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阿兄間有不合:曾國藩與曾國荃之間的多次爭執

與阿兄間有不合:曾國藩與曾國荃之間的多次爭執


與阿兄間有不合:曾國藩與曾國荃之間的多次爭執



《曾國藩慶賀太平宴》,清末年畫。正中榻上坐著李鴻章(左)和曾國藩(右),左邊從左至右依次為左宗棠、駱秉章,右邊坐著彭玉麟、曾國荃等湘軍統帥。

咸豐十年八月二十六日,正在祁門忙於平定太平軍的曾國藩收到一封十萬火急的寄諭。原來,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後,英法聯軍不斷取勝,此時已經逼近北京,咸豐皇帝倉皇出逃承德,發文命各地迅速興師勤王,其中命曾國藩火速派鮑超帶三千人「兼程前進,克日赴京,交勝保調遣」。


接到命令後,「忠義素著」的曾國藩陷入了煩惱之中。為什麼呢?


第一,現在正在圍攻安慶的緊要關頭。安慶之戰是整個鎮壓太平天國戰局的關鍵。要是調勁兵北上,安慶勢必撤圍,鎮壓太平天國的功業將功虧一簣。


第二,如果有損於鎮壓太平天國大局但是能夠救皇帝於水火,那當然也划算。但問題是他派鮑超北上其實也幫不了皇帝什麼忙。第二次鴉片戰爭進行到此時,形勢已經非常明朗,英法聯軍攻下北京是早晚的事,未來只有議和一途。派幾千人北上,根本改變不了這個大局。所以曾國藩說,「此事無益於北,有損於南」。

第三,他不願意將湘軍猛將鮑超交到滿族將領勝保手中,因為這很可能導致這支勁旅有去無回,從此列入旗人帳下。


但是,「勤王」事關人臣大節,又不可討價還價,曾國藩說:「余忝竊高位,又竊虛名,若不赴君父之難,則既詒後日之悔,復懼沒世之譏,成敗利鈍,不敢計也。」


想來想去,曾國藩決定採納李鴻章的建議,用「拖」字訣,拖以待變。李鴻章說,如果拖上十多天再回復皇上,北京城很可能就已經被洋人攻佔,雙方自然會議和,那時也就不用湘軍北上了。


曾國藩認為此計可行,所以他八月二十六日接到上諭,九月初六日才回復了一道奏摺。曾國藩在奏摺中說,鮑超品級太低,不能勝任勤王之舉,所以他請求朝廷在他和胡林翼二人中選一人帶兵進京。


當時奏摺一次往返,需要二三十天,李鴻章預計在二三十天內,肯定會大局已定。果然,英法聯軍不久攻入北京城,與恭親王奕達成和議。十月初四,曾國藩接到朝廷寄諭,稱不必北上。這一拖字訣用得可謂非常高明。

不過,雖然用了此計,但是素來慮事周全的曾國藩也做了多手安排。因為萬一皇帝真的指派他親自帶兵北上,他得考慮一下到底帶哪些將領前去。九月初七日,拜發了奏摺後,曾國藩又給曾國荃寫了一封信:


不知皇上果派國藩北上,抑系派潤帥北上?如系派我北上,沅弟願同去否?為平世之官,則兄弟同省必須迴避;為勤王之兵,則兄弟同行愈覺體面。望沅弟即日定計,復書告我,無論或派我或派潤帥,皆須帶萬人以行。皖北皖南兩岸局勢必大為抽動,請弟將如何抽法,如何布置開單見告。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竹,一經奉旨,旬日即可成行。


也就是說,如果皇帝派我北上,你願意和我一起去嗎?兄弟一起勤王,倒也是體面之舉。請你做一個預案,如果帶兵北上,從你的部隊中抽取哪些人,事先計劃好,開個單子告訴我。如果皇帝真的再次下旨,我們馬上就可以出發。


曾國藩知道,帶兵北上是小概率事件,此舉只是以防萬一而已。沒想到曾國荃一接到這封信,一下子炸了。


此時正是曾國荃圍困安慶的緊要之時,正如同一隻獵狗,全神貫注地咬住獵物。要讓他撒開嘴,怎麼可能?他才不管天下大局會怎麼樣,只有拿下安慶,才能保證他功成名就。

所以接到曾國藩的這封信,他一下子就慌神了。生怕大哥真的北上勤王,讓自己的圍城之功毀於一旦。於是他心急火燎地寫了封信,不但堅決反對勤王,還對天下大局發了一通牢騷,把皇帝以下的政治人物都罵了一通。


