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5勝1平,戰神吳起用6場戰役把秦國打到沒脾氣

5勝1平,戰神吳起用6場戰役把秦國打到沒脾氣

公元前409年吳起投奔魏國,此後吳起在魏國26年,曾與諸侯大戰76場,全勝64場,


而在於秦國對陣的6場重要戰役中,取得了5勝1平的戰績。壓得秦國有點喘不過氣來。



5勝1平,戰神吳起用6場戰役把秦國打到沒脾氣


第一戰,


吳起於秦簡公二年(前413年)興兵伐秦,很快就打破了秦、魏兩軍在少梁及黃河兩岸的力量平衡。吳起率領魏軍很快渡過黃河,突破秦軍防線,直奔秦國的咽喉要地鄭邑(今陝西華縣一帶)殺來。最終造成秦國的鄭邑失守,繁龐城也於秦簡公三年(前412年)被魏軍攻破。魏軍勝


第二戰,

秦簡公六年(前409年),魏王命吳起為大將軍,向秦國的河西之地發起進攻。吳起先後攻佔了臨晉(今陝西大荔縣東南)、王城(今陝西大荔縣一帶)、元里(今陝西澄城縣南)三城。秦簡公七年(前408年),魏軍又攻取了秦國的洛陰(今陝西大荔縣西南)、合陽(今陝西合陽縣東南)、陰晉(今陝西華縣東)等地。由此,秦國的河西之地全部歸魏所有,魏將秦國壓制在洛水以西達八十餘年,不能東進中原一步。魏軍勝


第三戰,


公元前393年,秦惠公命大夫識為大將軍,右主然為副將,率秦軍渡過洛水,突襲魏軍,奪取汪邑(今陝西澄城縣一帶)。魏武侯命吳起為大將軍,率魏軍前來奪城。吳起率魏軍將汪邑圍困後,便指揮魏軍攻城。大夫識和右主然皆是秦國能征慣戰的勇將,對汪邑嚴加防守,即便是吳起一時也是難以攻破。不覺兩軍大戰一月有餘,魏軍損失慘重仍不能破城。吳起在大營中心中焦急,便想出一計要引秦軍出擊,他首先示弱,然後假裝撤退,秦軍主將大夫識見魏軍拔營欲退,便點齊兵馬出城追殺。右主然攔阻說:「將軍不可輕易出戰,其中必定有詐也。」大夫識卻說:「吾觀魏軍已疲,若不出戰,必逃之。將軍可守城,吾率軍戰之。」右主然無奈只好任其行。


吳起聞知,秦軍主將大夫識親率大軍衝殺過來,暗自歡喜,也不與之力戰,便率軍退去。大夫識見魏軍果然力弱,豈能將其放過,揮軍追去。當追至二十餘里時,吳起收攏魏軍反身殺回,而一支魏軍已截斷秦軍的歸路。大夫識見被魏軍夾在中間,才知中了吳起的誘敵之計,悔不聽右主然的勸告。可是,事已至此,唯有拚死力戰。很快秦軍被殺得打敗,大夫識拼力殺出重圍,敗回汪邑。右主然得知秦軍大敗,知汪邑不可守,便率秦軍離開,前來接應大夫識,便一同渡過洛水,敗回秦國境內。吳起見秦軍已退回洛水,便收兵而回。 魏軍勝


第四戰,

秦惠公十年(前390年),因為秦軍助楚伐韓,再次激怒魏武王,他命吳起為大將軍,率魏軍助韓伐秦,攻至武城(今陝西華縣東)。此時秦軍已有所準備,大夫識與右主然為將,堅守武城不戰。吳起指揮魏、韓兵馬攻打一月有餘,損失甚重,亦不能破之。


而此時,齊國卻乘魏、韓與秦大戰於武城之機,興兵攻打魏新奪取的襄陵。魏武侯見兩面受敵,只好傳旨,命吳起放棄對武城的進攻。因此,武城一戰,秦與魏、韓戰了個平手。此戰未分勝負


第五戰,


秦惠公十一年(前389年),秦惠公覺得,魏正與齊大戰於襄陵無暇西顧,魏河西守軍甚少,便乘此時機,以頃國之兵,與魏大戰,意欲奪回河西之地。魏西河郡守吳起,聞知秦意欲奪取陰晉,深知如此戰略要地,豈能輕易丟失。可是,河西魏軍甚微,主力正在與齊國力戰,一時無法調回,便一面遣兵士向魏武侯告急,一面將河西各處兵馬五萬餘,皆集聚於陰晉,抗擊秦軍。


秦惠公徵調秦軍兵馬近五十萬之眾,皆聚集於武城,已有必勝把握,便自己親征,命大庶長菌改為大將軍,大夫識與右主然為副將,殺往魏之陰晉。

吳起見秦軍兵馬鋪天蓋地的殺來,已是有所準備,傳令各處兵士堅守不戰。秦惠公來到陰晉,便調集兵馬,排兵布陣準備與魏軍大戰一場,可是,魏軍卻閉門不戰,便指揮秦軍攻城。雖然秦、魏兩軍兵力懸殊,但陰晉乃戰略要地,城高牆厚,又是在吳起多年的經營下,豈能輕易攻破。當魏武侯接到陰晉危機的告急,也已是無兵可調,又恐陰晉有失,便親率宮內親兵數千,前往陰晉助戰,犒賞魏軍將士。魏軍見魏武侯率領宮中侍衛親臨陰晉慰問將士,使魏軍將士的士氣更加高昂。


