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究竟一張中藥方子裡面用多少味葯好呢?

究竟一張中藥方子裡面用多少味葯好呢?


究竟一張中藥方子裡面用多少味葯好呢?



中醫一張方中,有君臣佐使十數藥味相配,也有單味藥單刀效宏,那麼究竟一張方子裡面用多少味葯好呢?本文,曆數古方今人用藥之數,中醫臨證還需藥味精簡,以辨證精思為尚。

某地,有位醫生,用藥味數多,用量又大,外號人稱「某大包」。一次,家裡的人病了,他開了方,取回葯來,一清點,少了幾味,便親自去找藥房交涉。藥師一一查對後說:「先生,你開的三十味葯,一味不少哇?」


他說:「還少了三味。」,藥師再一次核對過了,說「不是三十味么?」他說:「哦,是這樣──正面寫不下了,還有三味,寫在背面呢﹗」這不是笑話,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醫生也就由此而得到一個「三十三味」的外號。


不久前,一位患者來找我看病,她得的是更年期綜合征(96年曾作乳癌根治術,術後情況良好),久治不愈,聽人說哪位醫生好,就奔那位醫生,醫藥費已經花了數萬。她向我出示了前兩位醫生的處方,頭一位醫生開了六十味葯,第二位醫生更邪門兒,竟然開出九十幾味葯來。看來,比我前面講的「三十三味」還多三倍﹗


那麼,究竟一張方子裡面用多少味葯好呢?《黃帝內經.素問》最早提出一個標準:

「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也就是說,君葯(主葯)加臣葯(輔葯)共三味的,為小方;君葯、臣葯,再加上佐使葯共十三味的,為大方。這裡說的三味、十三味,不過是例舉而言,差不多這個樣子就是了。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歷代的醫家的處方。漢代的張仲景,是後世公認的「醫聖」,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由於歷史的原因,後來被分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至今還是高等中醫院校的必修課。他的方子一共有二、三百首,至今常用的還有近百首。書中諸方用藥從一味到十味都有,信筆例舉如下:


1


一味:甘草湯

2


二味:芍藥甘草湯、甘草乾薑湯、乾薑附子湯、梔子豉湯


3


三味:茵陳蒿湯、桃花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四逆湯、大黃黃連瀉心湯


4

四味:白虎湯、葛根芩連湯、腎著湯、理中湯、四逆散、苓桂朮甘湯、麻杏石甘湯、黃芩湯、白頭翁湯、十棗湯


5


五味:酸棗仁湯、五苓散、桂枝湯、白虎加人蔘湯、大黃牡丹湯


6

六味:桂枝加葛根湯、麥門冬湯


7


七味:黃連湯、小柴胡湯、桂麻各半湯、桂二越一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旋覆代赭湯


8


八味:腎氣丸、小青龍湯


9


九味: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炙甘草湯、射干麻黃湯


10


十味:烏梅丸、竹葉湯


可知其用藥,大致以用3-7味葯者為多,很少超出10味者(丸方薯蕷丸用21味,鱉甲煎丸23味,可謂絕無僅有者)。皇甫謐說:「仲景垂妙於定方」;張潔古說:「仲景一部,為群方之祖」;韓飛霞說:「仲景方何等簡潔」;近賢任應秋說:


「《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方,法隨證立,方依法制,藥味無多,配合得宜,經歷二千餘年曆代醫家的臨床驗證,療效均甚確切,只要辨證准而用之,無不如響斯應,實為方劑學中無出其右的典型。」


都是允當之言。較仲景生活的時期稍晚,被後世譽為「外科鼻祖」的華佗,據陳壽《三國志·華佗傳》載,其用藥「不過數種」,可見其處方也很簡潔,他用針「亦不過一兩處」,療效很好,不像今天有的醫生像插秧一樣在病人身上胡亂扎。


金元時期以《脾胃論》、《內外傷辨》著名的李東垣,用藥就多一些,著名的生脈飲僅三味,補中益氣湯僅八味,但補氣昇陽和中湯用16味,清神益氣湯、消暑益氣湯各用15味,後世醫家如韓飛霞、徐靈胎等於此皆有微詞,甚至有東垣用藥「如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說法。


清代名醫,溫熱學的開山葉天士用藥很精鍊,《臨證指南醫案》三千餘案,其中一方只用六味葯的居多。近賢程門雪因有「六味之中,詠涵不盡」的讚歎。近代名醫丁甘仁的用藥每方大致在十二味左右。我的老師朱良春先生用藥一般為7-9味。


我的看法是:總的來說,處方用藥要看病情的需要,當多則多,當少則少,沒必要也不可能追求一律。但是,大致上也應有一個「譜」,這個「譜」,還是以《內經》講的少則二三味,多則十二、三味為宜。為甚麼很多醫生提起筆來就收不往,要開很多味葯呢?我的體會,毛病就出在以下幾方面:


1急於見功


醫生想三下兩下把病給治好,動機是好的。不過萬事萬物都有個規律,醫生也只能照規律辦事,急是沒用的,因此希望通過多開些葯去追求療效,是不可取的。這就是古人諷刺的「如虞人張羅,廣絡原野,而脫兔殊多,詭遇獲禽,無足算者耳」。


2對藥物的功用與弊端認識不夠


對藥物要「拿得准,喚得應」,「如臂之使手」,若非閱歷相當豐富,勤於觀察者,是不可能做到的。據金元四大家之一、畢生以善用汗下吐法攻邪著稱的張子和稱,他最拿得准喚得應的葯也不過十來味而已,可見知葯之難,為此有的醫生甚至親口嘗葯,以了解藥效藥力。


3


由於現成的套方套路,前人方用多少味,我悉數照搬,老師治病用甚麼方子,我也甚麼病用甚麼方子。


實際上,前人所擬之方,有的是從多方面設計的,如五積散,而病只有一積、二積,如六郁丸,而病人只有一郁二郁,是不是就非照五積、六郁那樣用藥不可呢?至於師徒相承,趕巧老師正好是「三十三味」,那我也「三十三味」,我的徒弟將來也「三十三味」,則相沿成習,不可收拾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人可以修成的仙分三種!
中國第一位女道醫!
古代對妖精的稱呼竟然是這樣的,別逮啥都叫精!
從「節氣」開始,認識陰陽五行六氣!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子宮脫垂好尷尬,這個方子效果好!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這些方子很多老中醫都在用
胃反酸直噁心,這兩味葯煎水一喝就好!古籍里的好方子
補腎的方子那麼多,但這個方子真的不一樣!
這個生男寶的方子好多人都在用!看到必分享!
這個方子只有三味簡單的東西,但是止咳作用卻是挺好的!
小兒尿床真尷尬,這些方子的效果還挺好!
這個方子雖然只有兩味葯,但卻是清熱利濕的良方!
這個方子止咳效果為啥這麼好?跟老中醫一起來探秘吧!
中醫治胃痛效果不佳,原來是少用了這個方子!
中醫失眠藥草方子,花錢少,治一個好一個
如果你經常吸煙喝酒,存好這個小方子,潤肺補腎特別好!
夏天曬得受不了?這個中藥面膜方子要收好!
從這兩個小方子開始阻擊風濕,汗少且關節疼痛沉重該用什麼方?
腳氣又臭又癢反覆發作?幾個土方子,簡單有效比抹葯管用多了
同樣的方子為啥冬天好用而夏天不好用?
一個很小很小的小方子,只需三味中藥泡水喝,卻能預防很多病!
這個方子對於胃炎患者很簡單,只有一味中藥加上一種食材:
治好睏擾多年的咽喉炎,一個中藥方子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