曾國荃的這封信現已被銷毀,但是從曾國藩的複信來看,應該是涉及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絕不能撤安慶之圍。不僅如此,曾國荃在信中應該還表示過類似「不怕大清亡國」之類的意見。在曾國荃看來,大清亡了,沒了朝廷的瞎指揮,說不定能更快地平定太平天國。


第二,曾國荃認為恭親王奕之才,遠在咸豐皇帝之上,如今咸豐跑了,恭親王留在京中,處理中外事宜,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如果皇帝死在承德,恭親王當了皇帝,說不定更是好事。

第三,是批評咸豐皇帝不會用人。曾國荃聽說因為皇帝不重用僧格林沁,有意不使其建功,所以中國軍隊才在天津一敗塗地。如果皇帝當初放手讓僧格林沁去抵抗外夷,也許洋人本打不到北京。所以咸豐北逃,是咎由自取。你皇帝北逃就北逃,還連累得他曾國荃放棄就要到手的戰功,真是可恨!


我們可以想像曾國藩接到這封信是什麼樣的反應。


曾國藩是京官出身,對大清王朝的政治紀律非常了解。所以他讀到曾國荃此信,「且懼且惡」,冷汗直流。這個老九,也太不成熟了!如果這封信流傳出去,不但曾國荃這一輩子的政治前途完了,他們曾氏一族人的命運都堪憂。


曾國藩馬上把曾國荃的來信放在火上燒掉,然後在當晚,也就是咸豐十年九月初十日趕緊寫了一封家書,對曾國荃嚴加訓斥。口氣之嚴厲,在曾國藩家書中可謂空前絕後。


曾國藩說:


初九夜所接弟信,滿紙驕矜之氣,且多悖謬之語。天下之事變多矣,義理亦深矣,人情難知,天道亦難測,而吾弟為此一手遮天之辭、狂妄無稽之語,不知果何所本?恭親王之賢,吾亦屢見之而熟聞之。然其舉止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若駐京太久,聖駕遠離,恐日久亦難盡愜人心。僧王所帶蒙古諸部在天津、通州各仗,蓋已挾全力與逆夷死戰,豈尚留其有餘而不肯儘力耶?皇上又豈禁制之而故令其不儘力耶?力已盡而不勝,皇上與僧邸皆浩嘆而莫可如何。而弟屢次信來,皆言宜重用僧邸,不知弟接何處消息,謂僧邸見疏見輕,敝處並未聞此耗也。


分兵北援以應詔,此乃臣子應盡之分。吾輩所以忝竊虛名,為眾所附者,全憑忠義二字。不忘君,謂之忠;不失信於友,謂之義。今鑾輿播遷,而臣子付之不聞不問,可謂忠乎?萬一京城或有疏失,熱河本無銀米,從駕之兵難保其不嘩潰。根本倘拔,則南服如江西、兩湖三省又豈能支持不敗?庶民豈肯完糧?商旅豈肯抽厘?州縣將士豈肯聽號令?與其不入援而同歸於盡,先後不過數月之間,孰若入援而以正綱常以篤忠義?縱使百無一成,而死後不自悔於九泉,不詒譏於百世。弟謂切不可聽書生議論,兄所見即書生迂腐之見也。


曾國藩的複信,說了三層意思:


第一,曾國荃這樣露骨地輕論國事,驕妄滿紙,不慎不智,是從政的大忌。以後絕不能再這樣做,即使在家書中也不行,搞不好會惹來滿門災禍。


第二,曾國荃聽到的小道消息並不可靠。咸豐皇帝用人並不如他所說的不明,恭親王和僧格林沁也未必靠得住。所以他的分析是荒唐之談。


第三,不能放棄對清政權的忠誠。從道理上來說,忠誠是為臣之本。從現實來說,他曾國藩創建湘軍,正是以忠義的旗幟號令天下。如果大清滅亡,天下大亂,國家前途就更不可測。


曾國藩在信尾還說:


