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發育不是吃得多,長得快就好

寶寶發育不是吃得多,長得快就好

很多剛當上父母的家長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發育的比別的孩子快,比如早長牙,早會走等等,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身體的發育是水到渠成的,有時拔苗助長甚至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這篇文章是崔玉濤大夫針對孩子發育的看法總結,分享給寶媽們參考。


認為孩子吃得多、長得胖就好


很多家長希望寶寶「超平凡」生長發育,認為自己孩子比別的寶寶吃得多、長得胖、長得快就好。有的家長認為自家6個月的孩子長得像9個月大,會因此而自豪,或者9個月的孩子要穿15個月嬰兒的衣服才合適,讓家長覺得非常榮耀。

寶寶發育不是吃得多,長得快就好



每當面對這些家長們,我真的不忍心告訴他們,這種過快生長不是健康的標誌,反而預示著今後出現肥胖的可能性極大。世界衛生組織多次強調肥胖和生長遲緩都屬於營養不良。


如果孩子生長速度過快,應考慮孩子是否存在攝入蛋白質過多、進食量過多、活動量過少等問題;如生長緩慢,則應考慮孩子是否進食量不足、吸收消化不良等。

生長速度過快或過慢都要向醫生諮詢,要根據生長發育曲線在醫生指導下調控孩子的身體發育。以生長發育曲線作為藍本,縱向、連續地了解孩子生長軌跡,才能做出合理的評估。現在有一批孩子生長過速,還有一批生長緩慢,這些兒童都需要被關注。


每個孩子有著自身的生長發育歷程,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拔苗助長」的做法對孩子卻沒有益處。


認為孩子出牙越早越好


比較孩子之間生長發育的異同,是家長自覺與不自覺的日常「工作」。孩子出牙的早晚快慢更是家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實際上,每個孩子長牙的歷程並沒有可比性。出牙起始時間不同,出牙順序不同,出牙引起的反應不同,同齡嬰兒牙齒數量也不同。孩子出牙的順序也沒有固定模式,出牙的速度節奏也因人而異。

在評價孩子的出牙情況之前,家長一定要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生長發育的全部情況,首先縱向了解身長、體重、頭圍等指標的近期變化;牙齒萌出、囟門縮小情況;還有大運動發育、小運動發育、進食量和餵養行為、語言等眾多發育狀況。若孩子的其他生長指標都正常,即使出牙慢點也不必擔心。


過早干預孩子的大動作發育


常見月嫂、保姆在家給孩子進行「早期嬰兒訓練」,比如:讓1個月的嬰兒趴著,推著雙腿往前爬;讓4個月的嬰兒雙手撐在床面上學坐;托著孩子腋下,讓1~2個月的嬰兒學走路等。

寶寶發育不是吃得多,長得快就好


這些是檢測嬰幼兒神經發育狀況的項目,是醫生對孩子進行的一些測試,比如:滿月時,醫生雙手托住嬰兒腋下,進行踏步反射測試以了解神經發射狀況。類似這樣的測試並不是考核發育結果,更不應成為家庭訓練項目。


現在很多醫院測試項目流入家庭成為訓練項目,對嬰幼兒實際上存在有潛在的損傷。


在此強調,「坐、站、走」等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事。過早幫孩子「學」坐、站、走,會對脊柱、下肢造成沒必要的損傷。有些羅圈腿就是過早站立所致。提醒家長不要被「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保姆所「忽悠」。對照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嬰幼兒大運動發育時間表,觀察孩子發育會使家長理智很多。


對於孩子的大動作發育,奉勸家長們按照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原則,在孩子有爬、站、走等意願時,給他一些助力和推力,如有必要,在專業醫生的監控下,適當干預,已足以保證嬰幼兒健康成長。千萬不要為了家長的自尊,拔苗助長。

給孩子使用學步車


我不贊同用學步車等輔助設施幫助孩子學步,站、走、跑、跳,都是隨著發育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練」出來的。 而且學步車有一較寬的帶子置於兩腿間,導致孩子在學步車內不能真正站直,易誘發「O」型腿的形成。孩子尚未成熟到能夠行走時,強迫他行走,容易造成腿部和脊柱骨骼發育受損。


我曾接診過一位1歲正常男嬰,站立時,雙腳跟能自然著地,但行走時,採用雙腳尖方式。詢問得知,7個月開始家長給他使用學步車,從那時起孩子便一直腳尖著地行走。


經檢測,嬰兒雙腿和腳、肌張力都正常,但習慣腳尖走路會造成腳弓發育和腿部關節異常。現在只能通過反覆人工干預使其逐漸恢復正常。7個月嬰兒能連續翻身就相當不錯了。


個別7個月嬰兒能自行扶著站立,能自行扶著挪步者應是鳳毛麟角。這時讓孩子站立過早,同時在學步車中練習走路,對嬰兒脊柱和腿、腳的發育不利。再有,學步車內置於孩子兩腿間的帶子,使其只能叉腿走路,不能獲得正常行走姿勢。


還有位家長說自家11個月嬰兒橫著走路,想讓醫生確定孩子是否存在腦發育問題。觀察發現,當大人領著孩子右手時,孩子就右腿為主,左腿為輔橫著走路;當大人領著孩子左手時,則左腿為主,右腿為輔橫著走。


