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先生:柔者常勝,強者常敗

南懷瑾先生:柔者常勝,強者常敗

提 示


點擊上方南師如是說即可關注


「天下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強,先不己若者;柔,先出於己者。先不己若者,至於若己,則殆矣;先出於己者,亡所殆矣。以此勝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謂不勝而自勝;不任而自任也。」

因此他告訴我們一個大的人生哲學,這個宇宙間有一個真理,「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有永遠是成功的,有永遠是失敗的。「常勝之道曰柔」,柔是常勝之道,謙虛也就是至柔,做人脾氣好也是柔;「常不勝之道曰強」,自己好強、好勝,希望永遠出人頭地,就是不常勝之道。你們看人生,有很多人個性至強,總想出人頭地,就憑這個個性做法就完了。所以常勝之道是柔,自認為一切不如人,一切退一步,最後成功是自己。所以「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用剛與用柔,一般人容易了解,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了解。這兩種是智慧的境界,一般人沒有這樣高的智慧,所以不知道。

南懷瑾先生:柔者常勝,強者常敗



我們中國的上古文化,老祖宗的傳統,「故上古之言,強先不己若者」,強就是強,什麼叫強?強人、英雄之類的人,總要在不如自己者之前搶先出頭。「柔先出於己者」,所謂柔,自己覺得很普通,沒有超人之處,就是謙虛、不搶先。「先不己若者,至於若己者則殆矣」,自覺高明、搶在前頭的人,遇到比他強的人就危險了。「先出於己者,亡所殆矣」,處處讓人在前,知道謙虛,他自己的危險也就不存在了。

「以此勝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這是什麼道理呢?一個人自己能謙虛、保持柔,一切不強先出人頭地。「若徒」,徒就是空的意思,不是徒弟的意思。「謂不勝而自勝,不任而自任也」,他說這樣就是能力不夠也會制勝,也能擔當天下事


所以我常說,傲慢的人,他根本就是自卑,不自卑的人不會傲慢,因為自卑的人曉得自己沒有什麼,又深怕你看我不起,故而傲慢。自己很充實的人,你看得起我也好,看不起我也好,因為他心裡沒有你也沒有我,他看天下人就是黑壓壓的一堆,他不管這些。所以凡是傲慢的人都是可憐人,都有自卑感,因為有自卑感,反過來他就傲慢,他不懂人生,就是這個道理。


——南懷瑾先生《列子臆說》

南懷瑾先生:柔者常勝,強者常敗


本微信號專事摘錄 南懷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微信號: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騰訊微博:南師如是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先生:生命由遺傳決定?為何「娘生九子各不同」
南懷瑾先生:不是唯心論,不是唯物論,是心物一元
南懷瑾先生:人類歷史也是情史,佛菩薩才是真正的多情人
南懷瑾先生: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甚至任何一個眾生
南懷瑾先生:佛經留傳之大因緣

TAG:南師如是說 |

您可能感興趣

過剛者易折 善柔者不敗
筋柔者壽,拉筋強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