊,打仗從不帶糧草,每次抓數十萬女人,用途令人髮指
一民族,行軍打仗從不帶糧草,走一路抓一路女人,用途令人髮指
這支軍隊十分野蠻,打仗不帶糧草以女人當做口糧,30萬女人被吃
這支野蠻的軍隊,竟把女人當做「糧草」,野蠻程度簡直前所未有!
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兵將有用不完的糧草,卻因為這些糧草被滅亡
古代一打仗就有缺糧草的問題,難道不打仗就不缺糧食了?
最悲慘的年代,外出戰爭不帶糧草的他們到底是吃什麼
北方最殘忍的民族,打下城池後把女人帶上出征做「移動糧草」
此少數民族行軍從不帶糧草,以漢族女子為軍糧,結果被一人滅其族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使有百萬之師,如果後勤沒做好,也一樣輸
糧草斷盡,他們就算吃死屍、婦孺也要守住城
亂世王者:打仗就是打資源 糧草一定得省著用
這場戰役挽救了唐朝政權:但守城將軍卻因糧草不足而吃了自己老婆
中國人不懂的奇葩戰爭:糧草不夠咋整?找敵人要!
最能殘暴的歷史人物,有的把人當糧草,人屠白起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