經仔細檢查發現,其實他還不能獨立站,剛可扶著站,自己推著小車可正常姿勢走路。原來孩子橫著走路,是家長強迫的結果,原因是鄰家小孩已會走路。


對體檢的目的不明確


一位同事在給一5個半月的嬰兒做體檢時,看到一份其他醫院給該嬰兒出具的IQ測試單及骨密度檢查單。第一次聽到5個月大的孩子能做IQ檢查,評語竟然是「他們既不特別優秀,也不笨,俗稱一般人……」。

寶寶發育不是吃得多,長得快就好



我也多次被家長問及檢查時為何不給孩子檢測智商、骨密度,不給嬰兒測視力。這說明家長們普遍對「體檢」的目的不明確。他們會懷疑不做特殊測定、不抽血的健康體檢的有效性。在許多家長看來,一份全面的體檢應包括微量元素、骨密度、視力等檢查,而對於嬰兒進食和生長評估、運動發育評測等項目,則因沒有儀器設備的參與而感覺不到是在體檢。


所以再次提醒家長們,對嬰幼兒的體檢應包括飲食起居的詢問、生長評估、身體檢查、發育評價(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交)。重點在於與家長的交流,並一同制訂下一步養育方案,而不在於給一堆化驗報告,開一些鈣、鐵、鋅、DHA等補劑。


家長要明確,化驗檢查永遠是輔助檢查,補劑永遠是補充飲食的不足,而不是主要內容。


認為枕禿是孩子缺鈣的徵兆


枕禿是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很多嬰兒在2個月以後會出現枕禿,而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不少家長認為這是因為「缺鈣」所致。


實際上,枕禿與「缺鈣」幾乎無關,而與枕部與床面或枕頭間局部摩擦過多有關。家長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滿月內即出現枕禿的孩子幾乎沒有,而平躺睡覺的嬰兒從2~3個月開始幾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枕部頭髮減少現象——枕禿,特別是第一次剃頭後枕部頭髮生長會相對緩慢。


這是因為嬰兒滿月後,活動逐漸增多,但是尚不能坐、站,所以他們只能躺在床上左右轉頭,躺在床上反覆轉頭的動作增多,當然就會摩擦枕部,出現枕禿也就不足為奇了。左右轉頭的動作越多,枕部受摩擦的機會也越多,枕禿就越明顯。


一般到1歲以後,隨著嬰兒逐漸強壯,到可以坐、站、走時,頭皮受摩擦的機會就會減少,頭髮就會重新長出。2~3歲後枕禿消失。出生後習慣趴著睡覺的孩子則很少出現枕禿。千萬不要將枕禿與缺鈣掛鉤。


此外,家長們還習慣於把孩子出汗多、夜間易哭鬧、出牙晚、長得過快或過慢、食慾偏差、肋緣輕度外翻、活動時關節有響聲、反覆出現濕疹等現象與缺鈣掛鉤。其實,不論母乳、配方粉,還是營養米粉及其他輔食,都含有鈣,只要保證嬰幼兒每天攝入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就無須擔心孩子缺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准媽媽貪嘴吃它患病,有可能讓寶寶不健康,可很多准媽不知道
寶寶心情不好,這些「肢體情緒」你知多少?
寶寶長疹子傻傻分不清?皮膚醫生教你鑒別:這些兒童常見皮膚病
主人生小寶寶了,家裡的貓咪們這反應好像很沒見過世面呢!逗
哈士奇不忍被寶寶折磨,這厭煩勁也是沒誰了

TAG:寶寶 |

您可能感興趣

要想早產寶寶發育好,多點愛撫可能很重要
越早學走路,寶寶發育得越好?媽媽得看符不符合這一點!
不用做B超,2個公式就能幫孕媽簡單算出胎寶寶發育得好不好
這兩種奶,寶寶再怎麼喜歡也不要給寶寶買,影響寶寶發育
沖奶粉沒那麼簡單,沖不好還會導致寶寶發育遲緩!
寶寶1歲內這些食物吃不得,會影響寶寶發育的
寶寶發育遲緩,因為抱太多了?很多醫生不會告訴你
懷孕期間真的是你吃的越多寶寶發育就會越好嗎?
這幾種表現說明寶寶發育遲緩了,媽媽不可忽視!再忙也得看
准媽在孕期需要多吃蔬菜,但這幾種會影響胎寶寶發育,盡量少吃
不要給寶寶做這6個錯誤動作,否則你不想讓寶寶發育!
准媽媽出現這6個癥狀,恭喜你!你的胎寶寶發育得非常好,很健康
孕期媽媽要多吃這些水果,對寶寶發育是極好的,出生後肯定聰明
寶寶發育遲緩怎麼破?爸媽再忙也得看!
寶寶這四個部位不要太乾淨, 對寶寶不好的,影響寶寶發育
孕媽不要隨便摸肚肚,這樣撫摸才能讓寶寶發育更好
婆婆如此帶寶寶,產婦看到很吃驚,這樣會嚴重影響寶寶發育!
孕早期多吃這幾類食物,寶寶發育好還聰明!孕媽你吃對了幾種
這些不利寶寶發育的陋習,你還會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