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弟之聞本不多,而疑則全不闕,言則尤不慎。捕風捉影,扣槃捫燭,遂欲硬斷天下之事。天下事果如是之易了乎?……弟如此驕矜,深恐援賊來撲或有疏失。此次複信,責弟甚切。嗣後弟若再有荒唐之信如初五者,兄即不複信耳!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是孔子的話。意思是遇事要多聽取意見,有懷疑則加以保留,知道的部分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才能減少自己犯錯誤的概率。這確實正說中了曾國荃的缺點。曾國藩為人的缺點是不夠自信,而曾國荃則是過於自信。


其實在內心深處,曾國藩未必不認為曾國荃的說法有幾分道理。但是他絕不能容許曾國荃把內心的想法形諸筆墨。如此一通聲色俱厲的痛罵,就是要老九牢牢記住,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曾國藩的這封信內容如此特殊,所以曾氏後人一直深藏不露,曾紀澤等人整理的各種曾國藩文集均無收錄,直到20世紀80年代嶽麓版的《曾國藩全集》才公開此信。


接到這封信,曾國荃是什麼反應呢?從曾國藩的下一封信,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次曾國荃被曾國藩這通罕見的怒火給嚇住了,明白了自己的唐突之處,不再貿然頂嘴。他老實向長兄承認錯誤,表示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


沅弟以我切責之緘,痛自引咎,懼蹈危機而思自進于謹言慎行之路,能如是,是弟終身載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


曾國藩在複信中,再次要求曾國荃「總以除傲字為第一義」:


唐虞之惡人曰丹朱,傲;曰象,傲;桀紂之無道,曰強足以拒諫,辨足以飾非,曰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皆傲也。吾自八年六月再出,即力戒惰字以儆無恆之弊。近來又力戒傲字。


丹朱是堯的兒子,象是舜的弟弟,桀是夏朝最後一個王,紂是商代最後一位君主。他們都是三代的惡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傲。曾國藩用這些例子,說明傲慢、傲氣是一個人身上最可怕也最容易出現的毛病。


然而曾國荃的傲氣和燥氣豈是曾國藩的一封家書可以消除的。在那之後,兄弟兩人仍然不斷地發生爭執。


作者(張宏傑)


摘編自《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2》,中南博集授權轉載


《曾國藩慶賀太平宴》,清末年畫。正中榻上坐著李鴻章(左)和曾國藩(右),左邊從左至右依次為左宗棠、駱秉章,右邊坐著彭玉麟、曾國荃等湘軍統帥。


咸豐十年八月二十六日,正在祁門忙於平定太平軍的曾國藩收到一封十萬火急的寄諭。原來,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後,英法聯軍不斷取勝,此時已經逼近北京,咸豐皇帝倉皇出逃承德,發文命各地迅速興師勤王,其中命曾國藩火速派鮑超帶三千人「兼程前進,克日赴京,交勝保調遣」。


接到命令後,「忠義素著」的曾國藩陷入了煩惱之中。為什麼呢?


第一,現在正在圍攻安慶的緊要關頭。安慶之戰是整個鎮壓太平天國戰局的關鍵。要是調勁兵北上,安慶勢必撤圍,鎮壓太平天國的功業將功虧一簣。


第二,如果有損於鎮壓太平天國大局但是能夠救皇帝於水火,那當然也划算。但問題是他派鮑超北上其實也幫不了皇帝什麼忙。第二次鴉片戰爭進行到此時,形勢已經非常明朗,英法聯軍攻下北京是早晚的事,未來只有議和一途。派幾千人北上,根本改變不了這個大局。所以曾國藩說,「此事無益於北,有損於南」。


第三,他不願意將湘軍猛將鮑超交到滿族將領勝保手中,因為這很可能導致這支勁旅有去無回,從此列入旗人帳下。


但是,「勤王」事關人臣大節,又不可討價還價,曾國藩說:「余忝竊高位,又竊虛名,若不赴君父之難,則既詒後日之悔,復懼沒世之譏,成敗利鈍,不敢計也。」


想來想去,曾國藩決定採納李鴻章的建議,用「拖」字訣,拖以待變。李鴻章說,如果拖上十多天再回復皇上,北京城很可能就已經被洋人攻佔,雙方自然會議和,那時也就不用湘軍北上了。


湘軍火槍隊


曾國藩認為此計可行,所以他八月二十六日接到上諭,九月初六日才回復了一道奏摺。曾國藩在奏摺中說,鮑超品級太低,不能勝任勤王之舉,所以他請求朝廷在他和胡林翼二人中選一人帶兵進京。


