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不用功!其實是父母三種錯誤態度造成的

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不用功!其實是父母三種錯誤態度造成的


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不用功!其實是父母三種錯誤態度造成的



常常會有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真的很聰明,但就是不用功。」孩子不用功,可能是沒有學習動機。90後、00後們的自我意識感普遍很強,如果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就很難做到自我激勵。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學習本身能夠獲取知識,鍛煉思維,開闊眼界,深刻思想,而不是因為能考高分,上大學,找好工作。

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學業有成,忙不迭地把孩子送往各種特長班、興趣班,巴望著他們能夠在同學中間先行一步、技高一籌。可偏偏有些孩子就是既不領情、也不買賬。更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使得茫然的孩子胡亂「賽跑」, 結果, 有好些孩子不僅跑出了「跑道」,甚至跑進了「死胡同」。那麼,為何孩子會辜負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呢?難道真的是孩子故意不用功讀書嗎?還是另有原因呢?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美國家庭最高顧問詹姆士·杜布森博士的分析,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主要有三個原因,即發育遲緩、學習遲緩和不用功。因此,孩子在學校成績不好、表現不佳,並非純粹是他不用功讀書所導致的。身為家長或老師,我們首先必須清楚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一個孩子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僅僅憑藉聰明才智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這個孩子是否發展出了自律的能力。正如杜博士所言:「智力正常的孩子,不一定具有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對於需要日復一日忍受的痛苦和困難而言,自我約束、自我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不用功!其實是父母三種錯誤態度造成的


根據杜博士的觀察,發育遲緩和學習遲緩的學生數量畢竟還是少數,不用功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卻多得驚人。令人遺憾的是,為人父母者對於他們的了解卻少之又少。調查顯示,一般父母對於不用功的孩子會有以下三種的反應:


第一種反應,認為孩子不用功純粹是由於孩子屢教不改。


父母已經儘力為孩子選擇了最好的學校,並且對於子女的課業千叮嚀、萬囑咐,老師也非常盡責。為什麼孩子就是不上進、不成器呢?於是,很多父母便草率地下結論,認為這個孩子就是屢教不改、頑固不化。也有不少父母想方設法,甚至採取極端的手段「管教」孩子,譬如,扣發零花錢;不準孩子出去和同伴們玩耍;不能看電視、上網;原本答應的禮物被取消等。甚至,有的父母用侮辱性的語言貶損孩子的人格,辱罵孩子「不中用、笨蛋一個」,使得孩子自尊心受到打擊,抬不起頭來。


事實上,這樣理解孩子的不用功是很片面的。其實,真正徹頭徹尾不用功讀書的孩子並不會太多,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家的時候父母貶損他,而到學校,老師若不知情,再對他橫加指責,那無疑是釜底抽薪、雪上加霜了。以後要他鼓起學習的勇氣、提升學習興趣,更是難上加難了。


很多父母認為,既然孩子不用功讀書,只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就能夠促使他恍然醒悟,發奮圖強。我想,那無異於白日做夢。在過度的壓力下學習,孩子反而容易產生叛逆與厭煩。


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不用功!其實是父母三種錯誤態度造成的



第二種反應,向孩子許下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兌現的諾言。


這也是父母常犯的一個錯誤。例如,一個二三年級的小學生常常會得到家長的許諾,如果整個學期都能認真讀書,暑假就能和父母去海邊游泳。還有,父母答應12歲的孩子,如果他一整年都表現良好、成績優秀,明年就可以得到一輛他期待已久的自行車,等等。


這種需要等待太久的獎勵,通常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努力。因為,無論是在心志上,還是在成熟度上,大多數孩子都不能把一個長期目標牢記在心。對孩子們而言,時間過得太慢了,眼前拿不到的東西並沒有太大意義。所以,可望而不可及的甜頭很少會起到刺激孩子用功讀書、努力學習的作用。

第三種反應,認為孩子年齡漸長,自己會學著承擔責任的。


面對學習不用功、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有的父母會說:「他要學會承擔責任!我不能總是幫他,這是他自己的事兒。」有時,面對因孩子不用功而心急如焚的家長,學校的老師也會勸他們說:「不用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孩子會解決這個問題的。」真的嗎?恐怕這是個最大的誤解。


通常情況下,孩子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自發地解決問題,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不用功學習的習慣很可能會持續下去。甚至,大多數不用功的學生還可能終身為此所累。他們通常做什麼事情都馬馬虎虎,沒有章法。



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不用功!其實是父母三種錯誤態度造成的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鬱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乾淨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係,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爸辣媽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如何不再成為心理禍害,父母應學會當家庭教育中的學生
孩子的初中三年到底是什麼樣的?初中生沒有學習動力的5個根源
高考前焦慮爸爸每晚陪學不眨眼,高三男孩不敢和爸媽住一起
校長摘「官帽」,怎麼看

TAG:虎爸辣媽 |

您可能感興趣

你變成這樣,其實都是父母的錯
父母做好這幾件小事,能讓你的孩子更聰明!
聰明的父母,絕不做這件事
孩子兔唇很可怕,但是你卻不知道是父母釀成的後果!你做過這些嗎
你變成現在這樣,其實都是父母的錯?
兒女的婚姻不順,是父母不懂深明大義造成的
明知道這樣教育孩子不對,很多父母卻還是忍不住去做!
愚蠢的父母打孩子,而聰明父母是這樣做的
每張圖片對應孩子們的一種心情,只有聰明的父母才能看懂!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跟孩子哭窮
這五種錯誤做法,造成孩子羅圈腿,很多父母都犯過
孩子雙目失明,只因父母一個不經意的生活習慣!
明明是白人卻強裝自己是黑人……最終還是被自己父母曝光一切,身敗名裂
清明節帶寶寶出門,這些不得不知,很多父母都忽略了!
孝而不順,才是對父母最正確的態度!
聰明的父母,不炫富也不哭窮
不要總是糾正孩子的錯誤!很多父母悔不當初
種種跡象表明,這些孩子的確不是父母親生的。
她們雖然是當紅明星 但是不配為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