吳起見秦軍連連進攻,已有月余,銳氣已挫,便尋時機,打開城門,殺出城去。魏軍是各個奮勇,以一當十,殺了個秦軍措手不及,將秦軍殺得大敗。秦惠公見秦軍已是潰不成軍,只好與眾將率敗兵逃回武城堅守。此次,秦、魏陰晉之戰,秦國是大傷元氣,再也無力與魏抗衡,國勢更加衰弱。 魏軍勝


第六戰,


公元前387年,秦國伐蜀,蜀軍大敗。魏武侯聞知消息心中暗喜,便召吳起商議伐秦之事。吳起來到宮中,魏武侯說:「秦興兵伐蜀,東界兵弱。秦雖有陰晉之敗,但武城未失也。寡人以為,武城不取,終是魏之後患矣。不知將軍以為如何?」吳起說:「主公所言不錯。不過,秦以重兵戍守,不以重兵攻之,武城難取也。」魏武侯點頭說:「就依將軍所言,以重兵取之。」於是,吳起奉旨,率十萬兵馬,戰車千乘,殺奔秦國,連取數邑,直奔武城。

秦大夫識奉命戍守武城,是處處小心,不敢大意。當聞知吳起果然率大軍伐秦,已近武城,深知吳起之厲害,便命將士各盡其職,嚴加防守,不許出戰。當吳起率魏軍來到城下挑戰,大夫識是緊閉城門不戰,吳起便指揮魏軍攻城。魏軍連攻二十餘日,損失甚重,仍是難以攻破城池。吳起知秦軍準備充分,即使強攻亦難破之,唯有另想他策。可是,吳起再想施誘敵之計,使大夫識出城迎戰,已不能行。武城久攻不破,心中焦急。不久,吳起發現,每當攻城的間隙期間,武城的西城門便有少數庶民百姓,出出入入為其家中補充些食物,覺得是個破城的極好時機,心中暗喜。於是,便命自己的二十幾名親兵,扮作秦民分批混入城中,待到深夜之時作為內應,以火光為號,全力破城。武城的秦軍雖然對出入西門的秦民嚴加盤查,可是,秦、晉之民,無大區別,如何能辨別清楚,那些假扮秦民的晉兵,大都順利入城。


此時的吳起已在城外,派兵部將只等火光一起,指揮全軍奮力攻城。帶到深夜之時,大夫識疲倦以極,剛剛入睡,便被兵士喚醒報告說:「在東城門一帶發現有生人走動,不知何人?」大夫識立即傳令,凡有嫌疑之人一律抓捕。可是,就在兵士奉令抓捕之時,已經晚矣。那些晉兵已乘秦兵不備,奪取東門,放火為號,吳起已親率魏軍攻入東門。秦軍將士見魏軍突然如潮水一般湧入城內,措不及防,被殺得大敗,四散奔逃。大夫識見城門已破,便收攏敗兵奮力抵抗。儘管大夫識勇猛善戰,但終究架不住魏軍之眾,又有吳起為將,各個以一當十,將其圍在核心,最後是身負重傷,力不能支,被魏軍擒獲。


武城一戰,秦軍損失甚重,此後,更是無力與魏抗衡。秦惠公受到的打擊最大,心情鬱悶,本來就體弱多病,受此打擊,便一病不起。魏軍勝


至此,大家可以看出,仗要是再這樣打下去,那中國的歷史估計就要改寫了,後來也沒有秦始皇的什麼事了。可惜命運捉弄人,此後吳起被魏王撤職了。所以歷史給了秦國一次機會,而秦國的後來人也把握住了這次機會。當然,這是後話。作者:老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脾氣最好前五名星座,第一名竟然是...
有脾氣,有底氣,人生才硬氣!
短道速滑名將王濛脾氣火爆 曾因打架被開除 退役後經商至今未嫁
透在骨子裡的固執!脾氣最倔強的四大星座!
脾氣雖不好,但天生旺夫命的生肖女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中最慘的戰役,不用打,僅用天氣原因取勝,199天去世200萬士兵
二戰中最慘的戰役,不用打僅用天氣原因取勝,199天去世200萬士兵
塔山戰役前的激戰:一天打退敵軍9次進攻,活捉280名戰俘
二戰最悲慘的戰役,199天戰死200萬人,每天踩著屍體戰鬥
一次大戰役俘獲86萬精兵,坦克超1800輛,這戰鬥力沒的說
上甘嶺戰役:43天共打掉230萬發炮彈的慘烈場景
老山戰役有多慘烈:越軍丟下1000具屍體不敢再言戰!
最慘戰役:230萬發炮彈都沒打下的山頭,美國的傷心嶺!
1952年的今天打響了抗美援朝最慘烈的一戰上甘嶺戰役
皇馬開啟9月戰役:22天7場惡戰 上季曾遭低谷
艱難的抗戰:八年彈藥消耗20萬噸,僅夠蘇聯打兩場戰役
這場戰役堪稱二戰最血腥的戰役 傷亡超200萬 卻被後人稱讚
二戰最血腥的戰役:85萬人戰後只剩1500活口
哪場戰役消滅日寇14萬 為抗戰之冠?
二戰後,美國為何沒打贏過一場戰役?
抗戰史上第一慘烈戰役!中國軍隊枉死10萬,僅消滅673個鬼子!
1945年柏林戰役前,盟軍的戰略反攻
這場戰役,中國軍隊損失近10萬,卻只打死了673個小鬼子
2萬德軍被8千蘇軍阻擊8天!蘇德戰爭第一場戰役是怎樣打的?