當時奏摺一次往返,需要二三十天,李鴻章預計在二三十天內,肯定會大局已定。果然,英法聯軍不久攻入北京城,與恭親王奕達成和議。十月初四,曾國藩接到朝廷寄諭,稱不必北上。這一拖字訣用得可謂非常高明。


不過,雖然用了此計,但是素來慮事周全的曾國藩也做了多手安排。因為萬一皇帝真的指派他親自帶兵北上,他得考慮一下到底帶哪些將領前去。九月初七日,拜發了奏摺後,曾國藩又給曾國荃寫了一封信:


不知皇上果派國藩北上,抑系派潤帥北上?如系派我北上,沅弟願同去否?為平世之官,則兄弟同省必須迴避;為勤王之兵,則兄弟同行愈覺體面。望沅弟即日定計,復書告我,無論或派我或派潤帥,皆須帶萬人以行。皖北皖南兩岸局勢必大為抽動,請弟將如何抽法,如何布置開單見告。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竹,一經奉旨,旬日即可成行。


也就是說,如果皇帝派我北上,你願意和我一起去嗎?兄弟一起勤王,倒也是體面之舉。請你做一個預案,如果帶兵北上,從你的部隊中抽取哪些人,事先計劃好,開個單子告訴我。如果皇帝真的再次下旨,我們馬上就可以出?發。


曾國藩知道,帶兵北上是小概率事件,此舉只是以防萬一而已。沒想到曾國荃一接到這封信,一下子炸了。


此時正是曾國荃圍困安慶的緊要之時,正如同一隻獵狗,全神貫注地咬住獵物。要讓他撒開嘴,怎麼可能?他才不管天下大局會怎麼樣,只有拿下安慶,才能保證他功成名就。


所以接到曾國藩的這封信,他一下子就慌神了。生怕大哥真的北上勤王,讓自己的圍城之功毀於一旦。於是他心急火燎地寫了封信,不但堅決反對勤王,還對天下大局發了一通牢騷,把皇帝以下的政治人物都罵了一通。


曾國荃的這封信現已被銷毀,但是從曾國藩的複信來看,應該是涉及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絕不能撤安慶之圍。不僅如此,曾國荃在信中應該還表示過類似「不怕大清亡國」之類的意見。在曾國荃看來,大清亡了,沒了朝廷的瞎指揮,說不定能更快地平定太平天國。


第二,曾國荃認為恭親王奕之才,遠在咸豐皇帝之上,如今咸豐跑了,恭親王留在京中,處理中外事宜,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如果皇帝死在承德,恭親王當了皇帝,說不定更是好事。


第三,是批評咸豐皇帝不會用人。曾國荃聽說因為皇帝不重用僧格林沁,有意不使其建功,所以中國軍隊才在天津一敗塗地。如果皇帝當初放手讓僧格林沁去抵抗外夷,也許洋人本打不到北京。所以咸豐北逃,是咎由自取。你皇帝北逃就北逃,還連累得他曾國荃放棄就要到手的戰功,真是可恨!


我們可以想像曾國藩接到這封信是什麼樣的反應。


曾國藩是京官出身,對大清王朝的政治紀律非常了解。所以他讀到曾國荃此信,「且懼且惡」,冷汗直流。這個老九,也太不成熟了!如果這封信流傳出去,不但曾國荃這一輩子的政治前途完了,他們曾氏一族人的命運都堪憂。


曾府三傑圖(從左至右:曾國荃、曾國藩、曾紀澤)


曾國藩馬上把曾國荃的來信放在火上燒掉,然後在當晚,也就是咸豐十年九月初十日趕緊寫了一封家書,對曾國荃嚴加訓斥。口氣之嚴厲,在曾國藩家書中可謂空前絕後。


曾國藩說:


初九夜所接弟信,滿紙驕矜之氣,且多悖謬之語。天下之事變多矣,義理亦深矣,人情難知,天道亦難測,而吾弟為此一手遮天之辭、狂妄無稽之語,不知果何所本?恭親王之賢,吾亦屢見之而熟聞之。然其舉止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若駐京太久,聖駕遠離,恐日久亦難盡愜人心。僧王所帶蒙古諸部在天津、通州各仗,蓋已挾全力與逆夷死戰,豈尚留其有餘而不肯儘力耶?皇上又豈禁制之而故令其不儘力耶?力已盡而不勝,皇上與僧邸皆浩嘆而莫可如何。而弟屢次信來,皆言宜重用僧邸,不知弟接何處消息,謂僧邸見疏見輕,敝處並未聞此耗也。


分兵北援以應詔,此乃臣子應盡之分。吾輩所以忝竊虛名,為眾所附者,全憑忠義二字。不忘君,謂之忠;不失信於友,謂之義。今鑾輿播遷,而臣子付之不聞不問,可謂忠乎?萬一京城或有疏失,熱河本無銀米,從駕之兵難保其不嘩潰。根本倘拔,則南服如江西、兩湖三省又豈能支持不敗?庶民豈肯完糧?商旅豈肯抽厘?州縣將士豈肯聽號令?與其不入援而同歸於盡,先後不過數月之間,孰若入援而以正綱常以篤忠義?縱使百無一成,而死後不自悔於九泉,不詒譏於百世。弟謂切不可聽書生議論,兄所見即書生迂腐之見也。


曾國藩的複信,說了三層意思:


第一,曾國荃這樣露骨地輕論國事,驕妄滿紙,不慎不智,是從政的大忌。以後絕不能再這樣做,即使在家書中也不行,搞不好會惹來滿門災禍。


第二,曾國荃聽到的小道消息並不可靠。咸豐皇帝用人並不如他所說的不明,恭親王和僧格林沁也未必靠得住。所以他的分析是荒唐之談。


第三,不能放棄對清政權的忠誠。從道理上來說,忠誠是為臣之本。從現實來說,他曾國藩創建湘軍,正是以忠義的旗幟號令天下。如果大清滅亡,天下大亂,國家前途就更不可測。


曾國藩在信尾還說:


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弟之聞本不多,而疑則全不闕,言則尤不慎。捕風捉影,扣槃捫燭,遂欲硬斷天下之事。天下事果如是之易了乎?……弟如此驕矜,深恐援賊來撲或有疏失。此次複信,責弟甚切。嗣後弟若再有荒唐之信如初五者,兄即不複信耳!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是孔子的話。意思是遇事要多聽取意見,有懷疑則加以保留,知道的部分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才能減少自己犯錯誤的概率。這確實正說中了曾國荃的缺點。曾國藩為人的缺點是不夠自信,而曾國荃則是過於自信。


其實在內心深處,曾國藩未必不認為曾國荃的說法有幾分道理。但是他絕不能容許曾國荃把內心的想法形諸筆墨。如此一通聲色俱厲的痛罵,就是要老九牢牢記住,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曾國藩的這封信內容如此特殊,所以曾氏後人一直深藏不露,曾紀澤等人整理的各種曾國藩文集均無收錄,直到20世紀80年代嶽麓版的《曾國藩全集》才公開此信。


接到這封信,曾國荃是什麼反應呢?從曾國藩的下一封信,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次曾國荃被曾國藩這通罕見的怒火給嚇住了,明白了自己的唐突之處,不再貿然頂嘴。他老實向長兄承認錯誤,表示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


沅弟以我切責之緘,痛自引咎,懼蹈危機而思自進于謹言慎行之路,能如是,是弟終身載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


曾國藩在複信中,再次要求曾國荃「總以除傲字為第一義」:


唐虞之惡人曰丹朱,傲;曰象,傲;桀紂之無道,曰強足以拒諫,辨足以飾非,曰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皆傲也。吾自八年六月再出,即力戒惰字以儆無恆之弊。近來又力戒傲字。


丹朱是堯的兒子,象是舜的弟弟,桀是夏朝最後一個王,紂是商代最後一位君主。他們都是三代的惡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傲。曾國藩用這些例子,說明傲慢、傲氣是一個人身上最可怕也最容易出現的毛病。


然而曾國荃的傲氣和燥氣豈是曾國藩的一封家書可以消除的。在那之後,兄弟兩人仍然不斷地發生爭執。


作者(張宏傑)


摘編自《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2》,中南博集授權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恩佐法拉利:從賽車手到「賽車之父」
從分房到買房:新中國的居住革命
任性收藏家乾隆與他的寶貝們
一個賭徒讓法國傾家蕩產
顧維鈞罷免安格聯:中國關稅自主的轉折點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漢尼拔的剋星:西庇阿兄弟的敘利亞征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